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243节

  “咱等等就将老三,老四都给分封到北边去,将现在还属于元鞑子的地方,给他们做封地!

  打下来的地方,名义上归大明,实际上他们可以在里面行使天子权威!”

  朱元璋现学现用,拍着自己大腿,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决定。

  心里还有些得意。

  既然你老四能打,那就使劲让你往北打。

  这样的话,不仅仅能让大明北面没有边患,还可以令大明的势力范围变得更大!

  好女婿韩成,给出的这个主意就是好!

  一瞬间,压在朱元璋心头的那块石头没有了!

  结果,韩成却连连摆手:“陛下,别这样,别这样陛下,这样真不行,你不能这样封。

  这样分封的话,到了后来只会坑了晋王和燕王,就算是坑不住他们,也会坑了他们的子孙后代,以及今后的大明!”

  听了韩成的话之后,朱元璋不由的一愣。

  这不是你说要进行分封的吗?咋咱这个时候说进行分封,你又说这样的话了?

  “韩成,你这是啥意思?莫非是觉得,将老三老四封到那边去,他们不会是鞑子残余部落的对手?会将他们陷入到死地里?”

  韩成摆手:“并非如此。

  若是陛下真的舍得将他们二人那地方去分封,依照晋王和燕王二人的能力,还真的有可能在那里打下一片天地。”

  “那……你的意思是说,今后老三老四他们会调转马头,返回来攻打大明?”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之后,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他们敢!”朱元璋把眼睛一瞪,提高了声调。

  “反了天了他们!敢回来攻打大明!看咱不将他们抽个半死!”

  边上的朱标也道:“韩成,这等事情应该不会发生吧?老三老四他们,咋可能这样忘本。”

  韩成道:“陛下,大哥,事情不是这样。

  到了那个时候,只怕并不是说他们不想就不想的。”

  “咋?还有人会逼着他们这样做不成?”

  韩成点头:“确实如此。”

  朱元璋一愣:“老三老四不会这样废物的,会让麾下的人逼着他们做事。”

  韩成摇了摇头道:“陛下,我说的并不是晋王燕王,或者是他们的后代掌握不住权柄,会被手下之人架空,被人逼迫着前来攻打大明。”

  不是这样?

  那是那样?

  朱元璋朱标父子二人,都被韩成说的话,给弄懵了。

  有些不明白韩成到底在说什么。

  韩成想了想道:“陛下,大哥,你们也对历史很了解,想来也是知道游牧的,和咱们之间的争斗吧?”

  朱元璋,朱标二人都点了点头。

  几乎是从有历史记载开始,这种争斗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先秦时期有犬戎等,秦朝有匈奴,始皇帝为了抵御匈奴,派蒙恬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大汉建立之后,一样需要面对胡人的威胁,刘邦都被困在了白登山。

  后来汉武帝上位之后,开始死磕匈奴。

  寇可往,吾亦可往!

  涌现出了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冠军侯霍去病这等英雄!

  使得匈奴人悲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发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最强音。

  彻底奠定了一汉当五胡的地位!

  一直到东汉,那些大小诸侯,还能将边上的胡人,按在地上摩擦。

  司马氏,五胡乱华,隋唐时期有突厥。

  宋朝时期,有辽金元……

  一直以来,汉人和胡人之间的争斗,就没有停止过。

  “那陛下大哥知道,胡人为何会经常南下,前来攻打我们吗?”

  “这些蛮夷,不服王化!一个个野蛮的狠,总想抢我们!

  我们华夏地大物博,好东西多!”

  朱元璋率先开口。

  韩成点了点头。

  朱标道:“那些人生性野蛮,北面又冷,遭灾了,活不下去,所以要来我们这里抢吃的。”

  韩成再次点头。

  接下来,朱元璋,朱标二人,又各自说出来了不少的原因,韩成都表示他们说的对。

  等到他们二人实在是想不出什么理由了,韩成道:“父皇和大哥说的那些都对,但是却没有说出根本的原因。”

  没有说出根本的原因?

  自己二人都已经说了这样多,可谓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了,结果竟然还没有说出真正的原因?

  朱元璋朱标二人对视一眼,都显得有些懵逼。

  “那……那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朱标开口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道:“大哥,你让人弄一个大明的地图过来,我与你一说,你们就明白了。”

  朱标立刻走出偏殿,前去吩咐人取舆图。

  而在等待人将舆图送过来的过程里,朱元璋和朱标二人还在这里想韩成说的根本原因。

  想到脑袋都快要裂开了,又尝试着给出了几个原因,但依旧是韩成所说的。

  这让朱元璋朱标二人,显得有些苦恼。

  但同时对于韩成所说的根本原因,也变得更为的好奇。

  迫切的想要知道,韩成说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而韩成则在这个空闲里,将之前地上画出来的格子里面,摆放的大米都给重新装了起来

  争取不浪费一粒。

  这些米淘洗一下,还可以继续吃。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大米,和后世不一样,后世吃的都是精米,非常干净。

  这个时代的米,哪怕是皇家吃的,也难免会有一点小石子之类的东西。

  吃的时候,本就需要好好的淘洗。

  等到韩成将这些米都给装起来之后,地图也被人送了过来。

  朱元璋朱标二人,亲自将其展开,摊在了桌面之上。

  然后目光落在韩成身上,等待着韩成给他们解答谜底。

  韩成在地图上看了一阵儿之后,拿起炭块,在上面从东北到西南画出来了一条弧形的线。

  之所以用炭笔画,而不是用鹅毛笔,这是因为炭块画出来之后,不会影响地图的继续使用。

  韩成所画的这条线,就是我国的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

  这是高中地理必须学的东西。

  这条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飒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看到这条线了没有?

  这条线,在我们后世被称之为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这就是胡汉之争的根本原因。”

  韩成画好之后,仔细的看了一阵儿,确认自己画的大差不差之后,这才开始向早已经等的望眼欲穿朱元璋和朱标二人解释。

  四百什么降水量线?

  这是什么东西?

  这东西咋就成为胡汉之争的根本原因了?

  朱元璋朱标有些大眼瞪小眼。

  韩成道:“我们这里,东面临着太平洋,南面的一些地方,则接受来自于印度洋的水汽输送。

  一般越是靠近东南,雨水就越多。

  一些可以截留水汽山脉附近,降水量更大。

  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就是说在这条线的北面,每年的降水量少,低于四百毫米。

  这条线属于半干旱地带,和半湿润地带的分界线。

  也是森林和草地的分界线,亦是农耕地区,和游牧地区的分界线。

  因为往北降水量不多,因此不适合种植,更适合放牧。

  想对于农耕地区,游牧地区更容易遭受旱灾的影响,以及寒冬的影响。

  抵御灾害的能力更差。

  一旦遭灾,尤其是遭受大灾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就会在生存本能的驱使下,朝着南面移动,来侵占抢夺我们。

  这是大环境,不是人能改变的。

  陛下你今后真的将晋王,燕王封到那边去,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他们也只能是过游牧的生活。

  今后遭了大灾,哪怕是他们再不情愿,再极力反对,那也没有用。

  他们所建立的王国里的臣民,到了那时候,绝对不会听他们的。

  肯定是要南下寻找活路。

  这条线就是胡汉之争的根本原因,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听到了韩成的话之后,朱元璋朱标二人,这才变得恍然起来。

  觉得韩成说的确实对。

  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人都要活不下去了,那肯定是要造反的,肯定是要南下的。

首节上一节243/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