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第309节

“一个泥腿子,也敢跟都监大人如此说话,找死吗......”

他正说着,小将猛然拔出配刀,怒喝道:

“放肆!你竟敢辱骂候爷。”

与此同时,另一声大喝突然也从营外响了起来。

“大胆!”

还没等那都头反应过来,就见一头如同巨虎般的身影窜了过来,一脚将他踹飞了出去。

见曹斌背着手不紧不慢得进来,李都监冷汗都下来了,心里暗暗叫苦,那些家主也太不靠谱了,这位爷怎么来得这么快?

难民和士卒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啊。

他虽然有胆子在背后谋划阴谋,却深知曹斌的厉害和在军中的威望,是万万不敢当面硬顶的。

别说是曹斌,就是他那几个手下都能生撕了自己。

于是,没有任何犹豫,“噗嗵”一声跪倒请罪,哆嗦道:

“候......候爷,末将......”

曹斌并没有理会他,而是看向了无边无际的难民,此时他们也安静下来。

虽然不敢明说,但眼里还是有怨愤的......

不过除了怨愤,他们心里多是恐惧,毕竟方腊那种魔王般的人物,就被曹斌三下五除二,打得落花流水。

正这时,杭州知州等一众官员和士绅家主也急着跑了进来,并没有受到阻拦。

“曹候爷,你怎么来了?”

曹斌笑道:“本候若是再不来,这难民营恐怕就要翻了天了。”

说着,他也没有犹豫,转头对那些难民喊道:

“你们不是想跟王大善人吗,很好!本候答应了。”

反正用得上的人大部分都已经被他挑走。

既然他们愿意相信本地士绅,他到乐得成全。

先前小将闻言,顿时急了,忙道:

“候爷,这些人忘恩负义.......”

曹斌摆了摆手,直接打断了他,其实对这些难民不分好坏,忘恩负义之类,他倒并不在意,人性罢了。

大众也大多如此,说不上对错,既然放任他们,曹斌早就有所预料,也正是他可以利用的地方......

听到曹斌的话,不仅众士绅,连难民都愣住了,都没想到曹斌会这么容易说话。

连李都监也松了口气,看来自己也没有事了,正要起身,却见曹斌挥了挥手道:

“来人,把这些犯上作乱的兵将全部缉拿,等本候处置......不服者当场斩杀。”

李副都监顿时傻了眼,连忙求饶道:

“候爷,我冤枉,冤枉啊!”

“王家主救我......”

正说着,卢俊义已经一脚踹了过去,挥手道:

“拿下!”

另一边,燕青却上前一步,抽刀将那出言不逊的都头割下头颅,交到卢俊义手上道:

“将军,还有这个。”

卢俊义顿时反应过来,连忙接下。

众士绅和官员见此,顿时打了寒颤,连难民都吓得不敢出声,看向曹斌等人满是恐惧.......

此时的京城天波府中。

整个杨家都喜气洋洋的,因为北地传来消息,不仅杨宗保全身而退,还十分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无论如何,这都算是大功一件。

不过被弹劾也是肯定的,毕竟不经中枢善自出兵,朝廷绝对不会允许。

就算皇帝的首肯,他们也不会答应。

就看皇帝给不给力了,毕竟这是顶着整个朝廷的压力帮他出力。

而且曹斌也在信中给出了后续的安排。

杨八姐满脸兴奋道:

“娘,曹斌信里说,若不出意外,这次会让宗宝晋升爵位,这是真的吗?”

杨家虽然有三个爵位,但家族繁盛的关键还在杨宗宝身上。

有这个世袭的候爵,还能传承好几代,分量也会增加了许多,做官也会容易一些。

佘太君摇摇头道:

“娘不指望宗保升官封爵,只要朝廷不向杨家问罪,我就知足了。”

“现在说这些还言之过早了,不过这是为国立功,就算朝廷不认也值得。”

虽然她嘴上说得十分矜持,但眼里还是透出一股欢喜。

她倒不是对权利官位有什么贪念。

只是老令公殉国之后,杨家每况愈下,男丁不继,能够光宗耀祖对她的吸引力还是不小的。

不过,她也有些忧心。

以往杨家出事,都是寇准等忠直之臣维护,这次或多或多都算是把他们得罪了。

她们也不是不想完全依靠皇帝,成为皇帝的心腹。

可是她们不会那些讨好献媚的手段。

若没有寇准等人帮衬,一旦某些奸臣进谗成功,皇帝会立刻忘了他们的功绩,实在有点不靠谱。

皇家无情,选择当孤臣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这也是她们先前接到曹斌的信后,顾虑重重的原因,里面的风险太大。

杨家三娘闻言,却笑了起来:

“老太君不用担心 ,我看曹斌这次的安排十分妥当。”

“大宋日报将会详细报道这次谈判的始末,造成舆论。”

“天下人都会明白我们的苦心和忠诚,朝廷也很难冒天下之大不韪......”

穆桂英也点头认同道:

“大宋日报早已经开始暗中造势了,也给足了朝廷脸面,想必朝廷不会抓住不放。”

“曹斌远在江南,倒也难得他能考虑得这么周全。”

听到这话,杨八姐暗自得意之余,又有点不满意道:

“曹斌向来谋划巧妙,哪次出了差错?桂英你有点骄傲了。”

穆桂英被她说得满脸郁闷,有点无语道:

“是,你说得都对!”

她懒得与杨八姐争辩,对曹斌,她自认为还是深有了解的。

虽然曹斌常常显露出人意料的本事,但总能被她发现一些破绽和窘迫,所以不会像杨八姐那样无理由推崇。

但曹斌这次谋划如此用心,让她心里也忍不住有些动容和感激,尤其是在看到杨宗保的回信后,更是如此......

时间一晃就是几天过去,辽人第二波使者终于抵达汴京。

这一日,天波府的门子突然通报道:

“老太君,寇大人拜访。”

众人面面相觑,都知道寇准来访的目的,大概是来兴师问罪的,

佘老太君苦笑一声道:

“都随我去迎一迎吧!”

寇准进来之后,却并没有露出什么异样,喝了一杯茶后,才摇摇头道:

“老太君,非是本官唐突,你们虽也是为大宋着想,但这祸事确实有点大了。”

没等诸女紧张,寇准又道:

“亏得此次功成,本官与王相还有周旋的余地,若是引发宋辽大战,你们考虑过后果吗?”

众人闻言,却是神色一松,杨八姐连忙问道:

“寇大人既如此说,朝廷不会追究了?那这算不算功劳?”

寇准点点头道:

“让辽国低头不容易,放心,杨家的功劳还是有的。”

“朝廷也不会辱没功臣......”

没等众人高兴,寇准继续道:

“本官这次是为了八姐来的。”

“忠武候李昭明的外甥张文少年英雄,名门之后,岂不正是良配?”

杨八姐闻言,顿时变了脸色......

杭州。

随着圣旨和新任转运使的即将赴任,本地士绅面对曹斌终于轻松起来。

不仅曹斌要卸下观察使,兵马总管之职,转任两浙安抚使,盐铁副使朱免也以两浙转运使的职位到任。

与曹斌分掌军政与财赋。

虽然安抚使也算是封疆大吏,但总比曹斌先前一手包揽所有权柄要好。

转眼间,半个月一晃而过,这天曹斌刚刚从庄园出来,赶赴城内府衙,突然几个百姓冲向他的马车,大喊道:

“候爷,请为我们做主啊!”

曹斌闻言,顿时来乐兴致,没想到自己也体会了一把被人拦车告状的待遇,探出头问道:

“你们是何人,为何要拦我车架?”

为首老者道:

“侯爷,我们是衢州难民,误听人言,冤枉了您,请您救救我们吧。”

曹斌听到他们的身份顿时没有了兴致,直接放下了车帘。

首节上一节309/3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