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277节

  不仅如此,还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三千人。

  随后,又击杀兵马指挥,僭用御用车马器物。

  永乐十四年十月,永乐帝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违法之事达数十起,勃然大怒,对其痛斥,剥夺冠服,将其囚禁在西华门内。

  准备将他废为庶人。

  这个时候,太子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在永乐帝面前极力为他请求。

  永乐帝怒气显然不少。

  虽然如此,也并没有因此就彻底的放过朱高煦。

  他削去朱高煦的两护卫,并将他的一些亲信诛杀。

  永乐十五年三月,永乐帝将朱高煦徙封乐安州,并命他即日起程。

  因为才被敲打过,所以朱高煦这次不敢再反抗拖延,只得就藩。

  但是他到了封地后,并不老实,心中怨念加剧,更加着急地策划谋反。

  皇太子朱高炽,得到一些风声,曾经多次致书劝诫,让朱高煦老实,不要胡乱行事。

  但汉王哪里会听?

  依然在为这方面做努力。

  永乐帝去世,对于汉王来说,是一个天赐的好机会

  但这个机会,他并没有抓住。

  这一方面是因为,永乐帝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逐步的削弱朱高煦的权柄,并铲除,瓦解他的心腹之人。

  另外一方面,太子朱高炽确实很有一手,朝中亲信特别多。

  到了这个时候,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是皇太子的。

  毕竟他这么多年皇太子,可不是白当的,国也不是白监的。

  再加上永乐帝留下的遗诏,确认他的天子位置。

  三者相加起到的结果就是,一直到太子朱高炽,都已经成功继承皇位,并对外公开永乐帝去世的消息之后,汉王朱高煦才知道他爹已经没了。

  在得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朱高煦的心情有多复杂,可想而知。

  对于其余人来说,在这种木已成舟的情况下,就算是心中有再多的不甘,那也只能是认命了。

  绝对不会再采取什么行动。

  但汉王朱高煦,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密谋了这样长时间,又怎么会轻易放弃?

  这已经称为他的执念了!

  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就遣心腹入京,伺机叛乱。

  不过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皇帝的朱高炽的操作来了。

  直接下诏让朱高煦回京城。

  如此平平无奇的一招,却一下子就将压力,给到了朱高煦的身上。

  令其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之中。

  经过了一番反复的权衡之后,朱高煦还是选择了奉诏入京城。

  进入京城之后,朱高炽并没有对他赶尽杀绝,相反还增加其俸禄,赏赐宝物数以万计。

  兄弟二人相处一番之后,又命令其归藩乐安。

  当年十月,仁宗皇帝又封朱高煦的嫡子朱瞻坦为世子,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

  寿宁宫里,随着韩成的声音落下,朱元璋提起的心也放了下来。

  还好!

  还好!!

  他最为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朱高炽他们,并没有因为继承皇位的事情,兄弟阋墙,同室操戈。

  感到庆幸的同时也有些恍然,觉得自己之前,多少还是有些小瞧了的老四。

  也对啊!老四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藩王的危害他比谁都清楚。

  逗傻子玩归逗傻子玩,又岂能一直不停的逗下去?

  有些事情终究还是要安排的。

  若非是没有老四在后来,所安排的那些事情,依旧让其掌握强大的军权。

  依照朱高煦此人的表现,想要他老老实实的,只怕并不容易。

  朱高炽没有好那样拿捏他。

  “老四不还有一个三儿子吗?他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动静吗?”

  沉默了一会之后,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想起了朱高燧。

  韩成道:“确实没有动静。

  不过,准确的来说不是没有动静,而是提前有了一些动静。”

  “提前有了动静?”朱元璋闻言有些好奇。

  这听起来,有些不太符合这家伙的行事风格啊。

  “朱高燧虽平日里行事嚣张,但其实内里还是挺有分寸的。

  不然的话,在后世也不会落一个‘狂妄居士’的称号。

  永乐二十一年五月,永乐帝就生了一次病,且病的还不轻。

  那时候,护卫指挥孟贤等人,勾结钦天监王射成,及内侍杨庆的养子伪造遗诏,准备毒死永乐帝。

  并废掉太子朱高炽,立赵王朱高燧为帝。

  事情一旦做成,他们就是妥妥的从龙之功!

  不过,事情还是败露了。

  总旗王瑜的姻亲高以正,在为孟贤策划阴谋后,将事情告诉了王瑜。

  王瑜立刻上告朱棣。

  再然后孟贤就被逮捕了。

  搜查出了伪诏,孟贤等人伏诛。

  而王瑜则升为辽海卫千户。

  当时永乐帝,当面质问朱高燧:“你做的吗?”

  朱高燧瑟瑟发抖,吓得说不出话。

  皇太子朱高炽,极力为朱高燧辩解,说这是下人所为,朱高燧一定不知道。

  自从这件事之后,朱高燧行为日益收敛。

  永乐帝去世,太子登基这事情里,他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听了韩成这样说,朱元璋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了这事情的始末。

  但这些人造反的事情,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说是老四得病之后,觉得自己年事已高,考虑儿子们今后会搞事情,专门设计弄出来,用来使劲敲打朱高燧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从结果上来看,这一次的事情,影响意义深远。

  令朱高燧直接就断绝了今后参与皇位之争。

  减少了诸多麻烦。

  很难说,这不是老四在为今后的事情铺路。

  看来,老四对于各种事情都有考虑,他真的已经是以为非常合格的帝王。

  多年的帝王生涯,早就将他给锻炼出来了。

  “那狂妄居士是怎么回事?你们后人为何会这样称呼朱高燧?”

  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这个啊?这主要是出自于后世,所拍摄的一部影视作品。

  说是汉王勾结赵王准备谋反。

  赵王朱高燧,准备以察看火药库为名,准备一举占据火药库这一战略要地。

  结果,却被看守的将领阻拦,不让他进去。

  朱高燧顿时就怒了。

  出声大喝:‘狂妄!!’

  准备硬闯。

  然后那看守的将领,对朱高燧说:有旨意。

  前一刻还嚣张跋扈至极的朱高燧,瞬间就怂了。

  声调瞬间都低下来了。

  望着那守卫说了一句:今晚我没来过,就一路匆匆的走了。

  虽是影视杜撰,但因为生动形象,所以传唱度一下子就起来了。”

  如此向朱元璋说完,韩成倒是忽然间想起,朱棣家的老三,这个时候已经出生了。

  今后自己若是有机会了,倒是可以教教这孩子说狂妄二字。

  原来是这样!

  听了韩成的这一番解释,朱元璋算是明白,朱高燧为何会被称之为狂妄居士了。

  根据韩成所说,去想想当时的情景,确实让人觉得有趣,有喜感。

  “奥,对了,老四临终,除了留下遗嘱,令皇太子登基之外,还有没有留下其余的东西?”

  朱元璋思维挺跳脱,上一刻还在说着狂妄居士的事,下一刻就又将话题转移到朱棣身上了。

  “倒还真的留有别的遗言。”

  听到朱元璋这样一问,韩成倒是想起来了。

  “什么遗言?”

  朱元璋显得多少有些迫不及待。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老四这种帝王,在临终时留下的遗言,不用多想,肯定非常重要。

  “夏元吉爱我。”

  什么玩意?

首节上一节277/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