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第84节

这一群劫匪十分猖獗但却不曾动手,季伯隐隐觉得事有蹊跷。

但不管如何,这样举步维艰的状况令他十分恼火,他身为锦衣卫,何时受过这种憋屈。

僵持之下,他将身侧的佩刀开鞘,结果那群劫匪比想象中还要警惕。

因为季伯这个动作,他们霎时间甩起自己的武器。

“唰!!!”这群劫匪训练有素,迅疾的刀剑声吓得陈楚一个激灵。

什么情况,这是要打起来了?

“识相点就交出陈楚!我们也好饶你一命。”刀疤男用目无下尘的眼神嘲讽道。

侮辱性十足的话语可谓是触犯了季伯的底线,他当即甩出佩刀。

正当他发力之时,只听见不远处有急促的马蹄声,与之而来的就是怒气冲冲的呵斥声。

“一群贱民!赶在这里撒野!”

赶来之后手下便通知了朱棣前面的情况,朱棣出来一看,见是陈楚的马车被劫匪拦路,勃然大怒。

他立即提剑,等马车靠近了些,完全没有任何考虑,跳下去挥剑而砍。

听到朱棣动静的陈楚虽然不清楚他为何又折返回来,但还是松了口气。

老二老三走了,老四又来啦!

他慢悠悠走出马车,眼尖地发现面目狰狞的众劫匪在见到朱棣之后神色大变。

“嗯?”他们连朱标都不怕,现在竟然害怕起朱棣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朱棣来了?

虽然朱棣的到来解脱了陈楚,让他有底气露面,但陈楚也仅仅是站在马车上看着朱棣怒挥长剑。

不愧是从小便往军事方向培养的皇子,那身法,那力段。

虽然那帮练家子劫匪们反应迅速,躲闪及时,但只要有失误的,逮到机会的朱棣的剑鞘甩在他身上,那便是一击重创。

陈楚就默默地看着,不禁感叹:这是真正的武侠啊!

如此直观,如此震撼!

津津有味地观看的同时,陈楚还敏锐地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群劫匪面对砍过来的剑,只是一个劲儿躲闪和抵挡,明明有很多次机会伤到朱棣,但就是迟迟不动手。

而且说是劫他的道,要拿他的人头,实际上却是跟季伯对峙了许久......

“事情变的耐人寻味起来了啊~”陈楚眯了眯眼睛。

难道真是他得罪的哪个富商,找人给他来个下马威?汪家?

他们还有胆子有精力来找这帮人?

“都尉,卑职”见燕王都上了,憋屈许久的季伯根本按奈不住。

“不可。”陈楚认为此时若是季伯上了,其中牵扯到的事情的危险系数可能会突破天际。

“那万一四皇子有什么闪失”

“你没看皇兄的随从一个也没上吗?更何况皇兄真正攻击人时用的并非剑刃。”

不愧是历史上的明成祖,看似恼怒到极致,不顾后虑,其实心里早就计较得十分清楚了。

因为劫匪那很明显的顾虑,朱棣很快就将他们打散。

自从朱棣出现,那帮人是一个屁也没敢放,以至于陈楚都没见识到最后的放狠话环节。

“妹夫,你可受伤?”朱棣收剑交与随从。

“多谢皇兄关心,并无大碍,只是,有些受到惊吓。”陈楚说道,“皇兄,离我府上距离不远,我们走过去吧。”

他也好活动活动僵住的筋骨。

“听妹夫的。”

“嗯,皇兄怎么突然折返回来?”陈楚好奇问道。

朱棣随后说出缘由,陈楚淡淡一笑,“这件事啊,等到了府上再议。”

朱棣点点头,随后轻声问起陈楚:“妹夫对于今日劫道一事,有何看法?”

“我结合种种迹象来看,他们定是受人指使,而那幕后之人应当是想通过此种方式警告我吧。”

“是谁这般大胆?汪家?”朱棣说道,随后又立刻否决自己的想法,“不对,汪家因为赌坊那事正忙得焦头烂额才对。”新1

“皇兄与我想到一起去了。更何况,汪家只是样仗着祖母,才得了富贵。”陈楚笑道,同时开启头脑风暴。

第140章 祸从口出

想他领命于朱标,三年内要让中都满仓衣新财余,一上任便动员巨大去修路挖沙,又设投行等等。

这些措施只要施行,那一定会得罪中都不少人。

而敢出此策警告他陈楚的,一定是不怕朱标,背后有大能量的家伙。

而中都之内,只有一个人最是符合这个标准。

韩国公李善长!

临近都尉府,朱棣见陈楚久久不言语,不禁发问:“妹夫应当是有了头绪吧?”

朱棣并不知晓陈楚与李善长之间的具体经过,最多了解到他们见过面的程度。

“嗯,皇兄,你有所不知,我曾在和韩国公交谈中得罪了他,现在想想,只有韩国公最符合条件。”陈楚不禁有些犯愁。

这帮政客,说是老而不死是为贼,一点也不冤枉!

历史上李善长具体做过什么,陈楚并不了解,他只清楚人物的结局梗概。

“李善长?”朱棣思索片刻,李善长是皇兄老师,不可能只是因为几句得罪的话做到这种地步。

哪怕是怀恨在心,也没必要,除非......

“妹夫,应该是触动了韩国公的利益了。”朱棣说道。

陈楚闻言点点头,他此刻也想透了,但有些利益他不得不犯。

只恨他本性过于贪生怕死。

这劫道恐吓事件一出,陈楚也不能保证自己日后的政策会不会大打折扣。

“祸从口出,祸从口出!”

陈楚思量着自己之前在大帅府和李善长说的黄袍加身,估计当时李善长就想杀了他了吧?

.........

吕宋岛。

营帐。

距廖永忠祸从口出沦为阶下囚带回应天府已有些日子。

俞通源在帐中看着一批文书,眉头紧皱。

“唉!”

“俞叔,何故叹气?”偏居一侧的张正思索如何提高挖矿速度,听闻俞通源叹气,停下手中动作。

俞通源开口:“这矿山之中,用于挖矿的除了大明犯人,就是吕宋土人。”

张点点头。

“但依照这些人力,挖矿效率实在缓慢啊!咱又打的是王师南巡,宣扬教化的名头,那聚集起来的前宋遗民人数众多,却只能开荒种地。”

“此前,咱也是下令每人每天必须挖一定的矿量才可以,但长久下来,必定会出现大规模体力不支的局面,使挖矿效率大打折扣。”

张早在听前半段话就知道俞通源与自己思索的是同一件事,耐心听完俞通源讲述后,他起身行了个军礼。

“俞叔,侄儿虽无良策应对,但侄儿愿前往中部去见一见那吕宋国王。”

俞通源也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稳妥的方法,他点点头,“好,我与你两个千户所卫兵甲士,两百犯人两百土人,准备准备,明日便启程!”

“侄儿领命。”张当即退出营帐。

俞通源看着张坚挺背影,满意抚须。

不愧是他和廖永忠看重并悉心培养的接班人,有勇有谋,做事又小心谨慎。

次日,张领一众将士分几艘船前往吕宋国王所在地。

“千户,千户,前方不远处疑似有海盗出没!”

坐在舢板椅子上的张听到汇报,眼神一眯,立刻警惕起来。

“所有将士进入防备状态!”张不敢有丝毫耽搁,他立即施下命令,同时迈步走到船头,目光远眺。

出师不利,竟然遇到海寇。

张没想到吕宋这边的海寇已经如此猖獗,随意出没。

但他知道自己的目的为何,双方距离现在逐渐接近三十里,在这空荡的海面上,远处有什么十分清楚,一览无余。

“炮船上前,但不要开火,打旗语,绕过行驶!”张知道不可打起来,但海盗的脾性他也有所了解。

可以不打,但气势不能弱一头。

幸好,那群海盗见是大明的海船,也并无靠近之意。

“千户,海盗主动绕路了!”

“好,”张在心底松了一口气,神情严肃,“加速行驶!”

吕宋国,宫廷内。

一个内侍匆匆跑入大殿,用当地语言高声喊道:“大王,大事不妙,刚刚士兵来报,说有明军的船舰靠近岸边!”

吕宋国王本来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最近明军的事儿可是让他伤神过度,好不容易派使节过去,才得来一丝喘息。

这个主事的明将虽然罢免,但谁知道明军会不会再派来一个变本加厉的将军。

他吕宋国只是一个小国,真要惹了明朝不满,船舰过来,束手无策啊。

现在他听到内侍的话,首先便是神色大惊,但随后又觉得,现在的明军没理由攻打吕宋国。

应当是想与他吕宋国进行交涉,若真是如他所想,那骚扰吕宋国,在吕宋国周边出没的海盗……

吕宋国王此刻心里盘算起来。

“慌慌张张的干什么!”吕宋国王斥责内侍,“快,备马,本王要亲自去港口看一看!”

港口,只见不远处的几艘船舰上,身着红袍的明军,在一览无余的海面上尤为显眼。

“千户,到吕宋国了!”身边的将士提醒张道。

“嗯。”张点点头,审视着吕宋国的城墙。

这吕宋国确实小,真要是攻打起来,他认为,自己带的这些人有七成把握攻下来。

船舰靠岸,船板上的张带领一些将士下船,他身边还跟了一个吕宋土人。

“本王吕宋国王,不知将军?”

首节上一节84/1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