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102节

这个军事堡垒的位置朱桂已经选好了。

是在草原上的一个隐蔽之地。

当朱桂领着人到了地方时。

就命令卫队在外围守护。

朱桂则是在堡垒内,在系统里购买了一些建造兵工厂的材料。

比如电炉、铣床、刨床、车床、钻床、手砂轮、光学窥镜、以及其他基本设备。

至于具体的建造,朱桂则是让锦衣使者和玄甲军上了,毕竟能者多劳。

只要兵工厂建成,朱桂将能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燧发火枪,以及红衣大炮等武器!

这些武器的面世,将会给世间最大的震撼,也会成为朱桂最大的依仗!

“接下来只需要等待就好了。”

兵工厂内,朱桂看着忙碌着锦衣使者们,心中则是颇为放松的想道。

……

帝都,应天府。

朱元璋处理完一天的政事,也就松了一口气,同时朱元璋的视723线则是看向北方。

“算算时间,徐家女儿应该是和桂儿碰上了,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老朱想到徐妙云强势的性格,脸上不由得出现笑容。

按照徐妙云的智慧,肯定能是理解到诏令让她和徐妙怡一起去大同府的原因。

也就是老朱准许徐家可以在逃婚这件事上,尽情追责朱桂,老朱不会插手。

到时候徐妙云为了给徐妙怡出气,肯定是要对朱桂火力全开的,少不得一顿狂喷。

一想到这件很可能会发生的事,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愈加浓厚了。

毕竟朱桂这小子逃婚可是一点面子都没给自己这些人,老朱也乐得看朱桂吃瘪。

不过若是被老朱知道,朱桂没有吃瘪,反而让特意去找茬的徐妙云吃瘪时。

恐怕老朱血压又要高上几分了。

这时,朱标从门外走了进来。

“父皇,我这里有个关于粮食的方略,您看看能不能行?”

朱标右手抓着红薯,左手拿着土豆,满脸笑意的走进书房内。

“你说说。”

朱元璋注意到朱标手上的东西,大概也猜想到他要说的是什么,不过还是笑道。

朱标扬起手上的东西,笑眯眯的说道:

“就是种植十三弟送来的红薯和土豆,这东西能亩产五千斤,种下去肯定不亏。”

这个事朱元璋之前也有想法,只不过现在天气不适合,因此也就耽搁了,现在既然朱标提起,那就可以议一议了。

“那你觉得具体应该怎么办?”

朱元璋想听听朱标的想法。

朱标脸上立刻出现饶有兴趣的模样,说道:

“我看可以这样,在来年开春的时候,就把红薯和土豆全国推广!”

“这种亩产五千斤的神物只要种植起来,那全大明百姓都可以不用再挨饿了!”

朱标神色说的很是振奋。

毕竟这东西可以说是能拯救万民于水火的神物,朱标为能切实帮助到百姓而高兴。

“好,那就按你说的办,具体操作你先写个章程出来,然后给咱看一下就行。”

朱元璋拍板同意。

“我一定办好这件事!”

朱标拱手,脸上仿佛是有股使命感般,满脸认真的说道。

朱元璋微微点头。

而后老朱想到最近在操心的事,也就对朱标说道:

“写这个章程应该花不了多少功夫,所以咱想着等你写完后,就去巡视下西安。”

朱标并没有抱怨公事太多,而是欣然领命。

朱标不知道的是,朱元璋让他巡视西安,是有着迁都的念头。

朱标更不知道的是,这次巡视西安会把自己的命给赔进去.

第72章:迁都的博弈!朱桂第二基地迅速发展!老朱震怒!

不过整个大明除了朱桂,再也没有其他人知道朱标命不久矣!

朱元璋和朱标也不知道这点。

甚至朱元璋还在想着朱标来接班。

这次朱元璋要迁都西安,就是为朱标接班继任皇帝所做的准备。

因此朱元璋也就想着和朱标解释清楚。

“这次咱让你去巡视西安,是有几个目的,你去的时候最好把这些事都办了。”

听到朱元璋这话,朱标立刻竖起耳朵。

朱元璋则是继续说道:

“首先西安那边是秦王的封地,之前他被咱责罚很多次,也不知道长没长记性。”

“所以这次你去巡视西安府,也是想让你查查看他到底有没有改正错误。”

秦王朱,乃是朱元璋第二子,如今三十五岁,洪武十一年开始就藩西安。

与就藩不到一年的朱桂相比,秦王朱可以说是老牌藩王了。

当然这个老牌只体现在资历和年龄上。

但在具体对藩国的治理上,秦王朱拍马都赶不上朱桂。

“儿臣记下了。”

朱标听着也能感受到朱元璋的良苦用心,立刻拱手说道。

朱元璋微微点头,而后继续说道:

“其次咱想迁都西安,你去那边考察一下,看看那地方现在到底适不适合定都。”

这话让朱标神色有些愕然。

因为历朝历代,迁都就是顶天的大事。

属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件,若真要迁都的话,朝堂上必定无数反对声。

因为朝中大臣的产业,大多在京城一带,一旦离开,他们利益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自然反对迁都之事。

但朱标想到这里,也同时想到为何朱元璋要迁都的原因。

如今大明定都应天府,虽然在经济上合算,但在政治上是劣势的。

因为南方的应天府对北方的辐射不够,对西北和北疆,更是鞭长莫及。

如果一直这么放任下去的,大明迟早会成为一个偏安政权。

朱元璋当初也认识到这点。

所以老朱才不顾朝廷废藩派官员反对,把儿子都分封到边疆,力图稳住局面。

但把藩王分封到边疆,只是一个过度方案,不能解决应天府地理位置不好的缺点。

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唯有迁都!

如今朱元璋就想要迁都,也就是想着找个尽可能可以辐射到全大明的城市。

西安就入了朱元璋的眼。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处于中原要地,有潼关天险,易守难攻。

西安还是汉民族的发源地之一,迁都西安能够笼络民心。

当然还有个最重要的是,就是西安到全国各地距离差不多,增加了帝都辐射范围。

这些信息在朱标脑海中过了一遍。

然后同时朱标也想到西安的问题。

“父皇,西安经过唐末和五代战乱之后,宫殿早就废弃了。”

“如果要迁都长安的话,就要投入大量金钱进行基础建设,恐怕耗费会很高。”

朱标想到西安可能会存在的问题,立刻就皱眉说道。

“这些事咱知道,只要你考察完确定那边能定都,咱可以找小十三借钱的嘛。”

朱元璋无所谓的摆摆手,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朱标听的面上苦笑。

朱元璋说是借钱,可看他的样子,丝毫没有还钱的意思。

而且要重修一座城,让它达到能作为帝都的标准,这花费的钱可不是小数目!

保底恐怕就得花费数千万两白银!

就算是朱桂,都得被掏空!

不过既然是朱元璋说了,朱标也不好否决,只能点头称是。

而后。

朱标就离开了。

他先是写明年春耕时,如何种植红薯和土豆的具体章程。

完成这些后,朱标就启程去西安了。

当朱标抵达西安时,获得百官及附近有德望的老者出城相迎!

朱标也就正式开启自己的巡视!

……

西边草原上。

首节上一节102/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