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746节

  想要通过,可没那么容易。

  但现在不同。

  现在是朱元璋这个太祖高皇帝,亲自前来做出的安排。

  他们这些人谁敢不服?

  尤其是朱元璋这个太祖高皇帝,亲自给小皇帝朱见深换上冕服。

  并在礼官的唱和之下,抱着身穿龙袍的小皇帝,一步步走上前。

  把小皇帝放到那宽大的龙椅上后,就更加没有人敢有任何的异议。

  这是太祖高皇帝钦定的,说他是正统,他就是正统。

  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人能否定。

  别说太祖高皇帝这个时候。只是把朱见深这个,按照继承顺序,原本就应该来做皇帝的人,给扶上皇位了。

  就算是他从别的藩王后裔那里,找上一个朱家子孙,让他继承大统,哪也同样是合理。

  一旦定下,没有人能在正统性上,去对这个皇帝进行质疑。

  开国皇帝就是这么牛。

  小小的朱见深,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朱元璋在边上陪着他。

  接受来自于文武百官的叩拜。

  朱见深懵懵懂懂,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更不明白此时的他,取得了一个令多少人羡慕的成就。

  又少走了多少弯路。

  他的眼神,不住的往不远处的柱子旁站着的韩成望去。

  很显然,他是在怀念糖人了。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亲自定下朱见深的年号为成化。

  从明年起,改为成化元年。

  对于有这么一位小皇帝,很多朝臣,心里面也都很怪异。

  不过在看到了那位于群臣之首,身穿衮龙袍,站在那里的刚刚成年朱祁钰时,心里面又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有这么一个摄政王在,大明的朝政和权力运行,倒也不至于会变得一塌糊涂。

  成年的摄政王,还是比一个小孩子的皇帝靠谱。

  不过有很多人,心里面对于太祖高皇帝对朱见深的看重,感到很吃惊。

  做大臣的,没有几个是不聪明的。

  岂能看不出来太祖高皇帝,费尽心思让不到两岁的太子朱见深登基。

  又是设立摄政王,来维持朝政。

  后面等到皇帝朱见深年满十六后,再交还权力,开始亲政,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证皇位在朱见深的身上。

  不至于出了什么岔子。

  有的人在心里面感慨,这太祖高皇帝,不愧是太祖高皇帝。

  对于正统这件事看的真重。

  就跟洪武年时,太子之位毫无疑问就是长子朱标的,其余人想都不要想。

  哪怕是懿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那皇帝的位子,也只会传给懿文太子的儿子,而不会给其余的亲王是一样的。

  简直和现在他做的事,是一如出一辙!

  哪怕朱见深的年龄很小,根本不适合做皇帝。

  他也只会把皇位给朱见深,而不会给别的年龄更合适的人。

  但是有的人,心里面想的比较多。

  在想太祖高皇帝如此执拗的,非要将皇位传给朱见深,真的只是因为正统吗?

  就不能是他知道历史上朱见深,当皇帝干的很不错,所以才会如此?

  但不管这些臣子们,心里是如何想的。

  这件事就这样的被定下了。

  而朱元璋,也没有任何向他们解释的意思。

  一番隆重而又庄严肃穆的仪式进行过后,新皇登基大典已成。

  众朝臣再次山呼叩拜。

  朱元璋让人免礼之后,站在皇龙椅边上,按住腰间着天子佩剑。

  望着朱祁钰出声道:“朱祁钰!”

  朱祁钰闻言心头一跳,忙上前一步行礼道:“臣在!”

  “咱命你为摄政王,辅佐新皇处理朝政。

  新皇年满十六亲政之时,诸多权柄需交还,你意下如何?”

  这件事,虽然在此之前便已经有风声传了出来。

  甚至于太祖高皇帝,还亲自找他说过一些这方面的事儿。

  但是在此之前,却一直没有经过正式的场合。

  这个时候太祖高皇帝开了口,等于说直接把这事儿给定下了。

  有了今天这一遭,这事必然能成为定局!

  自己将会成为摄政王。

  虽名为摄政王,可是在新皇不不足两岁的情况下,手中的权力其实和皇帝比起来,也没差多少。

  等于说,自己能当十四多年的皇帝!

  算一下的话,自己爹当了十年皇帝,爷爷当皇帝当了十个月。

  自己比他俩人加到一块儿,干的时间都长。

  也真的不短了!

  这也算是在一个方面,强爷胜祖了!

  朱祁钰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的激动之情。

  “臣领旨!臣自会竭尽全力,行使该行使的权力。

  来使我大明安稳,国祚绵长,守住大明河山!

  也会在陛下年满十六之时,将该交还的全部交还。

  绝对不会有任何异想!”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道:“行,咱记住你说的话了。

  从现在起,你便是咱大明的摄政王!”

  朱祁钰与闻言,便再一次行礼。

  朱元璋指了指朱见深道:“这不仅是皇帝,也同样是你的侄子。

  你们两人,不仅仅只有君臣关系,还有亲人关系。

  血脉相近。

  咱重感情,最见不得的便是咱的子孙自相残杀。

  这事儿,咱容忍不了。

  咱也希望你们二人。能把关系处好。

  别到时间因为皇位的事儿,什么都不顾了,闹的生分,把很多事情都做的特别难看。

  如此,就和咱的初衷相违背了。

  这等事咱真不喜欢,也不愿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你明白咱的意思了吧?”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祁钰忙又一次拜倒在地。

  “玄孙朱祁玉,谨遵祖宗之命,绝对不敢有任何的违背。

  玄孙对自己的位置,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就是摄政王,就是暂时帮助新皇处理朝政。

  绝对不会生出一些不该生出的想法。

  请太祖高皇帝明鉴。”

  朱元璋闻言,面露笑容道:“这点儿咱是知道的,咱也知道,你肯定能做到你说的话。

  不然,咱也不会让你来当这个摄政王。”

  朱元璋说着,便拍拍手。

  马上有人端来了一个红漆托盘。

  上面盖着明黄色的布。

  朱元璋将其接过打开,里面有着印。

  是这几天,抓紧时间让人制作出来的摄政王之印。

  朱元璋亲手将其交给了朱祁钰,让朱祁钰保管好。

  有了朱元璋当着朝臣的面进行任命,又有了这个印。

  朱祁钰这个摄政王,算是彻底的坐稳了。

  “于谦!”

  在处理了关于朱祁钰的事情之后,朱元璋目光一转,在群臣之中看到了于谦。

  出声喊道。

  于谦忙应声道:“臣在!”

  说着,就越众而出,来到了前方对着朱元璋行礼。

  “于谦,你为人忠勇,危难时刻能挺身而出,有担当,有骨气。

  可以说是咱大明的脊梁!

  对你,咱很看好。

  如今的大明,和咱大开国时期相比差的太远。

  几十年下来,竟隐隐给人一种衰败之感。

首节上一节746/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