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279节

  半个月后,他又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拜谒陛下你的皇陵,并留在那里负责。

  当时南京地区,有地震发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打消这个念头。

  他虽然比较宽仁,但在很多事情上,都很有自己的主见。

  迁都之行,正在他的主导下迅速进行……”

  “这么说,咱大明的京城又变成应天了?”

  说完之后,朱元璋又觉得不对。

  “你之前不是说了,自老四迁都之后,我大明就开启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时代吗?

  这样来看的话,等于说是朱高炽此番迁都没有成功,又或者是后面的皇帝,再次将都城给迁回到了北平?”

  朱元璋更加倾向于是今后,又有别的皇帝将都城给迁回了北平。

  因为这个时候,等于是朱高炽,还有朱高炽朝中的诸多重臣,都是想要做这件事。

  除非老四从棺材板里跳出来,否则没有任何人,能在这件事情上阻拦他。

  “是此番迁都没有成功。”

  竟然是没有迁都成功?!!

  朱元璋闻言顿时愣住。

  什么情况这是?

  莫非真的是关键时候,老四揭棺而起,阻止了这次行动?

  这不可能吧?

  真要是能这样的话,他早在朱允做出一系列混账事的时候,就这样做了,废了朱允这孙子!

  “这到底是咋回事?莫非是最后关头,朱高炽突然又改变了念头?”

  朱元璋是真的想不明白。

  “不是,是……他在这个行动开始之前,去世了……”

  啥?!

  朱元璋的眼睛瞪的老大。

  韩成口中说出来的这句突然去世,是真的令他意想不到。

  这好好的人,咋说去世就去世了?!

  “这…他也没有当上多长时间的皇帝吧?咋就去世了?”

  朱元璋一脸懵逼的询问,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整凌乱了。

  “确实没有当上多长时间的皇帝,十个月就去世了。

  至于去世的原因,是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不然当初永乐帝也不会给朱高煦画世子多疾,汝当勉力之的饼了。”

  才十个月就去世了?!

  才十个月就去世了?!!

  哪怕是朱元璋知道朱高炽自幼身体不好,可这个时候,也依然被韩成说出来的这个消息,给整的脑瓜子嗡嗡作响。

  整体来看,这朱高炽能力还很可以的,他还指望着朱高炽能如同鞑子皇子里面的那个雍正一样,好好的搞好内政,为大明积蓄力量。

  消除掉老四留下来的隐患,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更为坚实的大明,成为大明极为重要的一环。

  可哪能想到,这才不过是短短十个月的时间,他就去世了!

  这……

  朱元璋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当真是天不佑大明啊!

  寿宁宫的偏殿里,再一次的陷入到了沉默中。

  “按照韩成你的说法,这个时候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朱高炽突然去世,汉王朱高煦还在,这等情况下,只怕朱高煦会忍不住出手吧?”

  沉默了一阵儿之后,朱元璋声音有些疲惫的向韩成询问……

第186章 朱瞻基把他叔叔做成烤鸡了。朱元璋:??!!!(三合一)

  听了朱元璋的话之后,韩成忍不住对朱元璋,竖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老朱,不少事情自己还没有说,他就能将之推测出来了。

  “陛下说的没错,确实还是闹出了乱子。

  谁都没有想到,仁宗皇帝会如此短命。

  许许多多的人,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朱高炽患病严重的,就已经是先一步的,让人加紧前往南京去召皇太子回京。

  只不过前去的人还没有到南京,他就已经先一步去世了。

  朱瞻基得知了消息之后,加紧往北平赶,要回去稳定大局。

  而汉王朱高煦,在得知了这事情之后,则是大喜过望。

  对于他而言,这个惊喜来的实在是过于突然。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朱高炽竟然如此短命。

  才不过是短短的时间,就已经驾崩。

  原本以为,他已经是错过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哪里想到,这才不过是过去了短短的时间,又有一个天大的机会,来到了他的面前。

  这一次,他绝对不能再错过!

  所以,朱高煦马上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那就是在路上截杀,从南京返回的皇太子朱瞻基,然后自立为帝。

  不过,因为动手动的过于仓促,再加上朱瞻基那里,早就料到了他二叔会不老实,极大可能会在路上对他进行截杀,有所防备。

  所以这一次的截杀,并没有成功,被朱瞻基成功躲了过去。

  朱瞻基返回到了北平城,一边治理仁宗丧事,一边登基称帝。

  并将第二年,定为宣德元年。

  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也立刻召集人手,加强京城防御,防止会有人在趁此机会,攻打京城,进行谋反。

  朱瞻基在永乐九年,就被立为了皇太孙,后面又经常被永乐帝带在身边教导。

  可以说他继承人的身份,非常坚挺。

  朝中臣子没有几个觉得,他不应该成为皇帝。

  再加上他是真的有手腕。

  所以很快就稳定住了局势。

  因为仁宗皇帝突然身死,而造成的紧张局势,很快就被平息了。

  一个对于朱高煦而言,非常好的机会,又一次的溜走……

  接下来,就是一系类的封赏,提拔。

  那些藩王,宗室也都一样是各有赏赐。

  这是必要的,安抚人心的手段。

  其中,对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赏赐,要厚于其他王府。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亲疏有别,这是朱瞻基的两个亲叔叔。

  这件事情之后,朱高煦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开始向宣德皇帝,敷陈利国安民四事。

  宣德皇帝得到之后,随后就命有关官员,将其建议予以实施,又复信答谢。

  从此之后,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请求,宣德皇帝都按照他的意见一一照办。

  这令朱高煦,误认为大侄子宣德皇帝,软弱无能,更加骄横狂妄……”

  朱元璋忍不住摇摇头,既为朱高煦狂妄无知,不知收敛而气愤。

  又为朱瞻基能成功避开朱高煦的拦截,成功称帝,避免了一场内乱而长松了一口气。

  可听到了韩成说起了朱高煦上书言事,而朱瞻基却又都同意照办之后,又忍不住的叹口气。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朱瞻基这小子在憋着坏呢!

  他这是也在将他二叔,当成傻子来戏耍!

  就是一步步的,用这些事情,来令朱高煦变得更为骄狂,令其忍不住的出兵谋反。

  这等事情一旦发生,那他就有机会,光明正大的将朱高煦给解决!

  从朱高煦此前做出来的诸多事情来看,只怕朱高煦这家伙,还真的会忍不住……

  “宣德元年八月,经过了一番的试探,还有一番的思索之后,朱高煦觉得机会已到,开始起兵造反。

  他联合山东都指挥靳荣一起动手,又在卫所散发刀箭、旗帜等军中所需之物。

  并掠夺周边郡县的,所有马匹,设立前后左右中五军。

  任命手下王斌、朱恒等为太师、都督、尚书等官职。

  一时间,声势倒是颇为浩大。

  除此之外,为了让事情变得更为稳固,朱高煦还准备联合英国公张辅为内应。

  毕竟张辅也是军中大将,当初永乐帝还在的时候,和他一起打过仗,为军中勋贵。

  在他看来,这事情极大可能会成功……”

  朱元璋闻言,摇了摇头,觉得这朱高煦实在是太愚蠢了!

  造反都造反的不专业。

  连谁是敌人,谁是朋友都分不清楚,这还造个屁的反!

  那张辅获封国公,听韩成之前所说,早在永乐元年攻打安南的时候,就带兵挂帅了。

  这等人物,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疯了才会跟着他造反!

  “张辅得到这一消之后,转手将朱高煦告发了。”

  果然,接下来韩成的话,证实了朱元璋的猜测。

  “朱高煦造反的时候,御史李浚在家守孝,得知朱高煦谋反的消息之后,立刻改名换姓,由小路一路疾驰,赶往京师告知此事。

  宣德皇帝得知此事,为之大惊,但仍不忍用兵。

  不想用战斗解决问题。

首节上一节279/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