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96节

“这群人聚集在小十三门口干嘛?”

朱标看着眼前的一幕,诧异出声。

朱元璋看着瞳孔也微微一缩。

他注意到门口这群人有不少是翰林院学士,还有不少白发苍苍的老者是大明大儒!

这让朱元璋登时就愣住了。

“这群茅坑里的石头来找小十三吗?”

朱元璋下意识说道。

虽然刚才朱元璋还说着想要老朱家出现一位被文人、士大夫承认的才子。

可现在朱元璋看到文人中最顶级的大儒。

依然是将大儒们评为茅坑里的石头。

“不清楚,不过府门打开了。”

朱标下意识摇了摇头,但眼见着朱桂府门口打开时,顿时就眼前一亮。

既然朱桂打开了门,那想来就知道这群大儒们为什么来找朱桂了。

“诸位有何事?”

朱桂站在府门口,看向门口这群以方孝孺为首的大明大儒们,诧异问道。

他有些没搞懂,一大早怎么就被一群老头给堵门口了。

方孝孺立刻开口说道:

“我等想请代王殿下做个公证!”

“代王殿下昨天弄出标点符号后,大明有不少人就用这标点符注释了各种典籍。”

“我等便想着让代王殿下评判一下,我等中谁注释的典籍才是正确的。”

这话一听。

旁边围观的朱标和朱元璋两人。

互相对视了一眼。

都有些懵逼!

没听错的话,这群大儒是想着要朱桂主持公道,或者说是想要朱桂认可?!

这下他们人都傻了!

朱桂居然能让大儒们求着认可?

难道是老朱家出了一位顶级才子?!

这位顶级才子不是获得大明大儒的认可!

而是大明大儒需要他来认可!

朱桂听着方孝孺的话,顿时就愣了下。

自己只是让朱他们注释《大学》。

怎么这群人也去注释典籍了,而且看着门口一大群人,熬夜注释典籍的人还有不少!

以至于他们中出现了分歧!

所以他们需要自己这个标点符号的发明者,来评判谁的标点是正确的!

“此事不好处理啊!”

面对方孝孺等人眼巴巴的眼神,朱桂皱了皱眉说道。

顿时方孝孺等人眼神一阵黯淡。

如果朱桂的这个标点符号的发明者,都不能决断出谁注释的典籍正确。

那么还有谁能做到这点?

恐怕不能解决这股问题的话,日后为了争夺唯一的注释权,大明的文坛会打起来!

朱桂也并不是真的不管。

在顿了顿后,朱桂给出主意道:

“不过我这里有个主意。”

在听说朱桂有主意时,顿时方孝孺等人眼前一亮。

“还请代王殿下示下!”

方孝孺拱手道。

朱桂点头,继续说道:

“我的主意是这样的,你们不是要选出谁注释的典籍才是正确的吗?我看这样。”

“你们把你们注释的典籍都公布出去,千百年后谁的还在流传,那他就是正确的。”

“普罗大众和时间会将其他注释的版本扫进垃圾堆里。”

这话一出,全场一片寂静。

很多人不由得满脸错愕。

然后众人又觉得,用时间检验这个办法,好像确实是很可行的!谁也挑不出毛病!

“代王此举甚妙!方孝孺佩服!”

方孝孺第一个同意,拱手感叹道。

“我也觉得此计甚妙!”

“说得好!我等也不用争了!谁注释的版本能流传千百年下去,那谁的就是好的!”

其他翰林院学士,以及大儒纷纷点头。

而后这群人对朱桂道谢,也就散去。

原地只留下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

此刻朱元璋脸上满是欣慰。

刚才朱元璋看到那群大儒先求着朱桂认可,然后又对朱桂道谢。

对于这样的场景,老朱还是满意的。

毕竟老朱出身农家,而朱桂创造出来的东西引得大儒们惊动,不管怎么说,老朱家也算是出了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而朱标的脸上是震惊的。

他心想着,这朱桂真是走到哪个行业就卷到哪个行业。

而且朱桂的内卷还是有意义的!

其中卷到朱标自己的,是平定北方的策略,是一个定国安邦之策!

卷到其他小皇子的,是标点符号的运用,这个是对文学有着巨大的突破意义!

如此多才的朱桂,不禁让朱标自叹不如!

而后,两人就走进朱桂府中,双方讨论了写标点符号的运用,又说了些那些大儒的事。

最后两人便离开了。

也就在两人刚离开后。

朱桂脑海中有系统声音响起。

【叮!恭喜你已经完成让朱等小皇子的学业卷起来的内卷任务!】

【你获得奖励:忠诚度百分之百的一千玄甲军,是否领取?】

“拒绝。”

朱桂心中默念道。

应天府里还不是召唤这群人的时候。

而且现在算算时间,在这应天府里待的时间有点长了。

是夜。

朱桂离开应天府。

落在其他人眼中,就是被赐婚不久的新郎官跑了,这是在逃婚!

当朱元璋得知朱桂逃婚的消息。

整个人都气炸了!.

第69章:徐女追夫!老朱大怒!朱桂的布局!

当朱元璋知道朱桂逃婚的消息。

第一时间是懵逼的!

很快朱元璋反应过来后。

就是愤怒了!

朱元璋气炸了!

老子给你安排大家闺秀当正室,看到你不满也安抚你可以随便纳妾!

结果你给老子逃婚了?!

这他吗让老子的老脸往哪搁?

朱元璋面色阴晴不定,恨不得立刻派锦衣卫~把朱桂抓回来!

但朱元璋想了想后,还是没有这么-做。

若是一年前的朱桂这样任性的话,朱元璋可不会惯着他,直接就派锦衣卫抓回-来了。

但最近一年中,朱桂变化极大,方方面面都有涉猎,而且都有不俗的表现。

朱元璋也就犹豫了。

之前朱元璋听起朱桂说,为了北伐早早就收留流民,训练士兵的事。

能看出来朱桂是个深思远虑的人。

所以朱元璋猜想,朱桂逃婚恐怕是有其他原因,因此也就没有立刻派锦衣卫去找朱桂。

“父皇,小十三他……”

朱标站在朱元璋旁边,满脸苦笑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原本朱桂在应天府待的好好的,还被大儒们登门要求朱桂来给他们评理。

首节上一节96/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