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第108节

此时,他觉得曹斌就是自己的知己,只有一种甘心赴死的冲动。

“伯爷,我等有愧......”

此时所有人都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他们或多或少都以为,就是因为他们,曹斌才被西夏使者逼上门来。

见他们如此赤诚,曹斌都有些犹豫了,忍不住想要把自己的计划透漏一二。

可若让他们知道自己有西夏使者的把柄,一旦李堂身死,保不准就有人猜到是自己在背后操纵。

正在他为难之际,李堂突然从西夏那边跑了出来,惊慌失措道:

“护卫,护卫何在?”

“西夏人竟敢暗算本使,快将他们挡住。”

此时,他也有点懵,明明张延寿已经与自己“情投意合”。

但他才离开一会儿的功夫,自己就被西夏士兵围殴了,还专门往阴私的地方招呼,这有点不合情理啊。

他好不容易逃出来,本打算找张延寿求救,但那人却像消失了一样。

无奈之下,他只得向御龙直求救,谁叫他的随从都被扔到了河里呢,现在恐怕还在租船追赶使船吧。

御龙直士卒本来正情绪激动,见他出来求救,丝毫反应也没有,连狄青也只是看了他一眼,再不理会。

李堂顿时无措了,有点欲哭无泪。

他是朝廷重臣,平日里,走到哪里不是使奴唤婢,前呼后拥?没想到此时却成了孤家寡人 。

见西夏士卒已经从船尾追了过来,吓得他撒腿就跑,只望船舱里钻。

大宋士卒这才站起身来,隐隐将曹斌护在身后,目光灼灼地盯着西夏人。

他们的手掌已经暗暗握紧了腰间的刀柄,颇有一言不合就拼命的节奏。

那些西夏士卒甚至被他们看得不敢直视。

见他们一步步上前,大宋士卒正要拔刀,却见西夏士卒猛然单膝跪倒,双手捧起一把宝剑,十分屈辱着怒吼道:

“我们错了,这是赔礼!”

曹斌虽然不知道张延寿用什么办法,逼迫这些桀骜的西夏士卒赔礼。

但他无疑是十分满意的,此时也悄然退回到了船舱之中。

章笑着递过一块湿毛巾,笑道:

“未曾想,伯爷竟有如此底牌。”

“只不过用在此处有些可惜了,张延寿或许会警惕起来。”

曹斌擦了擦脸道:“张延寿也就这么点价值了,我的目的也不在他,而是他身后的人......”

章眼睛一亮道:

“他背后是西夏太子的母族‘野利氏’,难道伯爷另有打算?”

曹斌摸了摸下巴道:

“元昊那人不可理喻,咱们只能迂回而行。”

“这‘太子’我已经有了点想法。”

“如果能把现在的后族‘没藏氏’说服就完美了。”

章摇摇头道:

“没藏氏一直鼓动元昊进犯大宋,我看很难说服。”

自从进入陕西路,各州县的气氛已经有些凝重。

曹斌也已经收到了西夏将要动兵的消息。

此时,他反而有些期待元昊尽快行动了。

到时候正好可以用元昊出兵太快为由,结束这次任务。

还没有见过那个使团,会在两国打得正激烈的时候出使的。

虽然这种想法有些不地道,但相比于普罗大众,他觉得还是自己的小命更重要一些。

此时,西夏使团反而胆战心惊起来。

若是他们还没有回到西夏,就已经开战,大宋恐怕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

转眼间,他们已经到达了延州地界,这里防御西夏的第一线州府。

延州西北就是横山山区。

宋夏两国就是以横山为国界,各自布防。

每次西夏入侵,多半会从这里进军。

从黄河渡口下船之后,他们只用了半天多的时间,就赶到了延州城。

延、绥、环、庆四州兵马都钤辖杨宗保,就带兵驻扎在这里,防守横山一线。

在宋辽和解之后,他就从北线瓦桥关调到了这里,如果西夏不平,恐怕他会一直驻守下去。

曹斌记得,有个寡妇西征的故事,就是从杨宗保命陨西夏开始的。

此时,杨宗保也才三十来岁,长相十分帅气英武,一脸的正气。

“李大人,忠靖伯,如今西夏国内蠢蠢欲动,你们还是尽快出发,否则就要错过时机了。”

在曹斌等人休息了一天之后,杨宗保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提醒起来。

李堂和曹斌虽然都想置对方于死地,但在进入西夏的事情上,却难得的些默契起来。

弄死对方哪里有自己的性命重要?

若是能够免了出使的差事,他们宁愿多等几天。

所以心照不宣地在延州拖延起来,反正没人提醒,他们就当做无事发生,能拖一天是一天。

没想到只过了一天,杨宗保就迫不及待得催促起来。

二人也不好再装聋作哑,只得吩咐启程。

张延寿见状,也松了一口气,若是曹斌不发话,他还真不敢催促。

杨宗保看着出使队伍迤逦而行,心中颇为无奈,也没有对使团抱有多大希望。

李堂这人他素来有所耳闻,沽名钓誉之徒,实际只以礼法傍身,百无一用。

曹斌他也是从小就认识,一贯的荒唐纨绔。

前些时日,家里的书信上,还对曹斌百般夸赞,说他痛改前非云云。

现在一看,不过还是先前模样,作为使团副使,连踏入西夏都不情不愿,哪里是一名良臣模样?

他倒不是害怕打仗,而是觉得自己调来时日尚短,还没有完全准备妥当。

既然朝廷派出使团,只要有一丝休战的可能,他也愿意试一试。

延州距离横山不过三四百里,就算速度放慢,也不过四五天的时间。

这一天,曹斌等人终于到达横山地界。

“伯爷,什么时候动手?”

趁着扎营的机会,张延寿晃到曹斌身边低声问了起来。

曹斌看了看李堂的营帐,只说了一句:

“夜长梦多,凡事要尽快。”

不管自己会不会死在西夏,但必须要让李堂死在自己前面。

张延寿闻言,顿时明了。

扈三娘见张延寿离开,连忙凑到曹斌跟前,带着些兴奋道:

“伯爷,要杀李堂了吗?我能不能亲自动手?”

曹斌瞥了她一眼道:

“你躲远点!杀人有那么好玩儿吗?嫌我的嫌疑不够大还是怎的?”

扈三娘连忙摆手道:

“不是,你别生气,我不去就是了......”

第二天,随着队伍行进横山,张延寿正要请李堂“密谈”,山角突然跑出一队西夏士卒。

“前方可是张延寿张大人?”

张延寿一愣,忙道:“正是本官,你等是横山大营的巡逻士卒?”

士卒头目道:“国主已亲至横山大营,请张大人带宋国使者面见国主。”

张延寿看了曹斌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带队跟上。

“他玛的,元昊怎么来得这么快?这是要亲自出征?”

曹斌暗骂一句,不得不跟随使团向西夏人的横山大营赶去。

在西夏人建国之前,就不停地营建横山。

此时的横山大营与其说是一座兵营,不如说是一座小城,殿宇宫室也一应俱全。

李堂丝毫没有察觉,自己已经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此时正加紧讨好张延寿,打算临阵磨磨枪。

“宣宋使觐见!”

来到横山大营之前,就有侍卫大喝起来。

将佩剑交于守门卫,又被搜了身,曹斌和李堂二人才跟着张延寿走进横山大营,步入正殿。

宽阔的大殿里,坐了不少人,像是在举行宴会。

主位高台上的正是西夏第一任国主元昊。

他四十来岁的年纪,秃发圆脸高鼻,眼神凶狠有光,颇有狼顾鹰视之像。

他身边坐着两个美女,一个三十来岁,一个十七八,皆是貌美如花。

根据燕子传来的消息,曹斌能够猜出,这两个女子就是元昊的皇后“没藏黑云”与宠妃“没移兮梦”。

“外臣李堂、曹斌拜见西夏国主!”

李堂和曹斌走近元昊十几米,就被侍卫挡住了。

他们规规矩矩地拱手为礼后,李堂就想奉上大宋的国书。

元昊根本没有理会,哈哈大笑着对两侧的属下道:

“宋国使臣来得甚妙,如今朕恰要出征,岂不是送来两颗祭旗的人头?”

首节上一节108/3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