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天蒙蒙亮。
秦牧带领薛仁贵与王玄策两人,率领三千铁骑自泾州城南城门而出,奔袭岐州。
时至晌午,李靖,程咬金与尉迟恭三人分别率领各自的军队,按照计划,赶赴战场。
这可能是扭转此次战局最关键的一战。
当秦牧踏入岐州时,已是第二日晌午。
与此同时。
长安城。
大兴宫。
两仪殿。
大唐皇帝李二正端坐于龙椅之上。
这几日他一直守在殿中。
虽然没有捷报传来,但对于如今的大唐来说,没有噩耗便是最好的消息。
“陛下,驸马爷还没有找到吗?”
当殿中文武百官都眉头紧锁,暗自哀叹之时。
一道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朝堂的寂静。
说话之人,正是王宗元。
这几日,他想方设法的要将秦牧一脚踩死。
谁让他惹了不该惹的人。
啪!
李二怒拍案牍,双眸猩红,目眦欲裂,“王宗元,你够了没有?你当真朕不敢杀你吗!”
王宗元不为所动,装腔作势道:“臣惶恐。”
“臣也是惦记驸马爷的安全,您看看如今这兵荒马乱的,若是驸马爷逃跑之时被伤了,那该多冤呢。”
文武百官听着王宗元的话,眉头紧皱。
夺笋呢。
不过,一连几日见不到秦牧的身影,难免令人生疑。
“那便不劳王侍郎您操心了。”长孙无忌站起身来,双眸微眯,寒声道。
无论如何,长孙无忌始终站在秦牧一方。
他绝不相信,秦牧会无缘无故的失踪,其中定有隐情。
“呵呵...”王宗元皮笑肉不笑,“长孙大人您也不必着急,也许驸马爷此时正不知道在何地潇洒呢。”
长孙无忌敢要开口反驳,捷报入朝堂。
“泾州大捷,泾州大捷,泾州城天降神兵,力挽狂澜,退突厥,生擒小突厥可汗,救百姓于水火之间。”
“泾州大捷,泾州大捷......”
眼看着驿卒带着捷报闯入朝堂。
殿中李二与文武百官先是一愣,随后狂喜。
这捷报来的太是时候了。
李二激动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泾州方向不传来噩耗,李二已十分庆幸,至于捷报他可是连想都不敢想。
李君羡急忙将捷报接过来,递到李二手中。
拆开信函,李二细细观看。
文武百官,皆是簇拥着上前,望眼欲穿。
“哈哈哈...”一阵狂笑突然从李二嘴中传出,“好,好一个神兵天降,力挽狂澜,不愧为我大唐男儿,真是好样的。”
“真是太好了,此捷报于我大唐而言,如同久旱甘露。”
“没想到,最先打开局面的竟是泾州方向,不知究竟是谁,竟有如此本事。”
“陛下,这捷报中到底是怎么说的,您快与我们说说。”
文武百官注视着李二,翘首以盼。
第七十二章:捷报入朝堂,百官震惊(3/5)
李二看向驿卒,含笑道:“你自泾州而来,情况了解的清楚,你与众位爱卿说说,泾州因何大捷。”
李二眉头舒展,几日阴霾消散许多。
他相信,捷报会一个个的跟着传入朝堂。
“卑职遵命。”
驿卒第一次进入朝堂,周围不是皇帝就是王公大臣,有些拘束。
须臾。
驿卒沉了沉心,缓缓开口道:“那日,突厥大军挥兵两万,攻打泾州城。”
“泾州是关内城邦,原本城墙便修筑的不高,加之城中守军不足五千,守城器械不足,终是被突厥蛮子攻进了城。”
五千对两万,没有充足的守城器械,这种结果文武百官早已预料。
所以即便泾州城传来噩耗,他们亦是不惊奇。
不过噩耗变捷报,他们便更加好奇。
“突厥蛮子,攻入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于鸿兴都督率领泾州将士死战不退,血洒城疆。”
“满城花甲白发都提刀上阵,欲与突厥蛮子拼个鱼死网破。”
“就在泾州城将士不抱希望,打算与泾州城共存亡时,突然有三个不知何军来的小将,驰援泾州城,挽狂澜于既倒,带领泾州城对突厥发动的反攻。”
“最终,在三位小将军的带领下,硬生生的斩了突厥攻城大将阿史那泰恩,至此突厥溃败,泾州城得以保全。”
话落,文武百官悬着心,终于沉了下来。
“三个小将?”
“他们究竟是谁?”
“大唐竟有如此少年郎。”
文武百官皆是震惊不已。
“那三个小将叫什么名字你可知晓?”长孙无忌望向驿卒,焦急道。
闻言,众人皆是将目光落到了驿卒身上。
“这...卑职不得而知,卑职并未有幸参与保卫战,整个过程也是泾州军兄弟与卑职诉说的。”
听了这话,一旁的王宗元暗自冷笑。
长孙无忌有些失落,笑着道:“无妨,你继续说,那突厥小可汗施罗叠又是因何被擒。”
“是。”驿卒应了一声,继续道:“虽然抵御了突厥第一波进攻,斩敌近万,但泾州军将士已不足两千。”
“根本经受不住突厥第二次进攻,所以那三位小将力排众议,问于都督借了一千兵马,趁着突厥第二次进攻的间隙,成功奔袭突厥营地,血染帅帐,生擒了突厥小可汗。”
“这才以突厥小可汗为质,令突厥大军退兵五十里,不敢轻举妄动。”
话落。
文武百官皆是倒吸一口凉气,“嘶...”
若不是眼看着捷报传入朝堂,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
率领千余骑兵,便敢奔袭百里,偷袭突厥大营,这是怎样的见识与胆魄,才敢如此。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我大唐能有如此少年将军,大唐甚幸,百姓甚幸。”
“陛下,等战争结束,这三位小将军,您一定重重嘉奖才是。”
“哈哈哈,痛快,真是痛快,该死的颉利,千杀的突厥,等着承受我大唐的怒火吧。”
文武百官喝彩纷纷,朝堂已很久没有如此愉悦的气氛了。
李二站起身来,挥了挥手手,“好了,你一路舟车劳顿,下去歇息吧。”
闻言,驿卒如释重负,拱手道:“卑职告退。”
面对李二与文武百官,他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泾州大捷,大唐又现惊世之才,此战我大唐必将横扫突厥,大获全胜。”
长孙无忌走上前去,拱手道。
这几日,突厥入境,接连的噩耗愁坏李二,他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
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
趁着捷报,长孙无忌宽慰着。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
文武百官跟着上前,纷纷拱手。
与此同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又传入了朝堂之中。
“陛下,泾州城天降神兵,力挽狂澜,击败突厥固然可喜可贺。”
“但驸马爷听闻突厥来袭,连夜逃离长安城,不知又该如何。”
“微臣以为,应当断绝襄城公主与秦牧之间的婚约,废了这胆小如鼠,闻风丧胆的驸马爷。”
王宗元面无表情的说着。
但句句像尖刀般锋利,刺向李二的心窝。
“王宗元,你够了!”李二还未说话,长孙无忌回首望向王宗元,怒声道:“你没完了是吗?你说秦牧逃离了长安,你有证据吗?”
“你若是有真凭实据,不用你说,我会亲手将他抓回来,下入大狱,但你若没有证据,莫要在这里胡搅蛮缠,无生事端。”
“你以为大家看不出来吗?你就是因为王玄风被秦牧断了双腿的事,怀恨在心。”
“哼...”王宗元双眸眯起,“长孙大人,你莫要在这里血口喷人。”
“秦牧究竟是不是逃跑了,你长孙大人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