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事情交给他!
朱元璋的这个承诺,还有这做法,是真的令人非常的有安全感,很有信心。
老朱不错,有事他是真上!
接下来的两三天时间里,韩成将他所知道的众多简体字,都给整理出来。
这个事情对于他而言,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辛苦。
主要是因为他来到这个时代后,已经通过写小说写出来了很多字。
又有宁国公主这个贴心的小媳妇。
根本不会用自己多操心,小媳妇儿就已经把这些字给整理了出来。
而韩成则把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字,按照拼音首字母进行了一个汇总。
方便接下来那些人,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编写。
同时还让宁国公主,在简体字后面标注上相对应的繁体字。
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这项工作韩成做起来,那当真是美妙无比!
身边有着美人添香,不时调戏一下自己的未来小媳妇儿,玩闹一番,心情当真是美到飞起。
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把该干的事情都给干完了。
所有的工作,都是做的极好。
而在这个过程里,好感度还有恋人积分,都在稳步的增加。
韩成如此惬意,其余人可就没有这样好过了。
尤其是那些,想要参与编撰洪武字典的人。
朱元璋抛出洪武字典这个大杀器,真可谓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的四处传开,惊动了无数人。
就连一些不问世事的老家伙,都想参与到这件事情里的。
那么多的人,可结果只有四个名额可以进行分配,那他们之间争夺的有多么激烈,有多精彩可想而知。
可以说,狗脑子都要打出来了!
吕本对于这个结果,那是真的开怀。
毕竟这里闹腾的越厉害,越有利于接下来,他这边动手除去韩成和朱允。
这三天时间里,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明争暗斗,各种利益交换和寸步不让。
有多年老友,都因此而反目成仇。
终于经过了一番的争抢之后,四个名额终于彻底确定下来……
三天后,上罢早朝的朱元璋,亲自将吴状元五人召到武英殿。
不论吴状元还是另外四人,一个个都是激动不已。
从朱元璋如此郑重的对待他们上,就能看出来,只要洪武字典能编撰好,他们这些人,必然会获得极大的殊荣。
成为他们人生阅历上,不可磨灭的光辉!
史书上他们也必然会名垂千古!
在他们期盼不已的目光注视下,朱元璋开始告诉他们,洪武字典的真相……
第247章 天花现身,韩成:我后台有亿点硬。
“诸位都是饱学之士,能够被选出来参与到这件事情之中。
也说明了诸位才学出众,得到了士林众人的认可。
这是我大明开国之后,所进行的头一个文学盛事。
诸位都需要尽心竭力去做,不要出任何的差错才行。
那说文解字不过是许慎一个人,给独立编出来的,尚且那样有名,流传这么多年。
如今咱准备编撰的洪武字典,乃是集合全国之力,又选出了你们这些饱学之士,共同出力进行编纂。
不说要超越那说文解字,至少也要和其持平才行。
你们可不要让咱失望!”
朱元璋看着在场几人出声说道。
听到朱元璋的话,吴伯宗几人用力点头。
“陛下还请放心,必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这等干系重大的盛事,我等便是豁出命去,也必须要将之给编撰好。
若是编撰不好,愿意提头谢罪!”
又吃了朱元璋一个超大的大饼,吴伯宗心情激荡之下,一不小心把这军令状,都给立了出来。
其余几人听到吴伯宗这话,先是一愣,而后便暗骂这吴伯宗不要脸!
这话是能乱说的?
只是吴伯宗都率先开口,说出这话了,他们这些人该怎么说?
必须要做出,相同分量的保证才行啊!
当下,不管心里面情愿不情愿,也都只好如同吴伯宗那样,表示若是修不好这洪武字典,愿意为此负责,提头来见之类的。
在说出这些话后,这些人心里面虽然有些不太舒服,但却也没有过于放在心上。
毕竟他们是真的鼓足了劲儿,想要将这洪武字典给编出来,不出任何的岔子。
就算是不说这话,他们也一样会认认真真,拿出使出浑身解数将之给弄好。
既如此,这样的话说上一说也没什么关系。
还可以在朱洪武这里,留下一个好印象。
朱元璋听了他们几个人的保证,一时间乐的眼都小了不少。
这可当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这坑可不是自己挖的,是你们自己硬要挖出来往里面跳的!
“好!好!”
他出声夸赞。
“诸位都是忠义之士咱大明最缺少的,就是你们这种一心为国的忠臣!
有了你们这些话,咱就放心了!
这洪武字典,你们肯定不会让咱失望。
肯定能将其弄的漂漂亮亮的!”
吴伯宗等人,再次表达了他们的信心和决心。
朱元璋笑道:“那多余的废话,咱也不多说了。
现在就给你们说一下,咱在这字典上的要求。”
重点终于要来了!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吴伯宗几人精神不由一振。
等着朱元璋开口吩咐。
实际上,如果是按照他们心中所想,朱元璋什么要求都别提,别瞎指挥,全丢给他们这些人来做就是最好的。
他们这些人,治学大半辈子了。
甚至有两个人,都白发苍苍了。
对于这文学上的事儿,最是了解。
朱元璋一个放牛,要饭当和尚的人,后面虽然也读了几本书,却并非孔孟门徒,儒家之人。
在这上面,他差的太远了,是一个真正的外行。
朱元璋不提什么要求,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和最大的支持。
不过这样的话却不敢说出来。
谁让朱元璋是皇帝呢?
他们只能是忍住满心的难受,等着朱元璋提出条件。
只盼朱元璋提出的条件,不会太离谱。
不过按照他们的了解,在这等重要的事情上,朱元璋一般也不会乱来。
朱元璋道:“其中的一大要求,便是每个字的写法,还有字的意思,都要将之给标注出来。
有些字不是一个意思,而有好几个意思,这些都要解释清楚。
不管是不是常用的。”
众人点头,这点儿要求是基础性的,也是最根本的。
朱元璋没有乱说。
但这话说的也有些多余,他们岂能不知道要如此做?
“其次便是,字典要一页一页的标出序号。
哪一个字在哪一页,都要在前面的目录上有所标注。
这样的话,方便后来人使用字典时进行查找。
这上面有两个办法,一个便是按照偏旁部首查找。
在前面的目录上,按照偏旁部首,把字典当中所记载的字都给标注出来。
相同部首的字,位于一个区域。
并将每个字所在的页数给标注出来。”
这倒是一个办法。
几人纷纷点头。
原来是朱元璋也不是瞎指挥。
想想也对,这等重要的事情,他怎么敢瞎指挥?
更何况自己几人是饱学之士,朱元璋在自己几人面前谈论文学上面的事,就是外行指挥内行。
心里面压力必然很大。
他担心一个弄不好会贻笑大方,所以提前做一些准备,免得说错了也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