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第104节

因为房遗爱的理由很简单,房玄龄怕老婆,房遗爱有老妈护着。

房遗爱的话让杨帆有些无语,这也才记起,房家怕老婆的名声可是流传千古。

简直世间一奇!

不过杨帆心下对李二陛下却是极度不爽犯点事儿就找家长告状,实在忒恶心人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曲终人散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唐书》记载:日暮,钟鼓八百声而门闭三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

由此可知唐朝的早朝在凌左右开始。

唐朝的皇帝是每天都要上朝的,当然也有休沐的时候。

而各品级的官员有着固定的上朝规定:

六品至九品在京文武官及前朝帝王后裔,每个月初一、加朝会。

一品在京文官、门下和中书二省中的六品以下官员、监察御史、太常博士、尚书左右司及六部各司员外郎除了休沐日每天都要上朝,所以他们被称为常参官。

三品以上在京武官,也就是十六卫将军和大将军,三天上一次朝,所以他们被称为九参官。

四品在京武官及各折冲府入京守卫皇帝的官兵上一次朝,所以他们被称为六参官。

在国子监及弘文馆读书的学生每一季上一次朝,入朝参见皇帝的王爷们,每天上一次朝。

当然,官员上朝并不代表着一定能见到皇帝,只是代表着一种仪式。

官价低或排名靠后的都排在太极殿的外面等候。

这部分人只有受到皇帝的召见亦或者有事请奏才可以进入殿内。

如果没有受到责罚,杨帆作为礼部侍郎是需要进入太极殿上朝的。

今日本应是他第一次上朝,如今却被晾在了外面,虽然脸皮较厚,也有些微微发热。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色渐明,杨帆这才可以清楚的打量太极殿这座殿宇。

太极殿的阶梯是由大理石铺垫而成,外围有围栏,柱墩和栏杆也都是大理石精雕建成。

大殿的檐角都装饰雕刻着镀金的龙头,还有各种鸟兽、山水的图案。

前檐廊为木质吊脚楼样儿,殿顶铺打腊的金黄琉璃瓦,顶脊龙纹拱珠,显得熠熠生辉。

不过整个风格所彰显的不是奢侈华贵,而是苍桑、朴实的历史厚重。

时间在杨帆东瞅瞅、西看看中流逝。

由于上朝的时间长短不是固定的,而是与朝廷事务的多寡来决定,辰时未至,上朝的官员就陆续退去。

不过杨帆他们却被内侍召进了殿内。

太极殿进深三进,殿内墙壁绘有彩饰,内陈座椅、屏风,两侧有熏炉、烛台。

虽然天色已经大亮,太极殿内却还是灯火通明,一尺高的红色大蜡烛火焰熊熊,把殿里的一切印照得丝毫毕现。

大殿的各个角落俱有一个青铜炉鼎,里面的特制木碳烧得正旺,空气夹杂着淡淡的清香,显然鼎内有熏香。

热气扑面而来,瞬间驱走了湿润的晨露以及冬日的寒意,顿时感觉温暖如春。

这与殿外的呼呼寒风对比起来可谓是天壤之别。

从古到今,世界上永远是那么一小撮人享受着最优越的条件。

难怪不管是哪个领域,一个两个都削尖了脑袋往上爬。

可惜能进入太极殿里面坐着上朝的至少都是四品官员。

进殿以后,里面还有七八名官员在里面,几乎全是清一色紫色官服。

显然朝堂上手持权柄的朝臣几乎都在这里了。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身穿黄色朝服,一双虎目扫视着众人。

此时李世民面沉似水不怒自威,根本看不出喜怒哀乐。

因为没有人说话,殿内显得有些安静,甚至连蜡烛燃烧的声音都能听得到。

随着程处默几人被禁卫抬进来,殿内一下热闹了起来。

一个晚上都一声不哼的他们坚决执行杨帆的战术,有气无力的哼哼唧唧,这声音在太极殿内显得异常的清晰。

不知道的还以为病入膏肓了呢!

此副场景直接让李世民眼角抽了抽,更让李泰恨得牙都快磨平了。

这些绔纨子弟简直太会装了,那个棒槌杨帆更是一肚子坏水。

杨帆几人行过礼之后,李世民哼了一声转头对着面前的众大臣。

“众位爱卿,事情的经过就如刚才所讲,你们认为应当如何处置?”李世民语调平稳,声音里面像蕴含着丝丝恼怒。

一帮子皇亲国戚、功勋之后,居然为了女人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这让长安城的百姓怎么看?

明显是败坏朝廷形象,成何体统?

不过更让李世民生气的,事情远不如表面看的那么简单。

虽说表面看起来是一桩因为女人而引起的打架斗殴。

但经过李君羡的调查,导火索可能还是由礼部主客司郎中顾秉承事件引起的。

要不是顾秉承想陷害杨帆,要不是杨帆反击把顾秉承拿下,也不会导致后面的一系列事情发生。

更让李世民没想到,由于自己狼性培养继承人的方式,魏王李泰的势力不知不觉中已经如此庞大。

刚才在朝会之时,太子一帮与魏王一帮更是互相攻讦,众朝臣如同集市吵架一般,简直丢脸丢到家了。

显然两人的背后都已经聚起一股极其庞大的势力,这是李世民不愿看到的。

因为长此以往,他们不管是谁登上帝位,以后都会受到身后势力的钳制。

李世民作为一名以皇家利益为先的帝王,怎么可能放任这种现象的发生。

不过这种事又不能明着拿在台面上来讲,这也是李世民窝火的地方。

如果全部惩处,又感觉有些小题大做,如果不惩处,以后大家相继效仿怎么办。

现在只能借题发挥了!

毕竟在长安城的公共场所公然聚众的斗殴,此事影响极大,要敲打敲打他们。

大殿里一阵沉默,众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尴尬。

特别是程咬金他们,昨夜刚用过晚膳洗漱停当,却被李世民派人告知自家的小子与魏王李泰发生了冲突,让他们今日进宫领人。

自家小子惹祸被李世杰点名批评并且责罚,实在是有点丢人,一时间几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们不想说,不过却有人想借此机会找麻烦。

只见长孙无忌站起来奏请道:“启禀陛下,依微臣看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是要依大唐律严惩,以儆效尤。”

作为文臣之首,长孙无忌首先站出来表明态度。

这话乍一听,不偏不倚,不过却是暗藏玄机。

在场的人都是老狐狸,又有哪一个不知道里面的道道。

依律惩处?

聚众打架斗殴、扰乱帝都治安,若是平常百姓,依《唐律》来判,那就是一个当众杖刑,而后发配充军。

大家的眼神不由都望向了李世民。

听完,李世民只是冷冷一笑。

若是真的如此惩处,那岂不是说自己的儿子魏王李泰也要充军?

想要惩处自己的儿子,真是想得美,更何况皇家脸面何在?

如果只是严惩杨帆几人,那天下百姓该如何看待他这位皇帝。

李世民不相信聪明如长孙无忌会看不出来,自己只不过是想让他们提出个由头出来,自己做做样子就罢了。

既然长孙无忌知道自己不可能真的想惩处杨帆他们,如今却还是故作不知,不就是想为太子李承乾打压魏王李泰么。

不过李世民想破脑袋也想不到,长孙无忌虽然想打压魏王,但也知道根本不可能,他之所以这么说完全只是为了想恶心一下杨帆而已。

毕竟他的儿子长孙冲上次在飘香楼中可是丢了一个大脸。

如果李世民作出惩罚,长孙无忌就赚了,即使没有,他也没有什么什么损失。

沉默片刻,程咬金首先站起来,斜睨了长生无忌一眼,嗡声嗡气地道:“作为年轻人,有争端本来就应该用拳头说话,如果大唐的年轻人都如文人一般娇娇弱弱,连小娘子也不如,岂不辱大唐的威风,以后还怎么能守好大唐的疆土,如今陛下已经责罚于他们,依某看,此事就此揭过则罢了。”

见到程咬金这老东西居然把自己比喻成女人,长孙无忌气都不打一处来。

不过也知道与这个老东西讲道理简直是对牛弹琴,只得冷哼一声不再理会。

第一百四十章 差点着了道

李世民故作为难,唉声叹气道:“两位爱卿说得都有道理,还真让朕为难,可大唐的律法又不得不遵守,如果随意枉为岂不乱了朝廷章法。”

这么一说,众人便纷纷出言表示依陛下处置绝无怨言。

绝无怨言?让自己处置?

这种顶杠的傻事李世民自是不会干,他说这话,就是想让人出来找个台阶,于是直接打起太极来。

“无忌,既然刚才如此说,此事便由汝去处置,就按大唐律来,既然已经杖刑,接下来该充军的充军,该砍头的砍头,汝说呢?”

长孙无忌正得意地眯着眼睛打盹,闻言打了一个激灵,赶紧摇头,暗骂李世民坑他。

如果在暗处阴人还行,真让他直接去执行,那岂不是明着得罪人么?

难道没看到程咬金、李道宗与房玄龄几人都盯着自己。

更何况李世民明显也不想李泰受到什么严厉的惩罚。

不说李世民,程咬金、房玄龄他们可都是不比他差的大佬。

想让他去出头,门都没有,想到这儿,长孙无忌赶紧拒绝。

“陛下,老臣前两日偶感风寒,导致头昏眼花,刚才都差点昏睡过去,明日正想请假三天颐养身体,还望陛下恩准。”

说完,干脆闭着眼像打盹似的一句话不说。

“这个老狐狸……”李世民暗骂了一句,脸都黑了。

你特么哪里像生病的样子?

肥头大耳,红光满面,满朝文武有几个身体比你好的?

可也拿长孙无忌没办法,毕竟是自己的大舅子,只得狠狠瞪了他一眼。

这家伙把火点起来就不管了,简直岂有此理。

李世民只得把眼神投向了其余众人。

首节上一节104/7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