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第65节

只要查到有结果,他就要灭吕家满门!

第85章 大明的藩国

时间又过去了数天。

锦衣卫的追查,没那么快有结果。

这一天里,大本堂放假,不需要上课,因为有琉球、安南、朝鲜、乌斯茂和倭国的使臣,来了应天上贡,他们好像是约定的一样,即使在天南地北,位置各不相同,都在这几天之内,来到应天。

安南的使臣,是最后一个到达。

朱元璋收下他们上贡的东西,为了彰显一下大明的富饶,也会回赏一些珍宝,并且允许他们,在京师多逗留几天。

还准备了一个国宴,招待这些使臣。

这些就是宗主国,对藩属国展示实力的表现。

其中的倭国,并不是大明藩属国,前几年里,一直都是琉球等几个小国过来,今年倭国也来凑热闹,让朱元璋感到意外,但既然是来上贡,就不会把人赶走。

最近沿海的倭寇,又比较频繁,大部分是来自倭国,朱元璋正准备,找机会敲打一下那些倭人。

正因为要进行国宴,朱元璋自然要显摆一下,大明宗室的盛大,展示他们的国威,今天大本堂停课,带上一群皇子皇孙,还有朝中重臣,见那些使臣。

琉球等藩国,对大明自然是毕恭毕敬。

倭国派来的代表,只是稍稍有些尊敬,眼神里面,又流露出一丝贪婪。

朱炫跟在朱元璋身边,把那些使臣的反应,都看在眼内。

根据记忆,现在的小日子,还处在室町时代,很快又要步入他们的什么战国时代,内部都还没有稳定,就已经对大明有了贪婪。

小日子,不能留!

朱炫心里在想。

既然要改变历史,当然要改得彻底一些,必须马踏东京赏樱花!

朱元璋客套地和他们见面,再用大明的好酒好菜招待,现在大明有钱了,在彰显国力方面,不会吝啬。

“小弟,无聊啊!”

朱允看到老朱,又来对那些藩国的使臣训话,以大国身份,骂了一顿倭国的代表。

大概就是骂倭国不约束自己的人,导致倭寇在大明沿海作乱,再这样下去,他大明就要灭了倭国。

那些倭寇对此,很不以为然,只是表面上恭敬地听一听。

当年蒙古人,都打不下他们倭国。

这些人不相信,朱元璋有打下来的能力。

然后,琉球的代表,向朱元璋诉苦。

他们说,倭人经常侵扰琉球,随意杀人。

朱元璋一听,又忍不住,再训斥一遍倭国,作为宗主国,不能让琉球受委屈……

看到那些倭人不以为然的表情,朱炫就有点不爽,他还没回朱允的话,旁边的朱允先说道:“二哥,无聊就多吃些东西,吃饱就不会无聊了。”

老朱训话的场面,确实是比较乏味。

其他的王叔,可不管这么多,该吃的就吃。

朱允也是这样。

朱炫说道:“应该快结束了。”

说完了,他又在想,要不就劝说朱元璋开放海禁?

明朝的海禁,不仅仅是为了,防备那些倭寇,防的还有张士诚、方国珍等残部势力。

他们逃到海外,还想着东山再起。

朱元璋还是挺担心他们,真的会杀回来,因为大明的海岸线过长,无法全面防守,干脆就海禁,一刀切了。

发展到最后,就成了片板不得下海。

成了闭关锁国。

朱炫还想,要改变这一现状。

大明不能落后西方,而是要碾压西方。

不知不觉,他又想多了。

再看向朱元璋,训话得差不多,国宴也随之进入尾声,可以结束。

等到锦衣卫把那些使臣,送出宫之后,今天的国宴,就这样了,众多皇子皇孙陆续离开,不过朱元璋就把朱炫留下来。

朱允看到那么多皇孙,朱元璋只单独留下朱炫,忌妒的火焰,又熊熊燃烧。

如果放在以前,能得到如此宠爱的,只有自己,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他嫉妒了!

回到大殿。

朱元璋吐了口气道:“乖孙看到了吧?那些就是咱大明的藩国,不过倭国不算!”

“倭国不是我们的藩属国,以前是不会来,这一次却和其他几个国,一起来上贡,让咱颇为意外,不知道倭人想做什么。”

“不过咱看他们的神情,面对咱的训话,当作听不到那样。”

“实在可恨!”

朱元璋说着又问:“乖孙觉得,那些倭人如何?”

问起倭国怎么样,朱炫就想起了,后来康麻子对倭人的评价,道:“根据孙儿这两年看过的古籍,对倭国的描述,觉得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

“说得好!”

朱元璋听了这句评价,当即拍手称好。

评价得十分到位!

朱炫又道:“皇爷爷,孙儿认为,倭人不能留。”

朱元璋问:“乖孙的意思是,全灭了?”

朱炫点头。

就该全灭了。

他能这么想,朱元璋是欣赏的,觉得乖孙越来越像自己,作为一个帝皇,就应该心狠,道:“可是当年的忽必烈,兵力强盛,联合三万人,分乘九百艘船,要攻打倭国,尚且拿不下。”

朱炫摇头道:“皇爷爷比忽必烈,厉害百倍,要打下区区倭国,易如反掌!”

“乖孙此话,咱喜欢听!”

不过朱元璋没有出海的心思,又道:“一个海外岛国,还没有咱大明一个府大,难成气候,咱要灭倭国,穿洋过海,得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咱有这个精力,倒不如继续北上。”

停顿了片刻,他又道:“孙儿要记住,目光得放长远一点,不用因为一个海外岛国,就被限制了格局。”

只不过数百年后,这个海外倭国,会导致华夏大地,山河破碎!

但是未来的事情,朱炫没办法解释。

如今大明的战略目标,还是草原,大明最大的威胁,也来自草原,而不是海外。

漠北的敌人不解决,朱元璋就不得安稳,也怕将来的子孙,会守不住江山。

这些想法,和朱棣的差不多。

朱棣五次北征,天子守国门,就是想自己还在的时候,为后来的子孙,打下一个万世太平,灭了北方的威胁。

“孙儿明白了!”

朱炫郑重地点头。

如果皇爷爷真的不想灭了倭国,那么这个重任,将来就由他承担起来,一定得出海打过去。

第86章 一本小说,引发的闹剧

使臣上贡这件事,他们很快就不当一回事。

即使是朱元璋,也只是训斥一遍倭国的人,然后就没有然后,总不能真的让大明的水师,出海去帮琉球对付倭国。

这样做的代价,太高了!

为了一个小国,不值得。

那些皇子皇孙,对使臣漠不关心,海外蛮夷罢了,不值一提,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朱炫,在想着怎样才能把倭国给灭了。

要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大明可以造船出海,能训练海军。

“有点难搞。”

朱炫觉得自己还做不到,只能暂时将其放下。

锦衣卫关于吕氏的调查,还没有消息回来,他想报仇,又做不到,不过严冠带给他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石墨矿找到了,正在运送回来的路上。

这个消息,给了朱炫惊喜,让锦衣卫的人,加快速度运输。

振兴大明的计划,他要从改良武器开始。

不过路途遥远,想运输回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朱炫只能耐心地等下去,很快又过了数天,他决定请假出宫走一走。

二十叔还没回来,书屋那边,他得经常去看一看。

许久没出宫了,这一次到外面转一圈,可以发现国子监附近,很多监生基本人手一份报纸,旁边的茶肆里面,几个读书人坐在一起,看报纸看得津津有味。

他们一边看,还一边点评报纸上的内容。

“报纸普及得还是很快。”

朱炫看到自己的成功,心里还是挺骄傲的。

侯显早就打听过,外面的情况如何,笑道:“现在的报纸,已经成了很多人不可分离的消遣方式之一,他们不仅追读那些故事书,每天还会等着看,我们应天府范围内,各种民生趣事。”

报纸不仅是消遣方式之一,还是他们每天及时获取消息的主要渠道。

“二皇孙为了迎合那些读书人,在报纸上开了一个新的版块。”

“将一些诗词歌赋,或者古籍、孤本等的内容,摘录一部分印在报纸上。”

“颇受读书人追捧。”

侯显又说道。

“二哥这个想法,很不错啊!”

朱炫佩服道。

没想到二哥还能在他的基础上,迎合读者市场,进行创新。

他有一段时间,没过问报纸的事情了。

“我们那些故事书,效果如何?”朱炫又问。

“《西游记》的热度,快要超过《天龙八部》了。”

首节上一节65/1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