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43节

“放心,我不会骗你的,肯定比泥巴好用。”李恪笑了笑,他准备的是土法水泥,也就是石灰石和粘土打碎然后进行煅烧,煅烧之后,跟铁矿石打磨成的碎末混合,就是土法水泥了。

跟标准的水泥强度没法比,但是肯定比泥巴之类的强多了,在古代这玩意足够用了。

土法水泥是使用矿渣,但是没有那么多矿渣,就直接上铁矿石也是可以的,影响不大。

只要这些工匠们进行测试之后,他们就很快能找到合适的办法对整个窖炉进行改良,至于产量问题,一个窖炉不够就十个,十个不够就一百个。

打磨的一个人不够就一千个,一万个。

古代,最不缺的就是做工的人,只怕你没有足够的工作,不用担心没有人做工。

大唐的实际人口远远超过登记造册的人口,所以李恪根本不担心。

“印刷厂多久可以完工?”李恪看着那边热火朝天的工地问道。

“按照目前的人手,最多十天就可以!”

“不错!完工之后,就准备好大唐周报了,第一批内容到时候我指点你,等第一批内容打出去之后,我们就等着后续的计划了。”李恪微微笑了笑。

“是。”田蒙不懂这些,殿下说的这个太高深了,他听不懂。

至于为什么这么操作,他更加的不懂了,他只需要知道自己做好一个完美的执行者就可以了。

“那些乞儿,这十天的时间里面,先将他们的身体养好,确认他们没问题了之后,到时候按照他们身材将衣服给做出来,让他们充当大唐日报的报童。”

“这些乞儿经历的太复杂了,比很多成年人都懂得察言观色,你让他们留在这里每天就吃饭,读书,他们不会安心的,所以给他们点活做。”

“城里面不是回收了五十多栋院子吗?这些院子整理出来,当做这些报童在长安城各个地方的据点,到时候让那些太学的读书人过去当他们的夫子!正好准备第二阶段。”李恪淡淡的开口道。

“是!”田蒙答应了一声,将这些全部都记在心里面。

“就这样吧!”李恪摆摆手,人就直接闪了。

……

蜀王殿下的动作,引起了朝堂震动,不过大家倒是都知道这件事,之前李世民已经将这件事跟朝堂上的大臣们通过气了,对于李恪干这件事,所有人自然是一通好夸!这不是废话吗?这种烂摊子都有人接手,当然要夸了。

谁不夸,你他妈去管这些流民和乞儿啊?

不过大家倒是没想到李恪的动作居然这么快,不过半月多,就直接开始行动了。

而开始行动不说,一次性就这么大的动作!居然几天的时间就将所有的流民和乞儿全部都给清理了。

最近一次的朝会,李恪对于这些流民的薪水待遇以及处置,包括对那些乞儿的处理办法都由长安县的县令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当长安县令汇报完毕之后,长孙无忌直接就站了出来大声开口道:“臣,为陛下贺。”

“哦?”李世民诧异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今天这太阳从西边上来了?

“陛下,蜀王殿下这么多年一直都纨绔不化,今终于在陛下的教导之下做了一件为国为民的好事,臣一来是贺喜陛下终于解决了两大麻烦,二来是贺喜陛下的教导终于有了成果。”长孙无忌大声开口道,生怕其他人听不到他的话。

萧yu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妈的,这个没卵蛋的老阴人,至于这么编排老子舅外孙吗?!话听着是好话,但是他妈的一股子阴阳怪气的味道!

长孙无忌的意思他当然知道,不就是觉得李恪这是好大喜功,给这些流民和乞儿的待遇太好了,简直闻所未闻,所以故意这样的说的?

这样的话,固然名声得到了,但是耗资巨大,虽说李恪自己负责这笔金钱,但是当李恪负担不起的时候,不还是朝廷出面?

那个时候,当初夸得有多狠,摔得就有多狠!

长孙无忌无视了其他人的视线,他心里冷笑不已,一看就是黄口小儿,光会嘴上功夫,不懂得人间疾苦,就你这种处理流民和乞儿的办法,我看你能坚持几天?必破产!我长孙无忌说的!

第99章 干得不错长孙无忌都夸你了

李世民也是有些无奈,长孙无忌这都不遮掩了,按理说李恪也算是你半个外甥。

算了,算了,李世民也没有放在心上,主要是自己儿子先做的过分的,也不能怪人家长孙无忌,李世民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自己儿子每个月都被人打,连着打了七八年,李世民觉得自己估计会更过分。

更重要的还是长孙家的长子,在这个时代长房长子有时候代表着一个家族的脸面。

你说李恪这种打长孙冲,长孙冲以后继承长孙家,估计长孙家都会颜面尽失。

也就幸亏李恪是个皇子,要不是皇子,长孙无忌动刀杀人的心都有了。

不过长孙无忌的话却给李世民提了个醒,这小子现在做的确实漂亮,但是这种做法……李世民也能做的漂亮,除非他有钱。

问题是李世民有钱吗?没有。

大唐岁入一千万贯,但是整个大唐去年冬季开始对吐谷浑用兵,今年有些地方又有灾情,救灾,疏浚河道,打仗都要用钱,没看他李世民的大明宫都停止施工了吗?哪来的钱?

私下里面翻白眼的人不少,比如房玄龄也有一些看不惯长孙无忌,你说你跟一个尚未及冠的奶娃每天折腾什么?不就是打了你儿子几下吗?有什么的?老夫经常挨打也没见怎么着。

房遗爱不也被李恪打过,打的少了?哦,确实是少不少,但是那性质是一样的,你看老夫针对三皇子了吗?小心眼!

至于武将这头就更看不起了,倒不是说文武对立之类的,大唐的文武之间区分还没那么明显,像是长孙无忌等人都读过兵书,也带过兵,只是次数很少。

你说他们能打仗吗?也能,当然大的战役肯定不行。

但对于长期混迹军伍的人来说,显然你自己家孩子打不过,你怪人家?

你说一个皇子锦衣玉食的,你连一个皇子都打不过你儿子不是更废物?

反正像是程咬金,程怀亮之类要是打架输了敢回家告状,老程多少也得让他旧伤未愈,再添新伤。

“好了,他也不过就是做点小事,这是身为一个皇子该做的。”李世民摆了摆手,禁止长孙无忌继续夸下去,再夸李世民都觉得自己该赏赐李恪点什么了。

李世民这么说了,长孙无忌也从善如流,不再说话。

朝会结束,李世民将常林叫了过来,写了一份不算诏书不算家书的东西让他送给了城外的蜀王庄。

拿到自己老爹送过来的东西,李恪有些惊奇,自己老爹还有时间写这个?他打开看了看,看完之后,李恪就忍不住冷笑了一声。

自己老爹送过来的东西里面的内容大概就是:你做的不错,朝堂之上,长孙无忌都因为你的最近的表现夸你了,你干的太好了,对整个流民和乞儿的处理,你爹我看在了眼里。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李恪再清楚不过了,李世民就是后世典型的那种儿子穷养,女儿富养,儿子就该揍,女儿就该宠的性格。

对待儿子,着实一个老傲娇,就算是关心,也是变着法的关心,不会直接说。

不过古人,大多也都是如此。

这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你看,长孙无忌都夸你了,你自己做的多离谱你自己心里有数吧?你干的太好了,就是你别给老子玩崩了,后面那句部分我看在了眼里的意思就是,到时候你要出事了,老子也只能看看,救不了你。

不过这个老阴人也真是恶心,老子都不在,你还搁这恶心人呢?

但愿你过几天还能够笑得出来。

李恪也不急,只是让田蒙他们按部就班的继续工作。

至于这些流民和乞儿所吃的饭菜之类的,李恪毫不在意。

大唐目前一石糙米120文,也就是大约120斤,一斤大约为1文钱,李恪给这些流民吃的比较多,因为他们活比较重,这个时代油水少,主食就要多,1个壮劳力给他顶满按照一顿2斤粮算,一天给他们拉满三顿饭。

1个人一天6文,流民乞儿加起来不过不到一万三之数,一天耗费粮食不过78贯而已。

长孙家一共象征性的过来消费了大约一万贯左右,利润……不多,九千多贯,嗯粗略一算,够自己养活这些流民外加乞儿四个月了。

哎,利润太低了啊。

所以,李恪压力大吗?可能吧,毕竟还有五千府兵呢不是吗?

十天的时间很快一晃而过,主要是这古代也没啥事,干啥都慢,所以感觉不出什么变化,无非就是天气跟暖和了一些,冬小麦长得更高了。

这眼瞅着进入四月份了,工业区的第一批工业建筑,印刷厂终于建设完毕!

里面有着大量的活字印刷机,纸张,墨都已经到位,而铅字,陶字也按照合适的顺序摆放整齐,这段时间田蒙培养了大量的熟练工人出来,主要是排版工。

其实李恪名下的工人大部分都是识字的,也就是识字而已。

在古代,识字和读书是两码事。还是那句话,很多书没有老师,给你自己看,你识字,但是连起来什么意思你一个都不懂。

参考后世的人看文言文。

这个时代更离谱,几乎所有的书,书写的时候不喜欢写标点符号的,因为节省地方已经刻在了读书人的骨子里。

李恪正在带人参观,正是之前送来的那些文人士子们,这几天他们一直都在咬牙跟着府兵坚持锻炼,每天都是精神疲惫,除此之外就是要帮助流民登记,然后计算他们的工作等等。

每天累的不行,而李恪还给他们讲课,精神疲累之下哪有时间思考,所以李恪打的鸡血他们下意识的就都接受了。

现在妥妥的一个个热血青年。

“看到了吗?这就是印刷术,你们能明白它的诞生意味着什么吗?”李恪指着正在不断印刷的工人问道。

“我们不缺书看了!”所有的士子们都是面露精光,他们以前看一本书很难很难,一些小家族,有几本书都可以当传家宝。

而现在……一张张纸,以他们看起来疯狂的速度在不断的印刷着新的东西。

第100章 大唐周报面世

印出来的东西质量是差了一些,但是……这也是批量印刷啊!这不比他们以前抄撰一本书快的多的多?!

显然,这些读书人都很聪明的,没那么傻。

“对!印刷术的出现意味着书籍会大量的普及,而造纸术的出现更是让书籍的价格会下降到一个令普通百姓都能接受的地步。”李恪认真的开口道。

这个时代,书籍那是真的昂贵!真正的一字千金!大唐一本最普通的万言书,也就是一万个字的书籍,就要10贯!甚至更多!什么概念?能换一万斤粮食!

这是普通的蒙学类的书籍,那些真正价值更高的书籍,更贵!

这也是为什么普通人根本读不起书,门阀世家掌控着全部读书渠道的另外一个原因。

所有的士子们都是激动不已!他们都出身贫寒,他们太明白想要读书,但是无书可读是什么样的了。

而现在,蜀王殿下果然说到做到,给所有的寒门士子,给所有的普通人一个机会!

“未来,我们还要加强大唐的科举制度,让大唐的科举变成所有读书人的渠道,而不仅仅是士族参加,是面对天下所有人。”李恪又认真的开口道。

“而诸位,这一切的起步,光靠我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诸位的力量。”李恪说到这里,表情肃穆,向着所有的士子双手抱拳弯腰行礼。

李恪这一个动作,让所有士子不少人都直接红了眼,他们什么时候收到过这种态度?在太学,在国子监其他的地方,他们都是被人所看不起的。

而在李恪这里,蜀王殿下不仅仅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更重要的蜀王殿下对他们的尊重。

“臣等愿为蜀王殿下效死!”一个文人士子面色庄重的后退一步,弯腰作揖行礼。

“臣等愿为蜀王殿下效死!”所有的文人士子都差不多是同等动作。

旁边的那些工匠不屑的撇撇嘴,又来了,隔三差五就有一波,排队,知道吗?排队!

“我不需要你们为我效死,你们要留着有用之身,在有生之年尽你们最大的能力,去将这些政策推行下去!这才是你们真正应该做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或许你们有些人真的会死,但是你们注定都会青史留名,因为你们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死了你们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你们感同于你们的精神,走上你们的道路!而你们就是他们的精神领袖!”李恪认真的开口道。

“是!”所有的文人士子都激动不已!身为一个读书人,青史留名就是最大的荣耀!

“现在,我们要分成两批人书写文章,而这大唐周报,就是我跟你们说的我们撬动大唐某些制度的第一棒!但是我们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是前所未有的阻力,我想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因为你们在读书的过程当中就遭遇到了这些种种限制!”

“就像是一张张大网,将你们困在中间,让身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你们无处可逃!所以,想要冲破这张网,遇到的困难,你们能体会吗?”李恪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所有的士子沉默!

“给他们看看。这个是样品,是实验性印刷,到时候正品会小范围修订一下,不过主要内容不变。”李恪摆摆手。

旁边田蒙带着的人立刻将一份份印好的第一批大唐周报递给了他们的手里面,每个人一份。

这个时代的报纸,自然不可能像是后世那种,投入那么多的内容。不需要,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能看到写字的纸都不容易。

而且报纸也不可能两面都印刷,纸张的质量和印刷质量也跟不上。

第一期的大唐周报只有两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就是主要的,不过这些士子打开一看,就被雷了一下。

正面左上角的位置,用很大的字印刷着:大唐周报,右下角写着第一期。

接着下面一行就是标题:震惊,大唐皇帝陛下竟做出此等事情!

首节上一节43/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