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379节

  “咋可能不是催命符?

  陛下你自己算算,从大明开国有了免死铁券之后,你都弄死了多少拥有免死铁券的人了?

  这才不过是洪武十五年,历史上陛下您可是一直统御大明到了洪武三十一年。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陛下你杀的更多。

  等到陛下你去世的时候,拥有这免死铁券的人,基本上都被陛下你给处理的七七八八了。

  死亡率如此之高,你竟然还给我说这是保命符,不是催命符?

  这咋可能不是催命符?”

  韩成这一番话说出,在场的几人都愣住了。

  这……竟然还有这样的说法?

  初听之时,只觉得韩成说的不准确,甚是荒谬。

  可仔细想想,又觉得不无道理。

  只不过,朱元璋的面色涨的有些红。

  “你……咱杀他们自然有杀他们的道理。

  这些人都有取死之道!

  咱铁券上明确写了,谋反之罪不可饶恕。

  这些人还是不老实。

  远的不说,单说这吴良吴祯兄弟二人,他们得到这样一个下场,是不是大快人心?

  咱是不是没有杀错?!

  按你这样说,这些人都做出这样多的过分事了,咱还不能杀了?

  如此以来,岂不是都乱套了?”

  “我没有说你不能杀,也没有说你杀的不对。

  这些人作奸犯科,败坏朝纲,鱼肉百姓,死有余辜。

  可这不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免死铁券没用吗?

  真犯下大事了,免死铁券并不能护住性命。

  而平日里只要不胡作非为,也一样是罪不至死。

  如此以来,这免死铁券岂不是不管有没有,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韩成这一番话说出,顿时令朱元璋有些说不出来话。

  他之前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这个时候被韩成这样一说,才觉得,好像还就是这么回事。

  自己费尽心思弄出来的好东西,竟然成了鸡肋?

  可偏偏满朝文武,都没人看出来,还都对此趋之若鹜?

  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双目,都被利欲所遮蔽住了,使得他们根本就看不到这些。

  “那也不对,这东西既然是可有可无,拿不拿都没有区别,那你为何还不要?

  也远达不到你说的催命符吧?”

  朱元璋一琢磨,又想出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望着韩成询问。

  对于韩成将他弄出来的免死铁券,给说成催命符,朱元璋是耿耿于怀。

  边上的马皇后和宁国公主二人,此时也带着好奇的看着韩成。

  等待着韩成给出合理的解释。

  正如韩公子自己所说的那样,免死铁券最多也就是算得上,没有多大的用处而已。

  怎么就成了催命符?

  “真的犯事了,这免死铁券护不住,这事情陛下知道,我知道。

  但是那些家中有免死铁券的人,大多都不知道。

  在他们看来,他们有免死铁券在手,等于是多了一条,或者是几条命。

  这样的话,平日里行事,就不用那样谨小慎微了。

  可以使劲的浪。

  反正他们的命多。

  真的出事了,刀子也不会砍到他们头上。

  最多不过是用铁牌抵罪而已。

  在这种心理之下,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平日里做事,未免嚣张跋扈。

  并一步步的酿成大祸。

  这样算起来的话,这免死铁牌是不是就成为了催命符?

  倒不是说没有了免死铁券,这些人就不会犯错,行事就不会乖张跋扈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免死铁券的存在,无形之中,会助长那些人在这方面的嚣张气焰。”

  韩成这话说出来之后,朱元璋愣了一下,为之默然。

  这……真的算起来的话,好像……还真的就是这么回事!

  自己为了嘉奖有功之臣,所弄出来的免死铁券,本意是好的。

  是为了表彰和嘉奖这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们。

  那时候,大明才建立没多长时间,自己是真的想要和这些老兄弟们,一直好好的相处下去。

  在这点上,争取不向刘邦等人学习。

  结果,后面这些老兄弟中的很多人,和自己越走越远……

  以往自己总是觉得老兄弟们,在大明建立之后,变得太快。

  很多迅速的就堕落了,活成了他们之前最为痛恨的人。

  很多事情,哪怕是自己三令五申都不成。

  可结果现在,听了韩成的话之后,才忽然间意识到,这些老兄弟们最终走向这条路,自己在里面需要负的责任也不小!

  自己好心弄出来的免死铁券,无形之中,助长了他们走向堕落的气焰……

  边上的马皇后和宁国公主二人,也都没有说话。

  不过二人心中感受,则是天差地别。

  马皇后被韩成的话,听的感慨万千,勾动了不少的记忆。

  觉得韩成说的没错,从这方面来看的话,将这免死铁券给说成催命符,是一点都不错。

  至于宁国公主,这时候则是满脑子都是自己的韩公子真棒!

  真厉害!

  自己父皇这样一个不服输的人,都能被他说的默然。

  这份功力,当真是惊人!

  最为重要的是,韩公子说的还有理有据。

  许许多多人都不曾看明白的事情,韩公子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真不愧是自己的韩公子!

  也幸好朱元璋不会读心术,不知道自己女儿此时心中的想法。

  不然的话,只怕老朱将会更加的沉默。

  “其实除了这些之外,这免死铁券,还有一个更大的弊端。”

  韩成的话一出口,顿时就将在场几人的目光都给吸引过去。

  多少都显得有些错愕。

  刚才韩成说的弊端就够不小的了,怎么现在,韩成却说,有更大的弊端?

  这免死铁券,真就这样的不堪?

  朱元璋心中更是不服气。

  虽然他在韩成这里受到打击,不是一次两次了。

  可此时听到韩成说这话,还是觉得有些不能接受。

  总不能自己弄出来的所有东西,都不成吧?

  他没有说话,望着韩成等待下文。

  想要看看韩成,能在这事情上,说出什么花。

  “这更大的弊端,在陛下的洪武朝,以及接下来的永乐朝,倒是没有。

  因为不管是陛下,还是永乐帝都是很强势的帝王。

  那些人真做的很过分,哪怕是手持铁券,也一样不成。

  该杀还是杀。

  但再往后就不成了。

  虽然陛下将手中有铁券的人,给处理了一个七七八八,但还是有人在陛下在的时候,没有怎么犯下大错,将家族还有陛下颁发的铁卷,给安安稳稳的传了下去。

  这些人本分,并不代表着他们的子孙后代本分。

  后代里不乏作奸犯科,将事情做得极为过分之人。

  但到了此时,后世的皇帝却不好处置他们。

  在陛下,还有永乐朝不好使的免死铁券,在后面的其余朝代,是真的好用。

  免死铁券,真的能免死!

  这就是我说的,免死铁券更大的弊端。”

  韩成的这些话说完,周围非常的安静。

  方才还觉得不服气的朱元璋,这时候心中的不服气,全都消失了。

  韩成所说的更大弊端,竟然是这个!

  顺着韩成所说的想一想,这确实是一个更大的弊端。

  一个家族一旦存在的时间长,家族成员多,一代代的延续下去,总会出现一些祸害。

  自己这个开国皇帝,还有老四这个脾气同样不好的人,不会太过于顾虑这免死铁牌。

  只要做的过分,自己该出手处置,就出手处置。

首节上一节379/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