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433节

“很好,你们想一想,咱们大唐的有钱人那么多,门阀世家那么多,我能为你们做的不多,也就是为你们打开一个上升的通道。”

“这个通道是什么?就是读书!读书是我们普通人唯一有机会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虽然读书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成为将军,成为科学家,成为官员等优秀的人才,但书只要读了就不会没有用。”

“最简单的道理,你们的孩子读了书,他们都知道你们有多少只牛羊可以让你们的草场处于最优化的状态,再多的时候,草场负担太过,就容易损坏草场,牛羊的增肥速度也太慢,反而会亏本。”

“这些都是知识,甚至如何让母羊下崽更容易成活,如何救助一些没有奶的羊羔等等,这些都是知识!”

“虽然读书不会让我们人人都成为人上人,但最起码,读书了,可以让我们的日子过的更好!”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读书是我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就像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追求知识的人注定也是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的。”

“所以,如果我们有能力,有办法,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读书!”

“我能为大家做的不多,但是我会尽量在这里盖足够多的学校以及老师,让他们接受全新的知识。大家明白了吗?”李恪开口道。

“明白了!”周围的百姓都大声开口道。

“很好,大家能有这个想法我很高兴,而且不仅仅是小孩子,包括我们自己也是要学习,之前办的夜校,办的扫盲班等大家都可以学习。”

“因为我们识字之后,至少我们可以看懂一些文字,日后大唐的大部分政令都会用直白的话来书写,让我们所有人都看得懂。”

“识字之后大家都可以看的懂,不用别人给大家讲解,另外就是你们的孩子长大了,去了远处不管是上学还是当兵,你们都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写信。”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我们在学习,学下的东西就都有用处。所以,你们大人也要继续学习啊。”李恪笑着道。

“我们都记住了。”周围的村民都是认真的开口道。

殿下是在结结实实的给他们传授知识,殿下是谁?在他们看来,那就是长生天的化身,殿下在给他们传授天地间的大道理,这些大道理以前哪有人给他们讲。

殿下讲的话他们一定要记住,这就是真理。

“哈哈,好,走,我们去你们村里看看,你是铁锤是吧?如果我们没记错的话。”李恪看着人群里面的铁锤开口道。

“是我。殿下。”铁锤有些激动,赶忙站了出来大声开口道。

李恪笑了笑,来这些地方之前,他肯定是有这些村庄的资料的,对于村长等名字也是有的。

铁锤这个名字,李恪没有印象,或者说他的记忆力非常的好,自从穿越过来之后就是这样的。

铁锤这个长相,就是当初李恪第一次跟这些牧民演讲时候,最前面那一排牧民里面的一个,当时李恪不知道他的名字。

但是看到他的长相李恪多少也是有些熟悉的,现在也算是彻底对上号了。

第1078章 难道有人背刺我

这也不过是话术的一种了,作为村长,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官员,但是今天他自己过来的话,作为村长肯定是要站在最前面的。

刚刚李恪面对的这个方向,从不少人的视线等就看的出来,铁锤这个人算是一个管事的,所以李恪对着那个方向说话就可以了。

铁锤肯定就是在里面的,不管能不能猜对这也可以鼓励对方,这是好事。

“我记得你,当初我刚来青海的时候,我曾经给你们第一次讲话的时候,你就在最前面,你当时是第一个说话,第一个对大唐有信心的。”李恪认真的开口道。

铁锤整个人都愣了,他万万没想到殿下居然真的记得他,瞬间他的内心就无比的感动,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行为殿下就记得他。

这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啊,殿下日理万机,每天那么多的事情,整个大唐那么大,很多事情都需要殿下出力,殿下居然都还能记住他一个小人物?

不要说铁锤了就连铁锤周围的百姓都是有些激动,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因为殿下能记住他们这些普通人,记得他们。

“殿下还记得我,是我,现在我们的生活能有今天,证明我当时相信殿下是无比正确的。”铁锤认真的开口道。

“虽然我做了不少,但是也离不开你们自己的努力,走吧,带我去你们村里看看。”李恪笑着道。

“是,殿下请。”

“殿下,我们村里面的这些房子盖好大概两年多了,比我们之前住的毡帐可是要暖和多了。”一边向村里走,铁锤一边开口道。

“嗯,这些是肯定的,主要是现在的草场分开了,你们自己有自己的草场,或者说你们村里有村里的草场,怎么样?草场能够维持牛羊吃草吗?”李恪问道。

“可以,有乡里面的人员向我们说明该如何放牧,如何休牧,还有苜蓿草的补充,现在牛羊的生长速度可比以前要快得多了。”铁锤认真的点头道。

“这就好,要记住,草场是我们草原牧民的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草场,我们的后人就没有了生存的地方,所以草场的保护一定要做到位。”李恪认真的点点头。

“是,殿下,其实这样的草场跟我们以前游牧也一样,按照之前技术员的说法,我们现在只是将大范围,整个大部落的游牧改换成为了小范围内,单人,甚至单个村庄的游牧。”

“这样的话,我们游牧的距离就降低了,草场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重点是我们的安全也能得到足够的保护,尤其是冬季,不管暴雪还是狂风都有可遮挡的地方。”铁锤开口道。

“这就好,另外就是村里面现在大部分都是一个村集体放牧,集体草场轮休牧场,但是分配给个人的牧场一定要做好登记。”

“到时候如果各家各户不再愿意集体放牧的话,就回归个人放牧的形式。”李恪又补充了一句。

“殿下我们知道的,我们村里面也讨论过,说过这个事情。村里面集体放牧也是有好处,就是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员,少数人就可以放牧大量的牛羊,可以让其他人腾手出来做其他的事情。”

“另外就是集体放牧可以避免狼群等野生动物的袭击,在遇到大量的羊群的时候,狼群也是要仔细侦查才会行动捕猎,这样的话,有利于我们召集牧民进行保护羊群。”

“如果是单独的小羊群的话,狼群一眼可以看清楚羊群的情况,他们会直接下死手,有时候牧民自己也有危险。”铁锤认真的开口道。

“对,这就是好事,你看我们制定政策的时候,主要是考虑了牧场和牛羊等分配给你们个人,这些都是属于你们自己个人的私人财产。”

“但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政策肯定是无法考虑周全,你们这种以村庄集体放牧的形势就是对政策的补充,这是好事。”

“但一定要处理好牧民之间的关系,以及牛羊集体放牧里面牛羊的归属等问题,比如说放牧过程当中下崽的小羊等等,一定要分配好,不要搞出马虎事。”

“最后一个村庄都是邻居的牧民相互之间变成了矛盾,有可能小矛盾变成大矛盾。”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有时候邻居甚至比一些远方的亲戚都要更亲近,一定要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牛羊的记号要做好了。”李恪开口道,他叮嘱的也不是大事,都是小事。

这些村庄也没有什么大事,铁锤他们都听的很认真,因为这些事情都是跟他们息息相关的,而殿下却连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知道。

显然殿下都将他们放到心上,一直都记着他们的。

就像是殿下所说的,村里怎么可能一直都是和睦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是不断的,各家各户相互之间看不惯的肯定是有的。

就像是殿下所说的这些事情也是有的,一些计较的人,总觉得放牧的人在他们家的草场范围内放牧的时间长了,肯定会影响他们的草场。

这样的人肯定是有的,虽然说矛盾不大。

“是殿下,我一定将这些事情都给处理好了。”铁锤认真的开口道。

“你看,你这么说肯定就是有这些事情了,如果你有好的处理办法,这些矛盾之类的都记录下来,然后交给乡里面,让乡里面统计一下,看看谁的办法更好,到时候可以相互借鉴。”

“当然了,记录矛盾的时候,不要用真名,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总不能让十里八乡都知道,我跟他发生过矛盾对吧。”李恪笑着道。

李恪的话让周围听着的不少村民脸上都有些不好意思,显然这些人都是发生过矛盾的,现在殿下这么一说,他们突然觉得,以前确实是自己太小气了一些。

果然还是殿下就是长生天的化身,连这些小事说出来都是颇有一番道理。

“是,我们都记着殿下您的话呢,咱们乡里面的治安军下来给我们讲课的时候,可是没少给我们宣传您讲过的大道理呢!”铁锤认真的点头道。

额?李恪愣了一下,治安军?我什么时候让治安军宣传我讲述的那些大道理?

昨天晚了是最近在外面旅游,出来散散心,在家里太长时间了。

好多人说我代笔的,真没有。咱小作者请不起,网络作家随记,就是我。视频为证。

第1079章 群众的智慧

李恪本来想问一问,但是他忍住了。主要是问别人,其他人是怎么夸自己的,这个好像……有点不对劲。虽然他够不要脸了,但是他还没这么不要脸,这几年,他的脸皮可是长回来不少。

“嗯,不错,大道理谁都会说,但我们还是要考虑实际的情况,其实大家各退一步的话,没什么说不开的矛盾,说穿了,这些矛盾都是很小的事情。”李恪笑着点点头道。

“走,我们去你们的房子里面看看。”暂且将这件事放到脑后,李恪先进行自己的事情。

进了铁锤他们的村里,这里就跟之前在河湟谷地的村庄不太一样了,虽然家家户户相互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近,但也是相对而言,实际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很大的牲畜圈,里面可以关各种牲畜,所以占地面积较大。

而且这些牲畜圈也考虑到了沤肥等问题,预留了道路,而且它所圈养的位置比较低。

村庄里面能闻到牲畜淡淡的粪便味道,不过很淡,因为这里的通风效果不错,所以这些味道很快就会消散了。

村里面的房屋面积都不算小,基本是一套正房,两套偏房,偏房盖得比较矮,没有预留很大的窗户,只有一个很小的窗户进行采光。

“这些偏房怎么盖成这个样子?”李恪好奇的问道,不懂就问,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些东西他也不是万能的。

“这个是根据当地的情况改进的,当地的环境比较干燥,虽然这样只有很小的窗户,加厚了墙壁,但也并不会潮湿,反而这样低矮的偏房夏天会比较阴凉,存放一些东西,比如说奶制品不容易变质。”

“殿下,其实外面看起来这个偏房比较矮小,但它实际上是深入底下大约一尺多深,所以显得矮小,内里空间并不小。”铁锤介绍道。

“走进去看看。”李恪很感兴趣,这属于是地方经验改进之后的办法。

推开偏房的门,进去里面,李恪就感觉到比外界要暖和了不少,现在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这里的温度却比外界暖和不少。

铁锤他们将旁边的一个油灯点燃,李恪看了看这里的环境,偏房也是石头地基,然后土坯盖起来的,就像是铁锤所说,偏房的实际地面比外面的地面矮了一尺,所以内里的空间高度足够。

在门槛的地方特意加高,防止下雨的时候雨水进来。

偏房里面也有一个灶台,不过这里就没有火炕了,除此之外在偏房的最里面有单独抹出来的一个粮仓。

粮仓的四壁跟偏房四周的墙壁大概还有一尺的距离,而粮仓的底下也是用了石头地基垫高,它是悬空的,李恪也看出来了这么设计粮仓的办法,是为了防止老鼠的。

这样的话,老鼠几乎是无法从各个地方进入这个粮仓的。

而这个粮仓的墙壁并不算很厚,加上它的底部也是悬空起来的,如果有盗洞很容易就可以发现。

粮仓里面已经放了粮食,还有就是偏房里面摆放的不少工具,以及各式各样的陶盆,陶瓮。

李恪揭开了一个陶瓮上面的盖子,看到里面放着一些冷冻的肉和奶制品,显然是为过年准备的,现在这个温度,这里就是天然的冰箱。

“大唐的腌菜方式你们学会了吗?”李恪想起了什么,笑着问道。

“学会了,殿下在这里。”这户人家的主人赶忙走到了旁边的一个大缸,将上面的盖子给拿了开来。

李恪走过去一看,好家伙,里面腌的就是酸菜。

将整颗的大白菜洗干净,然后压入缸中,再撒上盐,这在一千多年后的东北依然可见。现在李恪只不过是将它提前了而已,当然,这里之所以可以这样做,也算是地理优势吧,毕竟旁边就是茶卡盐湖。

这里的食盐自然很便宜的,相较于大唐内部来说,自然是很便宜。

用来腌菜的盐,他们买的自然也是最便宜的盐,但这样的盐放到以前那也是一等一的好盐了。

像是这样的酸菜,他们腌了两大缸,除此之外还有一大缸的咸菜,是白萝卜、蔓菁、白菜、大蒜等直接腌制在一起腌出来的,对他们来说,这是冬天最重要的下饭菜了。

看起来这些牧民已经学会了自己开坑一小部分的农田,然后用来种植蔬菜。

“很好,看到这些,我也就放心了,这样的话,即便是在冬天,你们也可以吃上部分咸菜,这些咸菜可以解腻,也算是让你们的食物更加的丰富。”

“这些蔬菜都是你们自己种植的吗?”李恪笑着点头问到。

“回殿下的话,有部分是我们种的,我们这个地方还行,能够种起来,有一些地方就种不起来蔬菜,他们是直接买的。”

“像是大白菜,河湟谷地那边在往往是在小麦收了之后,然后将小麦田耕过,接着播撒大白菜的种子,到了深秋,刚好可以收获。深秋的时候,在赤海城等几个地方有集市,大家都是一个村子过来,直接买十几车大白菜回去,或者直接用一些奶制品,羊肉等来更换。”

“所以也算是各取所需,现在牛羊都是我们自己的之后,其实每年收获的牛羊足够吃的。”铁锤认真的解释道。

“不错,不过你们还是要注意一些,我知道在草原上,都习惯于用牛羊的数量来彰显自己的财富,很多人都喜欢有很多的牛羊。”

“但一来是要考虑到个人草场的承载性,也就是每个人的草场最多能够容纳多少牛羊,你们肯定是心里有数。二来就是,牛羊过多的风险。”

“你们都是牧民出身,应该比我更清楚,中原就有句俗话,家有钱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就是因为牲畜的风险性太大了。”

“如果牲畜数量过多,有时候一场天灾,或者是一场牛羊之间的疫病,就会导致大量的牛羊死亡。”

“所以牛羊维持在一定的数量就可以了,并不是越多越好。”

“多余的牛羊可以拿出来售卖,然后变成一些固定的财产等等,这方面,后续的话,朝廷肯定还是会推出一些适合草原上使用的工具等等。”李恪点点头开口道。

第1080章 悲伤的开心

铁锤他们都是纷纷的点头,他们比李恪更加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以前他们的牛羊数量从来都没有达到过所谓的上限,当然数量很多的时候是因为他们在给贵族放牧。

而现在这些牛羊都是他们自己的,如果出了事情都是他们自己承担了,所以他们自然会更加的斟酌。而不听劝的牧民也肯定是有的,这些李恪就管不了了,任何一个时代总是有人受到了教训才能够明白一个道理。

这是很难改变的,旁人劝说的再多,没有发生的时候,总以为事情不会发生在他自己的身上。

看完了这些,李恪又看了看他们的正房,跟河湟谷地那边不同的是,铁锤他们村里面的火炕上都已经用上了毛毡,因为他们出产最多的就是羊毛。

首节上一节433/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