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642节

  只能在父皇那一朝能实现,不用担心藩王作乱。

  或者是大哥能活着,继承皇位,也能实现。

  可是,除了他们两个,后面皇帝和藩王的之间分歧,必然会越来越大。

  内乱是必然的。

  尤其是到了现在,有他开的这么一个口子,后面的藩王将会更难以控制。

  就算是他这一代能压住,可若不解决藩王的事,到了下一代呢?

  岂不还是要重蹈覆辙?

  这不仅仅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皇位,更会把大明,又一次拖进内战里……

  朱元璋的目光望向了道衍。

  道衍宣了一声佛号,开口道:“太祖高皇帝,这……削藩只怕还要继续。

  不削的话,问题太大了。

  今后大明的江山都不会安稳。

  今天的这一幕还会重现。

  皇帝和藩王之间,必然还会起冲突。”

  朱元璋听道衍如此说,便问道衍道:“那如果是削藩,你们准备该如何削?”

  道衍没有多少犹豫,便开口道:“依照贫僧之所见,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收拢藩王们的兵权。

  但藩王们肯定心里面会不好受。

  为了能够让他们交出兵权,同意削藩。

  除了当今殿下,还能震慑他们之外,还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

  这方面,当初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时,便已经做出过示范。

  那便是用钱财这些,作为补偿。

  燕王殿下,想要成功削藩,那必然是要把您所规定的,宗室供养制的标准,再往上提高一大截……”

  很显然,道衍在之前,就已经对这个事情有所考虑。

  从这里便能看出来,道衍绝对是走一步看三步,甚至于四步的人。

  这个时候,还在打靖难之役,朝廷的兵马面对他们时,依旧占据着绝对的压制优势。

  可道衍却已经在考虑,靖难成功之后,如何守江山了。

  朱元璋摇摇头道:“这是个办法,但是危害太大了。

  你知不知道,如此下去,用不了几代人,我大明的宗室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吸血虫。

  让我让大明不堪重负?”

  听到朱元璋这样说,道衍面露苦笑。

  “这点,贫僧之前也有所考虑。

  可是……再怎么权衡,思索,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说罢之后,他又望向朱元璋道:“不过现在,太祖高皇帝您回来了。

  自然就变得不同。

  由您出面削藩的话,那众多王爷没有一个会不服。

  都会老老实实的听话。

  也就不用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了。”

  朱元璋点点头,又摇摇头:

  “由咱出面削藩的话,这些兔崽子们,确实没哪个敢给咱吹胡子瞪眼。

  都得老老实实的。

  可是一旦真的这样做,我朱元璋的儿孙们,又会变成什么?

  变成了混吃等死的废物!

  有些人没有什么才能,确实混吃等死最适合他们。

  可是我朱元璋的儿孙里,可并不全是废物。

  也有很多人杰。

  若这样一棒子打死,太屈才!

  咱也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道衍宣一声佛号道:“贫僧能理解太祖高皇帝您的心情。

  可……这世间安有双全之法?

  想要藩王不作乱,不危害皇权,便只能削翻。

  只能把宗室给养起来。

  那些有才能的人,也只能委屈他们了……”

  朱元璋摇头道:“咱不想委屈!

  不能因为他们的身份,就让他们全都只能混吃等死!

  和尚,若咱说有办法既能不让藩王威胁皇权,又能让这些藩王,尽情本施展自己的才能呢?”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道衍果断摇头。

  这个事情,他之前就多次认真的思考过。

  根本就没不存在朱元璋说的这种情况!

第290章 朱棣被彻底发动起来了!一个比历史上更强的永乐大帝出现!

  在听到了朱元璋说,他有办法能够把这件事情给完美的解决。

  道衍立刻便摇了头,表示自己不信。

  这自然不是说,道衍对于朱元璋不信任,不尊重。

  而是朱元璋说的话太过于离奇。

  对于这件事,道衍自己早就不知道考虑了多久。

  也一直都没有考虑出特别好的办法来。

  在他看来,这件事只能是二选一,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可现在,朱元璋却说能两全其美的将之解决了,他自然不愿意相信。

  对于他这种聪明人而言,自信便是其身上最重要的一个特性。

  这件事儿他都没有任何的办法,那么很自然的便也会觉得,别人同样没有太好的办法。

  在说出这话后,道衍又迅速的心里面思索。

  可哪怕他都已经聪明绝顶了,还是想不到朱元璋所说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朱元璋看到道衍这个样子,也并不生气。

  当下便开口道:“藩王外封,这便是咱说的办法。

  把咱大明的藩王,都给分封到大明之外的地方,给他们机会和地方,去大展手脚。

  让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片天地来!

  外面的世界很大,除了大明还有很多地方,没必要要把咱的子孙,都给困死的这一亩三分地儿上。”

  听到朱元璋这话,道衍一愣,而后三角眼便眯了起来。

  旋即有亮光闪现,但是很快又变成了疑惑……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朱元璋的话,就已经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让他产生了很多的想法。

  “藩王外封,在咱看来非常可行。

  在咱的洪武朝,咱也准备如此做。

  其实说起来,就是在咱大明现在已经控制的诸多疆域上,还有一些今后,将要控制的关键地方上,施行咱们大明的直接统治。

  其余我大明没有能力控制,距离我大明太远的地方,把藩王分封在那里。

  让藩王们去打天下。

  这和当初的周朝,分封诸多诸侯王是一样的道理。

  周王和周公旦这些人,真的那样傻吗?

  放着那么多的土地不要,不直接统治,反而要将之给分封出去。

  能在历史上留下那么大的名声,并做出如此大功业的人,怎么可能会傻!

  那为什么他们还要如此做?

  无非就是周王室的能力有限,除了他们所控制的有限地方之外,其余的地方都是蛮荒,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到处都是……

  他不分封天下,这些地方也根本控制不住。

  或者说分给诸侯王的那些地方,在那时,绝大部分都不属于周朝。

  既如此,反倒不如将这众多不受他们控制的地方,给分封出去,让手下的这些诸侯王们去占领,去开发。

  周朝的分封,对于周王室而言,并不是实力的削弱。

  而是随着他的分封开始之后,把周王室的力量,推上了一个顶峰!

  周王室所分封出去的诸侯王,到了地方,都是先赶紧建城,建立据点。

  然后以城池为核心,一步步向周边进行蚕食。

  当时才分封过去时,有不少诸侯,被本地蛮夷给打得溃不成军。

  有些一度窝在城池中不敢出去……

  周王分封天下的结果是什么?

  最终的结果,是周朝八百年!

  后面周王室虽然已经削弱,可疆域却扩大了许多。

  周王没有大肆分封天下之前,所存在的那众多蛮夷没了。

  被传承着周朝文化的人所取代。

  众多属于蛮荒的地方,都变成了我华夏的。

首节上一节642/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