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574节

  朱元璋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消失了很多。

  这也是韩成为什么一开始,不想给朱元璋他们讲弘治中兴的事,现在又答应的原因之所在。

  因为在朱元璋问出那句话后,就代表着他已经对这事起了疑心。

  韩成这个时候不打算给他说,是不想破坏他的好心情。

  可这疑心一起,他不管讲还是不讲,朱元璋的好心情都没了。

  既如此,那反倒不如把弘治中兴的事,说给朱元璋朱标知道。

  免得他们二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而在这里一直胡思乱想。

  这样的话,就和他的初衷相违背了。

  “走吧,父皇,大哥,到偏殿里去说吧。”

  韩成招呼了一声。

  朱元璋和朱标二人,便随着韩成一起朝着他居住的偏殿而去。

  “夫……韩公子,你讲累了就休息一下,别一直讲下去,你伤还没全好。”

  宁国公主关心的声音响了起来。

  刚一开口,就差点露了馅儿。

  最近一段时间里,宁国公主和韩成私下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可以说一直腻在一起。

  私下里,宁国公主也一直以夫君相称。

  结果此时没反应过来,差点当着父皇和大哥的面,就喊夫君。

  好在关键时刻意识到不妥,连忙又改了口。

  可却也禁不住脸庞微红。

  朱元璋和朱标何等聪明?

  虽然宁国公主改口改的快,可只听了这一个字儿,他们就能明白,刚才宁国公主是想要怎么称呼韩成。

  朱标还好一些,毕竟是同辈的年轻人。

  只是在心里面感慨,这二妹夫比自己有办法的多。

  记得当初自己和常妃二人,虽然老早就相识,定亲也早。

  可常妃真的改口喊夫君,还是成亲之后。

  现在二妹夫,却能让二妹老早便改了口。

  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朱元璋的心情,就没有朱标那么美妙了。

  总觉得刚才自己女儿的那声称呼,像是朝着他的胸膛插了一把刀。

  哪怕他对韩成这个女婿无比的满意,但作为父亲的,在面对这事情时,大多心里都比较纠结。

  尤其是看到自己家的白菜,主动往猪嘴边凑,而且还是在自己跟前。

  这种感觉太难受了!

  朱元璋遭受到一万点暴击。

  不过他两人也都能沉住气,全都装作充耳不闻,似乎都没有发现宁国公主的口误。

  只顾随着韩成向偏殿走去。

  “知道了有容,累了我便会歇着。”

  韩成笑着转头望向宁国公主,又冲她眨眨眼。

  “要不……有容你也过来吧,一同听听?”

  韩成望着宁国公主招呼。

  反正自己现在,在小媳妇儿跟前,已经是没有了任何秘密可言。

  此时让她过来听一些未来的事儿,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说实话,对于韩成的这个提议,宁国公主还是有些心动的。

  不是想去听韩成说些什么,而是担心韩成讲述的时间太长,照顾不好自己。

  但想了一下,还是摇了头。

  父皇大哥前来问夫君的事儿,一看这架势应该就很重要。

  这种事儿,自己还是不去听的好。

  韩成知道自己小媳妇儿的想法,所以倒也没有在强求。

  一行人很快便来到了偏殿里。

  这偏殿,韩成已经好几天没有住了。

  自从他受伤后,就一直睡在宁国公主的寝宫。

  毕竟他是伤员。

  众所周知,被人在胸口插了一刀。

  在小媳妇寝宫躺着,只是方便她照顾自己,没有别的任何意思。

  不过随着伤势一天天见好,韩成也能明白,自己需要从小媳妇儿的寝宫搬回这偏殿住了。

  不然的话,影响不太好。

  虽然韩成不是那种太在意别人风言风语的人,但他却需要为自己的小媳妇儿考虑。

  当下便已决定,今天晚上就搬回偏殿来。

  不过这偏殿里,虽然几天没有住人。

  却非常整洁,桌椅板凳都被擦的一尘不染。

  这是小荷等人的功劳。

  几人坐定,朱元璋就迫不及待的开口道:“快与咱说说弘治中兴,到底是怎么个中兴法?”

  没有觉察到这里面有问题时,朱元璋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弘治中兴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觉察到这里面有些问题了,他就更想知道了。

  走向偏殿的路上,韩成已经迅速的在脑海当中,整理了一下思路。

  当下开口道:“弘治中兴这事儿,我倒也没有和父皇说假话。

  历史上,就是如此称呼朱佑樘在位的弘治年间。

  说弘治时期,歌舞升平,四方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说弘治帝,是难得一遇的圣君贤主。

  正是在他英明的领导下,又有大批贤才辅佐,大明才出现了这等盛世……”

  韩成这话一出口,朱元璋便立刻觉察到了不对劲。

  “这……又是那些文人说的吧?”

  韩成点了点头。

  朱元璋见此,顿时就骂了起来。

  “他娘的,咱还真的以为是弘治中兴,听你这么一说,咱是白期待了!

  能得到文人们的一致好评,可见这鳖孙在位的时期,让那些文人们吃饱喝足了,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不然的话,这些家伙口里面,蹦不出什么好词儿,憋不出什么好屁。

  只怕这弘治中兴,兴的只是他们这些文人士绅吧?!”

  韩成一听朱元璋这话,就忍不住对着朱元璋竖起了大拇指。

  “岳父大人,您这还当真是高见,一眼便看出来了事情的真相。”

  但对于韩成的这个马屁,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却没有多少享用的心思。

  他宁愿自己说错了。

  “提起弘治皇帝朱佑樘时,往往会把他这个明孝宗,和北宋的宋仁宗相提并论。

  说他们两人都是圣君贤主的典范……”

  朱元璋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来越浓,火气也越来越大。

  这鳖孙,怎么听起来又是一个被文官给忽悠傻了的人?

  不然怎么能和宋仁宗相提并论?

  还能被他们如此称道?

  “弘治皇帝朱佑瞠上位之后,一改成化帝朱见深在位时期,经常不上朝的做法。

  他上朝上的特别勤快。

  不仅每天有早朝,还重开了午朝。

  并且,很快又开了经筵侍讲,用来填补早朝和午朝中间的空隙……”

  “去他娘的!”

  朱元璋啪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忍不住骂了起来。

  “这个混账东西,一天天都在那里开朝会议政。

  从早到晚能商议出来个屁!

  他这是勤政吗?

  他这是瞎勤政!

  做的都是无用功!

  有些事情需要百官商议一下,但更多的,都需要他这个做皇帝的亲自拿主意。

  朝堂之上人多嘴杂,随便一个事儿,都能有许多人给你各种的扯皮。

  商量半天,也商量不出来个鸟来……”

  朱元璋太清楚这些朝臣们是什么德行了。

  就他这种开国帝王,还是不时把官员砍上一批的那种,朝议之时在不少事情上,尚且还有人唧唧歪歪。

  就更不要说到了后来的那些帝王时期了。

  朱见深后来不怎么上早朝这事儿,他从韩成的口中也听说了。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从朱祁镇之后,朝堂之上文官的势力太大。

  是各种的限制皇权,想要干实事,施行皇帝的权力,总会有人跳出来拖后腿。

首节上一节574/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