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第43节

倒不如和小皇孙打好关系,将来继承皇位了,他还能继续当指挥使,统领锦衣卫,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也不管朱炫是不是被朱松拖下水,只要站对了队,以后的大明朝,还是有自己一席之地。

蒋道:“既然小皇孙和殿下那么有心,那我就不告诉陛下,不过你们要正经地经营,别做出其他事情来,让我难做了。”

“当然很正经!”

朱松首先说道。

朱炫问道:“蒋大人知不知道,国子监附近是否有商铺要转让?”

“商铺?”

蒋转身往旁边的街道看去,指了指其中一家最大的,卖绸缎布匹的商铺,道:“来人,把那家商铺要过来,给殿下和小皇孙作为书店。”

几个锦衣卫,赶紧走了过去。

朱炫:“……”

他们锦衣卫,都是那么野蛮的吗?

在大街上面,看上哪个商铺,就可以要哪个商铺,这样和强抢有什么区别?

“蒋大人,我们强抢,不好吧?”朱松不安地问。

蒋哈哈一笑道:“你们误会了,那是我们锦衣卫的产业。”

朱炫莫名其妙地问:“锦衣卫也会经商?”

蒋解释道:“我们不会经商,但以前抄家抄多了,这些都是被我们查封的商铺,陛下将其归入锦衣卫名下,空着也是空着,倒不如拿来出租,换点租金给兄弟们买酒吃,我们想收回就一句话的事情。”

停顿了一会,他又说道:“殿下和小皇孙可以放心,我们会给他们做出补偿,不会让那个商铺白白搬走。”

听了此话,朱炫和朱松才松了口气。

要是他们敢乱来,抢占了商铺,这件事捅到老朱那边,铁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我们过去看看。”

朱松说道。

来到那个商铺前面,只见那些锦衣卫虽然有点凶,但还算正常,没有用暴力的手段。

这里的老板听了,赶紧表示连夜搬走,绝对不会妨碍他们书店开业。

看到这里,他们才相信蒋的话。

第56章 拖锦衣卫下水

把商铺确定下来,他们就离开了那街道。

蒋带他们,回到不远处的镇抚司,锦衣卫衙门内,再让人送来茶水招待。

“蒋大人,那个商铺我们租下来,要多少钱?”朱松问道。

“不用钱。”

蒋摆了摆手道:“商铺一个,与其租出去给其他人用,倒不如留下来给殿下和小皇孙用,我们锦衣卫的东西,就是小皇孙你们的东西。”

还有这种好事,朱松正要答应,但是朱炫摇头道:“这可不行,锦衣卫的兄弟,还等着租金补贴生活,如果蒋大人不想要租金,要不我们拿出一成的收益,给锦衣卫作为店租?”

一成收益,那么多!

朱松肯定不同意,正要开口阻止,但注意到朱炫的眼神,犹豫片刻还是停住了。

他们的故事书能不能大卖,暂时还不清楚,如果能,那么一成的收益那是超级多了,就这样送给锦衣卫,朱松怎能不心疼可惜。

那本书的剧情,确实精彩,朱松相信可以大卖的。

可是小侄子好像有什么计划,他最后选择相信朱炫。

“一成收益!”

蒋闻言大惊。

收益不收益,这些对蒋而言不重要。

重要的是,锦衣卫能和小皇孙捆绑在一起,以后小皇孙当上皇帝,他们就是大功臣,背后的价值可不小。

一成的收益,也不只是合作那么简单。

还具有特别意义。

蒋考虑良久,觉得不能太贪心:“一成太多了,要不半成吧?”

朱炫道:“就一成,二十叔没问题吧?如果没有,我们现在就能签订契约,确定好收益怎么分。”

“没问题。”

朱松最终还是同意了。

他们很快,把合同签好。

蒋捧着手里的合约,激动地一拜道:“多谢小皇孙,多谢韩王殿下。”

“蒋大人客气了!”

朱松道。

朱炫问道:“蒋大人有没有认识的,可以帮我们印书的人?”

蒋说道:“城南有一家印刷作坊,和我们锦衣卫比较熟,严冠也认识,等会让他带两位殿下去即可。”

朱炫最后叮嘱道:“蒋大人要记住,不能让皇爷爷知道。”

蒋道:“属下明白!”

接下来,他们离开镇抚司。

蒋捧着手中的契约,激动得双手都是颤抖的,这是他的机遇,也是他们锦衣卫以后的机遇。

“一定要帮小皇孙!”

他心里在想。

接下来,蒋还想,得找一些人参、鹿茸等,可以补身体的东西,送去给御膳房的徐兴祖,好好帮老朱补一补。

只要老朱可以多活几年,他的机会更大。

一定可以的!

严冠带路,先去找那个印刷作坊。

“小允炫,你把一成收益让出去,为的是什么?”

朱松不解道:“他们锦衣卫,为我们服务,很应该,商铺也是我们朱家旗下的,要不要租金,就是我们说了算,没必要让出一成利润那么多。”

朱炫解释道:“二十叔的格局小了,我们把利润让给锦衣卫,就可以和锦衣卫捆绑在一起,有任何需要,可以让锦衣卫去做,最重要的是,有锦衣卫撑腰,除了皇爷爷,谁敢为难我们?”

闻言,朱松恍然大悟。

一成的收益虽然多,但可以让锦衣卫帮他们办事,似乎还不错,能发挥出其价值。

朱松道:“小允炫,你怎会懂得那么多?比我懂的还要多。”

朱炫想好了解释:“因为我看过《三国志通俗演义》,皇爷爷告诉我,只要看透了这本书,就能懂很多事情,我经常看的,不知道看透了没有。”

身边的侯显听了,觉得自己的主子有点妖孽。

不仅他当了工具人,就连这本故事书,也成了挡箭牌,成了朱炫各种理由的来源。

“看来我还没读透那本书,今晚回去得多琢磨才行。”

朱松也不想太多,毕竟三国这本书,确实是写有不少智谋之类的内容。

他们很快来到那个印刷厂。

看到是严冠带人来的,这里的老板明白和锦衣卫有关,赶紧迎接他们进门。

朱松就提出,各种印刷的要求。

因为没了店租的花费,他们手头上的钱充裕了,第一批印刷的书本也多了很多,再加上这里的老板,也想讨好锦衣卫,给出的价格不会太高。

至于《天龙八部》暂时还没写出来,这个往后再印,先印那些圣人典籍,作为第一批售卖的书,以后再印故事书。

除了自己写的,朱炫接下来,还想找一批签约作者。

他提供素材和大纲,让那些签约作者,写他想要的定制文,还可以发行报纸,在报纸上连载,等连载的数量差不多了,就整理起来,印刷成书,可以售卖第二遍。

这些都是朱炫后续的规划,目前得先把故事书确定好,赚到钱了,才能找一批签约作者。

安排好印刷的内容,朱松就带朱炫回去。

路上,朱炫又道:“二哥,我们的书店,不能只卖书。”

“还能卖什么?”

“笔墨纸砚等,都可以。”

朱炫分析道:“我们的书店,就在国子监附近,那些国子监生平常喜欢写字,我们一边卖书,一边卖和读书写字相关的东西,一举两得。”

“有道理。”

朱松揉了揉朱炫的小脑袋,笑着问:“《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面,可没有经商的内容,小允炫你是怎么懂得这些?”

“都是侯显告诉我的。”朱炫道。

“没错,都是我。”侯显这个工具人,十分自觉。

朱松不傻,怎么会相信他们。

小侄儿确实异于常人,聪明伶俐,想法特别多,他逐渐习惯了。

回到宫里。

朱炫没有闲着,赶紧又动手写书。

写得差不多了,再让侯显抄写一遍,通常都是折腾到大晚上才可以收工。

第二天,朱炫照常去大本堂,先给朱松看完了,再整理收集在一起。

时间很快,又过了数天。

朱炫终于把前两册的内容写下来,准备用来发行。

他们又一次请假,到了那个印刷厂,将书稿交给那个老板张武印刷。

张武不敢怠慢,马上将书稿送去给工人,直接排版动手。

在这同时,朱炫又找人给书画插画,做成雕版,到时候一起印刷出版,为书籍增加一些趣味性。

第57章 税务改革

又过了几天。

书籍终于印刷出来,两册书,分别印刷的量,都是五千本。

朱松带了两本回大本堂,交给朱炫审阅,质量不错,印刷的字迹也清晰,张武算是用心了。

首节上一节43/1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