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第37节

李家刚过最忙的那几天,听到村里这些话以后,才知道沈家的庄稼还没收上来。

李婆子去了沈家,想看看啥情况,实在不行让儿子们帮忙干两天活。

第58章 太能吃

李婆子到了沈家,院子里没人,喊了好几声,才听到主屋那边传来陈氏的声音。

李婆子进了屋,就看到陈氏躺在床上。

“婶儿,郎中看过没,严不严重?”

陈氏坐起来,“没啥大事,休息两天就好了。”

“那就好那就好,唉,这些日子忙着秋收,也没顾得上其他,我听村里人说你家的地还没收,你跟叔两人忙得过来吗?要实在不行,我让李勇几个帮忙干两天活?”

陈氏心中舒坦很多,“会不会耽误你们?”

“最忙的那几天过了,抽出两三天不碍事。”李婆子和陈氏唠嗑了好一会儿,这才想起来,“咋没看见叔,他还在地里干活吗?”

“去城里了,郎中开了方子,有几味药城里才买得到,看时辰,应该快回来了。”

直到李婆子从家里离开,沈老头都没回来。

陈氏吃了点稀饭,就坐在院门口,等着沈老头回家。

这时候,村民们大多坐在门口歇凉唠嗑,有人跟陈氏说话。

“你家的庄稼得快点收了,不然一场雨下来,庄稼都得被糟蹋。”

“你家请工不,要是请工我让两个儿子去干活。”

“要我说,还是让你家秀才公早点成亲,给你多添几个孙子,以后干活就不愁了。”

陈氏心里堵的不行,要等孙子长大干活,还得多少年,这把老骨头,还不知道等不等得到那个时候。

“你们快看,那是不是沈老头?”

陈氏站起来,朝着说话那人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走在最前面的正是沈老头。

陈氏等他走近,看着他身边的那几个陌生人,小声问道:“这几位是?”

“咱们家的人,狗蛋让我买了下人,四个壮劳力,正好可以干地里的活,还有个半大孩子,给狗蛋当书童,我让沈小山留在铺子里了,等他养几天,在去书院照顾狗蛋,他叫沈虎,是沈小山的父亲,这是沈泉,他是沈壮,那是沈林,都改姓了沈。”

“啊?”陈氏惊讶的张大嘴巴。

何止陈氏惊讶,邻居们更是不相信,全都围了过来。

“真是你家买的下人,看着都是壮劳力,那得多少钱啊!”

沈老头笑着跟他们解释:“家里人口少,青云让买几个下人,以后家里的活就不用担心做不完了。”

沈老头又对陈氏道:“我们已经吃了晚饭,坐车坐到了镇上,从镇上走回来的,孩子他娘,你去找找被子,给他们开铺用。”

陈氏回过神,点头道:“好,好,我去收拾。”

沈老头对他们几人道:“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天还得下地干活。”

几人态度恭敬,朝着沈老头应道:“是,老爷。”

围观的邻居们笑着打趣,“哈哈哈,沈老头你也当老爷了,那咱们以后见了你是不是都得喊一声沈老爷?”

沈老头脸一热,冲着起哄的众人道:“去去去,别笑我。”

众人笑得更欢。

夜里,沈虎担心儿子,翻来覆去的,怎么都睡不着。

新主人看着和善,就是不知道对他们这些下人怎样。

沈壮叹了口气,“我昨天都没敢吃饱,明天要是下地干活,得多吃点。”

沈泉和沈林没吭声,他们虽然被卖到一起,但并不熟。

沈壮已经二十八了,按理来说不应该被卖,可他吃的太多了,加上家里遭了灾,眼看家人就要饿死,为了吃口饱饭,就把自家给卖了,银钱给了家里,算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在这之前,被卖了三次,理由都是他太能吃。

昨天那顿饭,他只吃了两分饱,这会儿肚子咕噜噜叫。

明天要下地干活,就得吃饱,不然熬不住。

一大早,陈氏就做了饭,想到家里多出四个壮劳力,又要秋收,就多煮了点,想着要是没吃完,晌午的时候还可以做中饭。

陈氏打算的好,怎么也没想到沈壮那边能吃,都已经五大碗了,还在添碗。

陈氏小声对沈老头抱怨,“太能吃了。”

沈老头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理解道,“干苦力,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反正还有饭菜,他多吃点也没事。”

很快,沈老头闭上了嘴,只见沈壮还在添碗,都已经第八碗了。

只见沈壮咂吧嘴,悄悄瞥了一眼两个主人,很想放下碗筷,可饭菜太好吃了,尤其是那个黑黑的豆豉,一碗饭伴着豆豉,又辣又香,几口就下肚了。

他实在没忍住,把最后那点饭和豆豉全部倒进碗里,就大口就吃完了。

陈氏黑着脸,道:“吃完了就去干活,地里的庄稼得尽快收回来。”

几人跟着沈老头去干活了。

沈老头还记得幺儿子说的话,很想下地和他们一起干活,但忍住了,就坐在树荫下,看他们干活。

沈老头手边放着水囊,渴了就喝一口,时不时开口说话,让地里干活的几个人按照他的想法来。

村里人看了,羡慕不已。

“沈老头,你真成大老爷了,都不用下地干活,只要动嘴皮子就行了。”

“喊你家的下人帮我家干几天活呗,我家实在忙不过来了。”

沈老头笑着道:“我家还等着收呢,哪抽得出人,我还想你家出几个人帮我家干。”

说话那人讪讪笑了。

李家本来要帮沈家,一大早陈氏上门,说家里买了下人,不用他们出人了。

李婆子高兴的同时,也不免惊叹,对着儿媳妇们小声道:“看到没,沈家慢慢地跟普通人家不同了,再过几年,说不定就变成地主了。”

沈老头不知道李家人的想法,这会儿正惊讶着,没想到沈壮吃得多干活还挺上进的。

他力气大,扛起两麻袋都轻轻松松。

沈老头对沈壮道:“这边堆了好几麻袋了,你把它们先扛回家,趁着天气好,晒一晒。”

沈壮抹了一把汗水,“老爷,我这就去。”

沈壮一只肩膀扛了三袋,足足六麻袋,沈老头见状忍不住吸了口气,却见沈壮走路稳当,丝毫没有压垮的迹象。

沈壮脚步稳健,速度不慢,不过片刻功夫,又回来了。

沈虎几人见沈壮干活这么利索,全都憋了一口气,收下的动作更快,原本要一天才能收完的地,只用了大半天就收完了。

沈老头带着他们又去了另一块地。

沈家的院子里,晒满了麦子,等到她翻晒的时候,看到沈壮又扛了六麻袋过来。

“夫人,这是谷子,要晒去外面吗?”

“啊?”陈氏惊讶,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稻谷了,回过神,这才道:“外面已经打扫干净了,倒在那就行,我过来铺平翻晒。”

第59章 红红的果子

三天,沈家田地里的庄稼全部收上来了。

过了两天,收上来的庄稼刚晒干,就下起了大雨。

陈氏串门,听到好几户人家抱怨:“老天爷不长眼,我家地里的庄稼这下完了。”

陈氏又是庆幸又是暗喜,幸好自家的庄稼收的及时。

吃饭的时候,陈氏看沈壮顺眼了很多,还特意多煮了饭,“多吃点。”

沈壮抬头,一脸感动看向陈氏,“老夫人,你让我多吃点?”

陈氏被噎了下:“你听错了。”

“哦”沈壮情绪低落应了一声,等吃到最后,才发现锅里还剩下许多,顿时又高兴了,这肯定是老夫人专门给他留的。

沈壮乐呵呵的去盛饭去了。

沈虎几人,心里都暗暗松了口气,经过这几日的相处,他们都看得出来,主人家是真的和善,只要听话做事,绝对不会被无故责打。

比起其他大户人家规矩多,动不动就挨板子,运气不好被打死的也大有人在,还是在沈家好,吃得饱,只要认真干活就行。

***

“你是沈小山?”

已经过了大半个月了,沈青云再次看到沈小山,收拾干净了,衣服也是新的,脸圆润了,和他记忆中不一样。

沈小山回道:“这是大夫人专门给我买的,说是来书院不能给少爷丢脸。”

这应该是云氏拿的私房钱给沈小山买的衣服,大嫂的这份好意他记住了,既然大嫂不打算再嫁,以后他也得尊敬她,让她在这个家有归属。

***

这天,沈青云像往常一样,从学堂里回来,就看到说沈小山正在咯吱咯吱啃东西。

沈小山见到他回来,立马站起来,“少爷,我把你衣服都洗好了,房间也收拾干净了,你还有什么吩咐吗?”

沈青云笑着摇了摇头,刚开始那段时间,沈小山每天小心谨慎,生怕伺候不好。

经过这段时间相处,沈青云除了吩咐他干点活,几乎不责骂他,毕竟是少年人,性子慢慢显露出来。

“你刚才吃了什么?”

“甜果,我在集市上买的,少爷,这里还有,我给你留着。”

沈青云看去,发现红红的果子,还以为是红萝卜,拿起来,这才发现是甜菜根。

“小山,你在集市上买的?”

“对啊,就在西市那边,一个农家老伯那里买的。”

“走,带我去看看。”

两人赶到西市的时候,那个老汉已经收拾摊子了。

“老伯,你家甜果还有吗?”

“没了,都卖完了。”老伯笑着道:“你要是想买,得下次赶集了,到时候我会再过来。”

沈青云在来的路上已经把那个甜果吃完了,水分足,又甜,能卖完太正了。

“老伯,那个甜果的种子你那有吗?”

“甜果地里还没摘完,打算留几根做种,你们要是想自己种,我可以给你送几颗。”

沈青云把老伯拉到一旁,小声道:“你家里那些甜果我全部要了,别摘,留种。”

“留种哪里用得着这么多。”

首节上一节37/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