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45节

“甚至他们都不算是大唐的官兵,有这样一群兵,他们是前朝的兵……”

文章里面写的一群人数不足五百的边防士兵,驻守着大唐最北端的一个边疆,因为大唐跟前隋征战,他们逐步的被人遗忘,但是到今天,他们都依然没有忘记守护这片国土,他们深处突厥内部,镇守一座孤城,迄今为止,从千人守城部队到不足五百人,并且满城尽是白发军!

虽然他们不是大唐官兵,但是大唐却欠他们的。

整个文章的前面就是这样的一个小故事……看的魏征都是悚然动容!因为他魏征也曾经勉强算是隋朝的大臣。

这样忠诚的士兵,即便是隋朝没了,但却依然替华夏守着这片土地,能不让人动容吗?!

而文章的后半部分,则是通过这个故事开始分析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先从隋末开始分析,看着看着,魏征就感觉有些不对了,因为这文里虽然没点明,但是却已经暗地里面直指一个关键的群体:门阀贵族!

这……魏征看到这里,整个人都惊了!蜀王殿下这是……魏征忍不住抬起头看了看远处,刚刚那个报童已经不知道卖了多少分报纸了,他已经看到了十几个跟他一样站在大街上就开始看这个大唐周报的人!甚至还有直接破口大骂的!

如果整个长安城都是这个情况……魏征的脑海里面冒出了一个词,群情激愤!这……蜀王殿下在掘门阀世家的根啊!不行,要出事!魏征直接扭头找到了自己的亲随,直接开口道:“走,进宫!我有要事求见陛下!”

半个时辰后,成功见到李世民的魏征已经将报纸递给了李世民,李世民还没看内容,只看到那个标题的时候,他就怒不可遏了,伸手直接一拍桌子怒骂道:“这个逆子!”

第103章 老子要揍他谁也拦不住我说的

由不得李世民不怒,这都是什么标题?!连老子都敢编排了?!主要是这标题一看就好像是李世民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旁边的魏征虽然头铁,但是这个时候却三缄其口,默不作声。

人家父慈子孝,自己加入进去干什么?哎,叔玉虽然说也气人,但是现在想想也挺好。

如果李恪在跟前的话,估计李世民已经直接动手开揍了,别看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发福了,但是身手不减当年,拿起军棍佩刀揍人没什么问题。

当然了,佩刀肯定是带着刀鞘揍。

这会儿李恪不在跟前,李世民就只能看下去了。

不过一看开头,李世民就挑了挑眉毛,这跟他想的不太一样。

但看了几行字之后,李世民就皱着眉头骂了一句:“不学无术!”

“陛下,您暂且看完。”魏征这个时候开口了。

李世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然后这才低头继续看了下去。

很快一篇文章看完了,李世民就开始看后面的其他文章,当看到那个“大唐欠他们的”的时候,李世民又挑了挑眉毛,看完之后,李世民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李恪犯大忌了呀!他这是在挖所有世家的根,虽然李世民其实也想这么干,但是他现在无能为力,而李恪如果将这个东西挑明了,那事情就不好弄了。

但是李恪说错了吗?没有!

不过这话李世民不能挑明了说,所以他只能说另外一件事:“玄成,这等爱国士兵你可知晓他们驻守的是哪城?朕要封赏。”

“回陛下,臣对军事了解不多,来的路上臣也曾多次回想,但是却毫无头绪。”魏征开口道。

魏征不知道,这个倒是情有可原,毕竟他不负责兵事。可惜兵部尚书侯君集不在,“常林,让兵部侍郎韩瑗过来。”

“陛下请暂缓。”魏征开口道。

“嗯?”李世民疑惑的看了一眼魏征,不过倒是摆了摆手,常林立刻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陛下可观这篇文章写的如何?”魏征开口道。

“内容丝丝入扣,将大唐局势分析的不错,很多观点朕都耳目一新,但是不学无术,文章岂有如此写法。”李世民说到这个就生气,你李恪书读到狗脑子里面去了?

“陛下,如果蜀王殿下是故意如此呢?”魏征立刻道。

“故意?”李世民愣了一下。

“是的,陛下,该大唐周报,乃直接在长安城里面发行,臣来之前,就看到至少数十上百个人购买,如果是遍布长安城的话,这意味着长安城至少大部分人都看到了。而这样通篇白话的文章,可以让那些识字但是读书不多的百姓都看得懂是什么意思!”魏征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李世民陡然惊醒,整个长安城大部分人都看到了?!不要说大部分人,就是小部分人看到了,不出一日,整个长安人尽皆知!

这……李世民有些懵,这个逆子要干什么!这不是……

他已经想到了民意沸腾,如果挑明世家的问题……这件事由长安散发出去,到时候天下百姓反对世家……

李世民的背后都冒出一股细密的汗珠。

他们受限于时代,被局限了眼光,但是并不代表这玩意被人整出来之后,他们看不出来里面的作用。

“常林!”李世民大声道。

“臣在!”

“命,金吾卫,左右御卫大将军立刻调查全城,看看这个大唐周报是否覆盖整个长安城,有多少人购买了。”李世民快速道。

“是!”常林立刻躬身开口道。

“报!”这个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侍卫的喊声。

“进!”李世民皱了皱眉头。

一个侍卫快速推开门走了进来,直接单膝跪地飞快的开口道:“陛下,蜀王殿下口述,他今日发行大唐周报,初具成功,特呈于陛下观看,因为他在禁足,所以由田蒙转交,并报知陛下,大唐周报初发五万份!已售卖完毕!”

好么!这下子连找人调查都不用了,正主直接将所有的数字都告诉了李世民。

五万份!李世民都惊了!要知道这报纸的纸张相当于十几本书籍那么大,看样子是纸张刚造出来,没有裁切就直接用来写字。

不对!李世民陡然反应过来,如果是手写,不可能写的如此之快,就算是自己给他送了几百士子过去都不行。五万份!这不是小数字。

“呈上来。”李世民快速道。

常林立刻将侍卫手里面的大唐周报直接拿了上来,李世民直接将两份报纸摊在自己的桌子上,这一看,果然两份报纸一模一样,上面的字迹,字体,间隔,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甚至这报纸上还用了李恪跟他普及过的标点符号。

“玄成你来看。”李世民招招手。

魏征立刻走了过来。

仅仅看了两眼,魏征也是满脸惊奇:“这,一模一样,蜀王殿下这是如何做到的?”

“印刷术!”李世民嘴里咬牙切齿的吐出了两个字,他现在快气死了,你不是跟老子说,你的印刷术弄出来之后,先给老子印书吗?好你个李恪,老子好长时间没打你了是吧?!你印刷术出来先给老子来个这?

这么重大的事情你不事先先通个气,让老子有所准备,直接给老子玩突然袭击是吧?

老子没生病病死,也得每天被你弄出来的事情给气死!

“五万份……”魏征想到了什么,他的眼睛一亮,“陛下,这是不是意味着这印刷术可以大量的印刷书籍?”

“当然可以!”李世民冷笑了一声。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魏征差点仰天大笑了出来,魏征不是门阀世家,当然,他也是士族,但是天下士族很多,小门小户的士族不知凡几。

“你以为朕不知道是好事?天下世家,五姓七望,还有许许多多名门望族,凭什么掌控天下,不就是因为控制了书籍?”李世民冷笑了一声说道。

魏征愣了一下,瞬间他的冷汗也冒了出来,大意了,大意了,忘记了这一茬。

魏征虽然头铁,但是他可不是真的傻,也不是毫无政治智慧,而是他魏征的职位!他就要这么做!如果他魏征不是做了当前这个职位,他要是跟房玄龄他们一样,从当初就跟着李世民,你以为魏征不会钻营那一套?

别闹了,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人,就没有一个不会的。头铁也是他的一种为官之道,生存之道。

“常林!”李世民大声道。

“臣在!”

“你着御林军三百精骑,立刻前往城外蜀王庄,解除蜀王李恪禁足令,带他来宫里见我!”李世民怒气冲冲的开口道。

“是!”常林一看这样子,立马扭头就走。

第104章 逆子专门算计你爹是吧

常林走了,大殿又陷入了沉寂。

“陛下,门阀世家之影响,是蜀王殿下说的?”沉默片刻,魏征试探着询问道。

“对。”李世民叹了口气,还是点点头,不得不说,这件事是李恪点出来的,门阀世家对大唐之影响,李世民不是不知道,但李世民其实也算是局内人。

受限于时代,所以他只是知道门阀世家掌控大唐,但是对于如何掌控之根本却有点毫无头绪,或者说……没有想到最根子上!

而李恪一句书籍,可以说是将一切都点明了。

之前李世民想过削减门阀世家的权利,但是他试探过,遇到了重重阻力根本执行不下去,他也想过暴力破局,但总不能将天下门阀都杀完,要知道朝中所有大臣,几乎都跟门阀世家有所关联,怎么杀?

“你看这文章,就没发现什么异常?”李世民不再言语,而是指着报纸道。

魏征仔细看了看,然后摇摇头道:“臣愚昧。”

“这些标点符号。”李世民将标点给点了出来。

魏征这才陡然惊觉,之前他还真的没注意这个,日常读书断句都习惯了,魏征自己的脑袋里面就可以脑补出来如何断句,所以看的时候,大脑的注意力根本没放在这里。

如果不是李世民说,他一时间还真有些迷茫,这就和汉语有时候,语序错乱都不影响阅读是一个道理,大脑会自动纠错。

“这也是李恪跟我说过的,他说标点符号的推广,可以让识字,但是没老师的读书人自学,因为这样他们可以看懂文章,而现在的不少文章之所以需要老师,是因为没有断句。”李世民叹了口气道。

随后,李世民又将李恪所举过的例子,也就是那个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例子拿出来又跟魏征说了几遍。

魏征听完之后,直接弯腰行礼道:“陛下,蜀王殿下,大才啊!蜀王殿下,胸中有沟壑,此举利在千秋,有利于朝廷,蜀王殿下实乃奇才!陛下……不能打他啊。”

“怎么?朕要打他,你又要谏言?”李世民瞪了他一眼。

“是!虽然蜀王殿下多有不妥之处,但都并非大事,不过小节,但蜀王殿下功劳之大,臣恳请陛下。”魏征张口就来。

“朕又不是皇帝处罚臣子,朕是老子打儿子。”李世民淡淡的开口道。

“哦,那没事了。”魏征立刻站直了自己的身子。

李恪:????

“陛下,这事,很麻烦。”魏征转移了话题。

“不出半日,整个长安城必然会尘嚣日上,而且,我觉得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大臣过来找您。”魏征开口道。

魏征这话音刚落,外面一个内侍省的太监声音就传了过来:“魏国公房玄龄求见。”

君臣对视了一眼,李世民立刻道;“宣。”

很快,房玄龄也推开门走了进来,当他看到魏征的时候,有些意外。

这种事情魏征一般是不参与的,但是想到魏征居然先来,而且房玄龄也很快看到了李世民桌子上的报纸。

君臣见过之后,房玄龄也不遮掩,而是直接开口道:“陛下,这事很麻烦,虽说这文章里面说的非常隐晦,但各大门阀世家都看的明白,这触动了大部分大臣的利益,所以明日早朝,必然有人弹劾蜀王殿下,而且这一次不是齐国公那种小打小闹。”

房玄龄就直白的多,他跟李世民从秦王时期一路走来,几乎没什么间隙,而且谏事的流程也非常的熟悉了。

“我知道。”李世民揉了揉额头,有些头疼,这个混账,每天就给老子惹麻烦,就不能消停一点。

“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能够消除此事?”李世民肯定是不想处罚李恪的,废话,李恪的这些东西对李世民都很有用,只是时机不对。

而且那是自己儿子,李世民当然不想处罚了。

房玄龄和魏征都知道,没看两个人刚刚都已经建议了吗?

“臣有一办法。”房玄龄开口道。

“说。”

“收归朝廷专营。”房玄龄提出了一个建议。

这句话一出,李世民的表情直接就僵在了脸上,因为李恪和他打赌的那一幕立刻浮现在了他眼前。

房玄龄、魏征:?

两个人都有一些懵,这个建议挺好啊,陛下怎么这么大的反应?

“陛下……可有什么不妥?”房玄龄有些狐疑,不过还是试探着问了一句。

“陛下,我觉得魏国公的办法挺好的,如果收归国有,给蜀王殿下以补偿,大唐周报由弘文馆管理,交由各种学士掌握其刊登内容,这周报其实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引导民众舆论,而且对于大唐的国策百姓也有所了解,并且朝廷的诸多举措,民间也能知晓。”魏征开口道。

李世民:“……”

首节上一节45/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