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933节

  他说着,就噗通一声对着崇祯跪了下去。

  “父皇,这事儿……这事儿臣真不知道。

  是太祖爷,他突然间就要这么做。

  儿臣也真的不适合做皇帝。

  儿臣的年纪太小了,还是父皇您接着做皇帝才好。

  儿臣还小,需要父皇您遮蔽风雨……”

  朱慈对崇祯说这话,很是情真意切。

  他知道,太祖爷提醒自己,让自己过来见父皇是做什么。

  这是想要让自己在太祖爷还在的时候,就尽可能快的,把产生的一些疙瘩给解开。

  只有这样,今后自己和父皇相处起来,才会更加的顺畅。

  不至于把关系闹得很僵。

  而朱慈也明白,太祖爷出声对自己进行了提点,又说了由他为自己保驾护航的意思。

  那其实就已经是默许了,可以让自己把他当成挡箭牌,把诸多的事情都往太祖爷头上推。

  这样的话,自己和父皇之间就比较好说话了。

  太祖爷待自己是真好,也是真的有担当!

  朱慈这个时候,是真的想哭。

  而从这方面,也能看出来朱慈人确实是挺聪明。

  能够体会到朱元璋的意思,

  放在同等的情况之下,朱元璋若是和崇祯说这些话。

  崇祯想要领悟的如同朱慈这般透彻,只怕很难。

  “慈,你这孩子说什么呢?”

  原本心情还很是复杂的崇祯,见到自己儿子,来到自己面前这一跪。

  又听到了自己儿子所说的这话,心里面的诸多复杂感受,一下子就消失了很多。

  是啊!眼前的这个,可是自己的儿子!

  这江山社稷终究有一天,都是要交在他手上的!

  那现在,让他提前当上皇帝,也没什么不妥。

  再说,这事儿慈也和自己一样,一开始并不知情。

  都是太祖爷的安排。

  面对太祖爷的安排,别管是自己还是慈,都没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只能被动的接受。

  “慈,我知道,我都知道。

  你接下来,就只管安安心心当你的皇帝。

  这些事儿我都知道。

  你当皇帝我也是很认可的。

  太祖爷的眼光不会差,我也相信我的儿子,肯定要比我更优秀。

  在他的手里,能够让这大明的江山变得更好,更加辉煌!

  今后后人提起我的时候,我希望他们最先想到的是,我是你的父亲。

  想到我有你这么一个,特别优秀,把诸多事情都做得特别好的千古一帝的儿子!”

  听到自己父皇如此说,朱慈再也忍不住了。

  抱着崇祯失声痛哭起来。

  崇祯也同样是抱着慈流泪。

  父子二人之间,因为皇位而产生了一些嫌隙,这个时候消失的不见了踪影……

  ……

  武英殿内,朱元璋得到禀告,脸上露出了笑容……

  ……

  一天之后,一个消息陡然传出,令得天下为之震动!

  作为皇帝的崇祯,突然间当众宣布,说他将会退位让贤,把皇位让给太子朱慈。

  由太子朱慈接替他,成为大明的新皇帝!

  而他,则将会成为太上皇!

  这一消息,堪称石破天惊!

  虽然崇祯很多事情做的,确实很差,不得人心。

  但是别管怎么说,他都是当了十七年的皇帝,

  很多人也都已经习惯了崇祯当皇帝。

  现在忽然间得到这个消息,要说不震动那是假的。

  很多人都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有些人,在看到了太祖高皇帝后,也隐约明白了一些什么。

  真的论起来,这崇祯让位,确实是挺好的。

  崇祯也是真的不适合当皇帝。

  他不是那块料。

  虽然这一消息颁布出后,石破天惊,很多人都议论纷纷。

  不过朱元璋他们这边,却没有停下来,依旧在紧锣密鼓的为朱慈登基成为皇帝的事做准备……

  ……

  三天之后,南京紫禁城内,举行了一个隆重且庄严肃穆的禅让仪式。

  在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主持之下,崇祯皇帝把自己头上的皇冠戴到了朱慈的头上。

  并将皇帝的印玺,交给了朱慈……

  又经过了其余的一些仪式之后,朱慈登基的仪式完成。

  群臣拜伏于地,对着朱慈山呼万岁。

  朱慈新皇登基,就做出了一些安排。

  提拔任命的一些人。

  这让很多人心中振奋,觉得这新皇登基,肯定会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而言,皇帝登基了都会大赦天下。

  就算不大赦天下,也会做出诸多惠及天下臣民之事。

  以此来显示新皇之仁德。

  同时也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收买人心。

  尤其是那些,已经被那摊丁入亩等三条政策的风声,听得心惊胆颤,同时也义愤填膺的众多士绅官吏等人。

  此时也都在想,这是不是太祖朱元璋等人,在此之前故意将这个风声放出去的。

  为的就是好让新皇登基之后,再宣布不会如此做。

  这样的话,就能大大的收买他们的人心。

  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朱慈登基之后,马上就宣布,实行这三条!

  新皇上任的三把火,直接就烧了起来了!!!

第378章 新皇上任三把烈火!要么成为中兴圣君,要么成为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禅让,成为太上皇。

  皇太子朱慈登基称帝,年号为再兴。

  从下一年开始,就将崇祯年,给改为再兴元年。

  在登基的当天,宣布迎娶吴襄之女,吴三桂之妹,吴三妹。

  并将其立为皇后。

  吴家可谓是一下子飞到枝头变了凤凰。

  随着这一消息的公布,吴襄,吴三桂二人心头的石头,都彻底的落了地。

  话说虽然在此之前,他们都得到了来自于太祖高皇帝的承诺。

  并且以圣旨的方式,将吴三妹给定为了皇太子妃。

  但是来到这边后,一直有着各种事情需要忙碌。

  却也没有让皇太子朱慈和吴三妹成婚。

  吴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虽然觉得这事儿,是太祖高皇帝承诺的,并且还下了圣旨,昭告了天下,应该不会赖账。

  可是来到南京城这边后,随着太祖高皇帝,各种事情不断做出。

  已经逐渐的站稳了脚步,不再是如同在北平城时那般的危急。

  他们吴家,也不再如同之前那般,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毕竟此时,除了他们吴家,太祖高皇帝手里,已经收拢了很多可以用的兵马。

  他也不由得有些担心,太祖高皇帝到底会不会赖账。

  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面,结果没有出现之前,都会让牵肠挂肚的人为之担忧。

  生怕会出现什么意外。

  还好,意外并没有发生。

  太祖高皇帝依然信守承诺。

  不仅仅是信守承诺,还一下子给的更多!

  太子朱慈居然这么早,就提前当上了皇帝。

  他的女儿也直接成为了皇后,他成为了国丈!

  自己儿子,成为了国舅。

首节上一节933/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