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第7节

朱炫又道:“皇爷爷,孙儿想去大本堂!”

大本堂,是朱元璋在洪武元年,建的一个藏书所,他请了名儒回来,这里教授太子、亲王等读书识字。

朱炫看到老朱的年纪,一年比一年老,也有一些特别的心思。

接下来的大明江山,不知道会交给谁,朱允其实还有机会,但朱允这个废物,不是个好的继承者,这条大腿抱不得,他也没打算改变朱允的命运。

现在已经是洪武二十七年了,老朱没多少时间,到了洪武三十一年的时候,他还没满十岁,还是需要挑大腿来抱,目前最粗的大腿,依然是老朱。

其次的话,就算是去抱朱棣的大腿,也比朱允好一百倍。

现在的朱棣,就藩北平,没有见面的机会,于是他心里在想,让老朱多活几年,甚至十几年。

毕竟皇爷爷对自己很好,很宠爱,言传身教,无微不至,朱炫一开始刻意讨好朱元璋,只是为了活下去,现在两年过去了,感情肯定深厚,有一种真正的爷孙感觉。

他是真心想为朱元璋续命。

首先得把朱元璋,从无穷无尽的奏章之中,解放出来,不再熬夜加班。

六十多岁的老人,应该安享晚年,但朱元璋还是每天加班处理政务,特别是太子去了之后,所有的政务,又是他一手包揽,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哪能活得长久?

以前的朱标,为朱元璋分担大部分工作,即使感染风寒,还在办公,所以病了几个月都好不起来,最后去了。

其次,他还要帮朱元璋养生。

年纪大了,想活得更长久一些,就只有养了。

朱炫自认为,自己是捡来的,能得到朱元璋的宠溺,已经是破天荒,皇位做梦也轮不到自己,那么下一步就是把朱允拯救起来,取代朱允的位置,准备一条备用的大腿,让朱棣也没有机会。

他的心里,便是如此计划……

“哦!”

朱元璋想亲自教导自己的乖孙,不想放到大本堂里,闻言好奇地问:“乖孙为何这样说?”

朱炫眼神纯净,很单纯道:“孙儿看到皇爷爷每天要做那么多事情,还要分心教孙儿,不想让皇爷爷那么累。”

朱元璋拿起奏章的手,停顿了片刻,随后把奏章丢到一边,把朱炫抱起来,心里泛起了酸楚。

想当初,标儿也不想咱那么累。

“皇爷爷,是孙儿说错什么了吗?”

朱炫还故作不懂,抬起头,大眼睛里满是疑惑,又满是真诚,看不出虚假。

朱元璋摇头道:“乖孙没说错,说的也很对,但是皇爷爷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皇爷爷请说!”

“咱是天下人的皇帝,要对天下人负责,无论什么事情,咱都要亲自处理,才算对得起天下人,允炫要记住这一点。”

朱元璋郑重道。

朱炫心里就纳闷,老朱这是要教我当皇帝?

就连云奇听了,也认为陛下有这个意思,看来小皇孙,很有可能会接过陛下的位置。

“孙儿知道,皇爷爷是天下间,最厉害的人。”

朱炫听了先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是眼神依旧的纯净,甚至还很崇拜道:“皇爷爷可以管很多很多人,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让他们,帮皇爷爷分担?”

“哈哈……”

朱元璋看到小乖孙这个年纪,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甚是欣慰,解释道:“以前咱也是有很多人,帮咱干活,后来咱不信任他们,让这些人做其他事情,不用他们帮。”

他说的,就是废了丞相制度。

胡惟庸之后,朝中再无丞相,所有事情,都是老朱亲力亲为。

想要让皇爷爷放下那么繁忙的工作,内阁是必须要提前出现,朱炫不能直接提出来,这样很惊世骇俗。

毕竟一个小孩子,哪懂得这么多。

朱炫只能通过这样的谈话,逐渐把内阁引出来,好奇地问:“为什么不让别人帮?”

第9章 朱允:我酸了

“孩子,咱还要告诉你一件事,希望你能记住。”

“作为皇帝,作为天下间权力最高的人,必须要把权,牢牢抓住在手里,地位才能更稳,咱不找人来帮忙,事事亲力亲为,是不想权力交出去。”

“你别看咱现在大权在握,过得很安稳舒服,但在数十年前,咱还当过乞丐,经历过很多困苦,见多了官员胡作非为,贪赃枉法,咱不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

“只有拥有权力,咱才不怕那些官员,才能号令他们。”

朱元璋郑重地说道。

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偏偏朱元璋又不喜欢这种制衡,也许是和他年幼的经历有关,即使当了皇帝,也缺乏安全感,不相信手下的官员,那么就要集权,有权就有安全,那些官员才不敢乱来。

所以,胡惟庸死了。

他也必须要死。

朱元璋杀了胡惟庸,把大权收拢,让天下人,都怕了他。

“孙儿知道了。”

朱炫眨了眨大眼睛,又是似懂非懂地点头,道:“那样皇爷爷是不是很累?什么都要亲手去做。”

朱元璋道:“累,但也没办法!咱是皇帝,有些事情,不能不做。”

朱炫故作思考,很认真道:“皇爷爷可以多找几个人回来,但不给他们权力,只是负责帮皇爷爷看奏章,看完了再整理起来,给皇爷爷提建议,最后的决定还在皇爷爷手上。”

朱元璋本来还认为,小乖孙只是随便说一说,提出一些天真的建议。

听到了最后,他不由得瞪大双眼,很不可思议,这句话会从朱炫嘴里说出来。

选出一批官员,不赋予权力,只是帮他看奏章,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权力还在朱元璋手里,但政务有人帮忙处理,不用现在这样忙碌。

这个方法,貌似可行!

“皇爷爷,孙儿是不是又说错了?”

朱炫的眼神里,故作茫然。

尽可能把自己表现得很天真,这句话就像是无意中说出来那样,不然很惊世骇俗。

“不,说得很好!”

朱元璋回过神来,讶然问:“允炫,这些话,是你自己想的?”

朱炫乖巧地点头道:“是啊!孙儿看到皇爷爷那么辛苦,心里难受,所以想点办法,让皇爷爷不要太苦,如果孙儿说错了,请皇爷爷惩罚。”

“乖孙,没错!”

朱元璋心头一暖。

当年的标儿,也是不想他太劳累,主动帮他分忧,标儿的孩子,和标儿一样贴心,不愧是咱的乖孙,才两岁,就那么懂事。

也只是两岁,就能提出那么好的建议。

“咱的孙儿,是当皇帝的料!”

朱元璋心里在想,笑了笑又道:“咱吃惯了苦,也不怕苦。”

内阁的大概雏形,朱炫提出来了,接下来怎么发展,老朱肯定比谁都会,尽管老朱的内阁,可能不叫做内阁,但意思还是那个意思,不用再强调太多。

一个小孩子,如果强调太多,懂得太多,还不好解释。

朱炫的小脸蛋,在朱元璋的怀抱里蹭了蹭,雀跃道:“只要能帮到皇爷爷,让孙儿做什么都可以。”

“好乖孙!”

朱元璋心都化了,又问:“你真的要去大本堂?”

朱炫点头道:“孙儿不能再打扰皇爷爷。”

“好!”

朱元璋答应了,宠溺地捏了捏他的小脸蛋,又道:“允炫的心意,咱看到了,不过去了大本堂,就要听先生的话,知道吗?”

朱炫点了点头。

“等你学得差不多了,回来咱身边,咱再亲自教你。”朱元璋道。

“好啊!”

朱炫轻快道,随后打了个哈欠。

小孩子的体力有限,他也只是两岁,即使以成年人的灵魂,支撑孩子的身体,但看了一会书,又写一会字,已经困了。

“允炫困了?就在咱这里睡吧。”

“不好,皇爷爷还要忙!”

“咱抱着你睡,再忙也不会累。”

“多谢皇爷爷。”

朱炫给出一个很好看的笑容,安静地趴在朱元璋的膝盖上,很快睡着了。

“只有建议,不能决定。”

“还没有权力,那就是不设品阶,乖孙这个建议真好。”

“希望你能尽快长大,咱尽量地多活几年,把你教好,把位子传给你,要比传给标儿,更让咱安心。”

朱元璋自言自语,再看到朱炫的睡相,安静、自然,越看越欢喜。

这些朱炫都听不到了。

但是云奇在旁边听着,可以肯定陛下要把皇位传给小皇孙,赶紧往四周看了看,幸好大殿内除了自己,再无其他人。

他是绝对不会,把这种惊人的消息传出去。

“陛下……”

此时一个小太监走进来。

“嘘!”

云奇懂事地做了个禁声的动作。

“何事?”

朱元璋轻声地问。

小太监低声道:“回陛下,皇长孙求见。”

朱允又来了。

朱元璋想起来,也有一段时间,没见过朱允。

之前吕氏的事情,让他疏远东宫,但朱允还是要培养,得做好两手准备,万一自己活不到朱炫成才,可以接过皇位那个时候,他也总不能让一个几岁的孩子登基,再任由堂下大臣,甚至宦官摆布。

第一手准备,是朱炫,亲自把乖孙培养成才。

第二手准备,万一他活不了几年,暂时选择朱允,再给朱炫富饶的封地,当一个逍遥王爷。

首节上一节7/1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