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第105节

“除了百姓和换田吧。”

陈楚觉得自己是多余问,他还以为朱只是一知半解。

他耐心讲道:“这两个词都是经济学的常用名词。”

“超额补偿,其实就是说当受损害的一方在提出赔偿金额超过了实际损失金额时,就算是一种超额赔偿。”

“同样的,若是损害他人的一方在对私人利益造成损害的同时还损害了大明共通的利益,给更多的主体造成了损害,就会在补偿私人损害的同时,对其进行更为严厉的惩罚。”

“这两种相辅相成,共称为超额补偿。”

朱举一反三:“那照妹夫经济学所言,平价补偿顾名思义,就是换成了如今市面上相对平衡的价格喽?”

“可以这么理解。”陈楚点点头,看来这里只有一个经济学小白了。

小白朱又问道:“那妹夫要如何利用这超额补偿如何打算?”

陈楚先是在百姓上圈了几个圈,然后说:“我仔细思虑过,其实这修路工程兴了,会有百姓苦,败了,就会有更多的百姓苦。”

“不过是占了田地,妹夫何出此言?”朱不解。

明明父皇跟皇兄可都是对修路一事十分满意,大夸特夸,不然也不会有当初朱标嘱咐他们多学学陈楚跟朱棣的话了。

我何出此言?能出此言的地方可太多了!

陈楚说:“农民本身还是靠种地耕地过活,修路工程的开设给了壮年赚钱的机会,但中都还是有不少无妻无子的农民,他们有些更是上了年纪。”11.CoM

“修路把他们唯一用来生活的田地抢走了,问题可不就大了?”

要不然也不会出现今天的惨案了。

“所以,我打算,对所有被征收土地的百姓,采取超额补偿措施,同时针对田亩少却占用的多的情况,采用换田和平价补偿来进行补救。”

第172章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陈楚所给出的对策,称得上是言简意赅。

朱与朱对视一眼。

这妹夫,也用不着对百姓做到如此程度啊。

然后朱开口问道:“妹夫,这样可行吗?”

朱棣都知道这自然是可行的,所以他瞧了朱一眼。

这好二哥问的话不是多余,那就是心有不忿了。

陈楚点了点头,淡淡地回道:“皇兄是哪里没能理解透,还是说皇兄有更万全的方法?”

说实话,陈楚讲的已经很明白了。

田地被占,就会有大批不能通过种地获取粮食,又没有经济来源生存的百姓成为流浪街头的乞丐。

但修路又不能停,所以田地还是要占。

因此就可以选择把强行占地换成征收土地的说法,来进行正规的统计。

陈楚这里所用到的超额补偿,其实就相当于政府花钱买地去进行基建。

而农民其实也分三六九等,朱元璋当年虽然实行的均田制,但实际给农民所分配的土地并不是真正的平均。

再加上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年下来,关于各家各户的土地的归属权,肯定是不断变迁的。

有贫困土地少的贫民,就有更富裕占有土地更多的农户。

所以到时候势必会出现都是占用一亩地,有的农民无地,有的农民还剩好几亩地的局面。

所以针对这一情况,陈楚才会想出让政府做中间人买田,然后让百姓通过政府换田,之后的差价再通过平价补偿弥补。

说来说去,其实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政府全程花钱,百姓全程获利。

或许政府花的钱不用太多,毕竟普通百姓就是很好糊弄。

可即使财力消耗相对少一点,人力耗费也不是能够想象的。

因此朱他不是不懂,而是不希望让随时随地都能踩在地上的贫民百姓占遍好处。

毕竟历朝历代都没有这么做过,谁知道是不是如预想的那般不用花太多钱呢。

朱立刻摆出笑容,解释道:“妹夫误会我了,我对经济学一知半解,哪能想出比妹夫出的还要好的对策。”

朱则是委婉开口:“妹夫的方法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只是这其中的耗费......”

陈楚听着他们俩在那一唱一和,不由在心里暗自无语。

耗费什么也不是让你出钱出力啊,你们哥俩就是见不得老百姓有一点好呗。

“皇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虽然这话不是这么用的,但字面上的理却是那个理。”???.11.Com

“你光想着费时费力,却是不知道若是政策办好了,这其中能够获的利,也是无法道明的。”

朱不以为然,他怎么听着陈楚那对策,上看下看都只能看出百姓获利呢。

陈楚见他神情隐隐有些不服,于是解释道:“皇兄若是不信,我就讲几个最浅显的好处。”

“洗耳恭听。”朱棣不像那哥俩,他觉得百姓过好了没什么不好的。

就像陈楚以前讲的,百姓吃好过好,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想什么起义反抗。

“第一个好处,中都是父皇老家,在他心中,这地方的老百姓,就是仅次于各位皇兄的家人。”

“父皇重视百姓,尤其体恤中都的百姓,各位皇兄想想,若是这里的百姓衣食无忧,他老人家肯定高兴,而能达到这个地步,肯定是离不开在中都的几位皇兄的无私奉献。”

“到时候,就是说你们有着留名青史的功劳也不为过。”

陈楚这一番话,虽然没有完全说到他们几个人的心坎上,但确实很有道理,很令他们心动。

毕竟除了朱标,在场的皇子里没有完全真正地得到过朱元璋夸奖的。

在后世,朱等人更像是大集团老总派去子公司历练的家族成员。

“名留青史?”朱摇摇头,他对此显得有些无所谓,虽然能让父皇承认自己的能力固然值得期待,但也仅仅如此了。

名留青史就更不必说,那是在官场上奔波一生的人,是皇帝要考虑的事情,朱跟朱没有那么空大的梦想。

守住切身利益,赚大钱,在自己的藩地做王就够了。

陈楚知道朱老二朱老三的想法,于是说起第二个好处:

“这第二点,就是能赚钱。”

他说的很直白。

朱不解:“妹夫,你确定这能赚钱?”

光是政府花钱,那分明就是赔钱啊。

“皇兄,我还能骗你不成?”

“没了田地问题阻挡,百姓安分,修路不就更加迅速顺畅,咱那投行可是往这儿上投资不少呐!”

提到这个,朱棣就有种哀愤交加的复杂心情。

朱默默不语,他清楚陈楚是同意也要实行,有人不同意也要一意坚持。

反正你要是问陈楚有什么好处,那没有好处他也能给你编出好处来。

“那也不是......”朱还想反驳,但被朱拽了衣袖,摇头阻止。

“皇兄就说,是不是赚的?”

这可是事实,陈楚可没骗人。

顶多就是直接赚钱还是间接赚钱的区别而已。

“好吧,反正啊,妹夫你这张嘴比那帮文人还能说会道的。”朱也放弃了。

陈楚耸了耸肩,两手一摊。

朱想的不错,他就是要将这个方法实行下午,朱元璋来了,听了他一番讲解也得大手一挥表示同意。

“那妹夫,你是打算”

“事不宜迟,朝廷那边光是处决就要准备很久,再找合适的人顶替江文更是要花上一些时日。”说到江文,陈楚就不由叹息。

这江文平心而论,能力是有的,也足够听话,只可惜深陷官场已久,曾经那颗为民的心早就被染成黑色了。

若不是朱标派他来了,这中都指不定在江文手下腐败成什么样呢,到时候也是难逃一死。

“因此我想今日便通知中都官府的官员,让他们快点开始。”

这时一直都沉稳无比的徐妙云开口:“陈妹夫,我一直有个疑惑,还请妹夫帮我解答?”

陈楚眉头一挑有些惊讶,但他看朱三兄弟的神情,似乎对徐妙云的行为已经司空见惯。

陈楚很快就自我理解,毕竟皇子跟那些大官的子女会从小时候就相互接触。

第173章 现实很骨感

朱也是皱了皱眉头,他本来就很不喜欢这种场合有女人出头,尤其是这个女人还是他极其讨厌的徐妙云。

在他看来,徐妙云就应该给朱棣,都是一样的装。

不过,越是了解这俩人,他也就越能明白皇兄当初非要让他娶徐妙云的用意。

无非就是担心朱棣娶了徐妙云,对皇兄他产生威胁。

“皇嫂请将,我一定知无不言。”陈楚看着徐妙云的同时猜测她想问什么。

但由于对她了解过少,所以也只能等着问题了。

只听徐妙云温婉说道:“陈妹夫,若是你所说的超额赔偿等方法皆是由官府来办,那耗费应当是相当恐怖的。”

陈楚一听不免有些失望,毕竟提问的人可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后,他以为会有些新意。

没想到跟朱他们一样。

他刚想告诉徐妙云不用担心这个,就又听她这样说道:“为何不让富裕的农民去扶持贫困的农民呢?”

“换言之,我们能不能通过让一批农民先富起来,然后再让他们去帮助更多的贫困农户”

“农民应当最是了解农民,让他们做中间人,这样不仅省钱省力,还能提高效率。”

“不知陈妹夫,有没有这般考虑过?”

朱棣和陈楚耐心听完,皆是眼前一亮。

对嘛,这才是陈楚期待的疑惑。

朱棣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我也有类似的疑虑。”

朱顿时冷哼一声,听到的陈楚顿时哭笑不得。

然后他才缓缓解释道:“皇嫂的问题,我在想对策时也是考虑过的。”

其实徐妙云的那番想法,换成简单的来讲,就是先富带动后富。

按后世普遍理解,可以举例来说就是:我先富了,我赚了一百万,然后我把让我富起来的项目分你一半,让你也能轻轻松松赚五十万,带动你变成后富。

这个想法并不是说多么困难,而是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首节上一节105/1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