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457节

苍山洱海,说实话,李恪上辈子都没机会去,倒是石林去过一次,印象深刻。

第二天朝会,就像是李世民所说的,他直接下达了一道圣旨,圣旨的内容也很是简单,就是说李恪处理国事有功,不仅仅是稳定青海,更是拿下西域等功绩。

特赏赐李恪在几个景色优美,名山大川之地最好的位置赏赐不同面积的土地,用于修建李恪自己的庄园。

这种赏赐本身也就算了,但让李恪无语的是,随着赏赐土地,李世民还赏赐了百万金。

李恪人都傻了,爹你是不是故意寒碜我呢?

百万金是个啥?这不就是百万枚铜钱嘛,一千贯而已。

但这个赏赐其实也算是多了,至少大部分时间里面,皇帝都是赏万金而已。

李恪不意外的是,几乎所有官员都没有反对,而且李恪也注意到不少普通官员确实是面露喜色。

他也是有些无奈,李世民所说的也是对了,论功行赏这个事情,你一定要接下来,不管你的赏赐有多少,总是要接下来的。

你不接,那些功劳比你小的,怎么接?

而且李世民赏赐的这些东西,说多吧,它确实不多,但是说少吧,也不能说少,因为很多东西不是钱能解决的。

比如说位置最好的地方一千亩土地盖个庄园,看似这些名山大川在很多时候都是穷山恶水,古代不同于后世,这些名山大川也有人游览没错,但更多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去城市。

但有些地方也是意义比较特殊的,比如说五岳。

能在五岳这些地方山脚下风景最好的位置盖个庄园,这意义本身就重大,也不是能拿金钱衡量的。

所以这样的赏赐对秦王殿下来说反而是最好的,只要不容易量化的东西都好说,因为一旦量化,有些东西可就不行了,毕竟论功行赏嘛。

功劳不多,你难道还能拿到更多的东西吗?明显不可能。

没人反对,李恪也就接了下来,李恪所说的那些地方,很多目前都是穷山恶水,荒无人烟不至于,但人口肯定不多。

不过不要紧,砸钱而已。

这都是好事,就当是促进大唐的发展了。

下朝之后,李恪就干脆找来了石,让他去安排悦来商行的人去建设这些庄园去,就按照长安城的秦王庄标准来建设,里面的建筑风格等按照这个。

但也要融入一些当地的文化特色,比如说像石林那里,就要融入昆明族的特色,也是挺好的。

昆明在后世是城市的名字,但在大唐,它代指的其实是云南等地的山越之民的一个称呼,而昆明市所在地现在大唐的称呼是鄯阐。

其实昆明在大唐已经用作地名了,不过是在四川境内,曾经昆明族所在地,也就是四川盐源县定名为昆明县。

不过在吩咐的时候,李恪才发现自己好像又忘记了一个地方,桂林啊,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什么的不错。

桂林的山都很秀气,李恪上辈子是去过的,那里的风景确实是漂亮好看。

想了想,李恪倒是也没在意,桂林面积很大,再说了,桂林现在就有桂林府,人口已经不少了,是在大唐的控制之下。

李恪直接过去建设秦王庄就可以了,也没有必要单独赏赐。

既然盖了,李恪干脆也给石交代了一句,让他别忘记在桂林也给来一座,最好漓江那边也来一座。

李恪这边交代完毕就没有放在心上了,毕竟这些地方目前来说,很多确实是穷山恶水,想要过去都不容易。

就算是要建设,估计没有个三五年都不可能建成的。

所以他估计三五年都去不了,那有什么激动的。

但是知道这个消息的李承乾,人都无语了,不亏是自己老爹,有的就是办法,啧啧,这套路都是一套一套的,三郎这么聪明的人都躲不过。

不过三郎也是……这真的是很多地方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知道的,一些地名,李承乾听都没听过,更不要说去了。

而三郎却知道这些地方的风景很美,按理说,他也不可能去过啊,总不能是道听途说吧。

不过想一想,三郎身边有可能知道这些的,貌似也就是孙真人了,孙真人走的地方足够多,也许是他告诉三郎的也说不准。

只是,想想这么多秦王庄盖好了,李承乾还有些激动呢。

第1135章 时机已至

大唐舰队登陆新罗码头第七天,原本一片荒芜的码头上面人头攒动,这里至少有数千上万人在这里干活了。

如此庞大的一片区域,他们将地面的所有杂草,树枝,树木等都清理干净,接着再用搬来的大型石块,石磨等,用绳子绑好,接着开始用力夯实地面。

而码头上,一艘艘大型的舰船正在不断的靠岸卸货,为了这次的任务目标,大唐海军正在全力进行运输支持。

这不仅仅只是一次后勤支持,同时也是海军的一次超远程支持的特殊训练。

不仅仅只是运输,还包括货物装卸,后勤支持,甚至特殊条件下,无码头的货物运输等方面都是一种训练。

甚至连船只上面的货物装载,固定,保存等都是一门学问。之前的大唐海军可以说只是学会了如何开海船,如何训练在海上生活,但如此大规模的货物运送他们根本没有练习过。

这一次都是实战的机会。

大量的钢管是最先被从大唐境内运送到了新罗,而随同而来的还有一艘特殊的船只,它不是大唐最大的船只,但它绝对是最特殊的。

因为在这艘船上安装了一台蒸汽机。

蒸汽机上船,就如同火车那样,将船只的风帆和人力螺旋桨变成由蒸汽机带动的螺旋桨动力,大唐的工程师早已经提出了。

鲁大强他们虽然确实不是发明蒸汽机等人物,但他们的思维并不差,当李恪通过改良蒸汽机的动力发明火车之后,他们就已经发散思维了蒸汽机各种各样的用途。

尤其是和各种交通工具结合的用途是最先想到的,比如说蒸汽机和马车结合,由蒸汽机代替马匹拉动马车,直接将动力推动车轮。

另外就是船只,马车的体积太小,而蒸汽机的体积很大,虽然连接起来并不难,但体积太大了,而且还要考虑到燃烧蒸汽机所运送的燃料也是一个巨大的体积。

但是船只就不在这个问题之列了,船只的体积非常大,即便是火车用的蒸汽机都太小了,甚至还需要放大,而船只上面也有足够的空间拉动发动蒸汽机所需要的煤炭。

所以关于蒸汽机上船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但目前的难点也是很多。

有些科技做小了难,但是往大了做依然很难。

但是在研究蒸汽机上船的过程中,他们却意外的发现了另外一种通途,其实也不算是另外一种用途,而是在修建渭河大桥时候发现的。

就是将蒸汽机放置在大型船只上,带动滑轮组用来吊装一些大型组件,或者说将蒸汽机和液压系统组合起来,可以带动一些大型的锻锤等进行河上作业。

又或者为河流中的混凝土作业的一些机械提供动力。

而这种船只被他们称之为工程船,船只的动力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风帆甚至人力划桨,但安装在甲板上面的蒸汽机带动的机械却能提供不少的机械助力。

这也算是因为大唐现在就开始了桥梁修筑所引发的一次科技研发和进步。

这些方面李恪现在是完全不管的,只要你们折腾,国有商行这边会提供相关的资金进行研究。

这一次前往新罗的就是这样一艘工程船,它上面所带动的锤子已经是可以使用的蒸汽锤了。

打入河流当中的钢管就是由这艘船上的蒸汽锤直接打入河底接近五米左右的深度作为基桩。

这些钢管之间的距离非常近,然后再用钢丝缠绕成网,接着将这些人运送来的大量碎石装入网中,接着沉入河底。

这就是目前已经开工的码头扩建工作,这些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了新罗人的预料,他们人都懵了,但大唐的强大他们都是知道的。

所以大唐有什么新的机器也都是正常的,震惊过后,他们接受起来也就是容易多了。

那庞大的船只,冒出浓烟,发出巨大声响的工程船,都是他们的谈资。

而码头的建设速度也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同样,另外一些军用物资也在不断的运送到码头上来,包括水泥也已经运抵。

反正运送过来的军用物资其实早已经足够当地使用,那么剩下的空间空着也就是空着,数量庞大的大唐舰队足以运送足够多的物资抵达这里。

隔壁的百济,倒是没有如此扩充码头和规模,这是因为暂时有这么一个码头就足够了,百济的高官也是扶余人,谁也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间谍。

但是百济的底层百姓跟新罗人其实没啥区别,所以程咬金这边执行的其实是跟薛仁贵差不多的行动。

找点借口和理由,利用粮食雇佣百姓,然后建设营地而已。

其他的方面都没有增加,所以这里的运送船只并不多,跟新罗这里比起来差远了。

部队已经到了第八天,当清晨起床的李道宗看到外面天上翻滚的乌云之后,他就微微眯了眯眼睛,机会来了。

八天的时间,以这里和金城的距离,大唐军队的种种事迹早已经传遍了整个金城,营地里面已经有许多居住在金城附近的百姓跑来这里干活的了。

很快,军队里面随军的太史局官员赶到了这里。

“怎么样?”李道宗问到。

“根据气象观测,今天晚上下雨的概率高达八成,不过有点问题的是,这雨要么不下,要下雨的话,雨势恐怕不小。”太史局官员开口道。

“就这样了,一会儿命令军队集结,我们准备赶路前往新罗和高句丽的边境,第一天的行军目的地就是金城。”李道宗面色严肃的开口道。

“是。”

“告诉薛仁贵,这里暂且预留士兵五百人,大部分识字等方面的军人可以给他留下,这里是我们的重要后勤补给,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李道宗沉声道。

“是!”

沉寂了七天的军营猛地躁动起来,留下五百士兵之后,剩下的五千士兵以如同潮水一般的速度从整个营地四面八方开始向中间汇聚。

不同的是,这一次这些士兵的身上都开始着甲,并且配备所有武器装备,可以用全副武装来形容。

第1136章 优良传统

军营里面的躁动瞬间吸引了营地外面不少住在这里打工百姓,不少远途的百姓都是围绕军营附近搭建了窝棚暂住,反正大唐的军营里面干活给他们赚取足够的粮食。

虽然不管饭,但赚的粮食足够多了,他们可以自己在营地外面住,反正现在是夏天,晚上也不冷,搭建一个窝棚足够了,省的跑到家里面,每天来晚了,赚的少了。

这些天他们早已经适应了这些大唐军人的训练生活,他们的训练每天都是固定且枯燥的,刚开始还看个新鲜,后面就没意思了。

直到今天,当这些军人以全副武装的姿态出现的时候,他们才恍然大悟,这些平时对他们态度都很和蔼的军人,是一支极其精锐的部队。

而他们也突然明白,大唐的军队是来帮他们夺回被高丽人占据的国土的。

其实这个时期的高句丽正确的称呼是高丽,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在西汉时期的扶余人建立了高句丽这个国家之后,在南北朝时期更名为高丽。

又称之为高丽世家高丽,而这个时期准确的来说,大唐的官方称呼高句丽其实也是高丽,只是李恪习惯叫他们高句丽,带动了大唐上下这么称呼。

但官方文件当中依然是记录为高丽,不管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是如此记载。

毕竟国名是人家国君自己制定的,作为史实肯定是要踏实记录。

历史上的高丽也就是高句丽在唐高宗时期被灭之后,作为高丽的主体所有的扶余人几乎都被迁徙内地,然后彻底的融入汉人,最后整个民族也消失不见。

在高句丽灭亡后,人又在高句丽这个位置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虽然时间很短暂。

随后因为臣服于唐朝的关系,历史上的新罗跟唐朝结为军事同盟,然后在公元668年,新罗灭掉了高句丽在半岛上的高句丽部分,然后对外宣称打败并灭掉高句丽,统一半岛。

新罗其实跟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王朝不一样,他们执行骨品制度,由三个家族分别担任国王,这三个家族分别是朴、昔、金。

在从汉朝建立新罗开始的前期,新罗几乎都是由朴和昔两个家族担任国王,在中期也就是隋唐一直到918年时期,几乎都是由金氏家族担任国王。

因为骨品制度允许出现女王,所以新罗一共出现过三任女王。

新罗因为认父技能非常强大,所以它的国祚时间是非常长的,长达九百多年。

历史上一直到公元九百多年,新罗因为统治阶级无比昏庸,国家混乱,然后新罗的一个叫王建的人就造反建立了一个国家,自称为高丽。

因为他怀念当初在这片区域强大的高句丽王朝,于是自称高丽,但这跟高句丽没有任何继承关系。

因为王建也是新罗人,属于辰韩人。

新罗王室的腐败导致王建建立的高丽王朝迅速壮大,在公元935年,王建建立高丽灭掉了新罗,于是这片土地上的国家也就开始自称为高丽。

当然,这是真正历史上的事情,但现在的新罗估计未必能够活到那个时期了。

因为有些东西一旦改变了,想要再变回来就很难了,更不要说,大唐的军队还在不断的给这些新罗的百姓添加一些新的东西。

每个人携带十天干粮的大唐军队直接开始了行军。

大唐军队的动作,新罗王室自然也是知道了,因为行军之前就通知他们了。

自然是有新罗的骑兵迅速前往金城通知金德曼。

首节上一节457/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