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女帝,我真是大周忠臣 第15节

女帝细细品味着这两句话,觉得言浅意深,发人深省。终于明白上官婉儿为什么对叶浩然如此看重。

这叶浩然果是个不世大才。

得把他拉拢过来,为自己出力才行。

女帝换了一副嘴脸,“既然你忠君爱国,立志做个忠臣,将来陛下出关,你得支持陛下御驾亲征才行。”

“我支不支持陛下,还要看陛下有没有觉悟。”

女帝好奇问:“什么样的觉悟?”

叶浩然:“毕其功于一役的觉悟,要么不战,一战就要死战到底,把狼族打死打残。如果一战不能定,陛下就要立刻班师回朝,耐心等待机会。”

女帝有点不开心:“陛下好不容易御驾亲征一趟,就只能打一仗吗?”

叶浩然:“战争会快速消耗国家的人口,粮食,财产。如果一直作战,必然会让整个国家陷入战争的泥泞中,百姓负担不起那样的痛苦,朝中的主战派和主和派矛盾也会越发尖锐。”

“一言蔽之,国虽大,好战必亡。”

叶浩然熟读史书,历史上行汉武帝就是一直坚持对匈奴作战,穷兵黩武,差点拖垮了整个大汉朝,最终不得不下罪己诏,休养生息。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女帝细细咀嚼这两句话,越发觉得叶浩然高深莫测。

这短短两句话,将国家与战争关系说的清楚又透彻,哪怕她这种从小熟读兵书的军事天才,也说不出这样有道理的话。

女帝心中不由想到,这厮才华这么好,不仅对国事了解通透,军事也有这么独到的见解,还长得还这么好看。

难道真是朕的天命忠臣?

女帝决定以后对叶浩然态度好点,“一战就一战吧,只要你支持陛下亲征,陛下一定能够一战定乾坤,彻底击败狼族。”

叶浩然:“我看不一定,如今陛下好逸恶劳,借着闭关的名义,一心躺平等死,整个人废了一大半,怕是没有这样的觉悟。”

女帝气得想跳起来给叶浩然的帅脸一拳,少说朕几句你会死啊。

但是一想到叶浩然的才华和能力,自己还得靠他对付内阁,女帝又死死按下了自己的粉拳。

“你今天早上不是还说,能以一肩担天下,必胜这国运之战者,唯如圣今天子吗?”

叶浩然早有准备:“我心里当然是这样觉得,只是现在陛下什么德行你也看到了,四年闭关不上朝,连基本的治国理念都没搞懂,你能指望她在关键的时候赢狼族龙族,反正我对她实在没什么信心。”

女帝努力调息内力,防止自己失手一掌拍死叶浩然,“那你要怎么才能相信并且支持陛下。”

叶浩然想了想说,“先结束闭关亲政,让内阁着手开始准备对龙狼两族的征战。可以用自卫反击为理由,大周不主动进攻,但是要用应对进攻的能力。”

女帝不屑道:“你太天真了。就算内阁勉强同意,负责的官员也大多是主和派,不会尽力做事。”

叶浩然嘿嘿一笑,“要的就是他们不尽力,这样才好找借口罢免他们,换上主战派的官员。备战除了准备粮草器械,更重要是在关键位置上安插主战派的官员,这才是后勤运转的关键。”

女帝:......果然我还是太天真,这厮真阴险。

叶浩然:“如果陛下能在两年内把战前准备工作做到位,我就承认她有御驾亲征的魄力和决心,全力支持她征讨龙狼两族。”ap.

女帝:“你不是说好的要当忠臣,怎么还对陛下有这么多要求。”

叶浩然义正言辞,“我是新时代的忠臣,没有古板愚忠的历史包袱,昏君不配忠臣效命。”

女帝算看明白这厮,打着忠臣的名号,干的都是大逆不道,“要是陛下做不到,或者真的是一个昏君,你这个忠臣是不是还打算造反立新帝。”

要不是系统不让造反,我还真想这么做。

叶浩然:“那我会让陛下早点娶亲,找几个世家大族的聪明才子,改善皇族血统,努力多生几个皇子,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吧。”

话里话外都在说自己笨,女帝气的牙痒痒,“不就是两年内准备好作战事宜,你等着瞧,陛下英明神武,一定会做到的。”

说完,拿着自己的食盒头也不回,气呼呼的走出了天牢。

女帝怕自己走的迟一点,会想把叶浩然按在地上打一顿。

叶浩然看着手提食盒,愤怒离开的女帝,脑子里想的却是。

你倒是把饭留下啊?

第21章 我是新时代的忠臣

女帝气呼呼的回到凤仪宫,这个叶浩然果然大逆不道,居然还敢考验自己。

不就是两年内做好准备工作,自己堂堂圣天子,怎么可能做不到。

“陛下想要在两年内做好对外征战龙狼两族的准备?”卧室里,小睡过后的上官婉儿,带着些许慵懒说道。

女帝没说自己和叶浩然打赌的事,找了一个其他理由,“朕有把握在两年内突破宗师境,所以想要提前准备布局。”

得知女帝可以在两年内突破,上官婉儿心里也轻松了一些,这些年她一个人扛着大周朝也确实辛苦。

“待会臣要和内阁六部官员商议朝政,可以向内阁正式提起这件事,只是朝中大多数是主和派,恐怕不会尽力去做。”

女帝想起叶浩然教的方法,立即说道:“要的就是他们不尽力,这样我们才好找借口罢免他们,换上主战派的官员。”

上官婉儿没想到女帝会想到这么好的方式,夸道:“以准备征战为名,行置换官员之实,陛下此计高明。”

女帝心里美滋滋的,总算没白受叶浩然的气。

上官婉儿继续道:“任用主战派,准备和龙狼的征战,这件事非同小可。臣妾要向陛下推荐一人,担此重任。”

女帝心情大好,随口就说,“婉儿你尽管说,想要提拔重用谁。”

“叶浩然。”上官婉儿十分郑重的说出名字。

听到叶浩然的名字,女帝瞬间呆住了,一时间说不出话。

上官婉儿还以为女帝还在记恨叶浩然,耐心劝说,“叶浩然此人秉性才华都是一流,而且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主战派,我们现在提拔任用他....”

上官婉儿还没说完,女帝就兴奋无比的抓住她的手,目光炯炯有神,“婉儿,你真的是个天才。居然想到安排叶浩然替朕准备出征事宜。”

上官婉儿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她只是想早点把叶浩然捞出天牢,不明白女帝为什么这么激动。

女帝心中想的是,叶浩然这个逆臣不是要朕两年内做好征战准备,那朕就安排你去做。

你要是做到了,是朕知人善任,赢了这场赌约。

你要是做不到,那就是你拖了朕的后腿,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又有什么资格说朕。

这种双赢的局面,简直不要太爽。

上官婉儿见女帝同意,继续说,“既然陛下同意,待会我们要在内阁面前争取叶浩然才行。上次我去天牢,叶浩然已经有意投入我的门下。但是内阁一定不会同意,他们一心想要拉拢叶浩然,用他来对付陛下。”

女帝一想到叶浩然被内阁利用来对付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这厮就是自己的克星。

“还好婉儿你聪慧,趁叶浩然遭难的时候,早早去天牢拉拢他。”女帝越发觉得自家婉儿实在太有先见之明了,任何事都快人一步。

这话让上官婉儿有点不好意思,上次去天牢看叶浩然,她也是有私心的。

毕竟是故人之后啊.....

女帝站了起来,一米五的身姿在此刻无比伟岸。

“我们决不能让叶浩然投入内阁门下,这次廷议,朕和你一起主持。”

.......

自从女帝闭关,上官婉儿摄政,午间的廷议就成了决定国家诸多大事的重要会议。

廷议除了内阁三位阁老,六部尚书,还有许多重要朝臣都会在场。

这一次也不例外。

只是这一次诸位大臣到场开始廷议后,却发现气氛和平时不同,上官婉儿没有按照以往的坐在正位上,而是在侧位。

空荡荡的正座后面是厚厚的垂帘,隐约能看到一个人影。

不用多说,在场众人都能想到这后面的是谁。

群臣当即老泪纵横。

苍天怜见,整整四年,大周女帝终于开始上班了,纷纷下跪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有三位内阁大臣意外,但是不震惊,三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

陛下这是被叶浩然的奏疏逼的坐不住了,又不愿意出关,才用这种方式。

面对四年不见的热情群臣,还有那山呼海啸的万岁声,女帝都感觉自己有点受不了。

女帝敲了敲身边的玉磬,清冽空灵的磬声顿时让整个大殿安静下来。

女帝用内力模拟出自己成年后的声音,和平时的娇嫩软萌不同,威严而冰冷,“开始议事吧。”

终于听到女帝的声音,群臣谢恩后,纷纷入座,开始今天的会议。

上官婉儿开设的廷议,不仅设有座位,上面还有笔墨茶水,可谓十分贴心。

议会有女帝在场,群臣都比平日要谨慎,只是会议开始半天,谈完了江南的水灾,西北的蝗灾,垂帘的女帝依旧一声不坑。

兵部尚书这时候奏报,“北方的狼族今年又开始劫掠北境,守在边关的几位将领联名上疏,要求增加粮草军备,防止狼族大规模袭击。”

次辅李光弼:“狼族年年如此,怎么今年就要增加粮草军备,我看是边关将领想要主动出击,军备粮草向往年一样供给就好,不用增加。”

首辅更稳重一些,“边关是抵御狼族的重要防线,粮草之事,不可草率。”

“咚......”

一声清脆磬响,大殿为之一静,群臣心中一惊,等待女帝开口。

女帝:“阁老,狼族年年劫掠边关,你可有什么良策应对。”

首辅:“狼族来去如风,以臣之见,还是应加强边关防御,闭关不出。必要时可以与狼族和亲结好。”

女帝:“那倘若边关守不住,狼族长驱直入,骑兵杀向京城,又该如何?”

首辅从来没有考虑这么严重的后果,一下子被问住了。

李光弼这时候开口解围道:“陛下不必多虑,边关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只要依险据守,狼族不可能破关。”

“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女帝的声音越发冰冷起来,“朕的士兵用生命镇守边关,保卫大周朝千万子民的安康。内阁却连基本的粮草军备都要思虑再三,一再刁难,可是想寒了边关将士的心,好让狼族破关而入。”

第22章 苍天怜见,女帝开始上班了

李光弼被女帝这样当面斥责,脸色顿时苍白,立即起身,“臣思虑不周,还请陛下责罚。”

六部尚书也是压力极大,纷纷起身表态,“陛下所言极是,边关将士浴血奋战,为国守门,粮草军备是应该多给一些,防止不测。”

女帝的声音缓和了一些,“只靠边关将士死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狼族狡猾凶残,朕决意让全国备战,防止不测,你们意下如何。”

全国备战,群臣震惊了,陛下这是想北伐狼族啊。

户部尚书第一个起身道:“陛下不可,大周朝已经百年没有大战,倘若全国备战,必定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有了第一个带头,其他人也纷纷接龙。

“这些年百姓难得安稳度日,陛下难道要用战争,打破这份安宁吗?”

“国库空虚,天灾频频,陛下应该以百姓为先。”

.......

首辅最后起身出列,“眼下大周朝,实在不适合与狼族一战,陛下还是收回成命,让百姓多享受几年太平时光吧。”

首节上一节15/1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