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第32节

望着这两位亲叔,眼中的杀意,极其之盛。

而朱高煦显然感知到了朱瞻基的杀意,然而却是丝毫不避,反而更为挑衅的直视着朱瞻基,微微向前数步,来到朱瞻基咫尺之前,轻言耳语。

“大侄子,你想当皇帝,首先得过二叔这一关。”

“你不是想杀我吗?动手啊。”

咯吱咯吱。

朱瞻基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若非这是大行皇帝灵前,年轻气盛的他早已经是拔刀了。

而此时在这偏殿左右,上百刀斧手都在等着朱瞻基的手势。

只要朱瞻基手成刀刃状,这上百刀斧手会顷刻冲出,当着宗室诸臣的面,将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剁成肉酱。

可他想起自个老爹方才所说的话,强行压着内心的愤怒,近乎是咬碎牙开了口。

“先帝从未言过要废黜太子,不论先帝因何故驾崩,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立国当以长以嫡,不论怎么轮,也轮不到二位叔叔!”

这话一出,殿内的杨士奇杨荣等人都是彻底脸色变了。

整个大殿的气氛,更是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因为朱瞻基这话,等于是将朱高煦想要夺帝位的野心拿到了台面上来说,这种话私下说说就算了,岂能当廷说出口。

朱高煦和朱高燧则是眼睛一亮,他两正嫌今天这事闹得不够大,朱瞻基这话正好,摆出台面来。

然而,还不等两人开口。

“闭嘴!”

朱高炽一语喝出。

这话,看似是在呵斥朱瞻基,实则也是对朱高煦和朱高燧所言。

至于宗室诸臣,在这一声大喝之下,都是垂地伏首,毕竟这位大胖子就是接下来的大明皇帝,等这丧礼程序走完,嗣皇帝就成了天子。

“二弟三弟啊,先帝灵前,不宜喧闹,这事我看咱们还是等国丧之后再议吧。”

朱高炽态度很好,显然是想这两兄弟一个台阶下,不要在老爹灵前闹得太难看。

可是。

他想息事宁人。

朱高煦两哥们却是不想。

“再议?”

“议个屁!”

老二老三,一人一句。

现在的朱高炽可是皇帝,两人这般狂妄,俨然是以下犯上,按律当场斩了都不为过。

“今天我就把话撂在这里了,我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如果不给个交代,那我就死先帝灵前,我自己去地下问他老人家!”

朱高煦话语刚出。

“老二,你要问朕什么?”

突然,一道众人很是熟悉的声音传来,方向,就是这几筵内殿。

下意识间,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瞻基,以及三杨文武宗室妃嫔等所有人,都是闻声朝内殿望去。

当看清那道自内殿而出的身影之时,他们的眼神不约而同的透出了一种情绪。

那是,惊悚。

‘大行皇帝诈尸了!’

第44章 再加一条(求追读!)

‘大行皇帝诈尸了?!’

几筵殿内的所有人,心中都是同时蹦出这么一个念头。

尤其是杨荣、金幼孜,以及太监马云,永乐帝于榆木川殡天之后,是他们三个一同操作了秘不发丧,将永乐帝驾崩的消息压了下去,并赶赴京城通知了太子朱高炽。

史载: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以敛,载以龙,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诸臣之中,他们三也是唯三见过永乐帝尸身的臣子。

至于那些实操过程中的一干人等,为了保密,全数都被处死了。

永乐帝于榆木川驾崩的整个过程,可以这样做个简述:永乐帝驾崩杨荣、金幼孜、马云合定秘不发丧,并且熔军中锡器为,用来收敛永乐帝的尸身,压制尸身异味杨荣第一时间秘密赶赴京城,奉遗命驰讣皇太子朱高炽得永乐驾崩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命朱瞻基赶赴开平恭迎大行皇帝龙,并接管北征大军的兵权朱瞻基顺利接掌兵权,宣布大行皇帝殡天。

正因为三人参与了全过程,并且亲自见过断了气的永乐帝尸身,所以他们无比确认,永乐帝就是死了,而且是死的透透的那种。

莫说马云这个没读过什么书的太监吓得瑟瑟发抖,就算是杨荣和金幼孜这两个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内阁大学士,这会都是脑瓜子震得嗡嗡作响。

活,活了?!

不仅是他们三,殿内诸臣文武、宗藩后宫,包括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都是愣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有些是惊愕无言,有些人则是已经直接吓到了腿软。

“恭迎大行皇帝显灵,天佑大明!”

就在这时,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只见内阁首辅杨士奇朗声叩拜,杨士奇就是杨士奇,不愧被誉为三杨之首,单是撞鬼不慌这心性就绝非是一般人所能比。

一语出,其他人也是反应了过来,纷纷跟着叩拜。

管他是人是鬼,拜一拜总不会有错。

“恭迎大行皇帝显灵,天佑大明!”

所有人都是跪在地上,以头触地,根本不敢抬眼。

此时每个人都是心神忐忑不已,若说唯一想笑出声的,莫过于永乐帝那三十多个即将殉葬的妃嫔。

老朱棣缓步走到灵前,一甩袖,双手叉着腰,扫过这跪着的所有人,都是熟面孔。

永乐十九年与洪熙元年(永乐二十二年),仅只是相差三年时间,朝中人变动不大。

“爹,您还活着,太好了!太好了!”

朱高炽激动的脸颊肥肉颤抖,眼眶泛红,直接抹起了泪。

“爷爷。”

朱瞻基也是嗓音哽咽。

不过除了激动之外,他两父子心中的惊骇,丝毫不逊于杨荣三人。

因为当永乐帝的龙被运回帝京之后,朱高炽和朱瞻基亲自确认过永乐帝的尸身,也只有他们两个有资格确认了。

老朱棣看了眼朱高炽和朱瞻基,随后目光落在朱高煦身上。

“来,老二,说一说,你要问朕什么。”

声音刚出。

扑通。

朱高煦瞬间跪了下去,额头冷汗唰唰唰的狂冒,低着头一个字也不敢吭。

“老三,你有没有要问朕的?”

接着,老朱棣余光扫了眼朱高燧。

腿一软,朱高燧直接是瘫着跪了下去,双手趴着撑在地上,他怕自己直接躺了。

朱高煦与朱高燧目光偷摸摸的对视了一眼。

‘老爷子怎么活了?’

‘我不知道啊!’

‘莫非是故意装死诈咱哥俩?这还是咱亲爹吗?!’

‘我不知道啊!’

‘你知道什么?’

‘我不知道啊!’

‘#¥%¥#!’

“爹,您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一旁的朱高炽拿着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

“真好还是假好?”

“朕要活着,可就做不了皇帝了。”

老朱棣偏头注视着朱高炽。

而朱高炽全然不在意,对上老朱棣的目光,语气中满是真诚。

“只要父皇您能平安,儿宁愿一辈子做太子。”

老朱棣盯着朱高炽看了许久,叹了口气,抬手拍了拍。

“好儿子,好儿子啊。”

接着,折身扫过殿中诸臣宗室,目光落在诸臣前方的一位山羊胡子。

“杨士奇。”

跪着的杨士奇当即朗声。

“臣在。”

“你替朕拟一封遗诏,皇太子仁厚恭良,当顺天应民,承朕大统,即皇帝位。”

闻言,杨士奇身躯一颤,声音分贝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臣,杨士奇,谨遵大行皇帝遗诏!”

老朱棣的这一句话,也算是给这场闹剧彻底定了调,天下无人再敢质疑朱高炽承继大统。

跪着的朱高煦眼神黯淡,眼底皆是恨意,拳头都快捏碎了。

“朕得奉仙人垂爱,得以亲临自己的灵前,这是上天对大明的眷顾,尔等往后,须尽心辅佐新君,若再有人敢乱言,皆以谋逆论罪,天下共诛之。”

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谁要是再敢搞事,直接砍了,亲儿子也不例外。

老朱棣决不会允许国家受到任何动摇,更不会允许大明再出现一次靖难。

“朕无益于百姓,后事务必俭省。各地藩王无需进京,各布政使司官员不需离开自己所在辖地,不需派遣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但凡所需礼仪,一切从简。”

“臣等遵旨!”

所有人都是齐声叩首。

首节上一节32/1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