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咔嚓......
李二只觉脚下踩了个空,车链应声而断。
朕草......
伴随着李二的一声惨叫,他的身子与二八大杠渐渐分离。
李君羡望着飞在半空的李二,疯了一般的冲去。
但为时已晚。
啪......
啊!!!
李二精准的跌落地上。
“陛下,赶快传太医......”
“陛下,您没事吧陛下......”
“快,赶快去看看陛下......”
“俺尼玛......”
“来人,快来人啊......”
......
广场上看热闹的文武百官,纷纷向摔在地上的李二飞驰而去。
与此同时。
秦牧与长孙无忌也刚刚入场,目睹了一切。
长孙无忌亦是叫喊着跑上前去。
秦牧无奈摇头。
真是应了那句话,露多大脸,现多大眼。
你说你没事装什么逼呢?
该上早朝不上早朝,非特么的在广场上玩漂移。
这下好了。
估计早朝都不用上了。
“陛下,您没事吧陛下。”李君羡晚了一步,急忙将李二搀了起来。
李二强忍着剧痛,站起身来,“没事,朕没事......”
与此同时。
文武百官全都围了过来,望着李二眼眸,满是担忧。
众人无语,大早晨起来的,非要搞这花活,自己多大岁数了心里没数吗?
此时,李二更是尴尬无比。
本来想表演一个大漂移。
这漂移没表演好,倒是摔了个狗吃屎。
“陛下,您没事吧,用不用找太医看看”
“陛下,这早朝要不就别上了。”
“陛下,这二八大杠太危险,您今后莫要再骑了。”
......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
李二急忙摆手。
“没事,朕没事。”
“意外,这纯属意外,朕这招玩的好着呢。”
“你们看着,朕在给你们漂一个。”
李二说着,就要找二八大杠。
众人急忙上前阻拦。
长孙无忌亦是拉着李二,“陛下,我们知道您车技了得,这眼瞅着就早朝了,您若是没事,咱们就正常进行吧,下了早朝您再表演也不迟。”
长孙无忌急忙给李二找个台阶下。
今日李二确实有点丢脸。
“呵呵......”李二尴尬又不失优雅的笑了笑,“好好好......那咱们就上朝吧,朕纯粹是为了运动。”
此时。
肉体和精神上有多痛,只有李二自己知道。
但他只能强忍着。
唉......
李二心中无奈叹息,看来以后出门前要看黄历。
这特么的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朝政(2/3)
殿前。
见李二并无大碍。
程咬金急忙将自己藏了起来。
这事闹的,他原本是想让李二露个脸,好好炫耀一番。
没想到李二竟如此不争气,直接来个大飞活人,差点没将自己摔出个好歹来。
这若是让他反应过来。
程咬金非要吃不了兜着走不可。
也许,这就是命。
程咬金拍马屁,自带翻车翻倍几率。
片刻。
两仪殿。
李二端坐上首位,此时他感觉已经好多了。
不过,龙袍之下的肉体,肯定出现了损伤,但李二到底是马上皇帝,这点疼痛倒是可以忍受。
此时,殿中鸦雀无声。
文武百官皆是不知道李二此时是悲是喜。
秦牧依旧坐在角落中。
不过,这管理殿中的宦官倒是有心,没有忘记秦牧的习惯,茶点依旧丰富。
顿了顿。
李二面露严肃,缓缓开口。
“朕此去西疆,路途遥远,耽搁时日偏多,朝中仰仗诸位爱卿的辛勤付出,才得以安定。波斯之战,我大唐挥师百万,令西方止戈,拓三州之地,将疆土向西推进数百里。”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大唐都将不会有战争爆发,所以我们的精力要从周边各国转移到大唐各地的发展上来。”
“殷秦州。”
话落。
殿中一名身披朝服,腰系童纹角带,体型魁梧,面如冠玉的男子走上前来,“微臣在。”
此人正是江南道刺史,殷秦州。
殷秦州,字玄之,地地道道的江南官吏,书香门第,科举入仕,原本只是江南地区的一个太守。
在大唐经历了数次官场政治和京察后。
殷秦州频繁出现在吏部提拔的名单之中。
江南地区,自古便是富庶之地,人杰地灵,不但是朝廷的重要粮食产地,更是出官吏的好地方。
殷秦州能从一个太守仅仅用几年时间便坐到了刺史的位置,还真不是因为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最主要的便是他兢兢业业,不但自己恪尽职守,就连他麾下官吏都少有贪墨之人,是江南地区出了名的刁钻负责之人。
他有三成的精力便是放在严查官吏上。
官场不明,则政远离其道。
江南地区在他的治理下,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是大唐难得的父母官。
李二望着他,沉吟道:“朕听闻,你对大唐农业改革,有些许想法?”
殷秦州应声。
“是,陛下。”
“微臣对于大唐农业发展有些拙见。”
农业,国家发展之根本。
在大唐没有将土豆搞出来,没有彻底解决百姓温饱之前。
自古以来便是重农抑商的。
随着大唐商业政策的开放与扶持,相应的农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将受到冲击。
“好。”李二缓缓点头,休息片刻,他身上的伤痛好了许多,精神头也足了不少,“那你便跟诸位爱卿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是,陛下。”殷秦州微微揖礼,随即道:“自从土豆这一农作物向大唐各地推广后,由于其极高的产量,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便令大唐告别了饥饿。”
“但小麦和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亩产量,依旧没有得到提高,而且随着大唐商业政策的开放和全日制军制的实施,我大唐农民的数量正在不断的减少。”
“大家都知道,商业所带来的利润是种地难以比拟的,所以我们无法抑制百姓们弃农从商,微臣调查了江南地区的人数,弃农从商的人数竟高达一成半,微臣相信这在大唐绝不是个例。”
听着此话。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江南地区那是大唐粮产的核心地区,毕竟大唐不能光靠着土豆过日子。
但这高达一成半的农户流失,虽然短时间内并没有看到危害,那是大唐水利,农具等硬件设施的提升,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但农户流失,这是无法挽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