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楼内,李恪出现的地方,还是昨天过来的安保室,里面还有十支自动步枪,可惜的是子弹有限,而且李恪现在也用不上这种大杀器。
从安保室出来,李恪先将整个大楼都搜索了一遍,大部分的区域没有什么异常的,都是文件之类的,没什么好看的,直到李恪搜寻到一处独立的大型货运电梯才发现了奇特之处。
这处货运电梯有地下四层,但他没记错的话,这栋大楼其他电梯只有地下三层!而且这个区域……之前好像是保密区,他不能进入的。
也就是说,这里地下有东西!
第8章 这就是战略储备吗
李恪直接转向了旁边的安全楼梯,他也不可能从轿厢上翻下去,只能是从旁边的安全楼梯想办法。
在地下三层找了三圈之后,李恪才在一个很隐蔽的角落找到了一个安全门,整个安全门伪装成了一个类似于普通房间的楼道防盗门,所幸这些安全门都是处于开启状态,李恪很容易就打开门走了进去。
果然在这个房间里面,拐进去就是一个全新的楼梯。
顺着这个楼梯进入下一层之后,李恪就愣了,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至少四米宽度的拱形通道,通道一直左右延伸到远方,这……还有他不知道的地下仓库?这里……不会有军火吧?
李恪瞬间兴奋了。
在他左侧四十多米处就有一个明显的巨大保险库门,他立刻向那个方向跑了过去,走到这个门口,李恪用力将保险库门直接拉开,里面的空间立刻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不过当李恪进去之后,他就有些愣了,因为这里……不是任何他所想到的物资,自然也不可能军用物资,而是……书!
没错,是密密麻麻整齐摆放着的资料,李恪走到自己面前的一个书架,上面分门别类的按照学科,以及不同的类别有着标注。
他面前的这个书架上面写着的是基础实用资料。
李恪抬眼向书架上的书籍看去,他立刻就看到了一本让他觉得名字古怪的书籍《赤脚医生手册》(供南方地区使用),这玩意……他听都没听过。
那独特的红色封皮也是让李恪觉得非常的有时代特色,他直接将书籍拿了过来翻到后面一看,果然,印刷时间1970年。
国家还印刷过这玩意?李恪非常好奇的将书籍翻了开来,当他看清楚里面的内容后,李恪瞬间就明白了这是一本什么书。
这应该是当年特殊时期为了解决广大普通农村地区的医疗问题而编写出来的,这上面不讲解剖,不讲生理学,不讲生化学、药理学等,而是直接以问题为中心!
换而言之,这上面列举了当年南方地区所能遇到的所有普通人的常见病症,然后直接根据病症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并且配备有相当多的中药方!甚至还包含了,像是小孩子积食了如何捏脊,出水痘怎么办?得了口疮用什么药等等!
而且还有很多中草药的插图,并且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只要识字,都看得懂!
李恪人都傻了,他瞬间就明白了这本书的好处,它不求你成为一个系统的医生,但是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解决绝大部分群众的医疗问题,因为得大病的毕竟是少数,而农村以及偏远地区需求最多的就是这种日常最常见的病症和问题!
果然,先辈们还是牛逼有办法啊!这东西李恪真的听都没听过,重点是,这东西,国家战略储备仓库还保存?这不应该与时俱进保存更先进的科学知识吗?
不过……你说它在现代有用吗?其实还是有一定价值的!至少对完全不懂医学的人来说,这绝对有用。
李恪立刻看向了它的身边,果然是,在它的旁边有不同地区省份的不同版本,感情这本书还是当年国内根据不同地区定制的!甚至李恪还看到了不同的语言版本,是国内少数民族语言的版本这里都有!
在这本书的旁边不远处,李恪又看到了一本具有时代特色的书籍《军地两用人才之友》,这……他又没听过。
李恪二话不说直接将这本书拿过来开始翻看了起来,当他大概看完目录之后,李恪的表情那叫一个怪异。
这本《军地两用人才之友》,上册里面是关于打飞机,伏击坦克,识别地雷躲核弹,防生化等军事常识,后面则是从种小麦、种玉米、养猪鸭鹅,从修拖拉机电动机,甚至连做红烧肉抄糖色都有!至于为什么有红烧肉,李恪觉得,难道是因为教员喜欢吃红烧肉?!
李恪翻了翻……他觉得这简直离谱,前面还在研习良种繁育,督促母猪发情排卵,合理施肥的农业知识,后面就开始种瓜点豆,精修摩托,盖房上楼板,摄影入门,炒菜做饭等……
将整本书大概翻完,李恪觉得有些感动,因为这些文字里面,都体现出那个特殊时期的焦虑,一种想要让整个民族摆脱贫弱的焦虑,恨不得将所有知识都写到里面,用最简单直白的话让普通人可以学得会。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这本书哪怕是真的遇到了核战争,它在一个一无所有的状态下都能迅速找到无数有用的东西,或许这也是它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李恪在这个书架上找到了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书籍,比如说《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土验单方选》,《民兵对空射击教材》等等!
这些书……不管放到这里到底是为了核战争之后准备的,还是仅仅为了纪念,但显然……对现在的李恪来说,这东西就是神器!除此之外,李恪还在旁边找到了许多基础工科类的书籍!
就是所谓的什么土法水泥,用最简单的方法炼制玻璃等轻工业产品等等,还有如何制备三酸两碱都有介绍,真的都是在最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相关的物品生产。
并且李恪发现,相关的产业书籍都是线性的,从最土法生产开始,一直到基础工业化,然后逐步的加深。
可以说,按照这些书,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就是国家战略储备吗?爱了爱了!李恪现在真的是感受到了战略储备的厚重!真的是将所有的极端条件都考虑进去了啊。
包括这里存储纸质书籍,本身就是一种考量,电子资料固然可以存储的更多,但是最安全的存储方式,还是纸质书籍啊!
看着这些书籍,李恪雄心万丈!就冲这些东西,自己当个长安首富不为过吧?!
不能就任就不能就任,多大点事,有钱,在哪都能逍遥!
他之前还说自己不懂得怎么制作肥皂,香皂,不懂得怎么整茶叶,布匹之类的。
而这里都有!
正巧,长孙无忌不是想碰瓷吗?那就来呗,五姓七望郑家是吧?!
现在悦来商行也该发挥它的作用了。
第9章 这最少是个长安首富吧
李恪想了想,从里面先挑选了几套书籍,比如说纺纱织布方面的书籍,从最基础的织布机纺纱机开始,到历史上比较有特色的珍妮纺纱机,再到蒸汽机带动的纺纱机。
蒸汽机姑且用不上,到珍妮纺纱机就足够了,在唐朝,这就是大杀器!本来丝绸和布匹就是唐朝最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飞梭织布机一套自然也是拿了出来,包括还有专门用作花色制作的雅卡尔提花机,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机器,后面都有它的升级版本,不过升级版本李恪暂时用不到。
不管是古代现代,想要赚钱,衣食住行都是最基础的,放到古代更是如此,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能关心的也只有这四样。
吃饭的方面,李恪除了准备相关的家禽家畜繁育书籍之外,就是选种育种了。
可惜了,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仓库了,这个战略储备仓库里面是有存储粮食的!自然也包括种粮!而且李恪知道,战略储备仓库里面储备的种粮可不是市面上的那种只能种植一季的种粮。
市面上能买到的种子只能种一季,那是经过种子公司特殊选育的,但是战略储备这里可不一样,这里储备的种子是可以重复留种,虽然说它的产量肯定不如市面上的,但是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后续可以留种,并且不会迅速退化。
重点是,这里有许多大唐没有的种子,比如说玉米,土豆,红薯等。
不过暂时拿不到这些种子也不重要,现有的农作物可以科学的进行选种育种,先搞起来再说。
这个存放书籍的仓库极大,里面分成了许多不同的隔间,李恪没有完全的去看,那花费的时间也太多了,而且很多高端知识,他也用不上。
李恪干脆出了这个门,顺着走廊继续向前走,他想看看这地下仓库里面还有储备什么。
很快,前面就出现了第二个仓库门,李恪将这个仓库门打开,当里面的东西印入他的眼帘之后,李恪再一次愣了,这里的东西依然出乎了他的预料。
这里存放的是纸。
没错,就是纸。
不过唯一的区别是,这些纸是制造货币专用的纸张。
都整齐的分类包装堆放在这里,这整个仓库的纸张,李恪不知道能印多少货币,不过显然这玩意对他来说确实没有用,至少目前没用。
李恪将其他的几个仓库也看了一遍,目前通道里面解封的仓库只有四个,除了书籍和货币专用纸张之外,剩下的一个仓库是货币专用的墨汁,以及一个仓库里面放着的应该是拆解开来的印刷设备。
而通道还在向前延伸,不过被雾气所笼罩,估计解封还需要时间。
收拾好东西,李恪就直接选择离开了这片空间,他眼前一晃,周围又变成了马车上的景色,只是李恪的手里面多了几套书。
不过这几套书不能直接给工匠看,姑且不说纸张以及印刷方式,就是里面的内容都是用简体字写的,估计他们也未必看得懂,只能大概猜测意思。
李恪将里面暂时准备拿出来的书干脆先拆解开来几本,将里面的配图部分都拿了出来,到时候直接让工匠照着图纸做一部分出来就行了。
千万不要小瞧这个时代的工匠,实际上后世的很多工具在这个时代都有雏形,而木匠更是所有工匠当中的翘楚。
回到蜀王府,李恪直接让田蒙将府里的木匠,以及负责叫过来。
过来的一共二十七个人,师徒孙三代,大师傅三人,中坚木匠师傅六人,剩下的都是第三代的徒孙。
“见过殿下!”所有人在李恪到来之后,立刻同时行礼,他们的眼睛里面都充满了崇拜。
这些人的忠诚毋庸置疑,而且他们整个人从法律上也是属于李恪这个主人的。
“这个东西,能看得懂吗?”立刻将珍妮纺纱机的分解制作图纸递给了带头的三位大师傅。
三位大师傅立刻接过了李恪手里面的纸张,当他们拿到纸张之后,立刻就有些惊异,这纸的质量也太好了吧,如此紧实不说,而且光滑不粗糙,并且非常的白皙。
但清楚上面的内容,他们更是惊叹,这上面的图案刻画的极其精美,重点就是精致,这如此细的黑线以及那极其精巧的小字到底如何写上去的?
只是这字有些不太认识,不过专注在图案上,他们立刻就发现这应该是一副物品的制作图,只是这图画的方法闻所未闻,不过却一眼就能看清楚它的精要所在!
能发明这种画图方法的人,绝对是天才!这对他们工匠的传承可是太重要了!
“敢问殿下,这图是何人所做?”一个大师傅实在是没有忍住。
“这是机密,你不用管,我可以告诉你们,日后类似的图案你们就能做出来,甚至你们这些大师傅都有可能出书立传!”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他在这个时代已经生活了八年,他太清楚这个时代的人最看中的是什么了。
果然,当李恪说他们都有资格出书立传的时候,三位大师傅激动的差点当场就给跪下了,如果不是他们深刻记着李恪府上的规矩,没事不允许跪的话,估计他们早就跪了!
“是!我等明白,殿下,这图我们能看得懂,虽然物品精巧,但是制作出来不难,不过这个机器,似乎是纺纱机?”一个大师傅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机器到底是做什么的。
“对,纺纱机!这是我研究发明的,它可以将现在的纺纱效率提高十六倍!”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十六倍?!在场的人都惊了!像是这些木匠大师傅,他们当然明白纺纱机,因为纺纱机大部分都是需要木匠来完成的,甚至还有纯粹的木质纺纱机。
大唐的纺纱机还是停留在最初始的阶段,也就是一个人纺一条线,并且成规模的纺纱商行都不算太多,很多纱都是由普通百姓自己在家纺成纱线或丝线,最后卖给商家。
只有非常大规模的商行才有集中纺纱的地步,但是也基本是一个人负责纺一条纱。
但是基于珍妮纺纱机改良的纺纱机可以最多一次性一个人纺纱十六根线!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还是效率都是极大的提升!
在大唐这个绢帛可以充当货币的时代,这就是妥妥的印钞机!
实际上,如果不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材料,像是打磨非常精细的部分铁质齿轮和转子制作困难,如果用木制代替的话,就不如铁制滚轮那么丝滑,纺纱机可以一次性纺织几百根纱线!
第10章 流水线生产
虽然现在还不能制作更精良的纺纱机,但是已经足够对这个时代的纺纱机达到碾压了,光是成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十六倍!田蒙听的有些心驰神往!这意味着他们悦来商行出产的布匹成本只有别家的十六分之一,甚至更低!因为一个人同样的时间纺线十六根,和十六个人同等的时间纺线十六根,成本可是不一样的!
因为人工成本就是十六分之一,更不要说这里面还有纺纱机制作成本,以及场地成本等等。
“现在悦来商行有多少资金?”李恪回过头看着田蒙问道。
这些年他虽然没有跟悦来商行拿过一分钱,但是他也知道,悦来商行一直都在存钱,随时准备给他使用。
“有八万贯!”田蒙有些骄傲!虽然八万贯听起来不多,但是别忘记了,悦来商行除了正常的经商活动之外,还在不断的养活着一些刺探情报的人员,这些都是殿下教给他们的!
殿下告诉他们,经商就像是打仗,情报是最重要的!
所以基本各大商行里面的人都有悦来商行逐步安插的探子,这些人的忠心程度毋庸置疑,而他们的很多资金都是悦来商行给他们提供的。
这么多年,悦来商行在不断扩充的情况下,还能存下八万贯结余,已经属实了不起了。
要知道,他们很多时候还会以殿下的名义赈济灾民,收养孤儿,这些人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产生利益的。
所以,外面的那些蠢货总以为殿下是跟宿国公一样的莽夫,但不知道殿下真正高明的地方在哪里。
“长安城的有间客栈有多少间?”
“回殿下,按照您的指导,地理位置最好的三间客栈,分别位于长安的东西坊市,善和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七间规模稍小分别位于外郭城的不同坊之周围。”田蒙躬身答道。
李恪点点头,东西坊市是长安最大的两个集市,整个长安城布局方方正正,李恪一度怀疑设计长安城的怕不是个处女座。
整个长安总计东西十四条街,南北十一条街横平竖直将整个长安城划分为整齐的108坊。
李世民太极宫位于长安城正北居中,太极宫正南是皇城,这里是官员每天打卡上班的地方,而皇城和太极宫左右两侧则是宫城,里面居住的都是大臣官员以及一些世家贵族等。
皇城正门就是著名的朱雀门,朱雀门到长安城最南的明德门,是整个长安的南北中轴线,这条街叫朱雀大街,也叫天门街。它和皇城正门朱雀门和太极宫正门承天门之间的承天门街将长安城均匀的东西等分。
而承天门街百姓是进不去的,但是朱雀大街和朱雀门面前的朱雀门横街是长安城最重要的两条交通枢纽。
善和坊就位于朱雀门的正南方向,朱雀大街右侧的坊市,如果不是因为李恪是皇子,他也在这个地方买不下地。
忘记说了,善和坊的那家店买的就是长孙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