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87节

“三郎有千古一帝之资,就这两年大唐的发展,你们都能感受的到,更何况是我?就连父皇很多时候都觉得精力不济,跟不上三郎的节奏,我就更不行了,如果因为我的能力问题而导致大唐发展陷入了迟滞,那我岂不是对不起祖父,对不起父皇,对不起三郎的努力?”

“在其位,谋其政,但我发现我即便是在其位,都谋不了其政的时候,我觉得反而交给三郎更合适。而这次出来之后,我就更觉得是这样了,这天地如此广博,这天下风景如此优美,如果不能一观,人生岂不遗憾?!”李承乾大声笑着道。

第716章 太子殿下这是在干什么

李承乾的话让苏氏和王氏也都笑了出来,确实,如果她们都是太子妃以及太子的妾室的话,这辈子恐怕都无法离开长安多远,也不可能看到大海,看到这些从未想象过的风景。

“我现在就有一个理想,嘿嘿,有生之年,我得要去过比三郎更多的地方才行,等到了晚年了,我们就写一本书,叫《大唐游记》,我要将我大唐的广袤河山都记在书里。”李承乾豪气大发的开口道,相较于对这个的兴趣,李承乾对那个太子职位更没兴趣了。

“那我们帮殿下润笔。”苏氏和王氏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开口道。

“哈哈哈,好,而且你看啊,我们这出来多舒服,吃的,喝的,玩的,花费的,三郎都提供了,又不用我们花钱对吧。天下这样的美事可是不多了,不过这件事你们可不能说出去,我跟你们说,我准备干的事情是三郎一直想干的,不然你以为他哪里来的动力将大唐整的这么强大。”李承乾左右看了看,这里就他们三个人,所以也能放心的说话。

看到苏氏和王氏脸上的好奇,李承乾又低声道:“用三郎的话来说,如果大唐不能无敌于天下,那他哪有空闲各处玩耍,不问政事,到处花天酒地这可是他的梦想,所以,我们这想法可不能让三郎知道。你们也别说出去。”

“知道了,我们不会说出去的。”苏氏和王氏对视了一眼,然后开口道,她们当然知道这话不能说出去,现在陛下还没对外公布,这要是传出去了,那大唐必将震动。

“这就对了了,我们就放心的玩!先在这里住个个把月,然后我们去象林邑那边的秦王庄,到时候再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去波斯,天竺那边看看异域风情。”李承乾大手一挥道。

“异域风情,殿下你是想看异域的美女吧。”苏氏忍不住白了李承乾一眼。

“顺带,顺带,这些都是当地的人文文化,都是需要看的。”李承乾干咳了一声笑着开口道。

“你们男人都一样……”苏氏翻了个白眼。

“谁说的,你们对我吸引力也很强的。”李承乾直接就向她们伸出了手。

“大郎别闹……大白天的……”

“啊……哈哈……痒……姐姐你帮忙啊……”

“我……我不行啊……”

“殿下……不要……不要……我错了。”

……

“你说,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党仁弘和冯盎两个人此刻坐在一起,吕宋岛的事情在走上正轨之后,冯盎也就不用老盯着那边了,而且他现在负责的事情有些多,琉球岛那边也是由他在负责,而且还要负责训练海军。

所以冯盎更多的时间驻扎在广州。

太子殿下亲自前来岭南道,监督秦王殿下之前的措施,说起来,这个倒是说的过去,岭南道现在挺重要的,不仅仅是商税改革的第一个道,而且岭南道附近拥有数百吨黄金储量的吕宋,以及真蜡的粮食,还有继续向外扩充的丽质港等重要位置,都是跟岭南道息息相关的。

所以李承乾来这里,他们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但李承乾来了这里之后那就不对了,因为李承乾来了这里也有几天了,问题是,他谁都不见可还行?

党仁弘,冯盎这些重要的当地将领,都督,一个都不见。

而且对方让人回绝的话也很简单,让他们按照秦王殿下既定的路线走就行了,其他的不管。

这……就让他们绷不住了啊,殿下你来这里不是来监督这里的改革正常运营吗?结果你一个人都不见这是个什么鬼?重点是不仅仅不见他们,来了这里之后,太子殿下是一个人都没见。

这就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如果说你不见人的话,你来这里干什么?总不能是来玩的吧?

“我也不太知道,不过……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应该是殿下他们别有深意。”冯盎想了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是啊,我们最近的事情确实是多,说实话,我当了这个都督之后,都从来没这么忙过,光是秦王殿下交代的事情就够多了,不过这岭南道的各个方面倒是都在好转。”党仁弘也是有些感慨。

“确实,要么说秦王殿下乃神仙在世呢。”冯盎也是感慨了一把,党仁弘新来的,对这里的感触不如冯盎那么深,冯家从隋朝就位于岭南道,冯盎更是从隋末开始就一直治理岭南道,他对岭南的情况更加熟悉。

这里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可以用穷山恶水来形容也不为过,不然为什么大唐流放犯人之地是岭南呢?

岭南不缺量,但同样岭南也很难管理,不管是税收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愿意纳入大唐管理的百姓很少,这些山越之民,根本没有办法强硬处理。

不说别的,这一片大山名义上是大唐的统治范围,但是里面所生活的那些山越蛮夷,大唐的政令对方根本不遵守,说白了,几乎就是独立生活,与世隔绝的。这也是为什么六诏当地如此难以处理的原因。

但殿下来了之后呢?仅仅一个药材厂的设立,就让无数的山越部落不断的走出大山,愿意跟汉人交流,甚至还愿意主动学习大唐话,大唐文字。

而且不少大山里面的山民更是出来应征海军。

当这些山民部落走出大山之后,岭南道的治安风气一下子上涨了许多。

之前的岭南道乱吗?乱!匪盗山贼数量不少,很多其实就是一些部落伪装的,但是现在,这些都没了。

原因也很简单,经过严格训练的海军以及同样进行改革训练的当地府兵在有了数量不菲的山民加入之后,剿灭这些盗匪太简单了!

之前无法进山剿匪是因为生活在外面的百姓对于这种茂密的山林并不了解,但是现在,山民跟这些盗匪都是同样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而这些山民有着大唐装备的武装,全副武装的铠甲,弓弩,钢刀,那些盗匪拿什么打?!

这些山民不愿意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大唐百姓交流,但并不代表他们相互之间没有交流,随着殿下对他们的影响,他们岭南道当地的都督对于这些大山的掌控正在逐渐的向南诏等当地深入。

不仅仅是南诏,像是林邑西侧的那些茂密的原始丛林里面,不少部落都走了出来。

得民心者得天下,秦王殿下属实将这一招玩透了啊。

第717章 改制开始

而且岭南道这里,不仅仅是山民,对普通百姓殿下的收拢更多,比如说那曲辕犁、耧车等各种铁器,殿下都是先给百姓免费借款让他们使用,然后慢慢的归还。

你就说,这样的殿下历朝历代谁见过?

冯盎自己都很清楚,他首先原本有两三万士兵,虽然说是按照大唐的府兵制度,是归属于大唐的士兵,但实际上他个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但现在……冯盎相信,如果殿下说一句话的话,比他管用多了。

如果说以前冯盎带着这些士兵造反的话,这些士兵有可能听他的,但是他现在敢说造反,恐怕反手就要收拾他了,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殿下看似什么都没做,看似人不在,但这岭南道的民心数据可是在不断的上涨,从家家户户越来越多的秦王殿下的长生牌位就看的出来,而且不仅仅是普通的百姓,连那些出海的渔民都开始供奉秦王殿下了。

因为秦王殿下培养的海军从大海上拯救了不少的渔民回来。

岭南道的变化冯盎他们这些人最清楚不过,所以他们现在也只能跟着殿下往下走,违背?不存在的。

不过不管是冯盎还是李恪都忽略了一样东西对民心的重要程度,那就是《赤脚医生手册》,不夸张的说,后世在三千年中医基础上累积出来的知识在《赤脚医生手册》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治疗小病那么简单,站在李恪的角度,他从后世来的,可能不觉得这本书有多么强大,感觉它治疗的就是一些小病。

但实际上在古代,小病也可以是要人命的,而这本书能救活的人的数字也远远超过李恪的想象,重点是《赤脚医生手册》里面关于生孩子和婴幼儿照顾方面的知识……让大唐的人口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

古代的婴儿夭折率太高了,而《赤脚医生手册》里面关于接生,关于婴幼儿照顾和疾病方面的知识,让大唐的婴儿成活率提升了不知道多少倍,这才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这本在后世被人调侃成为穿越者三大神书之一的书籍,在大唐已经悄无声息的绽放出了它最璀璨的光芒,毕竟在古代,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

李恪其实都忽略了这些。

长安,随着新一期《大唐周报》在长安重磅发布,这一期的《大唐周报》销售数字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巅峰,因为这一期《大唐周报》里面记载了关于大唐军队改革方案,以及三省和六部拆分的全新改革方案。

让天下百姓最为关注的就是府兵制的改变,府兵制,是处于特殊时期的特殊制度,府兵制的基础是均田制。天下百姓之所以人人都可以当兵,并且自己携带武器、粮食、弓箭,是因为他们每一户都有一百亩田地,能够支撑的起他们携带这些粮食和筹备弓箭之类的。

但现在府兵制的改变,会不会改变均田制呢?对百姓来说,田地才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东西,或者说从古至今,田地这种事情是深刻在华夏人每一个人骨子里面的。

从一千多年后,但凡有点种田元素就能够被国内玩家玩成种田建设游戏的不要太多,什么森林之子之类的,一个恐怖游戏生生变成了种田建设游戏,这你敢信?

而《大唐周报》新一期所报道的事情就是跟这些息息相关,所以很多识的几个字,但是并没有读过书,也不舍得买报纸的人今天都出钱买了报纸。

他们迫切的想知道这个消息,长安城接近百万人口,有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

当看完之后,百姓们瞬间放心了,不仅仅是放心了,不少百姓都直接欢呼了出声,秦王殿下果然还是秦王殿下,按照报纸上所说,秦王殿下提议,大唐府兵制更改为义务兵役制,从今天开始大唐百姓人人有义务参军报国。

看似跟之前的府兵制很相似,但最大的区别是,现在的义务兵役制是有军饷补贴的,刚参军就每个人每个月有150文的军饷,按照现在的粮价,这一个月的军饷都可以买一石多的粮食,足够养活一家人了。

一个人参军就能养活一家人,而其他人不管是去干活还是种田,多余下的粮食可都是能存下来的。

而且报名参军只有三年,三年后如果成为士官,军饷还会继续增加。尤其是这个士官体系,如果参军十几年,这些士官的待遇更是比一些县官都要高的多!

这能不让人心动吗?肯定心动啊!以前的府兵,你当多少年即便是立功那也是大头兵,虽然说立功有赏赐,但是赏赐也不多。而想成为军官比如说队正之类的还有可能,像是更上面的尉官就不可能了,那些尉官几乎都是有所出身才行。

这意味着殿下给天下所有的普通人都开通了一条上升的道路。

而当兵也比以前要对普通人的诱惑更大,虽然当兵会有风险,但对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其实做什么都有风险,灾年来了,在家里面都有饿死的风险。

至于三省六部朝堂制度的改革,百姓们倒是不在乎,因为这些跟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只关心跟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情。

大唐公历21年5月1日,这一天正式被命名为大唐建军节,因为从这一天开始,大唐全新的军队改革正式开始,全国所有的府兵都是从这一天开始正式转为义务兵役制,并且有想要回家退伍的,正式可以向当地所在的军方提出申请,在通过审批之后,正式退伍。

同样如果不想退伍,想正式成为职业军人的,也是提前向所在军部申请,另外就是各个道州正式向民间开放招兵点。

之所以改革方案是在3月底提出,而时间选择在了五月一日,是因为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长安附近派出去的军训教官前往大唐各个道州县的时间,毕竟招募的新兵是要有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而长安城附近的府兵改革也是在5月1日正式开始,不过提前的准备工作其实早就在五一之前就完成了,比如说相关的登记工作等等。

第718章 三哥你坑我

大唐目前统计在册府兵总兵力为六十八万士兵,而其中长安十六卫就有三十二万兵力之多,虽然说因为长安附近的关中平原乃大唐人口集中地,但如此之多的兵力显然也代表着大唐府兵的一半改革将会从这里开始。

长安十六卫的三十二万府兵,原本就是挑选的相对的精锐,而三十二万府兵经过统计,最终退伍士兵大约为六万人,这六万人主要是家庭的影响,有的参军多年,有的是身体多少有一些残疾但是不影响作战,比如说缺少一两个手指。

虽然他们都签署了退役合约,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拒绝成为大唐公共安全部的吏员,公共安全部的吏员的月钱也按照每个月150文的基础月钱来提供。

而这六万府兵根据他们户籍所在地不同,迅速归建当地,然后建设起了当地的公共安全局,而退役府兵里面的一些原本老兵伙长以及队正到了地方之后,直接被任命成为了当地公安局的负责人,负责当地的治安事件。

根据各地传递回来的消息,整个大唐六十八万府兵,算上长安附近的六万,总计想要退役回到地方的大约为十七万人左右,这十七万人里面大部分以老兵为主,主要是年龄三十五岁以上的居多,其实之所以有这样的缘故是因为军中有一部分是老光棍,要么没结婚,要么老婆跟人跑了,他们还想着娶个老婆。

而这十七万府兵几乎遍布全国六百多个府,但是他们几乎都有同样一个选择,那就是成为公共安全部的吏员,毕竟对百姓来说,吏员其实还是挺有吸引力的,只是维持日常治安,而且重点是还有月钱。

不仅仅有十七万的退伍府兵,而且还重新招募了地方上大约二十万的退役在家的府兵,尤其是一些为大唐立过功,但是身有残疾的府兵,这些老府兵虽然身有残疾,甚至有一些残疾较重,甚至行动不太便捷,但他们其实可以做一些文职工作。

这些成为地方吏员衙役的残疾老兵,其实如果不出任务的话,他们也就是月钱而已,对李恪来说,这点月钱根本就是毛毛雨,不在乎。

所以是有多少要多少,重要的是,收拢了这些残疾府兵,就收拢了军心!可以说军中士气大振!因为士兵们不用再担心自己残疾之后,退役了活不下去,连种地都没法种,免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士气能不提升吗?

还是那句话,穷人是爱国的,因为他们很清楚,国没了,家就没了。在免除了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他们杀敌的勇气不知道提升多少倍。

而作为公共安全部的尚书秦琼,可以说一瞬间就拥有了三十七万兵力!

大唐可不同于现代,大唐的这些吏员衙役在地方都是有权利带甲和携带武器刀具的,甚至还配备有弓弩,虽然说他们的铠甲是以皮甲为主,但这同样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理论上来说,这些士兵看似退役了,但其实大唐兵力并没有降低,因为之前地方这些军府的府兵大部分也都会在当地维持一部分。

虽然去除了十七万府兵,但是在这个一个月的时间里面,整个大唐招募的十八岁以上的新兵约为十五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大唐的整体兵力只低了两万人,但实际上可用兵力却多了不少。

因为之前地方军府有一定维持地方治安的职能,现在因为这部分职能暂时交给公共安全部来负责,全国的六百三十四所军府开始合并职能。

新兵的训练则是集中在某一个大的军府进行。

将这些数据统计完毕之后,全国就开始了大练兵,其中以长安城附近最为热烈,毕竟这里目前三十万府兵集体练兵,包括一些老兵都要完成新式的队列训练,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也不为过。

另外就是大唐目前不缺粮,通过漕渠和运河,源源不断的粮食通过船只运送到大唐各地,尤其是关中因为人口密集,向来是需要从其他道补充粮食的,现在关中不缺少粮食,附近的其他道不用向关中补充,这些道的粮食也足够了。

太极宫,两仪殿,李世民正在和李恪对峙。

“你给老子老实交代,长乐干什么去了?”李世民敲着桌子问道。

“我答应了长乐不能说。”李恪摇摇头,飞快的开口道。

“老子告诉你,你要是敢让长乐做什么危险的事情,你要是三个月之内能下床,我跟你姓。”李世民瞪着眼睛开口道。

“那不还是姓李?有本事你跟我母后姓。”李恪下意识的开口来了一句。

“嘭”的一声,李世民手里面的棍子直接抽在了李恪的身上。

“哎呀,爹,你想啥呢,我怎么可能让长乐去做危险的事情,我疼她还来不及呢。”李恪无奈的开口道。

“长乐习武、骑马、玩弓弩、慰问士兵家属,慰问边境士兵,你给老子说说,哪一个不是你搞出来的?”李世民瞪着眼睛问道。

“那……她自己挺开心的啊,儿臣觉得她们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挺好的。”李恪耸耸肩膀,“再说了,她去的这些地方都没危险。”

“等等,你不会真的想让长乐当女帝吧?”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脸警觉的看着李恪道,“你不会让她去学习什么东西去了吧?”

“额……”李恪噎了一下,这个,也不能算是吧,我只不过是培养培养长乐。

李世民:“……”

“你给老子欠揍是吧!”李世民恶狠狠的看着李恪道。

首节上一节287/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