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三九七作息开悟的!
所以这群西域使团才愿意自发的实行三九七作息!
一切都明白了!
虽然朱元璋不清楚朱桂为什么要西域使团实行三九七作息,不过不重要了。
而且说起来让这些人用三九七作息勤政的话,对于西域人民来说也是有利的。
至于三九七作息之后,这些西域王室个人的身体问题,对整个西域的大局相比,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说朱桂这还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朱元璋想了一通,开始给朱桂找补。
至于西域王子们是不是认同这个说法,就不关朱元璋的事了。
而且朱元璋还注意到一个新的问题!
“那个飞机的资料,你有没有拓印一份?”
朱元璋想到朱桂设计中开悟的神物飞机,也就神色认真的看着二虎问道。
面对这话,二虎立刻就说道:
“飞机资料的拓印本正在用火车送来。”
“不过根据先前来的人说,大同府锦衣卫没有人能看懂飞机资料里写的是啥,但他们又觉得这飞机资料很厉害!”
锦衣卫的本事还是有的。
西域使团人数众多,不少都收到了朱桂给的飞机资料,因此锦衣卫去偷着拓印出来一份并不难。
当然拓印的再好,看不懂还是看不懂。
这也是朱桂随意给出资料的原因。
因为这群人反正看不懂,也不可能造出来。
所以给了也无妨。
“看不懂嘛?”
朱元璋顿时眉头微微一皱。
其实看不懂的话倒也正常。
毕竟就算火车都造出来这么久了。
依然还是有九成九的人不懂火车的原理。
一个连实物都没有的飞机,能看得懂就有鬼了!
而朱元璋所为之疑惑的是。
朱桂为了给西域使团设套的飞机,到底是瞎编出来的,还是真能造出来?
朱元璋思考过后,并没有得出结果。
“罢了!”
“还是别质疑,先相信小十三吧!”
这种事就算是再头脑风暴,也想不出来结果。
所以朱元璋也就选择先相信朱桂!
若能造出来这个飞机自然是最好的。
如实不能造出来飞机的话,那也无妨。
只是朱元璋会有些失望。
说起来朱元璋还真想在有生之年能坐下飞行的交通工具,遨游在天空上。
也不知道朱桂能不能如自己的愿。
……
与此同时。
西域使团去了大同府,就自发实行三九七作息的事,在大明境内传播开来。
大明藩王们人都傻了!
“原来十三弟不止是在卷我们这些兄弟!”
“够狠啊!西域王子们来一趟大明,就都被他拉入了内卷大军!”
“十三弟是不是有毛病啊?非得拉着其他人和一起卷?”
“总算不止是我们这些兄弟感受十三弟的压力了!让西域那群人也感受下内卷的压力吧!”
各大藩王府内,藩王们情绪万千。
有人幸灾乐祸、有人继续痛骂朱桂。
还有人则是舒心不已,因为朱桂去应付西域王子了,也就暂时不会卷他们了。
但很快各大藩王也知道,朱桂说实行三九七作息开悟得出飞机制作方法的事。
顿时所有藩王全都目瞪口呆。
这他吗也行?
绝大多数藩王都不信!
这种事想想也不可能!
还三九七作息开悟得出飞机制作方法?
西域使团那群人不知道朱桂的作风,但这群大明藩王之前可是被朱桂卷的痛不欲生!可以清楚知道朱桂的作风!
朱桂就是无所不用至极的卷王!
他们仅仅从这个方法的初始条件就能看出来。
朱桂这是在骗那群西域使团,目的就是让那群西域使团卷起来!
就像是以前朱桂经常在大明藩王间发起的内卷一样!
众人都熟悉的很!
这完全就是朱桂故意整西域使团编出来的话术!
也因为此。
众人对于朱桂说的飞机制作方法是嗤之以鼻的!
还想做天上飞的交通工具?
你怎么不自己上天?
许多寻常百姓也知道了西域使团和朱桂之间发生的事,他们并不如藩王那样知道朱桂是个卷王。
他们对于朱桂开悟得出的飞机制作方法抱有极大的兴趣!
这时候,许多人的视线都看向大同府。
期待着新交通工具飞机的出现!.
第109章:获得航空工厂建筑!两伙人为朱桂开赌局!
因为铁路网的出现,大明陆路交通极其顺畅。
因此各地都有不少地方豪族将子弟派往大同府。
那些地方豪族想着让自己子弟亲眼去见证飞机的诞生,如果能因此跟着朱桂学到一星半点,就更好了!
当然有些地方豪族是想跟着朱桂学东西。
但有些耕读经书传家的世家大族,就完全看不起朱桂制造的那些东西,将其视为奇淫技巧。
认为这些东西都属于是粗鄙之人才会去钻研的东西。
像正经之人,应该去耕读经书,方才是正统之道。
但现在大明官员百姓都开始追捧这位善于制造奇淫技巧的代王朱桂,而对于经书没有多少追捧了,这让他们感受到了危机!
因此一些耕读经书的世家,在听说朱桂因为三九七作息而悟出天上能飞的交通工具,这种~大谬的话语后。
这些世家一合计,觉得这是一个驳倒奇淫技巧的-绝佳机会!
因为他们觉得人根本不可能造出来天上飞的东西!
而这就是一个他们胜过朱桂的绝佳机会!
只要能在这件事上赢过朱桂一次,那么或许今后大明官员和百姓的视线也就能回到经书上面。
前往大同府的火车上。
一些以实力为尊的地方豪强子弟聚集在一起。
他们正叽叽喳喳的议论着对于接下来大同府之行的期待。
“我上次来大同府的时候,还是在五年前的冬天,那会我在路边看到不少被冻死的尸体。”
“如今都说代王主政大同府后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知道现在大同府变成了什么样子。”
河内豪强王氏子弟王策面上有着感触说道。
旁边的东莱豪强向氏子弟向泰立刻就接话说道:
“那变化可就大多了。”
“我听说现在大同府里家家都通了暖气,现在大同府里的冬天,再也不会有人冻死了!”
两浙豪强范氏范忠则是带着一丝感叹道:
“大同府现在不仅是冬天冻不死人,听说现在还修建了发电站,代王还特意发明了个叫灯泡的东西!”
“有这东西在,哪怕是到了晚上,家中也能亮的如同白昼般,十分的神奇!”
这些地方豪强出身的子弟,极其仰慕强者。
他们这些人盘踞着地方,大多信奉着是强者为尊,朱桂制造的东西、打出的战功,都能让他们信服。
再加上朱桂还是大明藩王的身份,而且年纪也才只有十七岁,小小年纪就创下如此大的功绩。
因此也就让这些地方豪强出身的子弟,对于那位素未蒙面的代王,以及还未去过大同府都充满着敬仰。
“哼!”
“不过是一些奇淫技巧的东西而已!”
“却能受到如此追捧,我大明怎么就变成这幅堕落的样子?!”
也就在地方豪强子弟们一片对朱桂的赞扬吹捧时,身后不远处的耕读经书世家子弟顿时就冷哼出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