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第85节

等到他们来到前院,除了看到遍地的尸体,也看到了活人,其中,黄荣就在。

黄荣一看到他们,顿时嚎啕大哭,“我、我差点死了。”

胡洪光已经走到了衙门口,有什么东西洒在了脸上,用手一模,全是血。

然后一个人倒在了他面前,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倪锐。

胡洪光原本怀疑这一切是沈青云的手段,但倪锐已经投效他了,如果真是他所为,难道连投效之人都要赶尽杀绝吗?

一股寒意升起,随之而来的是愤怒,要真是沈大人所为,能与之为伍吗?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少。

“胡大人,依你看,眼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胡洪光铁青着脸,问他,他问谁!

***

“听说了吗,衙门遭到海盗报复,死了好多官兵和大官。”

“听说那群海盗冲着沈大人来的,还把沈大人劫走了。”

“这些海盗太可恶了,先是不让咱们出海,沈大人好不容易运来了粮,居然还被报复了,我真想去当兵,把他们全部杀了。”

“那些海盗和俞大人是一伙的,他们肯定都有狼子野心,想谋害沈大人。”

“那沈大人怎么样,还好吗?”

“老天爷保佑,一定要让沈大人平安,他是好官。”

城中百姓都在议论这件事,就连胡洪光,回到家,都在听媳妇说这件事。

第141章 恩威并施

“沈大人没事吧?”

胡洪光正对沈青云有气,听到媳妇这么问,顿时火冒三丈,“你一个妇道人家,管这么宽干什么,家里这些事还不够你忙是不是,要是闲得慌就多干点活。”

妇人一听,也来了气,“你冲我发什么火,我是个妇道人家,可我知道沈大人带来了粮食,你们这帮人光吃闲饭不干事,硬生生被逼着几个月出不了海,海盗猖狂,百姓苦不堪言,看看人家沈大人才来多久,粮食海盗全都解决了,那群天杀的,居然还报复沈大人,迟早要遭天打雷劈。”

胡洪光不做声了,寒窗苦读多年,心怀苍生,想过做个好官,为百姓们做点实事,可他不善打理人际关系,不经意间就把人得罪了。

这么多年,始终是个小小的从七品,有什么想法,只要提出来,几乎都会遭到俞大人反对。

他提出清剿海盗,官府听从了建议,浩浩荡荡一群人去了丹山岛,结果惨败,从那以后,官兵就被吓破了胆,任海盗在丹山岛为所欲为。

而沈青云的种种做法他是佩服的,可……沈青云杀了那么多人,心狠手辣,这样的上官他看不惯。

妇人见他不吭声,多年的委屈全都一股脑说出来,“反正我就希望沈大人好好的,咱们能吃饱饭,你好歹也是个官,可你看看咱们家,连个商户都不如,孩子们读书要勒紧裤腰带,家里没有下人,什么事都得我来做,别人喊我官爷娘子,我算哪门子官爷娘子!”

“我不跟你争,反正我跟你说不通。”

胡洪光一甩衣袍,往书房去了。

妇人还在那里抱怨:“好歹是个官,就不能让家里日子过好点吗,我跟着你吃苦受累就算了,孩子们不该过这种日子。”

胡洪光捂住耳朵,不敢再听下去。

他想像别人那样,昧着良心做事,自然有大把钱财,可过不了心里那关,熟读圣贤书,无法做藏污纳垢之事

***

城门关之前,沈青云终于出现了。

百姓奔走相告:“老天爷有眼,沈大人没死。”

要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俞元继死了。

百姓们不敢摆在明面上说,私下里,都在庆祝,“死了好,死了好,这个大贪官终于死了,老天爷开眼了。”

舆论往好的地方发展,当然其中少不了有人推波助澜,沈青云回到衙门,看到还未清理干净的血迹,直接抬脚踩了上去。

“事出突然,先把各位大人叫过来,本官有事跟他们相商。”

其实根本用不着人去叫,他们听到沈青云回来的消息,第一时间赶到了衙门。

王轩看到沈青云,连礼数都顾不上了,扑过去一把抱住他,“太好了,大人您回来了就好,属下生怕您出意外,都准备好了烧香拜佛,每日沐浴斋戒,祈求上苍保佑,好在您吉人自有天相,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衙门里剩下的官员,要么是中立派,要么是顽固派,还有一类人,就是王轩这样的马屁精。

胡洪光仅用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不屑冷哼:“马屁精。”

沈青云嘴角抽了抽,难怪马屁精受欢迎,不得不说,王轩这番话拍的他舒服至极、

他像个慈爱的父亲般,拍了拍他的头,“这海盗贼子实在可恶,俞大人和梁大人在混乱中身亡,还有很多将士因此丧了命,他们属实胆大包天,所以,本官决定,整理海域,全民清剿海盗。”

大家都心知肚明,俞元继和倪锐一干人想要借海盗之名杀沈青云,带了两百多官兵,要不是沈大人提前出城,恐怕早就被杀死了。

在这场生死权力之争中,沈大人胜的机率太小了,几乎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然而,沈大人还是胜了。

就跟那次出海一样,出乎所有人预料。

有人大呼:“沈大人能平安回来,是百跃之福。”

“百跃之福。”

沈青云摆摆手:“你们不必如此谦逊,百跃经历了水患,流民作乱,海盗,如今百废待兴,还有很多事等着做,各位同僚,以后还要多仰仗你们协助。”(

“不敢不敢,沈大人严重了。”

上官下属,一番谦虚推让以后,沈青云放低了姿态,该有的礼贤下士礼数也到位了。

“胡大人,你掌管着粮粟,这里有一项重要事需要交付于你,不知你可否愿意?”

胡洪光没想到自己会被突然点名,诧异过后并没有任何谄媚,一看就是个老顽固。

“下官还不知道是何事,不敢贸然答应。”

沈青云道:“很重要的事,先谈其他的事,等稍后你来书房,我们细细商量。”

一时间,很多双目光落在胡洪光身上,这么多年,他像个隐形人似的,根本没人把他放在眼里。

谁能想到,夺权成功的沈大人,第一个点他的名。

难道胡洪光要受重视了?

沈青云挑着要紧的事处理了一下,把公务安排好,如今死太多人了,空出很多位置,这时候需要人填补。

他顺理成章把姚孟两人提携为同知州,另外衙役也需要重新招募。

一件件,一桩桩,都急需解决。

还有件万分紧急的事,就是岛上的盐厂建立,以及防卫之事。

之前有俞元继等人的阻拦,沈青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如今都得安排起来,不然拖太久,岛上肯定会生变。

那些商号船帮,愿意出人出力帮着攻打丹山岛,打赢之后要是得不到想要的利润,到时候就会变成利刃,转而刺向他。

公务大致安排好以后,沈青云和胡洪光来到了书房。

沈青云很宝贝的拿出一个袋子,打开,里面是番薯。

很显然,胡洪光并没有见过,“这是什么?”

“番薯,是粮食,这次在东番花了大代价,才从红毛怪手里换了点,这要是推广出来,将会养活很多人。”

胡洪光眼睛都亮了,“当真?”

沈青云立即垮下脸,“这种事本官岂会和你开玩笑,现今,我把扩种的事交由你,你必须每隔三天跟我汇报情况,你全部精力放在这上面,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明年四五月份,我要整个百跃的百姓都能种上番薯。”

胡洪光踌躇,不知道该不该答应,半晌,还是应下,“是,属下遵命。”

沈青云冷下脸,恩威并施道:“这关乎百姓,要是有半点差池,胡大人别怪本官翻脸无情,当然,你要是做得好,本官重重有赏。”

第142章 百废待兴

衙门前,几个衙役拿着一张大告示,一粘贴好,立即围满了百姓。

很多百姓并不识字,对着告示看不明白,就在他们想找个识字的问一下,一向凶神恶煞衙役居然主动开口,态度还是前所未有的友善。

“这是招人的告示,要是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报名,不过选不选得上就得看你们本事了,好吃懒做的不要,偷奸耍滑的不要,挑衅闹事的不要,每天一百文,一天两顿干饭,另外匠人,每天可以多得十文。”

这话一出,人群炸开了锅。

“有这么好的事?”

衙役想到上面的命令,耐心解释道:“还得听从安排,有些人干活的地方在丹山岛,要出海,去了一次可能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

这让蠢蠢欲动的很多人歇了心思,家里有老有小,要是去了丹山岛,家里出了事都没人照应。

衙役见他们议论纷纷,继续道:“丹山岛那边可以携带家人,只要报名通过,妇女和半大孩子都可以找活干,妇女一天五十文,要是干得好,每天可以多贴补十文,至于孩子,每天二十文,要是做得好,也有补贴。”

人群中,有个叫田娘子的,一听到这话,顿时一喜,“女人也能干活,一天五十文,当真。”

衙役怒了,呵斥道:“告示都贴了,官府办事,还能有假。”

旁边的同伴悄悄碰了一下他,提醒他注意态度,衙役平时耀武扬威惯了,一时给忘了,想到沈大人的雷厉手段,艰难扯出一个笑:“消息千真万确,你们现在就可以去报名,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当场问清楚。”

一群人中,总有胆子大的,有人率先进了衙门,果然,在里面摆放着几张案几,有官吏负责登记,报名的时候还会问一些问题。

等到这批人出来,其他人围了上去。

“咋样,真有活干,报上了吗?”

有人兴高采烈,有人一脸沮丧,高兴的是报上了,大家见情况属实,很多人涌进了衙门。

在他们眼里,原本让人胆寒的衙门,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

符娘子一脸愁容,城内如今能买到粮食,粮食的价格和之前差不多,可家里没有钱了。

她男人死的早,有两个儿子和婆婆要养,每天累的像老牛,也不够家里人吃,三天两头饿肚子。

她一般给人洗衣做饭,这种活不是天天有,工钱也低,可除了这些活,其他人也没她能干的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好友田娘子的声音。

“你在家啊,快快快,跟我去衙门。”

“衙门?出、出啥事了?”符娘子眼皮一跳,心里怕的要命,生怕两个儿子在外面惹事了。

田娘子一拍手,大笑道:“看把你吓得,怪我没给你说清楚,放心没啥事,就是衙门那边在招工,妇女每天能拿到五十文,要是做得好,还加十文,你家两个小子也可以带过去,每人每天能拿到二十文咧。”

符娘子不太敢相信,“真的?有这种好事?”

“千真万确,我报上名了,赶快去,要是去晚了,不要人了,那时候就晚了。”

符娘子一听,管不了那么多,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要是再不挣钱,一家子都得喝水填肚子,加上信任田娘子,于是也没多想。

符娘子报好了名,准备开开衙门,这才发现报名的人越来越多,要不是有衙役维持秩序,衙门都要被挤爆了。

符娘子见到田娘子,感激道:“多亏了你,不然我还不知道这事,晚一点,说不定就报不上了。”

“你跟我这么客气干啥,我们俩认识这么多年了,不得互相帮衬点,你男人没了,儿子婆婆都靠你,我家那口子,每个月都要抓药,咱们俩,都是苦命人。”

两人说着说着就哭了。

***

首节上一节85/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