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85节

“臣想要跟秦王殿下要几个人。”房玄龄开口道。

“嗯?”李恪愣了一下,有些疑惑的看向房玄龄:“跟我要人,要什么人?”

“是殿下一年前监国的时候,曾经让人核算过民部这些年关于国库的支出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可有此事?”房玄龄开口问道。

“有。”李恪点了点头。

“殿下,这次的审核可曾出问题。”房玄龄直接问道。

李恪犹豫了一下,当初他可是答应了皇甫林不说的,不过想了想,这个问题迟早也是得说的,他点点头道:“有,问题不小,从贞观五年到贞观十年,总计有出入的数额约为216万贯。”

旁边李世民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你是说五年,民部贪污高达二百一十六万贯?”

“不一定是民部,民部的账目很多都是来自于地方支出,这些账目问题是我从多方佐证得出的结论,恐怕大部分都是下面的人有问题。”李恪摇了摇头道,五年大唐国库的总收入也不过就是不到六千万贯,二百万贯相当于五年国库的3%还多,这个数字已经相当恐怖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不说?”李世民怒了。

“不是我不说,而是这问题没法差。”李恪摇摇头道。

“怎么就没办法查?”

“这些账目的问题有很多,其中贪污肯定是有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其实因为底层的失误等方面造成的货物损失,而官员为了避免责罚对数据进行了作假,还有许多是因为底层账目不明细,我的人大概估算出来的,而且最底层的账目,大唐民部根本没有保存。”李恪摇了摇头道。

“如果非要查的话,会有一大批的冤假错案发生,既然如此,不如不查,而是将这些账目在民部的内部进行公布,告诉他们朝廷可以既往不咎,但是从今往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那就要惩罚了。”李恪解释了一下。

有些话李恪没有直说,自己老爹修大明宫在里面肯定是有亏空的,但是官员为了避免责罚,或者是为了李世民脸面,自己通过做账吞下这笔亏空,这太正常了。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看了一眼李恪,他很了解李恪,他是个嫉恶如仇的性格,除非特殊原因,不然这种违法犯罪的事情李恪追究的比自己都勤快。

“既然如此,那这个后续再说,魏国公你继续。”李世民顿了一下开口道。

“臣想要跟秦王殿下要这些精通于算学和会计的人员进入现在的财政部和审计部任职,秦王殿下推出的全新算学以及秦王数字非常的实用,而臣听闻殿下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培养相关人才了,而现在财政部、审计部等方面都缺少大量这方面的人才。”房玄龄开口道。

站在李恪身后的霍刚听到这话,整个人眼睛就是一亮!不亏是殿下!财政部和审计部用悦来商行培养出来的会计?那岂不是说大唐朝廷整个财政流向情报部都将彻底掌握?这里面可以掌握的东西可太大了。

第711章 殿下你想多了

对于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才转向了李恪:“你意下如何?”

“这个我当然没什么问题,不过他们可不是什么士族。”李恪顿了一下,然后才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在场的三个人都有些无奈,大家的表情多少有些怪异,最后还是魏征叹了口气直接开口了:“殿下,您这话就不要说了,是不是士族,重要吗?还是你觉得大唐的这些朝臣们会反对?”

“这里也没有外人,长孙司空是殿下您的舅舅,魏国公跟随陛下多年,微臣虽然是人微言轻,不过也多亏陛下容忍,我们三个人都算是出身自门阀世家,我也知道殿下您对门阀世家没什么好感。”

“前隋的灭亡跟门阀世家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殿下您现在的身份,您的智慧看待问题应该也已经很明白了,您觉得现在这些门阀世家还敢反对您吗?”

魏征的表情多少有些无奈,我们这些人都说了这话了,你还觉得门阀世家会反对您?哪个敢啊。

“对啊,殿下,现在都这样了您还不会在乎门阀世家的看法吧,迄今为止,您想做的事情他们可是都不同意,但是您不都是做了吗?”房玄龄也是有些无奈。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这东西你们总是要表个态的吧。”李恪笑眯眯的开口道,他们不敢反对归他们不敢反对,但是他们认怂是另外一回事,现在也没有哪个门阀世家旗帜鲜明的站出来说,我永远支持秦王殿下啊。

哦,也有,那个长安郑氏。

不过那个不算,他算个屁的门阀世家啊,连个分支规模大都没有。

“殿下,我这么说吧,我出自清河房氏,其实我跟清河房氏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因为我的存在对他们家族就是最大的支持,但是他们日常找我吗?并不找,各大门阀世家几乎都是一样的,他们很少有求到这些当官的家族成员的时候,反倒是一些偏小的门阀世家需要他们的支持。”

“因为各家各户基本上来说,什么都不缺,不缺少钱财,而地位只需要他们的家族成员有当官的,就可以带来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要表达什么?”

“这种情形就会导致他们最大程度上的会随波逐流,这才是常态。”

“而像是五姓七望,更是如此。”房玄龄无奈的开口道。

李恪笑了笑,房玄龄这话倒是真心实意,其实导致这样情况的原因就是由这个世界的制度所决定的,门阀世家已经传承太久,除非涉及到家族生死,否则他们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除此之外就是之前的大唐是举荐制度,也就是说有人举荐,然后你就能当官。

虽然也有科举,但是科举都是针对士族的,并不影响门阀世家的利益。

而这一批属于李恪名下商行的这些会计,他们当官的职位也不是很高,不管他们是不是门阀世家都不重要,因为这也算是举荐的一种,秦王殿下都说了。

“那如果我要是彻底更改大唐的科举制度,让所有人都参加呢。”李恪反问道。

“我同意。”房玄龄二话不说直接开口了。

“我也同意。”

“同意。”在场的三个人都没有任何问题的直接通过了。

李恪:“……”

他有些无语,你们倒是干脆。

“其实殿下,您不用担心这些,现在你在大唐做什么,估计都没有人反对的。”房玄龄又补充了一句。

旁边的长孙无忌面色怪异的看了一眼房玄龄,又看了看站在那里的李恪,还有面带微笑坐在那里的李世民,然后长孙无忌的脑海里面就忍不住想到前往南洋的李承乾。

这……不会吧。

长孙无忌的脑海里面忍不住就冒出了一个念头。

这个念头冒出来的瞬间,长孙无忌就想到了无数的想法。

“是的殿下,你为大唐做出的贡献人人都可以看的到,我们都知道门阀世家对国家不利,但是门阀世家也不是傻子,更何况门阀世家也是大唐的百姓的组成部分之一不是吗?他们总是能够看到历史的变革。”魏征跟着点头说道。

魏征这边的话音落下,旁边的长孙无忌就眯着眼睛接着开口了:“魏国公,郑国公所言不错,殿下你想做什么直接做就行了,我们这些人都跟随陛下崛起于乱世之中,陛下为拯救天下百姓,无数次置自身安危与不顾,我们这些老臣总不可能拖陛下的后腿。”

“殿下你为国家考虑,我们这些人难不成还能拖后腿?像是你提出的这些改革我们不都是同意了吗?”

长孙无忌的话,李恪倒是没觉得什么,主要是他们之前都已经表态过了,所以这会儿顺着话说,那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旁边坐着的李世民却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而站在那边的房玄龄跟李世民悄无声息的对视了一眼,然后就仿佛什么都没发生的各自挪开了视线。

“好了,李恪你也不用担心这些,科举改革什么的,这是迟早的事情,之前的科举针对士族是因为天下读书人几乎都是士族,现在既然你已经开始普及学校,天下的普通百姓、商贾、府兵等都有子女进去学习,等他们有学习成功的,科举自然会对他们开放。”

李世民微笑着开口道。

“是儿臣知道了。”李恪点点头,其实门阀世家不反对的原因何尝不是如此,因为就算是李恪普及了如此之多的学校,等第一批学子出来至少也得十年的时间吧?这十年的时间里面变化可太多了,所以他们当然不着急。

如果中间出了岔子,到时候反对也自然是来得及。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就抽调一部分人员补充到财政部和审计署吧。”李恪叹了口气道。

“多谢殿下。”房玄龄立刻满脸欣喜的弯腰行礼道,这可是减轻了他自己的工作,尚书省变成了十二个部门,里面缺少的专业人士太多了,而财政和审计这方面缺少的人员数量是最多的。

第712章 我不是我没有你别害我

站在李恪身后的霍刚不动声色的扫了他们一眼,反对?你们想要针对殿下的话,我早就知道了,岂能轮到你们自己反对。

恐怕你们自己都不知道你们自己面对着什么。

不过我现在刚刚当上情报部的尚书,要保持低调。不对,应该说情报部一直都要保持低调,殿下这么多年的布局不能这么毁在我的手里面。

霍刚依稀还记得,数年前殿下曾无意中说起过,他母妃的出身让很多人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他为了自保只能这样。

哼!你们这些人,这么好的殿下,你们居然都想背刺他,伤害他。殿下就应该由我们这样的人来守护,殿下本来对这个皇位没什么兴趣的,都是你们逼得殿下不得不做出这些布局。

霍刚默默的思考着,他将这些事情都隐藏在了自己的内心深处,殿下说过,身为一个优秀的情报人员,喜怒不形于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要成为一个顶尖的演员,而身为一个演员,自我修养是必须的。

可想而知,殿下为了避免让你们怀疑,心理压力到底有多大!殿下的心思从不敢对外人说,不就是怕你们这些人针对吗?只有我们这些下属才能理解殿下的心思。

这么多年,殿下不说,我们也都从来不问,一直都配合着殿下,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重大责任,悦来商行成立十年了,十年布局终于走出了这一步,自己得小心,不能因为自己曝光殿下的计划。

自己需要安心当好一个隐形人,而且在陛下需要的时候,要适当的给陛下提供一定的情报,来展现自己的能力,但不能表现的太过,影响殿下的计划。

霍刚在这里不断思考的时候,李恪也在跟房玄龄他们讨论六部接下来的一些工作,主要就是尚书等方面的人选。

很快,宫外的翼国公秦琼赶到了两仪殿。

“微臣见过陛下,见过秦王殿下,见过几位国公。”秦琼进来之后就向所有人行礼道。

李世民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走过来,亲自将秦琼给扶起来,对于这些从年轻时候就跟随他南征北战,甚至都参与过玄武门之变的老部下,李世民是很珍惜的。

单从这一点来说,历史上的李世民也算是独一份了,历朝历代,也就是李世民生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大唐进入了一个稳定时期,并且没有诛杀任何忠臣,甚至连前太子李建成的大臣和将军都没有杀太多。

可以说,站在后世角度来说,在整个历史上都算是独一份。

李恪这一点是很佩服自己老爹的,说实话,换个人真未必敢这么玩,像是魏征这些前太子的遗留,换个人早就没了。

扶起来秦琼,李世民就这么双手抓着秦琼的两个胳膊,然后上下仔细观察打量了一下秦琼,然后就忍不住高兴的笑着道:“哈哈,叔宝,见到你现在的这个样子,我可是太高兴了,咱们这些老兄弟,这么多年下来,冲锋陷阵中,你跟随我受伤最重,现在终于能调养回来,是好事,好事。”

“谢陛下关心,臣实在惭愧,本应该在朝中为陛下分忧,但这身体实在是不给力,臣之前还觉得臣恐怕要不久于人世,率先离开陛下您了。多亏秦王殿下让孙真人帮我调养身体,才让臣从鬼门关回来,能够继续为陛下效力。”秦琼也是有些感慨。

过去的一年多他几乎都在调养身体,都没怎么离开过府邸,而之前的几年,更是一年有一半时间恐怕都在生病。

“是呀,你这气色可是好多了,面色红润,整个人精气神都不一样了,不像是之前,面色蜡黄。”李世民点了点头道,“这么一说,这里还真的是有个活儿要交给你,也只有你来做。”

“臣,静听陛下吩咐。”秦琼直接弯腰行礼道。

李世民笑了笑,然后回到自己位置上坐下来,然后指了指旁边的李恪道:“近日李恪提交了大唐改革方案,军方和三省六部都多有改革,其中一个很关键的部门李恪属zhu意你来担任,让李恪跟你说说。”

“多谢殿下信任。不知殿下是何工作?”秦琼立刻给李恪行了个礼。

“翼国公客气了,其实这个工作很简单,我就是想让翼国公你当大唐百姓的门神啊。”李恪笑着道。

李恪的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微微愣了一下,然后都有些哑然,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

“门神?”秦琼有些懵。

“对,门神,刑部这边拆分,重新成立一个部门为公共安全部,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大唐的公共安全,也就是之前的刑事案件侦破,百姓日常所遇到的所有案件等都归你这个部门管,并且在各个道、州、县、乡都建立直属单位。”

“招募军队改制后退役的府兵,有功劳的部分残疾府兵等作为吏员来侦破相关案件,甚至日常在出现一些自然灾害等时候,你们都要出动去保护百姓的安全,你说,这是不是百姓的门神。”李恪笑着道。

“这……殿下,此等重大事宜,微臣恐怕无法胜任。”秦琼顿了一下,瞬间就明白了这里面的关键处,天下道州县乡都要有直属单位?而且招募退役府兵?这岂不是说全大唐至少要领导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府兵?这些……可也是兵力啊。

“好了,秦将军,我说你就别推辞了,哎呀,你们这些人就是有这么个问题不好,老喜欢推脱,什么三请三辞之类的,咱大唐向来就是有能力就上,秦将军你跟我父皇征战多年,有没有能力,在座的都知道,这件事你不能推脱。”李恪很干脆的揽着秦琼的肩膀开口道。

霍刚低着头默默的记在心里,殿下果然高明,翼国公疾病缠身,远离朝廷权力中心多年,这个时候由殿下提名回归,必然得记殿下的好,这属于可拉拢之人,只要陛下属意殿下,那翼国公必然是殿下的有利臂膀。

现在情报部和公共安全部都在殿下手里面,全国大小动静,尽归于殿下手里。

旁边的魏征嘴角抽搐了一下,殿下你真是不避讳我了是吧?勾肩搭背的。

第713章 都是人精啊

魏征这里纠结,那边的长孙无忌也是有些无奈,你说,讨论归讨论,你内涵我干什么?不就是觉得当年陛下封我司空,我推辞了几次吗?这是传统啊,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做的,我要是不做,那后人不得给我安一个好权的名声?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叔宝公共安全部就交给你了。”李世民直接在旁边开口道。

“是!”秦琼立刻弯腰行礼道。

“五日后的下一次朝会你过来继续上朝,到时候有重要旨意宣布。”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恪开口道。

“是!”李恪倒是也没多想,而是很干脆的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将公共安全部等部门都安排完毕,剩下的事情就跟李恪无关了,不过即便是这样,李恪也是忙碌了两三天,这才重新回到了长安城,有心情,有时间继续去逛探春楼。

不过这一逛,倒是让李恪有些愕然,这探春楼的人流量明显是少了许多,主要是李恪大概能认出来的那些人都不在了,在之类的多以商贾一流为主要人物。

李恪在整个探春楼里面扫了一圈,才勉强找到了一个认识的人,犹豫了一下,李恪还是走了过去。

看到李恪过来,对方赶忙站了起来,在对方行礼之前,李恪先一步行礼了:“十叔。”

“秦王殿下。”对方也赶忙给李恪相互回礼,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徐王李元礼,李世民的弟弟,李恪的十叔,跟李恪同一年出生,比李恪小一个月。

“坐坐。”李恪招呼了一声,然后直接坐了下来,“十叔还未归还徐州?”

李元礼现在担任徐州刺史,这个时间点还在长安城,肯定是有事的。

“过两日就要返回徐州了,这次回京是来接我母亲。”李元礼开口道,对于李恪,李元礼其实内心是有一些感激的。虽然他是当今皇帝的弟弟,但实际上他这种弟弟其实也跟李世民没什么感情,他封徐王,实封七十户。

从这个实封就看的出来,有多惨,这连很多大臣都不如,甚至还差得远。

而李恪之前给所有宗室开会,虽然说他并没有来到长安,但实际上整个宗室的决定,却让他心里松了口气。

首节上一节285/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