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466节

对于管仲来说,做这些题目还是有些困难。

就更不用说这次的考生了。

但他心里相信,张明志一定能够克服这次困难。

毕竟,他可是为了这次考试准备了许久。

当天晚上,张明志依旧是学习到深夜。

为了保证自己第二天有精力应对考试,并没有学习到太晚。

而朱桂这边,也是下令以最快的速度航行。

他希望自己能够赶在殿试之前回去。

这样的话,至少也能够让张明志安心一点。

第二天一大早,张明志便做好了准备。

“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这时,管仲来到房间里问道。

听到这句话,张明志眼神十分坚定了点了点头。

看着对方如此坚定,管仲也是放心了。

随后,便立刻带着张明志前去参加院试。

院试的考试地点就在代王府,这也是朱元璋的特地安排。

代王府的环境要比其他地方好上许多。

而考生也不被受到极寒的困扰。

现在考试的时间正是冬季。

在代王府考试的话,考生们不必因为寒冷而影响答题。

很快,张明志便到达了考试地点。

此时有许多考生正陆陆续续走进考点。

张明志下车之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管仲也是默默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现在赶快放松一下,考试过程中千万不要那么紧张。”

“就像我昨天说的话,只要放平心态一定能够通过考试的。”

听到管仲的这一番话,张明志微微一笑。

他也将这句话牢记于心,明白在考试过程中心态最重要。

就算周围的考生提前交了卷,他也不能因此而着急。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放松过后,张明志踏着坚定的步伐向考点内走去。

他先是向考官说了自己的身份,然后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考官对于张明志这个名字也是感到十分熟悉。

在朱桂离开之前,曾找过他。

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张明志开后门,而是为了多多监督他。

并且,坚决不能让任何人影响到他的心态。

朱桂心里清楚,他绝对不能破坏考试的公平。

这都是关乎于每个考生的命运。

如果他这么做的话,将会破坏这个规矩。

到时候,朱元璋一旦得知也绝对不会轻易的原谅他。

这相当于是原则的问题。

朱桂也绝对不会冒这样的风险。

一小时过后,考试如期进行。

张明志在拿到考卷之后,再次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随后,才开始答题。

他看着考卷上的题目,一时间感到头痛无比。

“这到底是什么题?我怎么连见都没有见过?”

“这次考试的题目也太难了吧。”

一时间,周围的一些考生开始抱怨起这些题目。

考官听到后,也是立刻提醒他们不要再议论。

坐在第一排的张明志,也是尽可能的不让自己受到影响。

一旦自己的心态异常,这场考试也就作废了。

于是,张明志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开始回想起自己所读过的书籍。

并且将书籍上的内容一点点的对应到相应的题目上。

这样的做法,也是有些许的功效。

不一会儿,便开始答题。

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答题,也是有朱桂的功劳。

这上面有一些知识其他考生压根就不知道。

而这些知识,有的只有代王府中的书籍才有记载。

张明志也是因此得到了一些便利。

他甚至有些庆幸,自己能够读到一些其他考生读不到的书籍。

渐渐的,现场又出现了些许的埋怨之声。

一些考生当场就放弃了考试。

这上面的题目,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第349章 不会连我们也要卷吧?

现在的考试在朱元璋和代王朱桂的改革下,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多规矩。

提前交卷离席已是常态。

如此一来,那些看着古怪题目的考生都无奈的摇了摇头,起身离去。

不是他们才华不行,而是这些题目简直闻所未闻。

一时间竟无从下笔。

考场之中,越来越多人离开了席位。

更有甚者直接摔笔而起,愤愤难平。

自己这么多年寒窗苦读,竟然都学到狗身上去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离去,场中的人越发坐不住,左右跳脚,额头上冷~汗擦了又擦。

然而张明志却一脸平静,在试卷-上挥洒自如。

考官第一眼便见到此子不凡,如今一看,更是倾佩不已。

“太子殿下举荐之人果然非同凡响,此子若能为太子殿下所用,必然能成为其一大助力。”

考官笑着捋了捋胡须,很是满意的点儿点头。

“听说最近太子殿下去了桂平一趟,本来是去巡视九州,没想到居然连尤里都打下来了,两国建交,以我大明为主……”

“前不久造访瀛洲,直接灭掉了敌方主力,俯首称臣那才叫绝……”

既然提到了太子朱桂,他的那些丰功伟绩就自然少不了。

如此一个奇人,不说是帝王家,哪怕是草根出身都能出书立传,载入史册。

两人谈话中,时间已经接近了尾声,场中的人都作答完毕,纷纷起身。

其中大多数都不住地摇头,这场考试实在是太难了。

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十年寒窗白读了一样。

可又不甘心就这么离去,只能咬牙在附近的旅馆住下,看有没有人能够通过。

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别人也一定不能做到。

寻求一下心理安慰也好啊。

“呼……”

在收卷的最后一秒钟,张明志轻轻吐出了一口浊气。

看了看自己的试卷,没有留下一个空子。

而且每个答案都经过了自己的深思熟虑,就算不是正确答案也有自己得道理。

试卷收完后,考官笑着拍了拍张明志的肩膀。

不管是太子朱桂的吩咐,还是对张明志由衷的敬佩,他都认可这个年轻人。

这次试卷都是卷王朱桂出的题,就算是常年监考的他都觉得一个头两个大,更别说一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了。

不多时,张明志出了考场,只觉得分外轻松。

场外,管仲已经等候多时,笑盈盈的问道:“今日所见,君以为如何?”

管仲看过那些试卷,确实头大。

而张明志居然可以如此轻松出来,看来也是有些见解的。

面对这位亦师亦友亦兄长的管仲,张明志也不含糊,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

“虽然每道题表面上都很难,但是只要找对方法,便可一击破之。”

张明智的回答,云淡风轻,大有年少轻狂的意思。

管仲愣了愣,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的学问居然走到了自己的前面。

这下也不敢以兄长自居了。

首节上一节466/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