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第102节

这么久了,顺着中都的发展走,也应该给他盈利了。

“那到时候,一切都交给妹夫了。”朱说道。

……………

苦寻公公的刘氏在县府颗粒无收后,各种打听。

最后才在一位摆地摊的商贩口中得知,他曾经见过一个老人在被县府守卫推走后,拄着拐往中都府方向走。

第167章 哭丧

这又是被县府轰出来,又是拄拐走路的,刘氏一下就确定那就是出走告官的刘寿了。

于是当即决定带着虎儿前往中都府,在经历了几天的艰苦跋涉后,她们终于达到中都府。

“哪里人?来中都干什么?”城门口的卫兵审问道。

“官爷,俺和俺儿是从玉水县来认亲的。”刘氏不慌不忙地回道,同时在自己的包袱中摸来摸去。

翻出一些钱交给卫兵。

这已经是刘氏家里三分之一的积蓄,毕竟她们家参与修路的壮丁只有一个。

但这儿依旧不算多,然而蚊子再小也是肉。

“请官爷收下,就是打打牙祭也好。”

那卫兵当即了然,又看刘氏带着一个孩童,手无寸铁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于是欣然笑纳那点儿贿赂,摆摆手让她们进去。

“别到时候惹出什么祸患来,不然查到我头上,我饶不了你!”卫兵不忘恶狠狠地威胁说道。

但也仅仅是威胁。

毕竟他们每天要放进去那么多人,就算是其中真有人犯事了,也根本不会有人究根究底地问责到他们身上。

所以,卫兵说这样的话完全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拿刘氏母子找乐。

果不其然,刘氏身子吓得颤抖了一下,急忙点头哈腰地保证:“是,是,俺们保证一定不给官爷惹祸。”

卫兵们当即张嘴嘲笑,心情大好,连带着后面的人进来都容易不少。

进入中都城中,刘氏就开始跟过路人打听中都官府的位置。

她们一边走一边问,不多时就来到了人流许多的集市街道。

“大哥,你知道官府是从哪里走嘛?”刘氏拉住一个卖糖葫芦的商贩问道。

她们停在原地,被刘氏牵住手的虎儿抬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在阳光下闪着晶莹色彩的糖葫芦。

他从一出生就一直待在村里,哪里见过这般可口的东西。

虎儿不断吞咽着口水,爷爷和邻居街坊总夸他的“懂事”让他没有开口求刘氏买给他。

“官府?”

“对,俺是玉水县的,有个亲戚在那里干事,特意找他来的。”刘氏说道。

“哦,那你娘俩可真厉害。”商贩感叹一句,毕竟玉水县道都城有段距离,再加上是女人小孩,那便是不得不佩服了。

“你往前走,然后往左边那个拐角走,再直走走……”还算热心的商贩手嘴并用地告诉刘氏。

“哎哟真是劳烦大哥了,”刘氏感激地谢道,然后就拉着儿子走,“虎儿,跟娘走吧。”

虎儿听话地迈开步子,但还是不舍地看了看商贩抱着的糖葫芦,一步三回头。

就是这样的动作他也是小心翼翼地来,生怕他娘察觉,不管是批评他还是给他买,他都会很为难。

但没有着急走的商贩,将虎儿的反应看在眼里,冲他笑了笑,思索一下又叫住了刘氏:“唉!你等等!”

刘氏回头,面带疑惑,“大哥,还有啥事儿?”

只见那商贩一言不发,微笑着拔下一串糖葫芦递给虎儿,还说道:“喏,我们家的糖葫芦可甜了!中都闻名!”

虎儿没敢接,他空出来的另一只手在紧紧攥着自己的裤边。

刘氏吓了一跳,连忙摆手:“大哥,我们不买,我们买不起。”

说着她就将糖葫芦推回去。

“我看你家小孩儿年纪轻轻就这么乖,这个是送的,不要你钱。”商贩把糖葫芦给虎儿。

虎儿呆呆地接过,然后自己的小脸蛋被那商贩捏了捏,脸上就直接粘了糖。

“哎哟,这怎么好……”刘氏见商贩意思坚定,于是就让自家儿子道谢,“虎儿,快歇歇叔叔。”

“谢谢叔叔!”

商贩摆摆手,然后又跟刘氏说:“我每日逛来逛去,就听人们说中都扩建书院呢,你这儿小孩这么乖,趁早就把他送入书院去吧!”

“我先走了,有缘再见吧!”

商贩拍了拍虎儿的头,然后转身离开,刘氏又是一个劲地言谢。

“娘,你尝尝吧,可好吃了!”虎儿咬了一个就递给刘氏,含糊不清地说道,眼中闪着欣喜的光,甚是可爱。11.c0m

“虎儿吃吧,娘不爱吃。”刘氏随口说道。

根据卖糖葫芦的商贩所说,她们顺利到了中都官府。

然而还没等走过去,眼神敏锐的虎儿就急了,不断扯着刘氏的手喊道:“娘!娘!你看那个是不是爷爷!”

刘氏疑惑不解,当即带着虎儿跑过去,这一瞧,那死相惨状的人,正是她苦苦寻找的刘寿!

“爹!!!”

“爷爷!!你醒醒啊!虎儿和娘来了!你快睁眼看看吧……”

………

同陈楚他们进屋,江文就一直在琢磨刚刚秦王他们为何那般对自己。

他处理政务的时候,皇子们可是正在赶来中都的路上,这完全与秦王燕王等人没有接触的可能。

若是非要刨根问底,那日告官的老叟就有点可疑了,那老人一看就家底贫困,身体虚弱,但却能从玉水县赶到中都府......

“该不会是秦王他们派来的吧?”江文轻声嘀咕道,越发觉得就是因为这事儿。

可是那天没有人跟他报明身份,这就又是困扰江文,让他无法判定的最主要疑点。

然而这是唯一可以算作缘由的证据,江文此刻已经无法忽视,万一到时候都尉他们发现了衙门口的尸首,问罪于他......

万万不可!

以防万一,他必须先回去将那尸首处理掉。

江文在心底盘算,同时斟酌着要说的话,刚想告诉陈楚,就见他目光平淡地问道:

“江府尹,怎么自进来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这一问,虽然让江文心有颤动,但也算是给了他开口的机会。

“都尉大人,下臣刚刚是在想官府还未处理的一个文书。”

“哦,很重要吗?”

“事关中都发展,下官……”江文慢慢说道。

“那好,既然政务缠身,江府尹就先回去处理吧。”陈楚语气幽幽地说道,“我先带皇兄皇嫂在中都逛逛。”

陈楚放弃了直接问江文的想法,他要把江文放回去,他倒要看看江文要搞什么小动作。

第168章 一步错,步步错

这正好随了江文的意,只能说得来全不费工夫。

江文一阵惊喜,但不曾展露于面,只是谢了一句:“下官谢过都尉大人!”

他又冲朱他们行礼,“下官告退!”

等他一走,朱棣就问道:“妹夫,你怎么主动让他走了?”

莫非这里又有什么事儿他还不知道?

闻言陈楚只是微微一笑,然后问朱:“二皇兄,敢问来的路上可是碰到什么有关江府尹的事儿了?”

“这都让你看出来了,不愧是我妹夫!”朱夸了一句,但并不想说,“老三,你来说吧。”

我说什么,我又不在场,找你婆娘啊。

解铃还须系铃人。

朱对朱无话可说,于是只好自己做中间人:“皇嫂,这事儿还得你亲自来给妹夫讲解。”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了徐妙云身上。

“前两日,我们在赶往中都的路上碰到几个农夫在欺负一个老,便将其解救,管家问清缘由后,我们才得知,原来是当地县府的县令玩忽职守……”

徐妙云言简意赅,很快就说完前因后果。

陈楚听完不禁沉默,他在这方面还是不成熟,还是他考虑的不周到。

怪不得修路能如此顺畅,原来是占用了农民们的土地。

虽然他很气愤,但这儿也不能完全怪那些官员。

“唉。”陈楚叹了口气。

徐妙云还以为陈楚是心善,听不得百姓受苦,于是又说:

“陈妹夫无需担心,我当时就应经派人将那老叟送到中都,并且三申五令传话让那江府尹秉公办事,想来事情已经处理完了......”

然而在徐妙云说完之后,她又突然反应过来一件事。

那江府尹突然顺着陈楚的意离开,不免有心虚潜逃之意,若真是如此,那就说明她当时命令的事情并没有做到。新1

徐妙云想到此处,不禁蹙起眉头。

而陈楚听完他的话更是叹气:“看刚刚江文那副做派,应当是没有好好管这件事!”

“不知那个老叟现在如何了。”陈楚有些担忧,“告官不成,应该是选择放弃了吧。”

可别做了傻事。

朱此时有些不解地说:“妹夫,你可真是心善,他是死是活,都是他自己选择的路罢了!管他作甚?”

朱也并不在意一个平民的死活,只是说道:“妹夫,我们已经歇息地差不多了,不是说带我们出去转转?”

陈楚面对冰冷的两个二世祖,也说不得什么,只能掩盖忧郁的心情,起身说道:“走吧,虽然还有许多繁琐的工程没有完成,但如今的中都,可确实与往日不同!”

…………

中都府。

江文匆匆忙忙地下了马车后,本打算直冲公堂。

然而就在衙门口,他就看见在示众的那个尸体哭嚎的一大一小。

家里人赶来了?那可不行!

江文立即招呼守卫过来,指着刘氏跟她儿子说:“干什么吃的!?怎么能放任此种人在官府面前,是想把本官的脸都丢光吗?

首节上一节102/1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