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又是一惊。
崔和通望着李二,瞳孔微缩,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这......
这什么情况。
怎么又都将罪责,推到了他高句丽的头上。
一个风尘女子,在大唐竟有如此高的地位吗?
这些贱民也能算作是人!?
崔和通实在不理解,这大唐皇帝究竟是怎么当的,唯我独尊的霸气在哪?
为了一个风尘女子,不惜得罪高句丽?
这值得吗!?
与此同时。
殿中百官望着崔和通,亦是义愤填膺。
李二说的没错,就算是大唐的一条狗,那也不是他高句丽可以任意杀戮的。
更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只要在大唐的疆土上,只要是大唐子民,那就受大唐保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欺辱,更何况是他们异邦之人。
此时,所有人都选择站边秦牧。
崔和通这点小伎俩,小心思在他们看来,与小孩过家家无异。
还想挑拨驸马爷和陛下之间的关系,他真是瞎了眼。
崔和通望着李二,一脸茫然,“陛......陛下?”
此时。
李二对高句丽使臣,也已厌恶,在大唐的土地上,就得守大唐的规矩,即便来的人是荣留王。
那也不能对大唐的子民,肆意妄为。
李二望向崔和通,沉声道:“今日之事,到此为止,朕看你们此次来唐,并未抱有敬畏之心与友善之意,你们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
“等你们想好,该派什么样的人,以怎样的态度前来大唐,那时我们再议联盟也不迟。”
此时。
李二已不想再和崔和通争辩下去。
他不可能因为两个高句丽使臣,而为难秦牧。
况且,秦牧说的没有错。
即便那是一个风尘女子,也不是高句丽人可以辱骂打杀的。
这世上,谁若是欺辱他大唐子民,必将付出代价。
崔和通一脸懵逼。
他们不是受害者吗!?事情怎么发展到了这般地步。
他没想到,李二竟真的会因为一个风尘女子,与高句丽撕破脸皮。
这真是天方夜谭,令人匪夷所思。
“皇帝陛下,您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
“为了此事影响两国关系,真的值得吗?”
崔和通望着李二,依旧不愿放弃。
他若是就这么回去了,荣留王非得一刀砍了他不可。
李二望着他,眼眸淡漠,“话,朕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
“联盟之事,今后再议,使臣请回吧,回去告诉荣留王,我大唐不是谁都能来的。”
“退下吧!”
崔和通仍不死心,“陛下......”
啪!
李二怒拍案牍,“朕说退下!”
高句丽与汉家可以说是世仇,仗打了几百年,他本身就对高句丽没有什么好感。
况且,如今的大唐,今非昔比,哪里是一个小小高句丽可以比拟的。
大唐与他们建交,那是看得起他们。
与此同时。
千牛卫入殿,将崔和通几人请出了大殿。
“等等......”
秦牧突然开口。
闻言。
李二和殿中百官皆是望向秦牧。
崔和望着他,目眦欲裂,“驸马爷殿下,您还有事吗?”
此时,他已经恨透秦牧。
若不是秦牧,今日之事怎么会闹到这个地步。
秦牧沉声道:“回去告诉你们陈留王,将俘虏的我汉家百姓,全都送回来。”
“不然,我秦牧定会率领大唐铁骑,亲自上门讨要。”
闻言。
李二和百官一愣。
崔和通更是一脸茫然,“驸马爷,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高句丽与大唐素来友好,从未交战,哪里来的汉家百姓?”
“您莫不是在这里血口喷人吧。”
对于秦牧的百般刁难,崔和通已是忍无可忍。
同时,他也领略到了大唐修罗驸马爷的嚣张。
第八百零八章:君臣联手(3/5)
虽然李二和朝中百官,亦是茫然,却也没有阻拦秦牧。
相处了这么多年。
秦牧的性子他们还是了解的,绝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话。
望着满是怒火的崔和通。
秦牧淡淡道:“大业年间,隋炀帝三次东征,你高句丽俘虏了我汉家多少军民?”
“当初,荣留王答应归还俘虏,虽然隋炀帝已经不在了,但汉家百姓,永远是我汉家百姓,劳烦崔大使者回去给荣留王带个话。”
“若是他答应归还我汉家俘虏,你们在长安城的无礼行为,便一笔勾销了。”
听了这话。
崔和通脸都绿了。
他高句丽使臣被杀了两个,最后反倒是他们成为了无礼之人。
归还前朝俘虏!?
他都不清楚,这大唐驸马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东西?
怎么会厚颜无耻到这般地步。
不过。
李二和文武百官对于秦牧,确实是暗自敬佩。
没想到。
秦牧竟还有这么细的心思,竟还惦念着那些被俘虏在高句丽的汉家百姓。
汉人俘虏在高句丽的生活,不用说,众人都能想象的到,水深火热,坐于涂炭,那是一定的。
“无礼!”崔和通指着秦牧怒声道:“驸马爷殿下, 大唐虽然强盛,但我高句丽也不是吃素的,您一个大唐驸马,说出这样的话,不感到可笑吗!?”
“此次大唐之行,本就是我高句丽被杀了两人,您反倒还要要求我高句丽放掉俘虏。”
“且我不说我高句丽已没有汉人俘虏,就算有那也是前朝的事,大隋已经亡了。驸马爷不是要找借口与我高句丽开战吧!”
秦牧望着他,风轻云淡。
“首先,大隋虽然亡了,但汉家没有亡。其次我若是想跟高句丽开战,根本就不需要找任何理由。”
“我秦牧之名不要我自己多说。”
“我不是在与你们商议,而且我说到做到。”
“高句丽在大唐面前,一文不值。”
此时。
秦牧望着崔和通的眼眸,逐渐冰寒。
只这一眼,便将崔和通吓的额头渗出冷汗,不知为何,他对于秦牧说出的这话,深信不疑。
紧接着。
崔和通转头望向李二,“陛下,这是......”
顿了顿。
李二沉声道:“秦牧的意思,便是朕的意思,还请你带话给荣留王,希望他尽快将我汉家百姓,送还大唐。”
此事,秦牧一心为民。
李二若是不站在秦牧这一边,非要被百姓戳脊梁骨不可。
再者说。
秦牧说的没错,汉家还没有亡,如今大唐正迈向盛世,好一些汉家百姓还在他国,水深火热。
他身为大唐天子,理应接百姓回家。
这是李二身为皇帝,义不容辞的责任。
见此一幕。
文武百官皆是点头,驸马爷大仁大义,陛下胸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