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第48节

赛西施若有所思地摇摇头道:

“他们这些贵门纨绔子弟,咱们谁也惹不起,走一步看一步吧。”

伙计犹豫了一下道:“其实曹伯爷也是个靠山,若是......”

赛西施狠狠地看了他一眼道:“若是什么?”

伙计连忙放下菜刀,摆手道: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老板娘可以虚与委蛇,借曹伯爷的名头吓唬他们。”

赛西施白了他一眼,坚定地摇头道:“不成!那我成了什么人了?”

伙计劝道:“哪怕是留住曹伯爷呢,只要他每日来咱们店里用餐,就能为咱们挡下很多麻烦。”

他摇摇头道:

“除了高衙内,那些市井无赖也多到店里揩油,弄得咱们苦不堪言。”

“俗话说,恶人还要恶人磨,说不定曹伯爷能够治治他们。”

他刚刚说完,赛西施猛然把铲子敲在铁锅上,美目瞪着他训斥道:

“你这是拿我当诱饵用?”

“你一个伙计想当家做主当老板呀!”

伙计忙缩了缩脖子,叫屈道:

“二子哪敢啊?我也是为了老板娘好!我不说就是......”

接下来十多天,虽然赛西施没有施展什么算计,但曹斌总会过来一趟用餐,有时候还让人打包带给家人。

正如那伙计所说。

什么市井无赖,地痞流氓,遇到曹斌这个大纨绔,就像孙子见到了祖宗,谁也不敢炸刺。

后来见曹斌来的次数多,他们甚至绕着八珍坊走,唯恐遇到曹斌,被收拾一顿。

对流氓地痞的威慑力,曹斌比官府还管用。

官府还要讲流程证据,量法施刑。

曹斌可不管那一套。

若是被他记恨上,打了也是白打,说不定还会被送道官府治重罪。

他忠靖伯的名头在开封府衙或许不管用,但对开封下面的县衙还是管用的。

这些日子,是八珍坊过得最舒坦的几天,赛西施虽然嘴上不说,但对曹斌的态度已经改变了不少。

已经没有了先前那种疏离和戒备,最少把他看做朋友的样子。

这天,曹斌刚刚吃完午饭,庞太师就遣来家丁召见。

曹斌顿时精神一震,应该是高俅的案子有了结果。

于是,他连忙奔太师府赶去......

书房里。

曹斌赶到的时候,庞太师正一脸笑意地拿着封信笺阅读,庞煜翘着个二郎腿在一边喝茶。

“太师,不知何事找我?”

庞太师放下手中的信笺,笑着点点头道:

“俊才不要着急,你来看看。”

说着,他将手中的信笺交给曹斌。

曹斌也没有客气,自顾找了个位置坐下,拿起信笺看了起来。

这封信是赵佶写来的,除了对自己的鲁莽道歉,还附了不少产业的信息。

曹斌看完之后,心里顿时感觉有些不妙,疑惑道:

“太师这是何意?”

庞太师笑道:“端王为了保住高俅,把家底都拿出不少,算作你的赔偿。”

“除此之外,还给了你一个出仕的机会,这个机会十分难得,你可要把握住。”

曹斌心里顿时明白过来,他们这是达成了妥协,有些失望道:

“难道就这么放过高俅?我不缺挣钱的买卖。”

庞太师摆摆手道:

“你这是傻话,就算把高俅弄下去又怎样,只会便宜寇准那些人。”

说着,他苦口婆心道:

“况且,当今圣上无子,将来端王也有不小的机会登临大位,咱们不宜将他得罪死。”

听到这个理由,曹斌顿时傻了眼。

他敢得罪端王,就是笃定历史混乱,端王几乎没有登上皇位的机会。

现在你跟我说,他机会不小?

那我岂不是要玩完?你们是得罪得不深,但我得罪得深啊。

你这是不了解详情,还是不把我当回事?于是他试探道:

“太师,我和端王的恩怨极难消解......不好姑息啊。”

庞太师摇了摇头道:

“老夫知道你的顾虑,如此更不应该将高俅除掉。”

“其实高俅这种人,对端王登临大位并无益处,反而会败坏他的名望。”

说着,他笑了起来道:

“如今官家还正值壮年,老夫这么做,也只是以防万一罢了。”

“但对你来说却是个不错的机会。”

“只要你手中握有大权,就算端王真的登临大位,也不会计较如今的恩怨。”

曹斌此时满心苦涩,说的简单,那可是皇帝。

虽然大宋的皇权受到很多制约,但也大得惊人。

看我这样子,有机会成为制约他的人吗?

况且整个历史中,有哪个权臣得了好下场?

到时候你是回家养老了,我可就倒霉了。

但这话又不能明说,只能问道:“太师说的机会是什么?”

庞太师笑道:

“自五月以来,山东就已经有了大旱的征兆。”

“如今几个月过去,整个山东地面,毫雨未降,粮食欠收。”

“朝廷已经放过一次赈济,本来能够缓解灾情。”

“可前些日子一股乱民抢了粮仓,还引起大火。”

说着,他看了曹斌一眼继续介绍:

“乱民已经剿灭,可粮食救不回来了,朝廷只得再次放赈。”

“不过朝廷这次打算派一位督粮钦使一同前往,监察各州放赈事宜。”

“那兖州太守我的门人,他还兼任京东路安抚使,对你来说是个轻松的差事。”

曹斌苦着脸道:

“太师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哪里有主持放赈的能力?”

“不如推了这差事,把高俅治罪?”

庞太师一脸无奈地指了指曹斌,摇头道:

“晚了,事情已定,你做好准备吧。”

庞煜笑嘻嘻道:

“俊才,这可不光是你的事,郑国公现在已经履任枢密副使,难道让他辞官不成?”

玛德,我就知道。

曹斌闻言,不禁暗暗腹诽。

他们肯定借着这件事在为庞氏一党交换利益,自己只是个添头。

只是他没想到,最大的受益者竟是潘仁美。

可惜了弄死高俅的机会,先前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还以为事情妥了。

还是自己没有说话的权利,不然他肯定不会拿这件事当作政治交换的筹码。

这时,庞太师拿出一封信道:

“你到了山东后,把信交给兖州太守,他自会配合你工作。”

无奈之下,曹斌只得接过信件道:

“让太师费心了,那我告辞了......”

出了太师府,曹斌有些郁闷。

不过经此一事,想必高俅也不敢招惹自己了,算是小有收获吧。

就是不知道皇帝那里,他们怎么解释。

回到家把这事一说,福伯和杜李二女却十分高兴。

福伯还兴奋地祷告起来:“少爷将要步入官场,家业复兴有望啊。”

曹斌倒也理解他的心思。

大宋的官职体系十分混乱。

大概可分为寄禄官、散职、爵位、勋位、加官,只是确定品级俸禄,并没有实权。

连三省六部也是个摆设,大多当作寄禄之用。

只有确定了实职差遣,才算正式步入官场。

曹斌这个“督粮钦使”虽然只是临时差遣,但做好了,也功劳不小,就算有了资历。

见曹斌闷闷不乐,杜十娘劝道:

“曹何必为了一点恩怨心怀介意?还是自己的前途更加重要!”

李师师也道:

首节上一节48/3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