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110节

和货币挂钩的物品需要满足几个要求,一个是普通人需求大,其次本身要能量产。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能满足这两点就行。

而朱桂工业区的工业品刚好能满足这两个要求。

之后大明百姓想买朱桂这些工业品的话,就可以通过新货币来购买。

这样也就提升了百姓使用新货币的几率!

“找到合适的绑定物只是基础,若想这个体系稳定,还应该定下不少章程。”

朱桂继续沉思着。

首先一点,为了新货币的稳定,那就不能滥发新货币!

朱元璋就是没考虑大明宝钞的稳定性。

老朱赏赐皇子们时,一下就是几万几十万的大明宝钞给送出去。

之前朱桂也获得过数次这样的奖励。

老朱设计的大明宝钞没有任何绑定物,也不对是否超发货币进行任何限制。

这才导致现在民间不怎么认可大明宝钞。

也就有了改革大明宝钞的事。

朱桂自然是不会干这样的事。

朱元璋行为就等于是想吃鱼的老朱把池塘里的水给放干了,然后也不给池塘加水。

但朱桂明白。

只要掌握着发币权,那赚钱的机会有的是,没必要像老朱吃相那样难看。

朱桂完全能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在定下了新货币和工业品绑定,以及不能滥发新货币的基本章程后。

朱桂继续思索着。

“钱制造出来,是要流通的,不会流通的钱毫无意义,所以我还要建造钱庄!”

这钱庄就叫大同钱庄吧!

在钱庄里可以让新货币和金银互通,并且可以让普通百姓和商户间自由储存!

商户来往交易时,不需要带着金银钱财,只需要一些薄如蝉翼的新货币就行了。

想到这时,朱桂又想起新货币的实物应该如何制造。

这件事很多改革货币的人容易忽视,可忽视的后果极其严重!

会导致新货币一出世。

市面上就会出现无数假币!

届时就算改革货币的方案再好,在假币横行下,改革货币的方略也会失败。

“看来这货币的具体制作,还是不能让本地人来做,看来得找系统去买了。”

朱桂心中思索着,然后打开系统界面,找了会后顿时就眼前一亮。

他发现了一台印钞机!

以现代工业制成印钞机印出来的宝钞!

其他人不可能仿制!

这下假钞的问题也解决了。

朱桂也就整理了下改革宝钞的思路。

首先是改革后的新宝钞和工业区产出的工业品绑定,可以新宝钞购买工业品。

其次对于新宝钞发行的数量应该慎重,要和工业里产出的工业品效率相同。

再者,建立大同钱庄,方便百姓的同时,也以此加快新宝钞在世面上的流通。

最后,新宝钞的制作通过系统买来的印钞机来制作,这样也就断绝了假钞的出现。

当改革宝钞的具体方案在朱桂脑海中过了一遍后,朱桂不禁长舒一口气。

不出意料的话,自己应该赢定了!

其他藩王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到这程度,至于想超过朱桂的可能,就更微乎其微了。

也就在朱桂想着将这些章程整理出文件,然后让王承爵去实施时。

门外突然有一阵喧闹声响起。

依稀之间,朱桂还能听到一点声音:

“王妃!您就放心吧!如今不止是代王殿下面对着陛下的考核,也是我等封国官员面对陛下的考核,对于改革宝钞的事,我等定然会全力以赴!”

“大人说的是!改革宝钞这件事虽然看上去挺难的,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我等协助下,代王殿下一定能赢得考核!”

“听说赢了考核的奖励是储君之位,若这次能帮着代王赢下考核,我等也算是个从龙之功了!”

……

一群大同府官吏叽叽喳喳的声音响起。

朱桂却听的有些莫名其妙。

这群官吏是啥意思?

赶着上门来对改革宝钞的事出主意?

而且他们为什么来的?

这必然是要有个带头人的。

很快,朱桂就看到了带头人是谁。

只见徐妙怡在两边侍女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在她身后,以王承爵为首的一大票大同府官吏也纷纷走了进来。

“听说陛下设下改革宝钞的事来考验各位藩王,我想着殿下一人恐怕是没有什么主意,也就喊了大同府这些官员过来一起给殿下出主意。”

徐妙怡见到朱桂脸上疑惑,立刻解释说道。

这话一出,朱桂苦笑。

徐妙怡这个想法还是可以的。

如果朱桂只是普通藩王的话,确实是需要这么召集群臣,然后集思广益一番。

但有着后世经验的朱桂,在经过刚刚头脑风暴一番后,已经想出如何改革宝钞了。

甚至连改革宝钞的具体做法都想出来。

但朱桂也没有点破,没有说什么徐妙怡多管闲事之类的话,免得伤了她的热情。

“嗯,好。你有这份心意就很不错了。”

朱桂先是应付着徐妙怡。

而后将视线看向大同府官吏们,说道:

“关于改革宝钞你们有什么思路都可以说说,若我看着可以的话,是会采纳的。”

一听这话。

这十多个官吏们立刻就振奋起来。

毕竟这可是替殿下解决陛下的考核,而且考核胜利者还有机会成为大明储君!

这要是能攀上朱桂的高枝,以后飞上枝头变凤凰都是轻轻松松的!

“下官有一个主意!”

这时有一位身形干瘦的官员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嗯,你说说。”

朱桂点头。

虽然朱桂对于改革宝钞的事,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还是想听听其他的意见。

说不定就能查缺补漏了。

那干瘦官员立刻说道:

“之前大明宝钞渐渐不被百姓认可,究其原因在于滥发以及未能和有价值物品绑定。”

“所以下官以为,大同府若想改革宝钞的话,首先应该让新宝钞和金银绑定!”

听到这话。

朱桂嘴角扯了扯。

这人完全说的是废话!

货币与金银绑定这种事,谁都知道是好的。

可货币的需求是极大的,大同府有那么多金银储备去绑定的吗?

“说的不错。”

朱桂给出评价。

不等那干瘦官员高兴时,朱桂又道:

“但不切实际,让新宝钞和金银互通是没问题的,但用于绑定的话没有那么多金银。”

干瘦官员脸上的神色立刻就僵住了。

接着又有官员出注意道:

“那殿下,用煤炭来绑定新宝钞如何?大同府别的不多,就是煤炭多!”

朱桂无奈道:

“冬天煤炭买的人多,可夏天呢?这种价格波动浮动大,又不是刚需的东西,不适合当绑定物。”

听到朱桂说的话,那些官员立刻就头疼起来。

好想这处于边疆之地的大同府里,要想找一个适合当新宝钞的绑定物并不容易。

也就在官员们想的抓破脑袋时。

朱桂幽幽的说了一句道:

“你们说说看,我的那个工业区里出来的产品,适不适合当新宝钞的绑定物?”

这话一出。

现场的官员们仿佛是脑海中闪过一道精光!

然后眼前一亮!

“工业区里的产品当绑定物?这个好!”

首节上一节110/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