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第39节

建文:三百三十六;

永乐:二百七十六;

洪熙:二百七十六;

宣德:二百七十六。

“兄长,咱今天在奉天殿已经下旨废了丞相制,同时设立了内阁,你昨天不是说那宋濂可谓执宰吗?咱听兄长的,免了他的罪,直接让他做了首辅。”

老朱下朝之后,第一时间来了醉仙楼。

刚进门,就发现这醉仙楼焕然一新,尤其是这些桌案的摆放,以及上面的座位牌,一边好奇打量着,一边开口说着。

“嗯,宋濂除了年纪之外,其他问题都不大。”

洪武这一朝的武将很多,但文臣出彩的并不多,主要是因为老朱在政治上太强势了,敢冒头的都被砍了,宋濂算得上是一个,用他来做首辅,的确很合适。

至于李善长,此人适合沉江。

“再就是兄长昨天所说的官员薪俸和宗室封爵的调整,标儿接下来会和宋濂连同户部共同出一个具体方案,到时候还得兄长过目一下。”

老朱在这主堂走来走去,像是在寻找什么,最后发出了疑问。

“咱的座位在哪?”

季伯鹰坐在这讲台上的红木椅上,指了指旁侧的一把椅子。

“这。”

作为大明开国皇帝,只此一个,自然要特殊一点,也不需要什么座位牌。

虽然是侧位,老朱倒也不介意,能够坐于仙人之侧,也是无上荣光,呵呵笑着走上讲台,坐在了季伯鹰侧位,若是换了个人让老朱坐在侧位,恐怕这会刀已经落下了。

“具体方案就不用给我看了,实操国策这一块,你们自己定。”

季伯鹰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站在历史角度画框架还可以,让他去实操,那就有点搞笑了。

术业有专攻,吹牛也是一样。

就在这时,有着脚步声匆匆而入。

只见小朱四神色匆匆,手中提着一个丝绸袋,上气不接下气,显然是一路跑来的。

“身为亲王,行事如此轻率,成何体统?!”

老朱瞪了眼小朱四,小朱四吓得一个咯噔,连忙是上前递上袋子。

“回父皇,儿臣是为仙师送玉牌,这才着急了点,还请父皇责罚!”

闻言是季伯鹰所需之物,老朱这才摆了摆手。

“坐到的位置上去。”

位置?

小朱四一愣。

季伯鹰则是从他手中接过布袋,随手一指,小朱四顺着望去。

座位号内容:朱棣;洪武;甲三。

关于小朱四为什么会进入培训班,这也是季伯鹰考虑后决定的,历史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叫做不可抗拒之力。

季伯鹰无法保证洪武时空的朱标一定能活下去。

若是朱标依旧薨逝,由小朱四接任洪武太子,最为合适。

“来,把这个领走,这是你的学员证。”

季伯鹰打开布袋,倒出十一枚掌心大小的精致玉牌,皆是上好的白玉所制,取出其中一个递给小朱四。

姓名:朱棣;

年号:洪武;

学号:甲三。

“学员证?”

老朱一愣。

“你也有。”

季伯鹰将属于老朱的那块递了过去。

老朱接过后,饶有兴致的打量了起来。

姓名:朱元璋;

年号:洪武;

学号:甲一。

“时间差不多了。”

季伯鹰偏头望了眼主堂最左侧,那里悬挂着一口银色大钟。

只见怜香收到季伯鹰眼神示意之后,拿起一枚小银锤,轻轻在这大钟上一敲,浑厚却又清脆的钟音,在这醉仙楼响起,融入虚无,穿破壁垒,拂动了其他时空的八枚银铃。

“大明皇帝培训班第一期,正式开班。”

第53章 论大明战神是怎样炼成的(求追读!求

月票!)

建文时空。

靖难后第一次于奉天殿主持朝政的朱老四,刚下朝没多久。

虽说现在还不是皇帝,只是挂了个摄政王的名头,但第一次做老大的感觉,岂能用一个爽字了得。

尤其是看着坐在龙椅上敢怒不敢言,只能跟着自己点头,时不时来一句‘摄政王言之有理’的朱允,这四年来的憋屈,一朝尽散。

回燕王府的豪华车架之中,朱老四与朱高炽同乘,这会的朱高炽还没有那么胖,风尘仆仆,脸上满是倦容。

毕竟靖难的时候,朱高炽一直都守在北平,当朱老四快攻到应天的时候,朱高炽才收到消息从北平启程,今天破晓时才入得应天城。

“高炽,收好这枚银铃,这是…”

朱老四取出手中银铃,刚想为朱高炽解释一番。

忽而,银铃微微作响,发出悦耳之音。

“父王,这是?”

朱高炽望着这银铃,眉眼疑惑。

就在这时,车架已到王府,缓缓停了下来,策马跟在车架旁侧的朱高煦,满脸意气风发。

“父王,大哥,到府了。”

此时的朱高煦和朱高炽的关系,还没有往后那般僵硬。

一语出。

没有得到回应。

“父王?”

朱高煦掀开车帘一看,脸色骤变。

下意识收回脑袋,看向车架另一侧的朱高燧。

“老三,你看看。”

“看什么?”

年仅十九,却是已然颇具狂妄之气的朱高燧毫不在意的掀开车帘,也是脸色骤然一变。

“即刻传令,封锁全城。”

朱高煦一勒马缰,凝声低语。

……………………

永乐时空,养居殿。

下朝之后,老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这爷孙三个就聚在养居殿,静等风铃响起。

当风铃响的那一刻,三人脸上都泛起一抹喜色。

……………………

洪熙时空,几筵殿。

天已黑。

这个时空的时差与洪武相差四个时辰。

“爹,您身体不好,守了一个白昼了,先去休息吧,有儿在这守着就行了。”

朱瞻基跪在大行皇帝灵前,望着身前的朱高炽。

“不行。”

“爹若离去,消息必定传出去,落你二叔三叔口舌。”

“这宫里的宦官,大多都收过你二叔的金豆子。”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

“爷爷虽然显灵留了一道遗诏,但遗诏归遗诏,实事终归要你我父子两个来做。”

从永乐帝驾崩的那一刻起,朱高炽就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朱高炽了,世人也才终于明白,这位看起来胖厚敦实的太子爷,政治手腕之强,目光之长远,早已是世间翘楚。

叮~…

父子二人挂于腰间的风铃,此时闻风而动。

………………………

宣德时空。

连夜再次召见了内阁三杨之后,朱瞻基在这乾清宫的正殿御榻上深睡了一夜,自从发病以来,从未有过这般熟睡。

于梦中,他仿佛听到了铃音阵阵。

………………………

洪武时空,醉仙楼。

三尺红木台之上,老朱端坐着,形态威严,这是身为祖宗的自觉。

季伯鹰坐在讲台主位,为了迎合氛围,今天的他特意换了一身衣服,是怜香惜玉为他选配,然后根据季伯鹰自己的设计连夜做的。

用后世话来说,这风格就是新国风。

衣冠禽兽,莫过如此。

目光扫过这主堂,只见一道又一道身影,从虚无凝聚出现,刨除还在牢里给宋濂普及知识的朱标,再加上老朱在内,一共十人。

除了老朱之外,哪怕是小朱四,这会都是一脸懵逼。

首节上一节39/1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