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72节

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只要朱桂能建立出化工体系,那么就可以研制出化肥,这将改变整个大明农业!

不说别的,就单单在产量上。

只要农业用过化肥之后,作物增长七成的产量并不难,可以说是非常恐怖了!

当然在化工体系中,对于当前世界来说,还有一个杀伤力极大的产物!

只要有了化工体系,那么朱桂将能轻易的炼制出烈性炸药!

其威力远超大明火药!

甚至是只要朱桂想的话,还可以用化肥也能变成炸药,其威力也远超大明火药!

当然这两个好处远22远不能概括化工体系的强大之处。

化工体系的好处还有很多!所蕴含的利益也巨大,对于各行各业都有帮助!

对于当前的朱桂来说,化工体系的出现最为重要的是能提升军事力量!

只要是能成功建立起全套化工体系,那么之后不管是谁,朱桂也不用担心。

朱桂将会拥有争霸天下的力量!

这样想着,朱桂对于在北征之中建立起功勋的事也愈发迫切!

只要能建立起远超其他藩王的军功,那么朱桂就能在大同府里建立起化工体系!

朱棣跟着朱元璋的视线依旧遥望着北方草原的方向,眼神中充满着征服欲。

朱棣也看出来朱元璋有北征之意。

他渴望在这一战中建功立业。

这会的朱棣,还并不知道旁边的朱桂身上发生的变化。

朱元璋在长城上看了会后,心事重重的样子,一句话也没说,而后就下了长城。

旋即朱元璋就继续巡视,所看到的一切也愈发让朱元璋想着用水泥把这边翻修一遍。

朱元璋花了几天时间巡视这些军事堡垒,而后又在大同府待了一个多月。

在把大同府的方方面面看的差不多了后,朱元璋也就准备回应天府了。

对于这次大同府之行,朱元璋十分满意!

原本是来找朱桂问责的朱元璋,在亲眼见识到朱桂建立的一切,彻底被折服!

朱元璋也万分相信,日后大同府在朱桂的治理下,必将可以成为天下最繁华之处!

在离开大同府之前,朱元璋将朱桂等几个兄弟召集在一起,想着有些话要告诉他们。

大同车站。

朱元璋坐在车站内的长椅上。

代王朱桂、燕王朱棣和齐王朱三人,都站在朱元璋面前,聆听着教诲。

旁边有三三两两的锦衣卫在巡视。

不远处铁路上的特供火车已经在轰隆作响,只要朱元璋上了火车就能立刻发车。

朱元璋此刻却并不急着走。

他也没有看朱桂三人,而是将视线扫过车站,而后看向车站外,看向整个大同府。

隐隐之中,朱元璋的视线中还出现铁厂中的高炉,出现那十多辆货运火车。

这让朱元璋眼神中满是感慨!

真是后生可畏啊!

哪怕是自己来治理大同府,都不可能给大同府造出如此多的改变!

可朱桂却做到了!

而且还是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内做到的!

这让朱元璋既震撼,又欣慰!

不愧是咱朱元璋的儿子!

不愧是咱老朱家的血脉!

就是不给咱丢人!

不过因为在大同府的这些天里,朱元璋已经跨过朱桂太多次了。

因此在离开之前,也没有再重复之前那些夸奖的词,而是开始谈起正事了。

“你们几个知道北元残部的吧?”

朱元璋将视线从其他地方收回,继而将目光看向眼前的朱桂三人,开口问道。

“知道,父皇是想彻底剿灭北元残部?”

朱棣即答,同时眼神中带着喜色问道。

朱桂和朱两人也立刻认真去听。

对于这支北元残部的来由。

朱桂也略知一二。

在元朝覆灭之时,有相当于一部分元朝统治集团的人带着兵马跑进了草原里。

而元朝的统治集团,本身就是从草原里走出来的,然后占据了中原。

如今元朝被覆灭,残存的元朝人马进了草原就如鱼得水般,也就成了北元残部。

又因为这群人曾经占据过中原,所以他们时刻想着南下,想着重铸元朝荣光。

虽然说如今的大明不至于被这支北元残部窃取帝位,但一直被苍蝇盯着也挺烦的。

想到这里,朱桂视线看向朱元璋,看来自己猜测没错,朱元璋真想灭了这只苍蝇。

听到朱棣说要灭北元残部的话。

朱元璋微微点头:

“嗯,咱有这股意思,而且最近北元残部那边还有个机会很利于咱。”

对于朱元璋来说。

国家政策大方向上应该慎之又慎,打仗更是国之大事,不可能想着开战就开战。

因此对于这支北元残部,虽然朱元璋知道他们存在,但一直未动刀兵。

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战机,若强行出兵的话,恐怕打不成目的还会损兵折将。

但现在不同了。

朱元璋收到消息,不久后将会出现彻底灭掉北元的战机!

“父皇,是有什么机会?”

朱棣不清楚具体情况,也就好奇问道。

“北元可汗孛儿只斤也速迭儿年老多病,再加上他是个弑君篡位之人,地位也不稳固,因此北元残部里还时常有纷争。”

“咱收到消息,如今这位可汗恐怕是活不长了,等他死了没人能镇住蒙古各部,到时候就是这支北元政权分崩离析的时候。”

“如此良机,也正是我们彻底消灭北元政权之事,为子孙后代解决掉这个麻烦!”

朱元璋也没有隐藏的意思,将自己所知道的消息和想法全盘拖出。

毕竟眼前这些人都是自家儿子,也就没什么秘密不秘密的说法。

听到朱元璋的话,众人神色各异。

其中朱的神色最为奇怪,他下意识问道:“父皇,这消息会不会有诈?”

“不会,这是锦衣卫带来的消息。”朱元璋平静说道。

朱元璋对于锦衣卫这支代表自己眼睛的组织,有着充分的信任。

听到锦衣卫居然在北元残部都有人马,朱眼神中惊骇更甚!

那可是处在草原中的北元残部!

朱元璋居然能在这里面安插锦衣卫的细作,实在是让朱既震撼又佩服!

朱桂倒是并不意外。

草原那边安排有锦衣卫的人手倒也正常,毕竟草原和大明还是陆地相连的。

毕竟据朱桂所知,和大明隔海相望的东瀛,都有锦衣卫安排的人手。

仅凭这些手段,就可以说明朱元璋的恐怖之处!

朱元璋显然是不想在锦衣卫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而是继续对朱桂三人叮嘱道:

“咱估摸着,大概入秋的时候就可以挥师北征,你们三人现在就可以多做准备,训练军队的事也不可懈怠。”

当朱棣和朱两人,从朱元璋的嘴里确定要出兵,而且是在入秋的时候出兵时。

两人的神色是极其振奋的!

因为两人自小就喜欢舞刀弄枪,更是熟读兵书,而且还跟随大军出征过,是有战场经验的,其中朱棣更是有着军功在身。

可以说,军事就是他们的强项!

这个时候的朱棣和朱,一改在大同府里萎靡不振的模样,神色中充满了自信!

同时朱棣两人不禁看了朱桂一眼。

在这个时候,朱棣和朱心中那颗高悬的石头,也稍稍放下,甚至脸上也出现笑容。

在这段时间内,因为朱桂在治理藩国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因此两人经常被朱元璋训斥。

可现在不一样了!

治理藩国、做生意上,朱棣两人自认为是真比不过朱桂!

但在接下来的领兵作战上面,朱棣和朱两人都认为自身远超于朱桂!

这下朱桂无论如何也卷不到自己了吧!

朱棣和朱两人十分乐观的想着,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的灿烂。

朱元璋也注意到朱棣两人的表情,大概也猜到朱棣两人高兴的原因。

恐怕是朱棣两人认为朱桂不会军事,因此也就不用受朱桂内卷的压力而高兴。

事实上,不止是朱棣两人这么看朱桂。

朱元璋也是这么认为的朱桂。

因为朱桂从小就没有表现过在领兵作战方面的能力,也对这方面没表现过兴趣。

首节上一节72/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