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第526节

听到李二的话,杨帆微微一叹。

想让李二陛下当场做决定真是太难了。

看来长孙无忌在他心中的地位果然与众不同。

若是别人参与了这种事,即使只是怀疑,可能李二陛下就把人给抓起来了。

不过,杨帆当然不会这么容易放弃,再次说道:“多谢陛下天恩,就让御医当场给在微臣治疗伤口吧。”

“至于刚刚微臣所说,一切的证据都指向长孙冲,只需把他叫来当面对质,就能水落石出。”

说完,杨帆闭口不言,转头示意御医可以处理伤口。

李二真没想到杨帆会这么倔,看来不给他一个说法,这小子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转头对着老太监王焕贵说道:“你去宣布,今日的朝会暂且推后,立即让人前去现场,让李君羡以及李孝恭把详细的调查结果呈上来。”

“诺!”王焕贵领命快步离去。

半个时辰后,李君羡便来到了甘露殿。

一路上快马加鞭,让李君羡满头大汗。

进入大殿,李君羡跪地回禀道:“陛下,末将与河间郡王一同勘查现场和统计,此次火器监被偷袭,禁军死亡十七人,另有八人重伤,重伤之人活下来的几率也很小。”

“来犯贼寇当场死亡一百三十二人,重伤三十余人,其余人逃跑后,也被末将全部击杀或抓回。”

“经审问,来犯贼寇乃是由长孙膑领头负责,此人曾是长孙家的管家,不知何故,此人于凌晨在农庄暴毙,至于是否还有幕后指使之人,还有待查证!”

“另,此次事件,末将之所以来不及回援,乃是受到褒国公的故意阻挠和拖延,折子里有详细记载,具体经过请陛下御阅。”

李君羡大致做了汇报,随即递上了一塌纸张。

显然,这些都是刚录完的口供和叙述的经过,根本来不及整理。

不过,李二陛下倒没有责备,大致的浏览了一遍。

“真是长孙家的人?”

李二陛下皱起眉毛,结合手中的证据,很容易联想到了长孙冲。

长孙冲与杨帆素有仇怨,显然有动机,也有这么做的理由。

而且长孙膑作为长孙家的管家,一般人可号令不动。

人证物证俱在,虽然没有把长孙冲当场抓住,但长孙冲怎么也逃脱不了干系。

事情应该是长孙冲几次三番在杨帆手里栽跟斗,对杨帆怀恨在心。

想要趁着杨帆负责火器监之时发动突袭。

若能够把杨帆弄死,不仅可以除掉一个对手,更能报仇血恨。

即使不能杀掉杨帆,也能够把火器监内的火器偷掉。

今天就是杨帆交任务的日子,若是拿不出火器,自己定然会责罚杨帆。

不管达到哪种目的,长孙冲都是最后的羸家。

只是长孙冲想不到的是,杨帆早已发现了他们挖的密道,所以才避免一场算计。

大致构架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李二陛下心里怒火滔天!

明知杨帆正负责生产帝国的利器,长孙冲居然还不忘仇怨,简直是该死。

最不可饶恕的是,段志玄居然故意放任这些人进去,何曾把朕放在眼里?

如此罔顾国法、不守军令,与造反何异?

李二陛下越看越生气,心头怒不可遏,直接大吼一声道:“百骑立刻给朕将那段志玄打入天牢,并让三司会审,若证据确凿,朕绝不轻饶。”

“另外,传朕口喻,让长孙无忌马上进宫见朕,朕要亲自问问他,他是怎么教导儿子的,眼里还有没有朝廷律法,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哼,朕定让他把长孙冲给交出来,不然,哼!”

李二陛下怒火冲天,发出了一连串的指令。

殿内的内侍宫女吓得面色如土。

李君羡起身领命道:“遵旨!”

转头看了一眼杨帆,便直接转身走出了甘露殿。

此时杨帆倒暗暗松了一口气。

起码这个坑挖得不错,虽然差点连自己也埋了进去,但长孙冲想要再给自己找茬的机会基本不可能。

私自让人进入火器监都是死罪,何况长孙冲不仅想弄死杨帆,还想把火器偷出去。

虽然长孙冲可能更多是为了找自己寻仇,但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了,长孙无忌即使想包庇也没有那么大的手。

而段志玄看似只是辅助,但却触动了李二陛下心底的那根弦。

毕竟,禁军可是保卫皇城安全的。

虽然这一次段志玄针对的杨帆,但谁又能够保证下一次不是针对皇帝。

即使这种可能性很小,李二陛下却绝对是零容忍的。

谁也不想把自己的安全交由一个不确定的人来决定。

当然,李二也不会一刀把段志玄给宰了。

不可否认,李二陛下这人还是很念旧情的。

段志玄鞍前马后的跟着李二陛下打天下,所以李二不太可能对着老部下举起屠刀。

但段志玄想要再复起,此生是没有机会了。

再加上他两个儿子都被杨帆弄成了残废。

可以说,段氏一门从此以后将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机会和能力再找杨帆的麻烦。

这一次,段志玄可谓是遇上了长孙冲这个猪队友,算是彻底栽了。

而李二陛下怒气冲冲的宣长孙无忌进宫,想让长孙无忌把长孙冲交出来。

不管结果如何,杨帆算是彻底与长孙无忌撕破脸了。

当长孙无忌来到甘露殿的时候,李二陛下不知是什么心思,反而让杨帆退到了屏风之后,并不让两人直接相见。

来到甘露殿,此时长孙无忌内心有些揣揣不安。

今天的朝会突然宣布延后,这让长孙无忌感受到了一种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压抑。

要知道,李二陛下自登基以来,除了先皇驾崩的时候朝会推迟三日,其他的日子李二陛下可从来没有推迟。

如今李二突然搞这么一出,一路上长孙无忌不断揣测着皇帝的心思。

进入大殿,长孙无忌行礼后君臣相对而坐,这也是以往的习惯。

李二陛下并没有说什么,自顾自呷着茶水,面无表情,沉默不语。

长孙无忌瞅了瞅李二陛下的脸色,心里有些忐忑。

根本不知李二突然宣他过来有什么要事相商?

但心底却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担忧,因为皇帝的神情举止实在有些反常,与往日完全不同。

李二一直不说话,让长孙无忌如坐针毡,只得试探着问道:“陛下,宣微臣前来,不知有何要事,难道是今早朝会推迟一事?”

李二陛下依旧喝着茶水,默然不语,不过一双虎目却神色莫明的盯着长孙无忌看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辅机啊,咱们认识也有三十年了吧?”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有些猜不透李二陛下的心思。

一般来说,皇帝与臣子聊家常,要么是想拉拢人心,要么是想敲打臣子。

自己与李二陛下一路走来,属于坚定的保皇派,皇帝根本用不着拉拢人心。

那么,这么问就只有敲打自己,让自己不要仗着以前的交情倨功自傲。

可是长孙无忌仔细回想这段时间以来的作为,并未发现什么不妥之处。

因此,长孙无忌心中踌躇不已,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不过既然皇帝问了,长孙无忌只能如实回答,微微一叹后感怀道:

“陛下,臣记得,第一次见您是在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当时臣12岁,陛下年少一岁,如今算来,咱们认识已二十有九还多,陛下说三十年不为过也。”

隋炀帝大业五年,长孙晟去世,留下续弦高氏和12岁的长孙无忌以及8岁的长孙氏。

长孙晟长子长孙安业继承了爵位和家业,遂将母子三人赶出家门,三人投奔了高氏的哥哥高士廉。

因长孙无垢和李世民早有婚约,可惜8岁不能结婚,便一直在高府住着。

11岁的李世民便经常来高府看未婚妻,与只长一岁的大舅哥长孙无忌开始相交莫逆。

这种少年友谊决定了李世民日后对长孙无忌的所有信任。

李世民征战天下期间,长孙无忌一直负责机密文书的起草工作。

天下大定,李世民和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长孙无忌跟房玄龄杜如晦是主要智囊。

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请李世民吃饭,李世民中毒吐血,房玄龄跟长孙无忌说,这两兄弟已经图穷匕见,肯定得死一个,赶紧让秦王学学周公,诛管蔡吧。

长孙无忌于是入府进谏,李世民没答应,长孙无忌说,当年舜帝仁孝,被瞎眼老爹和无良弟弟差点弄死。

要是他***掉了,还能继承尧帝志向,立下千秋伟业吗?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你要三思啊。

李世民听了,这才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建成元吉,逼李渊退位,自立为帝。

事后论功行赏,长孙无忌被定为功臣第一。

可以说,两人的情谊算是牢不可摧的。

这也是为什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能够排在第一的原因。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二陛下也陷入了回忆,喃喃自语道:“是啊,咱们都相识30年了,人生又能有几个30年呢?你说朕是不是老了?”

长孙无忌虽然不知道李二陛下为何如此,但还是赶紧拍起了马屁。

“陛下正值壮年,定当千秋万载,短短30年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尔,陛下又何必感怀?”

他真怕李二陛下一时想不开传位给太子李承乾那可就闹大发了。

不管怎么说,只要李二陛下在位的一天,以他们的交情以及自己的功劳,长孙家就能极大程度的保持尊崇地位,权倾朝野!

在长孙无忌看来,李二陛下当皇帝更符合长孙家的利益。

李二陛下放下茶杯,抬眼看了看长孙无忌,似乎要从这位老友脸上瞧出几分端倪,锐利的目光刺得长孙无忌心里怦怦乱跳。

看来这位老友确实不知情,如果知道情况,自己这么试探这家伙应该早就反应过来了。

可如今长孙无忌却是莫名其妙的样子,反而让李二陛下彻底放下心来。

毕竟,火器监这事长孙无忌若参与其中,那还真让李二难办。

幸好自己猜的没错,如此漏洞百出的计划不可能是长孙无忌的算计。

想到这儿,李二陛下挥了挥手,伺候在一旁的王焕贵立即恭恭敬敬的将一塌纸张放在长孙无忌的面。

显然,这就是刚才李君羡交给李二陛下的供词和证据。

见到这么一大堆纸,长孙无忌有些错愕。

首节上一节526/7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