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698节

  晚上多派人巡逻,加强警戒。

  皇帝非要作死,留在这里不走。

  他除了执行命令外,也只能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护住皇帝周全。

  并祈祷前去后方断后的朱勇他们,能够顶住也先等人的进攻。

  多给他们这里争取一些时间。

  也祈祷大明的列祖列宗,能够保佑大明躲过这一劫。

  想想这这一次的事,邝就觉得异常的悲愤,格外的憋屈。

  他就没有见过这样打仗的,更没有见过哪个皇帝,会把一个完全不知兵的太监奉若神明。

  对他的话言听计从。

  不听这么多将领,还有自己的兵部尚书,在行军作战上的方略。

  反而处处都以那太监马首是瞻。

  仿佛那太监口里说出来的话,便是金科玉律!

  当真令人悲愤!

  也不知太祖高皇帝,还有太宗这些人在得知了,他们如此英明神武,后世却出现了这样一个子孙,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只怕,他们会被气得活活的吐血吧?

  他多想大明太祖,太宗这样的雄主,能够显灵,来到这边力挽狂澜,好好管教一下他们的不孝子孙。

  别让这家伙把他们打下来的大明江山给糟蹋了!

  但是,却也知道这事儿只能想一想。

  根本不可能出现!

  人死不能复生,大明开国多少年了?

  距离太祖高皇帝,以及太宗皇帝他们去世都已经几十年。

  说句不好听的,只怕他们只剩下骨头渣子了。

  根本不可能显灵。

  倘若真的能显灵,不说别的,单单是太宗当初夺取江山之时,太祖高皇帝,就会出现了。

  别说一直等到现在。

  只是,除了做出作出相应的安排,以及在心理进行祈祷之外,他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就算是你有再多的谋略,有再多的行军作战本领,也架不住朱祁镇根本不听你的!

  架不住王振这个死太监,在那里胡作非为!

  他恨不得将王振这个太监,给千刀万剐!

  可偏偏又不敢,也不能这样做。

  当然不是怕王振这个太监,而是怕作为皇帝的朱祁镇。

  就朱祁镇对待王振那言听计从,奉若神明的样子。

  真要把王振给解决了,那谁动手,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活!

  太祖高皇帝立下铁碑,说了后宫不得干政。

  结果这朱祁镇,却将他太祖爷留下来规矩,给丢了个一干二净。

  更为可笑的是,那铁碑居然还被王振令人砸了!

  而作为太祖高皇帝的子孙,朱祁镇对于王振的这些做法,居然丝毫都不阻拦,也不责怪。

  当真是昏庸至极!

  哪怕是先帝在时,后面迷上了斗蛐蛐。

  原没有历代先帝勤勉,可那也终究是个能扛住事儿的。

  怎么偏偏就出现了朱祁镇这样一个废物?!

  这个时候,邝这个兵部尚书已经绝望了。

  不仅仅对皇帝,和现在的形势绝望,也对英国公张辅绝望!

  时过境迁,人已老迈的英国公张辅,早就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临危受命,从副将转为征讨安南的统帅。

  一路马踏安南的无敌猛将!

  这么多年下来,作为军中地位最高,勋贵里面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的他,享受了太多的荣华富贵。

  家里的瓶瓶罐罐太多了!

  已经不愿意再多沾染太多的因果。

  不愿意牵扯到太多的竞争。

  身为身经百战见多识广的英国公,他岂能不知道这个时候该不该屯住在土木堡?

  可在那等关键时刻里,他却一言不发,保持沉默!

  助长王振这狗太监之气焰!

  张辅今后又有何脸面面见历代先帝,面见太宗!!!

  土木堡这里的众多将士,很多都会因为寒冷以及饥饿而瑟瑟发抖。

  但这些人里,并不包括朱祁镇。

  身为皇帝的他,身上穿的暖暖和和,还有清扫干净的房间住。

  此番行军,无数将士因为淋雨和寒冷而死。

  可他却没有淋到一滴雨!

  此时的他,还在这里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

  为自己这英明决定,而感到欣喜和自豪。

  觉得自己的祖宗来了,都得夸他干得漂亮。

  “陛下,兵部尚书邝此人,居心不良,惯会妖言惑众!

  在这等时刻里,还敢动摇军心,想要舍弃那么多的辎重来资敌。

  奴婢真看不惯他!

  若非此时还在行军途中,”斩了他这个兵部尚书不太好。

  奴婢都想要直接将他给斩了!

  邝等人离去之后,王振在这里望着朱祁镇,显得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

  听了王振的话,朱祁镇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些朝中大臣,将领,个个无能!

  此番行军作战,都是这些人不尽心竭力,所以才导致了如今这局面。

  倘若这些人,都能如同王先生这样,深谋远虑,顾全大局,为我大明江山做考虑。

  你我又岂能如此狼狈?

  被这区区瓦剌人如此追赶?

  这邝多次下达乱命,多次顶撞王先生。

  王先生都能以大局为重,不和他多计较。

  只想着等到今后安稳下来,再把他给斩杀,当真是令人敬佩。

  王先生当真是朕的肱股之臣!

  朕能得王先生,真乃昭烈帝得诸葛武侯也!”

  朱祁镇这一番话,说的是情真意切。

  拉着王振的手,差点都要流出泪来。

  只觉得满朝诸公,都是朽木,碌碌无能之辈!

  都是和他这个做皇帝的过不去。

  只有他的太监王先生,才是对他最好之人。

  这是他的智囊,也是最值得仪仗之人。

  “陛下如此信任奴婢,奴婢岂能不结环衔草以报陛下?

  奴婢不过是做了一些奴婢应该做的本分事儿,就能被陛下如此礼遇,如此看重。

  当真是奴婢的荣幸,奴婢也受之有愧……”

  “不!王先生,你就是朕的诸葛孔明!不可妄自菲薄!”

  朱祁镇将王振扶起,拉着他的手一脸真诚的说道。

  “若无王先生辅佐,很多事情,我到现在还懵懵懂懂……”

  他两个人在这里是惺惺相惜,一个比一个的感动。

  “太祖高皇帝,当年立下铁碑,说后宫不得干政。

  在我看来,太祖高皇帝这事儿做的是一点儿都不对!

  一点儿都不高明!

  他太过于片面了!

  谁说后宫之中,就没有大贤?!

  谁说宦官之中,就没有被埋没的忠贞之人!

  王先生便是!

  所以王先生当初砸铁碑之时,我没有阻止,事后也没有责怪。

  我是真觉得王先生砸的对,就该砸!”

  朱祁镇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将王振给听的热泪盈眶。

  他忙道:“陛下,陛下,您可不敢再如此,这话奴婢承受不起。

  若是被别人听去了,必然会各种唧唧歪歪。

  说陛下的不是。

  还会说陛下不孝顺,不遵守太祖高皇帝之祖训……”

  “这件事上,太祖高皇帝就是做错了!”

  朱祁镇声音大了起来。

  “别人听去就听去,我怕谁?

首节上一节698/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