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第372节

  陈慕武之前已经获得过两个国家的勋章,一个来自民的北洋政府,但是那个勋章至今为止陈慕武也只在家人们全部来到伦敦之后,才从他们随身携带的行李当中看过一眼。

  从大哥手中接过他细心保管的一等大绶宝光嘉禾勋章和勋一位章以后,陈慕武就随便在家中找了一个角落塞了进去。

  不过后来这件事被陈老太太知道,她又把陈慕武的这两个勋章给要了回去,当做是一种家庭的荣誉命人好好保管。

  陈慕武根本就不知道现在那两枚徽章在何处,他对此也是漠不关心。

  今年元旦,陈慕武又在瑞典接受瑞典王储给他找来的皇家北极星勋章。

  他这只是为了等将来自己常驻在瑞典之后,有这样一个牌牌,做些事情来会比没有不方便不少。

  等他带着勋章回到英国伦敦的家之后,就又把其交给了老太太。

  这一方面是陈慕武本人不愿意保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继续博取老太太的欢心。

  陈慕武估计是自己这辈子应该也就能再收到一个国家的勋章,等他的好兄弟约克公爵阿尔伯特王子,因为众望所归登上大英帝国的王位之后,免不了会给他颁发荣誉。

  只是按照英国国家的法律,就算他们把荣誉勋章授予外国人,这些外国人也不会享有对应的头衔,以及相关的骑士贵族福利,只是很单纯的一种荣誉称号而已。

  除了中、瑞典和英国这三个国家的勋章之外,陈慕武觉得自己应该不会和其他国家的荣誉系统产生交集。

  充其量,未来可能会再拿一些类似“纪念反法xx战争胜利”的纪念徽章罢了。

  陈慕武完全没想到,意大利国王会想要给自己授予勋章这件事。

  而且比起这个在二战结束之后就会消亡的王国的徽章,陈慕武还是觉得赶快赶回英国,去参加自己的婚礼才更重要。

  所以他很礼貌、很客气地拒绝了伊曼纽尔三世邀请他去罗马商讨有关授勋的这件事,并且给出的理由,也让意大利国王无话可说。

  毕竟意大利可是欧洲的“小中”,是一个把亲情,把家庭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地方。

  而且西方人似乎有一个很怪的、陈慕武不太能理解的了的价值观,那就是不论你干了什么事情,犯下了多大的错误,只要说出来一句“为了家庭”,那么一切都可以被原谅。

  结婚作为一个能让家庭开枝散叶,繁育后代的事情,又是家庭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陈慕武利用他要结婚这件事来拒绝伊曼纽尔三世的授勋邀请,他对面的这位意大利国王是挑不出来任何毛病的。

  “好吧,那既然这样,也就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

  “陈博士,如果您下次再来意大利的话,希望能提前和我们取得联系。

  “到时候一定要邀请您到罗马去参观访问,顺便在意大利的王宫为您举行一场隆重的授勋仪式.”

  伊曼纽尔三世十分真诚的说道。

  可是陈慕武又觉得对方不是很真诚,就算我不去罗马领取勋章,难道你们就不能把勋章送到英国伦敦吗?

  虽然国王陛下您本人来不及去伦敦,但是贵国在伦敦可是有公使馆的呀?

  难道不能把想要授予陈慕武的徽章,先送到意大利公使馆那里,然后再让意大利公使携带徽章,在婚礼当天去给陈慕武授勋吗?

  不用给红包,一枚勋章就能换一顿喜宴,们意大利这边左右不亏,就偷着乐吧!

  哼,一点儿也不真诚!

  和伊曼纽尔三世告辞,从今晚的晚宴会场离开之后,回到驻地的陈慕武就开始在自己的房间里收拾行李。

  就像他今天晚上和意大利国王说的那样,等明天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闭幕式一结束,陈慕武就要离开博洛尼亚,紧赶慢赶地回到英国伦敦去。

  陈慕武本人来到意大利参加会议,其真实目的并不是要在会议上面发表演讲或者是宣读自己的论文,就是为了能和从德国哥廷根大学赶来开会的希尔伯特教授见上一面。

  能邀请希尔伯特教授跟着自己回英国伦敦参加自己的婚礼,已经是陈慕武本人此行的意外收获。

  至于说在今天下午,于数学史分会场那边做的一场有关中古代数学史的演讲,则完全就是临时起意。

  他虽然列举出了不少在中古代很有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成就,也收获到了场内不少听众的认可,达成了他所期望的效果。

  但是陈慕武也知道,他这么做只不过就是利用了自己在学术界的名声,帮助中强行挽尊而已。

  毕竟中古代的数学,都是奔着解决实际问题去的实用性数学,没有形成一套传承至今的理论体系。

  而且自从文艺复兴之后,就和西方国家的数学水平越来越远,除了紫禁城里面的鞑子,还有沿海地区传教士教导的学生以外,没几个人知道欧洲的数学究竟先进到了什么程度。

  而他的演讲能在听众当中获得热烈的反响,也不过是因为对于这些大鼻子的欧美人来说,古代中是一个只被记载于《马可波罗东游记》,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的著作,以及一系列阿拉伯传说当中的神秘国度,脸上始终蒙着一层朦胧的面纱。

  第二天,就到了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闭幕仪式。

  数学界最有名的菲尔兹奖,此时还处在一种构想阶段。

  在历经了两届排除了一战同盟国的分裂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之后,加拿大的数学家,也是那位促成192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举办的约翰查尔斯菲尔兹教授,就有了一个想要利用奖项把全世界的数学家们联系到一起的想法。

  刚好在1924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结束之后,作为会议主办方的多伦多大学的一名数学系教授的菲尔兹,注意到举办这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经费有所结余。

  所以菲尔兹才最终产生了想要效仿现如今已经妇孺皆知的诺贝尔奖,利用192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经费成立一个基金会,利用基金会每年的分成,办一个国际数学届的最高奖项的想法。

  可惜菲尔兹教授的这个想法,从1924年的大会结束之后,一直持续到了1932年才最终想要提上议程。

  可惜菲尔兹教授在1932年瑞士苏黎世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前不幸离世,没能赶上那次的会议。

  而菲尔兹奖也最终在又过了四年以后的1936年,在挪威的首都奥斯陆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首次颁发。

  当然,就算在1928年就已经有了菲尔兹奖,不出意外,哪怕出了意外的话,陈慕武也不会获奖。

  姑且不说不完备性定理有没有可能获奖的机会,但数学界同样也很排外,他们绝对不允许把菲尔兹奖的第一次颁发,拱手送给陈慕武这一个研究物理学的外人。

  陈慕武在本届的闭幕式上想起来这个数学界的最高奖项,纯粹属于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昨天和陈慕武在一起共进晚餐的伊曼纽尔三世,在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闭幕式上登上了讲台,换了一个总结性的发言。

  陈慕武怀疑这个意大利国王突然来参加会议的闭幕式,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媒体的镜头下得到充足的曝光。

  闭幕式的全部过程结束之后,陈慕武又和希尔伯特教授汇合到了一起。

  “陈博士,我昨天去听了你的演讲,总的来说讲的很不错.”

  希尔伯特故意提起了陈慕武昨天在数学史分会场的演讲。

  陈慕武也毫不掩饰,他只是微微笑了一笑。

  “希尔伯特教授,您是知道的,我不怎么懂数学,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又一个登台发言的机会,比起强行讲数学问题,可能会出了错误被台下的观众嘲笑,我只能讲一些我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来.”

  “陈博士,你知道为什么德国的数学家们,在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没有参加1920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吗?”

  陈慕武不知道为什么希尔伯特突然要和自己聊这件事,但是他还是把自己知道的情形告诉了对方。

  “是因为德国在第一、呃、在世界大战的时候属于同盟国,而同盟国战败了吗?”

  希尔伯特摇了摇头:“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其实是因为那次,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地点,被法国人别有用心地选到了斯特拉斯堡.”

第425章 164希尔伯特找工作

  提起法国斯塔拉斯堡这个地名,陈慕武并不陌生。

  不过他首先想到的,是那个著名的“东马小三,雪菜碧池”的《白色相簿2》。

  但是希尔伯特提到这个地名肯定不是这个意思,陈慕武多考虑了几秒钟才了解到他的深意。

  法国在1900年就已经举办过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当时他们选择的举办地点是法国的首都巴黎,举办单位是巴黎大学。

  虽然说法国在1920年第二次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不愿意再把会议地址选择在首都巴黎,而想着安排到另外一个城市,情有可原。

  但是法国第二大城市,显然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马赛,也是他们国家国歌诞生的地方。

  可是法国数学会却没有把会议会址选择到马赛,却安排到了斯特拉斯堡,其实是别有一份深意在里面的。

  斯特拉斯堡位于法国和德国的边境交界处,历史上这块儿地方到底是属于法国还是德国,两个国家之间发生了不少次战争。

  目前来说,最近的一次战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一战胜利之后,法国从德国那边获得了大片领土,斯特拉斯堡就是其中之一。

  法国数学会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议的地址,选择在斯特拉斯堡举办,当然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国家在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胜利,顺便给战败的同盟国之一的德国人难堪。

  希尔伯特看着陈慕武沉思了良久,不知道他是否理解了自己话语中的深意。

  陈慕武看见希尔伯特一直都在盯着自己,所以才小心翼翼的问道:“是因为法国人把会议地址选在了斯特拉斯堡,所以德国数学家们先抵制了国际数学家大会吗?”

  希尔伯特笑着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他又仔仔细细的给陈慕武从头到尾讲了一遍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个国家战争失败,经济陷入困难,又割让出了大片土地,正是民族情绪高涨的时候。

  所以在1920年的那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其实并不是国际数学联盟的要抵制以德国、前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等同盟国国家,实则是德国的数学家们,先抵制了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这片德国故土上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为了对这些不知好歹的德国科学家们做出反制措施,所以国际数学联盟才不得不对着那些前同盟国国家的数学家们,来参加1920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因为数学一直都是科学王冠上的那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所以国际数学联盟的这项决议,也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其他的科学学科。

  在192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年,1921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的第三届索尔维会议上,同样没有德国物理学家的身影出现。

  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受了数学界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比利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样也是德国军队的死对头。

  后来德国人赔不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战争赔款,比利时还联合法国一起,出兵占领了德国西部的重要工业区。

  然后就是德国马克大幅度贬值,50万马克买不起一个面包的经典故事了。

  到了1924年,为了表示对那些拒绝参加四年前数学家大会的国家的数学家们的惩戒,国际数学联盟依然打算不接纳这些国家的数学家们来参加会议。

  但是这个联盟旗下的成员国,比如说美国、意大利、荷兰、瑞典、丹麦、挪威和英国等许多国家,都不太同意联盟的这个主张。

  尤其是192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址,一开始确定的是美国大城市纽约,举办单位是纽约大学。

  但美国数学会希望能邀请前同盟国国家的数学家们主要是德国数学家去纽约参加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

  主办国和主办单位闹了矛盾,国际数学联盟是不会答应邀请那些上一届不愿意来参会的数学家们来参加这次的会议,所以干脆剥夺了美国的会议主办权,在会议开幕前把会议的地址,临时换到了离美国纽约不远的邻国,加拿大的多伦多。

  所以就是一开始因为法国人在会议举办地址选取上的一些小心思,以至于让德国的数学家们整整八年连着两届都没有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和他们的同行们交换彼此的数学研究上的最新发现。

  到了意大利博洛尼亚这一次,越来越多的国际数学联盟成员国家,希望德国数学家们能来参加会议。

  而在德国国内,德高望中地位最高的“数学之王”希尔伯特,他不顾自己偶然染上疾病,身先士卒地带着德国科学家们,翻越了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参加会议。

  时隔八年之后,德国终于回归到了国际数学界的大家庭。

  新闻报纸对这件事报道得很是热烈,陈慕武也是在报纸上知道,希尔伯特要带领德国数学家们参加本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所以他才接受会议官方的邀请,来到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同一直都想和自己见面的希尔伯特教授见上一面。

  陈慕武不知道希尔伯特给自己讲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只能疑惑地盯着站在自己对面的这个老头儿。

  希尔伯特也领会到了陈慕武视线中的疑问,所以在最后他总结道:“陈博士,我要和你说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说虽然科学是全人类宝贵的财富,不管是在德国还是在中,一加一都是等于二。

  “很久之前,我在同你们研究物理的慕尼黑大学的索末菲教授闲聊的时候,曾经从他那里听到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叫什么‘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却有国籍’。

  “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不错,就拿我本人来说,首先我是一个德国人,其次,我才是一个德国的数学家。

  “我觉得你今天的演讲当中办的事情不错,不管是的出发点还是你所讲的内容都没有问题。

  ”

  陈慕武表面上笑呵呵,表现出了一种对希尔伯特的夸奖,不好意思的感觉。

  但他心里又觉得这件事情奇妙的很,因为希尔伯特转述的这句话,其实最一开始是从他嘴里面说出来的。

  想当初1924年,自己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玻尔所管理的那间理论物理研究所中,为了劝自己的这个好师哥,把从本来的留学生仁科芳雄扫地出门,让他离开丹麦去荷兰的莱顿大学研究低温物理学,就曾经当着玻尔还有海森堡的面,说出了希尔伯特刚才说的那句“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却有国籍”的话。

  索末菲是海森堡在德国的老师,是慕尼黑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

  可能是海森堡把他在哥本哈根所见所闻的事情,回到德国之后和老师索末菲交流过。

  而索末菲又在之后,偶然遇到了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所以不经意间又把这句话告诉了后者。

  陈慕武没想到自己的这句话传来传去,到最后又像童年的纸飞机,最终飞回到了自己手里。

首节上一节372/3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