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第209节

赵无疆深邃如夜的眸子,似乎已经将他看穿,让他无所遁形。

李二五嘴唇微微哆嗦,他想要逃离,可发现脚步仿佛生了根,难以动弹。

他知道,他现在一定要跑,这是作为潜伏多年谍子与生俱来的一种直觉,他现在不跑,将再也没有机会跑掉了。

他心中拼命嘶吼,终于可以挪动脚步了,可却恐惧地发现,他跑不出去。

四周这些曾被他制造的谣言所裹挟的人,此刻把将军府围得水泄不通,也将他紧紧裹挟着,难以走出半步,并且推着他不受控制地向前。

“而在寻找谍子的过程中,赵无疆赵大人,也及时警醒并派人护卫了本将军,还赠与了灵丹妙药,压制了蛊毒。”

独孤天青看着逐渐有些沸腾的将士们,又娓娓道来。

有的话,是赵无疆给予他建议的,有的话,是他发自内心的。

他语气感慨:

“若不是赵无疆赵大人,本将军,恐怕已经病倒。

到时候,留下烂摊子一副,对不住兄弟们。

也终于,谍子以为本将军病倒,露出了马脚,暴露了行踪。”

独孤天青在愈发震耳欲聋的喧哗中,掏出了一本手册,看着手册上做着记号的名字,他有些不忍。

因为上面除了谍子,还有一些军中无辜的将士们,这些将士们在此次犯了错,但有些是带兵打仗的好手,杀了有些可惜。

但他还记得赵无疆所说的,慈不掌兵,试图哗乱军营心中反意者,杀,不需留情!

他也是在赵无疆说出那番话后才深刻明白,赵无疆这个始终看起来温润如玉谦和的男子,比他还要来得铁血果断。

独孤天青深深吸了口气,沉声道:

“本将军念到名字者,即可押往斩刑台,斩立决!”

围观将士们皆心中一颤,打着哆嗦,尤其是谍子李二五等人与赵延嗣身旁的亲信们。

第465章 杀

“张大富、顾城、李明有、郑羽...李二五...王小六......”

独孤天青每念出一个名字,围在城主将军府的人群就爆发出一阵喧哗,亦有人发出一声惨叫。

叫声凄惨,不断喊着冤枉,诉说这些年的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李二五与几位同胞在人群中抖若筛糠,口干舌燥,心中惊呼不可能。

他心中隐隐有些明白过来,当自己参与推动军中出现的谣言之时,他就已经被盯上了,然后被人彻查了这些年的过往,寻找蛛丝马迹,拼凑出了他谍子的身份。

这两天军中的骚乱,其实就是一场局,一场引他们出手的局。

甚至他心中也清楚,他谍子的身份也许根本没有完全被确认。

但是只要怀疑,只要是在这场谣言战争中,他推波助澜,他跳得越高越激烈,他照样会被一起清算。

就如同独孤天青这份名单上除开他同胞的其余人。

连带清除谍子,将霍乱之人,一并清除个干净。

这就是独孤天青吗?为何以前我没发现他有这种手段,要是早发现,我就不会出手了,会一直隐藏下去......李二五心中已经绝望叹息,手脚已经被身旁那些往日里相处不错的同僚困缚了起来。

他怔怔看着威严的独孤天青,看到了独孤天青与赵无疆眼神间隐晦的交流,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也许一切,跟这个叫赵无疆的男人有关。

你是谁!你赵无疆究竟是谁!李二五想要嘶吼,可心中的一口气还是卸去了。

除非部族还安排有他不曾知晓的谍子,不然,潜藏在大夏钜北城守关军中多年的谍子,如今算得上尽数覆灭了。

赵无疆与独孤天青没有理会他们的任何狡辩,似乎有一种就算杀错也不会放过的狠辣。

他知晓,自己担惊受怕多年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他猛然回想起那三位因为上级持线人而选择摆烂就此安稳的同胞。

如果不是自己在这次撺掇要求,这三位同胞应该会安然无恙吧,就算日后不会再展开谍子行动,至少会安安稳稳活着,只要活过了战事,等退兵了,说不定还能回到部族之中。

可因为他的抉择,这些同胞都在死亡的名单中。

李二五愈发颓然,心中的一口气一泻千里,他已经无力狡辩,只是想起了临别之际母亲与部族人期许的目光。

好多年了,他有些想他母亲了,越来越想。

李二五的沉默与其余人的嘶吼求饶成了鲜明对比,他们都被人带了下去。

叫得尤为惨烈的,是三位赵延嗣的亲信,他们先是怒吼怒骂独孤天青借此在铲除异己,但见独孤天青无动于衷之后,他们开始向赵延嗣乞求。

他们期许这位他们一直追随的中郎将,能够出言为他们求情,可赵延嗣只是眼眸闪烁,缄口不言。

这让他们分外绝望,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过往,诉说自己的功劳,企图让独孤天青放过他们。

独孤天青确实认可了他们的功劳,但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功不抵过。

就如同阎王老爷在说,生前荣耀到了地府又算得上几分?

剩余的将士们不少人发出欢呼,在他们眼中,独孤将军如今安然无恙,并且与中郎将赵延嗣并无不合,这就是他们的幸事。

这意味着钜北城守关军隐忧祛除,他们不必再担心受怕,只需要全力抵御好外敌即可。

还有一些人则叹息不已,方才被带走的那些往日兄弟,也许不全是谍子,但至少,都曾目无军纪。

第466章 原委

骨碌碌,人头落地,血洒斩刑台。

事情告了一段落,围观的兵卒们感慨万千,这两日的喧闹,终于迎来了结果。

只是这结果不是他们的预想,而是出乎他们的意料,同时也安抚下了他们担忧的心。

将军没事,谍子铲除,独孤与赵并未不合,三件事,就是他们的三颗定心丸。

相较于斩刑台的感慨喧哗吵闹,城主将军府则要安静太多。

赵无疆,独孤天青,赵延嗣,宋章,四人围坐在厅内方桌前。

今日有些话,是对各营帐的兄弟们说的善意的谎言,比如赵延嗣与独孤天青合谋做戏揪出谍子。

之所以赵无疆教独孤天青要这么说,实则是考虑了整体大局,是为了让独孤天青与赵延嗣两人之间的不合就此停下。看

在独孤天青今天的说辞中,为了死去的赵老将军,为了以后大夏钜北城的将士们,揪出隐藏在各营帐中的谍子,是必须之举。

其中提到赵老将军,既是真心,也是赵无疆缜密的一环,想要通过赵老将军,来提醒如今的赵延嗣。

同时,将揪出谍子一事,说成是独孤天青与赵延嗣的共同谋划,是给予赵延嗣一份明面的功劳。

你接受,这便是功劳,不接受去反驳的话,功劳不但没有,反而会是罪名。

因为独孤天青说出是共同谋划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释放两人之间应该缓和的意见。

反驳告诉兵卒是假的,兵卒会为何着想?独孤将军都主动言和了,你赵延嗣如此作为,是想要如何?再次制造矛盾?

所以于情于理于大义,赵延嗣都会默认独孤天青的说辞,也必须默认。

只要赵延嗣默认,他便有功,更极有可能在日后被各营帐的兄弟们冠上以大局为重,宽厚贤德的名声,对他而言,是好事一件。

同时对独孤天青而言,没了另一位在军中威望不小与自己有矛盾之人的争斗,自己处理军中事务将会成为顺手,甚至还可能得到以前没有的帮扶,这也是一件好事。

而对整个钜北城守关军来说,内部和气安稳,军心会稳定,士气会增长,这更是一件好事。

所以赵无疆才向独孤天青诉说了这个计划,而独孤天青在听闻计划的最初,就已经惊叹不已。

既能铲除谍子,又能解决不和。

赵延嗣在听到独孤天青与赵无疆的解释之后,不由叹笑一声,没有丝毫讥讽嘲弄,而是感慨。

感慨于这个与自己同姓的同龄人,不但医术高超能化解蛊毒,居然如此心思缜密,心中的山河纵横,远超他之上。

感慨于这两位同龄人,心中都有大义,为了大义选择在争斗中退让一步。

而他,更像是捡来了一份功劳。

他有些惭愧,想起了自己平日对独孤天青有些咄咄逼人,可如今......

校尉宋章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之前他忙于一些事情,没有亲临现场,如今听着赵无疆与独孤天青对赵延嗣的解释,他心中惊涛骇浪。

赵无疆明明是年纪轻轻的翩翩公子,怎么这么老谋深算?

就如同精通纵横十九道的国手,只需落下一子,心中已满是棋路,黑白拼杀尽数了然于胸。

所谓的心中有丘壑,心中有天地,莫过于此。

与赵无疆比起来,他宋章的脸是老天爷拼凑的脸,他宋章的智谋更拿不出手。

还好,老子持久,一般都半个时辰......宋章心中总算找到了慰藉之处,哼了一声,这等功夫,放眼整个天...钜北城,谁人能比?

第467章 相商

校尉宋章心中思忖间,悄然将目光看向了独孤天青,眸光中隐隐有些戏谑与挑衅。

独孤天青感受到宋章的目光,一头雾水。

他心中还在惊叹,惊叹赵无疆谋划的滴水不漏。

这是他第三次见到赵无疆。

第一次是在父亲书房,见到过赵无疆的画像,看起来像个俊朗的宫人。

第二次是在皇城后宫之中,见到赵无疆时隐隐能感受到赵无疆身上,有着在后宫之中极为特殊的谦和稳重与谈吐不凡。

第三次,则是在这大夏王朝遥远边关的钜北城。

赵无疆的满身风尘与沉稳都让他感慨,如今这一场揪出谍子并缓和与赵延嗣矛盾的布局,更让他仿佛重新认识了赵无疆。

最初听到赵无疆说出谋划,他心中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毕竟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何况有些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

但当这几日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偏差地朝着赵无疆谋划的方向发展时,他独孤天青感受到一种压迫感。

这种压迫感他只在京都少数几人身上见过,比如父亲独孤一鹤,比如中书令柳......

这类人心中仿佛自有一幅天地棋局,运筹帷幄。

可无论是父亲还是中书令,那都是历经世事,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而赵无疆,却比他都要小上几岁。

也许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天资纵横吧......独孤天青心中感慨,虽与赵无疆如今是好友关系,他心中或多或少也升起了一丝攀比之心。

自己与赵无疆比较,也许只剩下官职地位,家族背景以及武道修为可以胜过一筹了......

桌上四人,心思大同小异。

赵延嗣,宋章与独孤天青心思大同,大多在打量感慨赵无疆。

而赵无疆则小异,他淡淡饮着茶,在复盘最近的行动,寻找疏漏之处。

人无完人,少有如神算子一般算无遗策之辈,唯有每次事后不断复盘,才能查漏补缺,才能在日后的处事中,愈发趋于完善。ap.

赵无疆眸光闪烁,搓了搓手指,温和一笑问道:

“天青兄,军中可有关于草原王庭记录在册的档案?”

首节上一节209/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