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女帝,我真是大周忠臣 第106节

选他做接班人,怎么样。

狄党众人顿时难以掩饰自己的震惊。

叶浩然做女婿自然是一等一的好,但是要他领导狄党。

无论年龄还是资历,完全不够格啊。

想要领导狄党,可不是说一些漂亮话就够了,是要实实在在为大周做事的。

“叶中事之志虽好,但他年纪尚浅,恐怕力所不及。”

狄公你真的打算让他当接班人?

武承嗣和一众武党也惊了。

选叶浩然这种初出茅庐的进士领导狄党,难道狄人杰老糊涂了?

我们武党斗不过老的,还对付不了小的。

武党中兴,难道就在今日?

宴会之上,陷入一片诡异的安静之中。

狄党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交流以后,心中都有了决断。

狄人杰开口,他们心里觉得不合适,也不好直接反对。

武党还在一边看着,窝里斗,那不是让人笑话。

叶浩然虽然年轻,但是狄公亲自举荐,一定有过人之处。

考考吧。

还是大理寺卿先开口了。

“明臣者,不可不知法,不知叶中事,对大理寺之法度,有何见解。”

大理寺啊。

你们以为的大理寺,东奔西跑,专门侦破各种悬疑奇案。

实际上的大理寺,大周人民最高法院。

叶浩然礼貌行了一礼。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乃衡量天下对错之天平,天下百姓歌于斯,哭于斯。此乃国家之基石,不可倾也。”

天下程式,万事仪表。对错之天平,国家之基石

天下百姓歌于斯,哭于斯……

短短几句话,就把法学讲的如此透彻入骨。

大理寺卿卢正伟瞬间来了精神了,忙问,“以法治国之要义,叶中事可有见解。”

叶浩然从容不迫,娓娓而答,“法律,国之权衡,时之准绳。法治之根本,不在条文之详细,而在用意之明显。

法不阿权贵,绳不绕弯曲。法律不刑权贵之家,则无法植民于心。只有法律深入人心,让世人知晓。

天下无法外之地,岂有法外之人。如此,才是法治大行。”

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更不用说敬畏。

叶浩然比谁都深知这一点。

当初秦国就是靠割太子老师鼻子,普法成功的。

法律无法让人人平等,但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才是成功法治,

卢正伟听的彻底激动了。

知己啊。

我大理寺继狄公之后,又要来一位法学大家了。

“叶中事大才,法学精深宛如昔日狄公,可愿来我大理寺任职?”

叶浩然,你刚刚还嫌弃我年纪小来着。

上官婉儿微微撇嘴,怎么是个人,都想抢我夫君过去做事。

武承嗣微微皱眉,没想到叶浩然年纪轻轻,才学居然如此惊人,三言两语就拿下了大理寺卿。

这可不行。

他朝不远处的御史大夫徐炳彪暗暗做了一个手势。

快想办法针对他。

徐炳彪收到命令,双眼微眯,细思之后,当下立即激动拍案而起。

“叶中事如此大才,老夫敬佩不已。不知叶中事可有方法,让法治大行于天下,上至官员,下至百姓,人人奉公守法,长治久安。”

狄党看到徐炳彪开口,也是一脸腻味,大家都是老油条,谁听不出他想做什么。

先提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然后只要接着将叶浩然给出的方法,挑出几个小毛病,狠狠贬低放大,让人忽视优点,重视缺点。

徐炳彪,大周老喷子了,套路大家都熟的很。

只是众人出奇都保持了安静,想看看叶浩然怎么应对。如果连徐炳超都应对不来,还怎么领导狄党对付武氏。

一时间,全场狄党武党,两方人马的目光都落在叶浩然身上,想要看他怎么应变。

叶浩然很清楚,法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圆,不可能有一劳永逸之法。

因为他看过《圆圈正义》。

但是对线,他也没输过。

叶浩然毫不在意的微笑道,“我确实有一良方子可大行法治,只怕你听后,不敢上疏向陛下谏言。”

徐炳彪一脸真诚,“叶中事之法,若真是益国益民的良策,在下肯定为叶中事上疏劝谏陛下。”

反正不管你说什么法,反正我都能挑出刺,把良策变坏策,我又有何惧。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若御史大夫心中有民,想要法治大行于天下,可上疏陛下……”

叶浩然看着在场众人,发出古代律法中的最强音的那一句。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

此句一出,全场皆惊。

狄党眼中解释赞叹之色,真不愧是狄公看中的人。

这气魄胆量,真是惊人。

只此一句,当垂千古。

而徐炳彪脸色却瞬间难看到了极点,叶浩然这一句话,就把他所有的路都给堵死了,逼到悬崖上。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能推行法治吗?

只要天子敢做出表率,必然能深入民心。但是天子会像庶民一样乖乖守法吗?

呵呵……

叶浩然继续问他,“御史大夫为何沉默不语,难道是我这方法不够好?”

论对线,我不是针对谁……

真当网络大学键盘侠专业是白考的。

徐炳彪恨的咬牙切齿。

艹,你提议让陛下带头守法,我哪里敢有意见。

我说你这个方法太天真,根本无法推行?

那不是讽刺陛下胡作非为,扰乱法纪。

砍了。

说陛下不可能遵纪守法,天下不能大治?

抨击朝纲,扰乱国政,诽谤君上。

全家都砍了。

老夫上疏喷人数十载,居然有一天被人一句话就怼到无法反驳。

徐炳彪压下心头怒火,“叶中事此法,乃治国之良策,甚好,甚好!”

叶浩然直接一刀扎心,来了个透心凉。

“既然如此,就请御史大夫上替我疏劝谏陛下,如何?”

淦……叶浩然你还做不做人了。

方法是你说的,上疏是你提的。

我上疏之后,名声是你的,挨打是我的。

你难道不知道陛下是小心眼吗?一看就知道没被陛下针对过。

徐炳彪灰溜溜的夹起尾巴做人,认输了。

“叶中事之才,在下甚为钦佩。此等名垂千古的治国良策,老夫不敢越俎代庖。”

在场文武百官看的都有些发呆,武党众人更是倒吸一口冷气。

御史大夫徐炳彪,朝中下上谁没被他弹劾过,结果在叶中事手下走不到一个回合,就一败涂地。

叶中事文质彬彬,没想到战斗力,竟是如此勇猛。

……

悄悄和沐红缨一起的进来的女帝,莫名其妙就挨了当头一棒。

叶浩然这厮怎么又在说朕?

朕最近又没惹你,也没犯法啊?

第132章 阁下何不乘风起

叶浩然一出手,先折服狄党法治派,又斩武党一员大将,开局就是绝杀。

一时间,在场众人心下都有些戚戚然,谁也不敢在此时触其锋芒。

武承嗣没想到叶浩然年纪轻轻,居然如此难缠,知道纯靠刁难是不行了,把目光看向了武三思,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同样是二代目,该你出面扛局势了。

有过失败经验的武三思很清楚要对付叶浩然,首先不能让他写诗。

有了父亲指点,多年文抄公的经验在此刻发挥了出来,起身开口,一字不落的复述出来。

首节上一节106/1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