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是凭借此印可以参加茫崖商行每年举办的集会。”
“集会?什么集会?”李二看向长孙无忌,眼眸幽幽。
长孙无忌继续道:“就是分析传统行业每年数据的集会,并且会对各个传统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传统行业!?
李二听闻,更加疑惑。
“秦牧不是说茫崖商行不涉足传统行业吗?”
“这里怎么又出现传统行业的事了?”
此时,李二一头雾水,一脸茫然。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
“陛下,这您就不懂了吧。”
“牧儿说茫崖商行不涉足传统行业,并不是不关注传统行业。”
“茫崖商行除经商之外,他们最厉害的还有强大的商业情报机构,大唐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商业数据,茫崖商行全都有,只要牧儿想,他便可以第一时间涉足那个行业。”
“而且,钱多多刻意将此消息放出去,您说那些巨贾听闻,能不着急吗?”
“这集会挤破脑袋也要参与,这可是与他们的商业前途息息相关的。”
长孙无忌说着,颇为自得。
秦牧作为他的大外甥,干这些漂亮事,他脸上也有光。
“啊!?”李二听闻,心下大惊。
阴险!
阴险至极!
李二没想到,秦牧这小子竟玩的这么花。
不涉足传统行业,却在暗中收集情报,将这些商行拿捏的死死的。
若是如此说来。
这倒是对大唐有利的好事。
起码,秦牧对他们有威慑力,而且掌控他们的命脉。
只要谁有异动。
李二完全可以通过茫崖商行的情报,对商业进行针对性打击。
“此话当真?”李二望向长孙无忌,疑惑道。
长孙无忌笑道:“这些......这些我也是听冲儿跟我说的,您若是感兴趣。”
“咱们便将牧儿找来,研究一下此事。”
“而且,您不是对那些巨贾不放心吗?”
“咱们正好跟牧儿商议一下对策,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闻言。
李二点点头,“好,将秦牧找来,朕要亲自跟他谈谈。”
“好。”长孙无忌应声,刚要出去。
李二又道:“算了,朕亲自去一趟,这几日在宫中朕也憋坏了,正好出去走走。”
“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几人找来,正好一起商议一下。”
“是。”长孙无忌点点头。
第九百零七章:对付一口的了(2/5)
秦府。
正厅。
秦牧刚回府,屁股还没坐热乎,钱多多便匆匆而来。
钱多多入厅,揖礼道:“少爷,您下早朝了。”
秦牧微微点头,端起杯盏,轻抿口茶。
“嗯。”
“你今日前来,有要紧的事吗?”
钱多多笑呵呵道:“少爷,您忘了,您不是让我准备那个报纸的事吗?还有您让我请的那些捐款巨贾,也已抵达长安,如今全都在茫崖商行等候。”
“等您过去议事。”
闻言,秦牧恍然大悟,他倒是没记起来,随即道:“那好,秦牧望向门外。”
“时辰已不早,这样吧,您将他们全都带到茫崖酒楼,他们远道而来,咱们也得尽尽地主之谊,边吃边聊。”
“你去准备吧,我这就出发。”
话落。
钱多多忙不迭的点头,“好,少爷。我这就前去。”
随即,他便风风火火向厅外而去。
今日,襄城,武和武顺三人去了茫崖学院,交代一些事情。
下个月,襄城便已到预产期,要在府中养胎待产。
一刻钟后。
秦牧起身,刚迈开步子,李二,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五人,便已至厅前。
望着突然出现的众人。
秦牧一愣。
李二亦是一愣,随即问道:“你小子要上哪?”
“吃饭啊。”秦牧回应道:“今日秦府可没做饭,我也准备到茫崖酒楼去对付一口。”
“要不陛下一气。”
秦牧一张嘴,李二便生气。
茫崖酒楼,还对付一口。
这逼都让你装了。
“跟谁去啊,还挺有闲情雅致。”李二瞥着秦牧,眼眸幽幽。
秦牧应声道:“跟几个商业巨贾,我将他们请来长安,感谢一些,不然您以为这一千七百万这么好捐?”
“那可都是我厚着脸皮,跟人家要来的。”
听闻此话。
李二微微点头。
“你这小子,倒是干了回好事。”
“不过,来得好,不如来的巧。”
“既然让朕赶上了,朕便同你一道前去,朕亲自出面,倒也算给他们个大面子。”
李二心中有小心思。
他想要看看这些巨贾究竟什么模样,今日这么好的机会,他万不能错过。
“好。”秦牧点点头,笑道:“那陛下便一起吧,人多也热闹些。”
闻言,李二一愣。
人多热闹些!?
你拿我们凑数呢!?
不过,毕竟是秦牧请客,李二也懒得跟他计较。
李二瞪秦牧一眼,“朕完全是冲你面子去的,你以为谁都能跟朕一起吃饭!?”
“朕可是大唐皇帝!?”
秦牧无奈摇头:蹭饭皇帝还差不多。
随后众人便向茫崖酒楼而去。
半路。
秦牧问李二,“陛下,您今日前来找我,所谓何事?”
顿了顿。
李二沉吟道:“此事还是回来再说吧。咱们先跟这些巨贾见面,剩下的事晚上说。你放心,是好事,朕也不是跟你借钱。”
长孙无忌接话道:“陛下,瞧您这话说的,生分了不是,牧儿什么时候怕您借过钱。”
“哼......”李二瞥秦牧一眼,“就他,借钱是借钱,不还得跟朕要利息吗?”
众人无语。
这老丈人,天天跟姑爷计较。
秦牧几人也没坐马车,就这么向茫崖酒楼溜达。
朱雀大街。
虽是十月初旬,但依旧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李二望着这人间烟火气,十分高兴。
“二爷您看看,如今的长安城多热闹。”房玄龄望着街道上的百姓,对李二笑道。
“是啊。”李二点点头,“如今长安,已初具盛世模样。”
“比起武德年间,不知繁华多少倍。”
“朕这些年的努力,也算没有白费。”
杜如晦附和道:“陛下,何止是武德年间,就算是秦皇汉武时期,京都也没有如此繁荣的景象。”
“这一切,全都是您的功劳。”
“若不是您开明,目光长远,肯听驸马爷的意见和建议,长安城怎会如此繁华。”
听着这话。
李二瞬间沉下脸,心中暗暗琢磨。
这话.....
这话是夸朕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