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恪愣了一下,他不知道李世民的思维怎么跳跃的这么厉害,突然之间就跑到了依法治国上面。
“爹,怎么突然这么问?”李恪有些好奇。
“因为你在制定一套全新的规则,而这种规则的体系是在废除儒术的基础上,也就是所谓的开民智。”
“像是这样的东西。”李世民指了指大厅一角的无线电收发报机道,“这些你说它甚至可以接收数千里甚至上万里之外的消息是吧?”
“是,理论上它是没有上限的,它甚至可以直接将消息发送到月亮上面。”李恪点了点头。
李世民:“……”
你能不能别刺激我了,我刚刚接受了这个玩意,你又跟我说月亮上面?人真的能上天?
“神话里的事情也不过就如此了,但是你们却能做出来,那些工匠却能将它做出来。虽然我不知道那些工匠的想法,但是学习了这些知识的人,我想他们肯定已经开了民智。”
“也就是说,他们的思想我想恐怕不会再相信儒家那一套,也就是说他们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他们的忠诚不再来源于儒家那一套的话,皇家想要继续统治下去,就必须要有一个支点,一个让他们支持的支点,也就是你所说的依法治国是吧?”李世民认真的问到。
看的出来,一脸认真的李世民是真的在想这件事。
李恪深吸了一口气,自己老爹的想法,还真的是,他不懂得其他,但是他却懂得人心。
“这么说也没错。”李恪果断的点了点头道,“毕竟世家门阀其实也不相信那一套,但他们从未反对过,是因为他们觉得他们也是既得利益者,甚至在洗牌的时候,他们也有上位的可能。”
“我懂了,怪不得你说,当学校彻底普及的时候,这些门阀世家的反对也就没有效果了,因为他们所掌握的学识,或者说他们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知识,在日后的大唐是出于被淘汰的知识。”
“所以他们自然就不足为虑了,他们最大的基本盘没有了之后,他们想要维持自己的目的,就必须要重新开始学习这些新的知识。”
“而他们要重新开始学习,就跟其他人也基本走到了同一个起跑线。”李世民点点头,认真的开口道。
“也不能这么说,优势还是有的,毕竟普通人是要吃饭的,而世家门阀的子弟不用为了吃饭而担心,普通人还得养家糊口。”李恪摇摇头,光是这一点的优势就已经非常大了。
“那如果朝廷免费一切学费,在他们学完一定知识之前,比如说你说的按个高中知识之前免除一切学费,甚至还供应一餐呢?”李世民试探着问道。
第1053章 这就是那个李二
李世民的话让李恪愣了一下,不过他停顿了一下还是摇摇头道:“还是很难,首先,看起来目前支出的并不是很多,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朝廷的财政是一个巨大的耗费。”
“尤其教育其实是见效非常慢的方式。”
“而且还要考虑到百姓自己的想法,很多百姓并没有太长远的目光,而且他们本身也没有太高的期望,他们只是想能够平平安安,一辈子平安顺遂就好,能过好自己的好日子就行。”
“这样的百姓他们未必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来学习,尤其是读书到高中,至少要到十五六岁,这个年龄对很多百姓家里面几乎都是相当于一个壮劳力。”
“对于田里压力非常大的百姓来说,他们可未必愿意让孩子上学,他们最多了觉得孩子不识字的话不太好,等孩子识字了,能够看得懂文章写的是什么,能够会算账估计也就足够了。”
“更高深的知识他们可未必愿意去学习。”
李恪摇摇头说道。
“那你就什么都不做吗?目前这种天下商人赞助学校,让这些百姓自愿送孩子学习的方式,肯定是不可能长久的。”李世民看着李恪问道。
“目前大唐不具备这个条件。”李恪有些无奈。
“这不是具备不具备的问题,如果你不管,我们不管的话,你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吗?”李世民看着李恪问道。
“发生什么?”李恪有些好奇,他倒是想听听自己老爹的想法。
“会发生什么?我告诉你会发生什么,门阀世家虽然他们的权利可能会有所削弱,但是这些商人的地位随着大唐的商业发展,你所说的经济逐步的开始繁荣,他们的影响力会愈发的凸显。”
“毕竟钱能通神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对的,到时候他们就是另外一批门阀世家,最多了也就是换个名称而已。”
“学校如果都是他们赞助的,甚至学生都是他们赞助的,他们就可以暗中发挥他们的影响力。”
“如此之多的学生,里面必然是会有优秀的,而优秀的就像鲁大强他们这些院士一样的优秀工匠出现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用更高的利益吸引这些人才投入到他们的怀抱当中。”
“他们手里面有钱,这些学生有学识,二者联合,他们钱会变得更多,比如说你那个织布机,纺纱机这样的先进机器将来肯定也会出现类似的,让他们赚取更多的钱。”
“但他们不是你,他们对这个国家没有责任,商人永远都是唯利是图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赚取利润,而赚取了足够的利润之后他们想要维持自己的地位该如何办?”
“当他们也许不会推翻朝廷,因为推翻朝廷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在你所制定的规则范围之内行事,只要他们遵守所谓的法律,他们其实活的比推翻朝廷更加滋润。”
“因为推翻朝廷可未必能够成功,就算是他们刚开始发动,但最后成功的人也未必是他们,有可能是其他人。”
“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事情这些商人可未必会做,所以他们会想更加保险安全的方式。”
“按照我的想法,我能想到的无非就还是控制知识。”
“只不过是换个方式而已,既然知识的普及控制不了,那就控制掌握高明知识的人!”
“他们可以跟世家联合起来,借用现在的优势,提前抬高未来获取高深知识的门槛。”
“但他们应该不会彻底断绝普通人学习高深知识的渠道,毕竟吃一堑长一智,他们在这里吃了亏,在你这里吃了亏,他们肯定是要改进的。”
“不能断绝普通人的渠道,那就抬高渠道好了,比如说通过各种办法提高学习高深知识的门槛以及费用,而遇到真正想要学习这些知识的普通人怎么办?很简单,资助他啊!”
“现在科举之前的寒门士子就有很多富商之类的资助,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数量太大,那就有偿自主,借他们一笔钱,你在多少年之内还给我,或者替我打工,我借给你钱,你给点利息很正常吧?”
“以普通人,除非是天才,否则就算是学习了高深知识出来之后工作每个月所能赚取的月钱,扣除生活成本,每个月能还多少?也许未来几年,十几年都需要为这些人打工。”
“而他们自然可以轻松通过这个来控制这些有高深知识的学生了。”
“至于那些普通,或许只是达到了识字标准的学生,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因为到那个时候,我猜这些人已经影响不了社会的根本了。”
李世民直接语气平静的将他所猜测的可能性都给说了出来。
李恪:“……”
李恪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大概能猜到自己老爹是怎么猜出来的,很简单,李世民或许不知道社会的发展,但是他却懂门阀世家的尿性。
直到他们是什么性质的人,直到他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然后结合现有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大概猜到了他们能够做到什么地步。
“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李世民看着李恪追问道。
“有,老爹牛逼。”李恪喊了几声66666.
“好好说话。”李世民满头黑线,“我猜既然制定了如此之多的制度,你肯定不想最后的情况发展成我说的这样。”
“确实不想,那爹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李恪笑嘻嘻的开口道。
“你这是在考教我?”李世民没好气的看着李恪开口道。
“不敢不敢。”李恪赶忙摇头道。
“这还不简单,你不是将答案都放到那里了嘛?依法治国,那就直接制定法律不就好了吗?你的想法是等大唐的财政收入上来,通过法律强行让百姓将孩子送到学校读书?不读书就违法?”李世民试探着问了一句。
李恪只能是给自己老爹点赞,不然还能说什么呢。
还没等李恪说话,李世民就自问自答道:“确实,这是最好的办法,律法的更改是很难的,那么多的官员想要达成一致可不容易,这意味着修改任何一条法律都不容易。更何况还有皇室在里面的影响。”
“那么以律法的形势形成条文,依法执行就简单的多了。”
第1054章 秦王出行
“当社会稳定之后,普通百姓的上升渠道基本也就剩下读书了,而一套让天下百姓人人都能读的起书,都能读得到好书的制度,确实是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并且让天下的百姓都有上升的渠道,而且还能够分散世家门阀的力量。”
“不管怎么说,百姓永远都不至于没有上升的渠道。”李世民一边说一边看着李恪,他的表情也越来越古怪,因为这些东西你要是越想,就越能发现这当中的精妙之处。
李世民很难相信这样一套的系统是自己这个刚刚及冠的儿子就布局了好几年的。
这份智慧……李世民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但属实是太惊人了,因为这样的制度,就感觉不是人力,或者说这不应该是一个人就可以思考完善的。
因为这里面所考虑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就像是他自己所说的,从经济、政治、朝廷制度、法度、国家现状,甚至人心等都要考虑在内,这几乎都不太可能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但现在李恪就已经将它想出来了,而且很多事情都已经开始提前执行了。
“嗯,儿臣就差不多是这么想的。”李恪也光棍的直接点头承认了,有些东西不承认是没有用的。
李世民这才后知后觉的开口道:“我大概明白了你让成立的国有商行的用意了,也就是说避免像是之前国家的铁矿等矿产都是由长孙家控制,而日后随着大唐的不断发展,有可能出现私人的商行掌握国家命脉的情况?”
“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如果一些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由一些门阀世家所掌控的话,他们对国家的影响力自然会更加重大了。”
“嗯,而且国有商行是可以亏本去做一些事情的。”李恪笑着道。
“比如你所说的铁路是吧?国有运营是可以亏本运营,亏本建设,只是以国家战略发展为目的,而商人则是为了盈利,他们不太会建设一些根本无法盈利的铁路路线。”李世民想起了李恪之前对于铁路方面所说过的事情。
“对,就是这个意思。”
“国有商行就是利用商行的本质,商业的本质来代替国家部门跟市场执行一些市场行为的任务,它们的很多东西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而是以国家战略为目的。”李恪点点头。
一千多年后,比如通信公司的移动来说,虽然它被无数用户骂死了,但主要经常出去旅游,尤其是自驾游到过一些比较荒凉的地方,一些无人区等地方……你就会发现。
移动是真的牛。
很多无人区几百里的道路里面,每隔一段距离你都能看到信号塔配合光伏发电装置在无人区为道路两侧的过往车辆提供信号支持。
一些偏僻的山村里面可能即使只有几十户甚至十几户人家,信号塔都直接建过去了。
如果是纯粹的资本运营的通信商你试试?十几户人家你还想要信号?你怕不是想屁吃,当然了,你愿意付出高昂的通信费,那肯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有钱赚都好说,没有的话,有多远走多远。
跟着移动相同的就是国家电网,简直将电线拉到了各种穷山恶水的地方,就算是一些地方实在是不适合,或者说成本太过于高昂电网无法直接拉过去,都采用建立一个投资公司,然后投资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的方式,将电力直接送了过去。
这样的行为你放到正常的私人企业,或者是以利润为主的企业里面是根本不可能,也无法想象的。
“行吧,我算是明白了,看起来这些方面你早就做好准备了,那你就继续干下去吧,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现在不适合出现的话,那就按照你所说的,暂时不对外公开,交给情报部秘密运营。”
“这个你就直接跟霍刚去商量,而建设它的任务你也全权处理就行了,这样的话,我也放心了,这边建设好了之后,等你到了青海,你在那边遇到一些紧急情况也可以直接汇报了。”李世民点点头开口道。
“嗯,那父皇你要是有什么事情的话,也可以知会儿臣一声。”李恪点了点头,他也不是一如既往的死板,既然拿出来了,那改用就是要用的。
只是将用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了,其他的方面暂时还让大唐按照既定的方式来运转。
等到了大唐的工厂可以批量制造的时候,到时候直接在各地普及的时候也更加的方便。
两个人这次的谈话自然是列入了绝密,李世民更是直接给常林以及几位负责记录的史官下达了死命令,这个消息如果传出去,那么至少全家斩立决,甚至还有可能触发全新奖励九族消消乐。
对于这样的保密力度来说,李恪相信没有人愿意敢说出去的。
离开了皇宫,李恪找到了霍刚过来,将这件事交代给了它,包括后续这些部件的运输以及人员等方面都交给了情报部门去负责。
说实话刚开始知道这个消息的霍刚也是有些懵逼的,这东西……确实是出乎了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预料。
但搞清楚这是殿下拿出来的全新技术之后,霍刚也就释然了,是殿下研究出来的那就不奇怪了,毕竟现在大唐能有今天那么多的新技术不都是殿下拿出来的吗?
这个东西虽然感觉有些太神话了,但那火车就不神话了吗?
整个电台的搭建花费不了多久,搭建的过程也不用李恪盯着,交代完毕长安城事情之后,李恪就正是出发了。
他和李嫣二人随同五千护卫出发前往青海,另外就是李恪跟李世民的说法就是他带了一台无线电装置,当然了,李恪并没有拿出来,到了地方拿出来就好了。
而这一路上,虽然说走的很慢,但是对带着李嫣的李恪来说,基本也属于游山玩水了,尤其是他脑海里面仓库里面的那些东西,对整个大唐的局面其实没有多大的改变。
但是你要说出行的时候,个人使用的话,那简直和传说中的要什么有什么的空间装备也没什么区别了!
第1055章 沿途见闻
李恪这一次出行乘坐了火车。
先是乘坐火车抵达了陈仓,然后通过陈仓前往陇州华亭、渭州(平凉)、原州(固原)、西会郡(会宁)、金城(兰州)这个方向前进,基本道路就是这一条。
而像是渭州、原州这些城市,根据李恪最新的行政级别,他又给改回了平凉、固原这些名字。
其实平凉固原这些名字在隋朝时期也有,是唐朝时期给改了,然后李恪又给改了回来。
突出一个朝令夕改。
这一条道路是从长安前往青海最主要的道路,如果是前往隆右道的话,就会前往中卫的方向。
抵达了陈仓之后,李恪等人的前进也是很低调的,虽然有五千侍卫,但侍卫也没有全副武装,至少有三分之二是便装,作为暗中护卫的力量,还有伪装成为商队的,明面上只有一千护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