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第106节

“殿下,岸边的士兵,都很欢迎我们。”

侯显首先笑了笑道。

朱炫微微点头道:“那我们下船吧。”

“殿下,我们锦衣卫先下去!”

严冠让人放下舷梯,首先来到船下,锦衣卫在岸边分开一片空地,把迎接观看的人拦截在外,确保周边安全了,朱炫才带领神机营的士兵下船。

他们等了好一会,花英带领的战船,终于也回来了。

“请问是哪位将军,来辅助我们广东水师,打击倭寇?”

花英走过来,期待地问。

朱炫成长得比较快,身材看上去,已经是十二三岁的男孩,自带一种特殊的气度,花英一眼就能看出来,这艘大船的主子,正是这个孩子。

“大人就是广东都指挥使吗?”

朱炫反问了一句,又道:“我是奉了皇爷爷的命令,带领我们大明战舰,南下来攻打安南,路过广东,正好看到倭寇那么嚣张,就帮你们打几炮。”

皇爷爷?

带队来的人,还是个皇孙?

花英的态度,变得更恭敬了。

不过陛下怎么会安排一个孩子去打安南?

再看那巨型大船,花英瞬间明白了什么,大概是陛下让这位皇孙出海,就是为了镀金,有这种庞然大物,打安南不是有手就能做到。

在船上打几炮到安南,还不会有危险。

“拜见殿下!”

想到了那么多,花英躬身一拜,又道:“下官正是广东都指挥使花英,多谢殿下来救!”

朱炫说道:“既然让我们遇上,就不会不管,举手之劳,不过现在天色不早,我们一直在船上,现在想到陆地休息一晚,大人能否安排个住所?”

这位皇孙,年纪不大,但很老气横秋。

花英对朱炫的评价,便是如此,又连忙道:“当然可以,如果殿下不介意再赶一会路,不妨随我们去番禺休息一晚。”

“好啊!”

朱炫欣然答应了。

他们再有两天,就能到达钦州。

算了算沐晟他们南下的速度,应该连三分之一的路程都还没有走完。

在这期间,他们还有的是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在广东逛一圈。

花英又道:“殿下,下官有一个请求,能不能到你们的船上看一看?”

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了热烈。

“那就一起上船!”

朱炫同意道。

他首先回到船上,花英随后跟上,只带了几个亲兵,其他水师在没有得到允许的前提下,他还不敢带上船,随后大船再一次启动,往珠江驶去。

花英刚到甲板上,就打量这艘大船。

只见船上的构造,都是钢铁,没有风帆,那么庞大也可以出海,还不会沉,那些巨大的炮台,就在眼前,他们都还没听说过,大明有这样厉害的战船。

花英又问:“殿下是从哪里来的?”

“应天!”

朱炫回了一句,反问道:“你们这边的倭寇,有什么来头?是不是有南洋那些小国扶持?竟然连我们大明都敢打,胆子很大!”

花英说道:“倭寇的首领,叫做陈祖义,现在是三佛齐那边,一个叫做渤林邦国的酋长,此人原本是广东潮州府的人,出海为寇已经很多年了,纵横海外,专门掠夺过往的商船,在南洋一带,势力很大。”

第141章 海盗的来历

“陈祖义?”

朱炫听到这个名字,也知道这个人。

此人是潮州人,洪武年间,全家去了南洋,当了海盗,还投靠到三佛齐下面,一个叫做渤林邦国的国家,成为那里的大将军。

后来渤林邦国的酋长没了,陈祖义就当上新的酋长,基本是那里的土皇帝。

三佛齐,就是后来的印度尼西亚,陈祖义盘踞的地方,叫做旧港。

听到是陈祖义,朱炫就明白为什么还有倭寇敢那么嚣张地和大明水师硬刚,这家伙在南洋还是很厉害,全盛的时候,有上万人,横扫了东南亚各国,又被朱棣悬赏了七百五十万两通缉。

后来郑和下西洋,经过三佛齐的时候,陈祖义是逢迎的,不过郑和返程再经过三佛齐,陈祖义就想攻打郑和的船队,最后被郑和一锅端了。

陈祖义这个人,也被郑和捉了,带回去给朱棣。

东南亚大海盗,就这样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朱炫的脑海里,快速过了一遍陈祖义的事迹,又道:“这个倭寇的首领,胆子也是挺大的。”

花英解释道:“其实陈祖义这样做,是想报复我们。就在一个月前,琼州府的海南卫,联合雷州府的海安卫,在万里石塘那边,扣押了陈祖义十多艘船,捉了数百人,救了十多艘商船,陈祖义就来报复,但是他绕过琼州,直接攻打这里,这是我们想不到的。”

万里石塘,就是南沙群岛。

在古代,也称之为万里长堤,万生石塘屿等。

“我们卫所的水师,大部分到了雷州和琼州之间,准备夹攻陈祖义,这边的防备少了,才让他有可乘之机。”

花英又连忙解释。

他还生怕这位皇孙,觉得自己没有用,再写一份奏章回去,连都指挥使的官职也丢了。

朱炫恍然大悟。

怪不得大明水师,会打不过海盗。

大明水师虽然不怎么强,这个事实他是清楚的,但打不过海盗就有些过分了。

“你们这里,还能有出海的商船?”

严冠出于职业素养,淡淡地质问了一句。

如果在应天府附近,有船只敢出海走私,他们锦衣卫第一个去抄家,先把人捉了,再回去上报给朱元璋。

“这个……下官……”

花英一听,满头冷汗。

他们的商船,明显就是走私,在海禁大势之下玩走私,他们当官的还完全不管,这样和找死差不多。

广东这边的情况,远比北边的宽松,毕竟朝廷还管不过来。

朱元璋想要放松海禁,但政策还没落到实处,目前还处在禁闭状态。

“行了!”

朱炫对于这些,并不感到有什么,挥手道:“你们注意影响即可,还有出海贸易的税收,找个机会,让那些商人补上吧。”

“多谢殿下!”

花英感激道。

听到不追究走私这件事,他肯定是激动的。

只要殿下不回去上报,陛下就不知道这边什么情况。

朱炫又道:“陈祖义这一次来,只是为了报复?”

“除了报复,还是继续抢掠!”

花英解释道:“按照行程,今天又有部分商船会出海,陈祖义的人,抢了一半商船,我们的水师才赶到,就和陈祖义打起来,幸好有殿下帮忙。”

如果没有朱炫,他们真的有可能被陈祖义打败。

“这个陈祖义,胆子是真的大啊!”

侯显听了他们的话,忍不住说道:“你们居然不把他给灭了?”

花英摇头道:“如果我们有这个能力,已经把他灭了,水师出海麻烦,路途还不近,我们没有远洋的经验,要说让那些商贾带路,他们又不敢,怕被陈祖义认出来,万一灭不了陈祖义,以后别想再出海了。”

郑和好奇地问:“那些商贾明知有倭寇,他们为何还要出海?”

“给陈祖义交钱就行了。”

花英解释道:“出海一趟,可以赚很多钱,只要交一部分给陈祖义,即可通畅无阻。陈祖义打劫的,大部分是不肯交钱的那些,另外陈祖义的活动范围,不仅仅是这里,到东番、琉球,甚至倭国,他们都会去,还有可以去到天方,那些地方,我们都去不了。”

东番,就是后世的弯弯,在明初的称呼。

商船横跨海峡的时候,还会以东番北部的高山,作为辨别方向的标记,因山势形似鸡笼,又有鸡笼这个名字。

东番改为现代社会那个名字,那是明朝后期的事情。

天方,泛指后来的阿拉伯地区。

“这个陈祖义,有点本事啊!”

郑和现在的目标,也是星辰大海,对于陈祖义的事迹,是有点佩服的,又道:“可惜此人不干好事。”

朱炫说道:“能纵横海外的人,不只是一点本事那么简单。”

回想一下东南亚那边的地理环境。

陈祖义占据的,还是后来有名的马六甲海峡。

占据了那个地方,他可以为所欲为。

不过他陈祖义可以占据,我也行。

朱炫寻思着,要不在去云南之前,先把陈祖义给一锅端了,抢过他的地盘。

反正那些海盗,都不是什么好人。

“殿下真的是来打安南的?”

花英又有点好奇地问。

朱炫点头道:“我会在钦州登陆,通过陆路,去云南和沐叔叔会合,再攻打安南,你知不知道,现在安南的情况怎么样?”

花英对安南的情况,还是有点了解,道:“前两年,安南内乱,他们内战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胡季废了安南少帝自立为王,建立了胡朝,但是胡季这个人,很反复无常,刚开始还投靠我们,不一会就背叛了,陛下才让西平侯去讨伐。”

“可惜啊!”

“西平侯病逝,胡季又开始作乱,侵扰我们大明。”

“沐将军回云南之后,很快又会和殿下再打安南,这一次大概是胡季的末日。”

花英想了片刻,又道:“除了胡季,还有一个叫做刀干孟的人,也很不安分,这一次除了拿下安南,还要平定缅甸宣慰司。”

这么说来,沐晟这一次回来,要做的事情还不少。

不过朱炫一定会辅助沐晟,毕竟还要拿下安南,作为他们工业转移阵地。

听了花英的描述,朱炫对于安南那边的情况,也有大概的了解。

花英也不怀疑,朱炫来打安南的决心。

首节上一节106/1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