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陈慕武只在巴黎停留了一晚时间,就又登上了火车。
他不是去法国西边的海岸城市加莱,然后换乘渡轮跨越英吉利海峡回伦敦。
而是要从巴黎向东行进,跨过阿尔卑斯山脉,再次去往意大利。
不知道是国际数学联盟认可了陈慕武这个曾经推翻了数学之王希尔伯特的美好构想的人的数学家身份,还是为了蹭他的热度。
四年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给陈慕武也发了邀请函,请他到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来参加今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故,在1912年于英国的剑桥大学举办完第五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后,1916年的大会由于战争停办了一届,直到1920年才再次举行。
不管是在1920年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还是1924年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两次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都不允许来自战败的同盟国数学家们参加。
如果是像索尔维会议那样的物理学家们机会,同盟国物理学家们不去参加也就罢了。
可这毕竟是国际数学家大会,把自高斯之后就一直是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哥廷根大学的数学家们排除在外,多少有点不伦不类。
这种情况就好像是未来没有中队参加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某一方面具有绝对统治力的国家不来参加,只剩下一群菜鸡互啄。
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数学家们不承认1920年斯特拉斯堡和1924年多伦多的两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觉得这两届会议不够国际。
他们认为今年(1928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才是继1912年剑桥大学举办的第五届之后的第六届会议。
当然也有数学家认为理应当把之前两届也算进国际数学家大会里面,把今年的这一届当做是第八届。
这个问题,全世界严谨的数学家们,整整讨论了全部会议时间都没讨论出结果来。
以至于到了1932年在瑞士苏黎世举办的新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德国的数学家外尔也是希尔伯特的一个徒弟还在会议的开幕式上吐槽打趣过这件事情:“我们在此要处理一个异乎寻常的事件,关于数字n,对应于方才刚刚开幕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我们有不等式7≤n≤9。不幸地,我们的公理基础不够充分,不能给出更精确的命题。”
眼看着到了1932年仍然不能确定应该算是第几届大会,所以会议的主办方干脆在当年来了一个釜底抽薪,决定从该年的会议开始,不再把会议称作是第几届会议,而是全都用年份来称呼。
今年会议的举办时间,是从九月三号持续到九月十号,刚好在陈慕武婚礼时间的前不久。
而且会议举办地点也合适,在意大利,不再隔着大西洋,一来一回需要半个月多时间的北美。
所以陈慕武欣然接受了国际数学联盟的邀请,来参加了今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他想着刚好能够借此机会,和终于不再因为国籍而被国际数学联盟所抵制,可以来参加大会的数学之王希尔伯特见上一面。
老头早就通过冯诺依曼向陈慕武传递过见面的意思,这次终于有了机会。
就在陈慕武坐着火车离开法国,翻越阿尔卑斯山来到了意大利国内的时候。
在世界各地的大学、研究所和图书馆,众人开始陆陆续续地收到了王子学院从斯德哥尔摩寄出去的《学报》。
(本章完)
第419章
在从斯德哥尔摩寄出的《王子学院学报》,还没有通过此时的国际邮政联盟,投递到全世界各个国家各所大学和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的手上的时候,最新一期的《自然》周刊率先到来。
这一期的《自然》,如果只是看封面的话,和其他每一期没什么不一样。
但只要打开封面,去看本期目录的时候,就能发现在目录的显著位置,刊登着一则文字数目不多,但是非常惊人的广告。
“中子终于被发现,详情见不日出版的《王子学院学报》创刊号。
“卢瑟福”
《王子学院学报》的广告,陈慕武已经在各种学术期刊和各个国家的大报纸上面打过很多次。
但是这一次出现在《自然》期刊上,短短一两行的文字讯息,却比之前陈慕武刊登的任何一次广告都要吸引人眼球。
而吸引人的点不是因为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主任卢瑟福也帮着《王子学院学报》打广告,而是因为卢瑟福的第一句话
“中子终于被发现.”
中子这种粒子,不仅仅是卢瑟福找了十几年,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们,都很种神奇的东西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
如果真的在世界上发现了中子,那么很多理论一下子就能说明白。
比如说为什么一个元素的带电荷数是n,但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却远远比n个质子结合在一起的质量大。
又比如说为什么同一种元素,他们含有的质子数和核电荷数全都一样,却能产生许多质量不同的同位素。
现在卢瑟福突然在《自然》杂志上说,中子已经被发现。
大家都想第一时间看一看中子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可结果这则广告却告知,发现中子的论文并不刊登于本期《自然》杂志上,而是刊登在陈慕武在斯德哥尔摩创立的那一本《王子学院学报》上面。
一时间,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所,给斯德哥尔摩王子学院拍去的电报,就像是雪片一般纷至沓来。
而这些电报上的内容也只有一点,那就是向《王子学院学报》下订单,求购最新一期的《学报》创刊号。
结果这些电报拍出去还没有两天,他们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收到了从斯德哥尔摩邮寄而来的文件包裹。
而这些包裹里面装着的,正是他们迫切希望看到的《王子学院学报》创刊号。
再一看包裹上面盖着的邮戳日期,大家才知道,在订阅电报拍出去之前,陈慕武已经把这些创刊号邮寄了出来。
既然已经收到了期刊,那么大家想的都是打开目录,找到中子那篇论文的页数,仔细阅读。
没想到《王子学院学报》的目录,又给人送上了一个天大的惊喜。
看着目录上面写着的那些论文,姑且不论论文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只看这些论文的题目,每一篇都令人瞠目结舌。
除了不知道什么是回旋加速器之外,剩下的几篇论文,接连在化学界和物理学界,扔下了数枚重磅炸弹。
如果这些论文的内容全部是真实正确的话,那么随便拿出一篇论文,都可以放入一期专业的学术期刊上面当压轴的论文。
而像这样压轴的论文,在本期的《王子学院学报》创刊号上,甚至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乖乖隆地咚,陈博士这是开了天眼了吗?
他怎么能一口气写出来这么多篇重量级的论文出来?
没错,期刊目录上还有另外一处让人感到惊讶的地方,那就是这些论文的作者栏,基本上都出现了陈慕武这个名字。
除了两篇分析检验类碘和类锰元素化学性质的文章,是由比尔曼一人署名。
陈慕武这是因为知道自己创办的这本《王子学院学报》可能会不受欢迎,没有人给他投稿,所以全部亲力亲为,凑出来了一本学术期刊来吗?
远在柏林的普朗克后悔不迭。
早知道陈慕武手里面攥了这么多好东西,他一定会勤和陈慕武多沟通,让他把论文都投递到《物理学年鉴》当中来。
全世界收到《王子学院学报》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们,打开这份创刊号目录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阅读了位于期刊中间部分的那一篇《中子的发现》论文。
陈慕武这篇论文写的很简单,而且里面提到的实验设计并不复杂。
基本上研究放射性物理学的实验室,都会有能产生阿尔法粒子的天然放射源。
而对一所综合性大学来说,从化学系或者地质系或者矿物系那里,寻找到一块硼晶体也十分简单容易。
只靠这两种在大学里面随处可见的物品,就能找到中子?
那他们往前数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究竟都干了些什么,把时间全都白白浪费掉了?
有的人对陈慕武在论文中提到的实验现象坚信不疑,而有的人则对其表示怀疑。
许多有条件进行实验的大学和研究所,在阅读完陈慕武的这篇论文之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根据论文上设计的实验,对陈慕武提出来的所谓中子进行检验。
因为陈慕武的实验确实很容易复刻,所以这些机构进行的重复实验也很快就得出了结果。
利用天然放射源里面产生的阿尔法粒子,去轰击由硼晶体制作而成的靶子,确实能够产生一种能量极高又不带电荷的未知粒子束。
用这种新产生的粒子束去轰击富含有氢原子的石蜡晶体,也能从中轻而易举地把质子给轰击出来。
如果按照陈慕武在论文上进一步给出来的检验方式,利用这种未知粒子束,去和云雾室中早就填充好的氢气、氦气和氘气里面的氢原子核、氦原子核和氘原子核分别进行碰撞,就能通过计算简单测得这种未知粒子的质量。
虽然大家测量出来的数据因为精度问题,可能和陈慕武在论文中改出来的数据有一定差距。
可忽略掉这些小数点后几位的误差问题,复刻了陈慕武实验的物理学家们,谁也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测得的这个未知粒子的质量,和质子的质量相差并不远。
剑桥大学的卢瑟福爵士,早就预言过一种和质子质量相等,却不带任何电性的电中性粒子。
现在这种被陈慕武称作为“中子”的新粒子,就这样十分轻松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做出了实验结果的物理学家们,把他们测量的数据,纷纷发表在本国或者欧洲、世界上知名权威的学术期刊上,有的人甚至还把自己论文的副本,按照《王子学院学报》创刊号上刊登的地址,给斯德哥尔摩的编辑部也寄去了一份。
一时间大量相关论文的发表,全部都是支持陈慕武发现了中子这件事。
还有一些实验物理学家们在做完上面的实验之后,又按照赵忠尧和考克罗夫特的方式,开始用伽马射线去轰击氘原子核,以便能够精确测量出中子的质量。
作为实验的当事人,回到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赵忠尧和考克罗夫特被阿斯顿教授请了过去。
后者以精确测量出上百种同位素的质量而在学术界知名,还因此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现在既然中子已经被发现,那么阿斯顿教授当然不会再错过这个机会,想着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就把中子的精确质量给测量出来,然后就去再版他那本被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们奉为圭臬的《同位素》书籍。
阿斯顿把他们两个人请到自己的实验室,除了对中子感兴趣之外,还对另外一件事同样很感兴趣。
因为他看到了卢瑟福一行人从斯德哥尔摩带回来的那些《王子学院学报》,除了中子被发现的这篇论文以外,阿斯顿还盯上了另一篇,有关碳的新同位素碳-14的文章。
有关同位素的问题,一直都是阿斯顿研究的重点对象。
他想着在精确测量了中子质量的同时,也顺便把碳-14的精确质量给测量出来。
卡文迪许实验室忙得热火朝天,但《王子学院学报》的这一本创刊号,在全世界范围内溅起来的水花,要比剑桥大学这边大得多的多。
在德国,后悔的除了当初没能厚着脸皮向陈慕武多多邀稿的普朗克之外,还有在柏林大学接了普朗克班的物理系教授泡利。
他可能是在《王子学院学报》创刊号发行之后,整个欧洲最伤心的人。
还在斯德哥尔摩的时候,玻尔就已经给这位爱徒发过电报,告诉他陈慕武在王子学院发现了中子和正电子这件事。
而那个时候接到了电报的泡利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认为陈慕武不过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使了一个障眼法,把到那里去参观的玻尔骗了一个团团转罢了。
就算他接到了从瑞典寄到学校里来的《王子学院学报》,泡利依然对此不怎么在意。
陈慕武自己就是论文的作者,同时他还是这份学术期刊的总编辑。
这种情况下,别说是在《学报》上出现正电子发现的论文,就是在上面刊登些更为荒谬的结论,泡利仍然可以接受。
参赛选手是陈慕武自己,而比赛的裁判仍然是他自己。
这种比赛,哪有什么公平可言?
而这种学术期刊,理应也不具有什么价值。
直到柏林大学的那些实验物理学家同事们,在实验室中真的按照陈慕武提供的办法,发现了被阿尔法粒子从硼晶体中轰击出来的中子,泡利才开始慌了神。
而柏林大学的实验物理学家们又按照他的办法,在这个实验的实验产物里检测到了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方向和电子完全相反的正电子,泡利才开始彻底悔不当初。
那时候的自己怎么就想不开,非要答应陈慕武,把赌注从十英镑金币提升到八千英镑这件事呢?
不出意外的话,发现了中子又发现了正电子的陈慕武,应该能再一次拿到属于他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同时从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基金会那里,领取到属于他的八千英镑奖金。
但是自己又该去哪里寻找到八千英镑,来支付他和陈慕武之间赌输的赌约呢?
不管自己到最后支不支付赌约,陈慕武那个人肯定也还会对这件事进行大肆宣扬,到头来让自己的脸面和名声全都扫地。
泡利转念又一想,这个陈慕武,肯定是早就知道正电子存在的这件事情。
他只不过是一直把这件事情给压在手里,不对外公布。
非要等哄骗自己和他立下赌约之后,陈慕武才把正电子这件事给拿了出来,让自己丢人又丢分。
人心实在是太险恶了!
泡利觉得自己绝对不能够就这么轻易地认输,他必须要发起绝对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