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感觉自己估计的差不多,便继续道:“这几年,朝廷对于百姓是非常关心的,对于贪官污吏的打击也是非常巨大的。”
“别管他什么王孙贵族,皇亲国戚,只要他们触犯律法,绝不姑息。”
李二义正言辞的添油加醋。
话落。
噗通......
老夫妇径直跪到地上,“大人,我们有冤屈,我们状告丹州汾川城长吏贾平旭,克扣汾川城赵家镇百姓血汗钱。”
闻言,李二上前将他们搀扶起来,忙道:“老丈,大娘,不急你们慢慢说,这件事我一定会为你们做主。”
他真没想到,竟真的是有冤屈。
紧接着。
老丈眼眸湿润,急忙道。
“回大人的话,老朽名叫赵杉,乃是汾川城赵家镇人,我们老两口无儿无女,一直以种田为生。”
“原本朝廷减免农业税和徭役后,百姓的日子应该好过。”
“朝廷收粮时,将粮食分为甲等,乙等,丙等三级来收。”
“我们赵家镇原本都是甲等粮,但自从前年贾平旭上任后,他将我们镇子的粮全都化为了丙等,克扣百姓血汗钱。”
“原本有人去告,却在半路被打断了腿。”
“我们反正也无儿无女,这把岁数也不怕死,但不能再让这样的贪官污吏霍霍百姓了。”
老丈说着, 悲痛与伤心参半。
李二更是非常气愤。
现在这些贪官污吏的花招真是越来越多了。
不明着敛财,将百姓甲等粮按照丙等粮来收,赚差价。
真他娘的是丧尽天良。
李二是卯足了劲儿给百姓谋福利,造幸福,增收益。
这可倒好。
这帮贪官污吏为了给他脸上抹黑,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生怕他这皇帝好当,生怕大夏百姓日子过的好。
紧接着。
李二看向他们两人,沉声道:“你们敢为你们自己说的话负责吗?”
“当然。”老丈不住点头,“我们连命都豁出去了,怎敢用这样的事骗大人。”
“再过几天正好是收粮的日子,所以我们才现在来,为的就是能让朝廷查到证据。”
李二垂眸道:“好,你们放心,这件事我管定了,而且会一管到底。”
现如今,李二主抓的便是民生与商业这两件事。
这种事被他碰到,他一定会管。
此话落地。
老丈和老妇人的眼眸中,满是激动,“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吗大人?”
李二重重点头,“那是当然。”
紧接着。
李二将程咬金叫了过来,着人找一辆马车将老夫妇送回丹州。
他们则是先行一步,直奔赵家镇。
......
半路。
秦牧还是一脸的懵逼,这特么的就被李二给拐走了?
“陛下,您好歹让我回家交代一声吧。”
“这一声不响的又走了。”
“啧......”李二瞪了秦牧一眼,“有什么可交代的?丹州距离长安城才两日路程,用不了五天咱们就回来了。”
“再者说,等你再回去,粮食都被收完了。”
现如今,李二是无牵无挂,说干便干。
秦牧无奈点头,被迫营业就被迫营业吧。
丹州倒也不算远。
不过,现在这些贪官污吏的手段还真是够多的,防不胜防。
以好冲次,来压榨百姓的血汗钱。
这也就是贾平旭比较贪,直接降了两等,若是他将百姓粮食的三成降一等,估计都不会有人告他。
李二心中盘算着,今后要想个什么办法来制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百姓的利益绝不容侵犯。
与此同时。
那对老夫妇还没到长安城,便坐上了回丹州的马车。
不过这辆马车极为豪华,糕点,水果等吃食应有尽有,而且还有卧榻可以休息。
他们估计赚一辈子的钱,连这一辆车辇都买不起。
“老头子,你说那位大人真的会帮助我们吗?”老妇人望向老丈小声问道。
老丈将蒲团拿了起来,小心翼翼放到一旁,直接坐到木板上,“放心吧,若不是大人物,怎么可能派这样的马车送咱们回去。”
“这下大家伙的血汗钱不用担心被克扣了。”
第1239章 你们若是再上前,他得死!(2/3)
丹州。
汾川城,赵家镇。
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秋收结束后,晾晒好的小麦早已堆满了百姓的家中,玉米也已播种完毕。
这个时节,是朝廷收粮食的季节,一部分存入各地粮仓,一部分运往边关驻地。
今日,赵家镇格外热闹,汾川城的官吏前来收粮了。
不过百姓们虽然十分忙碌,但热情不高。
没办法,甲等粮按照丙等粮卖给朝廷,这中间的价格差了将近五成。
五成差价。
百姓们辛辛苦苦一年才赚几个钱?
他们大笔一挥,挥走的是百姓的血汗。
李二最痛恨这样的贪官污吏,秦牧亦是如此。
李二几人已经来个赵家镇三天,基本上已经事情了解了个大概。
这件事的主谋就是汾川城长吏贾平旭。
与此同时。
赵家镇广场处。
收粮已经正式开始。
在汾川城录事的主持下,百姓们极不情愿的卖着粮。
赵家镇县令赵方就在一旁看着,面色阴沉。
他这个县令无能,让赵家镇的百姓吃了三年的亏。
今年他拜托赵彬夫妇去长安城状告此事,也不知道事情进展的怎么样了。
“丙等粮,两千斤.......”
伴随着收粮官吏的一声高唱,卖粮百姓的粮食的品质直接被打上了句号。
“官爷,您看清楚,这是丙等粮吗?这是甲等粮中的上等粮啊!”农户抓起一把粮,望着收粮官吏,眼眸猩红,眼眶湿润,颤颤巍巍道:“你们......你们不能这么干啊!三年了,整整三年了!你们这是将我们赵家镇百姓往绝路上逼啊!”
收粮官却是面露轻屑,怒吼道。
“大胆刁民!”
“你这是在质疑本官的公正性吗!?”
“本官说是丙等粮那就是丙等粮!难不成你想造反不成!”
“不卖了!这粮我不卖了还不成吗!?”农户说着,就要扛起地上的粮往牛车上装。
紧接着。
周围农户纷纷炸窝。
“对,不卖了,这粮我们不卖了!”
“我们就还不相信了,这天下还没有说理的地方了!”
“我们去汾川城去告,告不倒,我们便去长安城去告!现如今陛下让我们百姓说话!”
“对,我们去告发他们!”
“不卖了,不卖了!”
......
百姓们纷纷拉着牛车要走。
整整被欺压了三年,这任谁能忍受得了?
“大胆刁民!”
“这粮是你们想卖便卖!想不卖便不卖的吗!?”
收粮官指着广场上的百姓怒吼着。
随即,周围甲士纷纷抽出手中横刀,将百姓们围了起来。
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收粮官指着百姓怒骂道:“本官告诉你们,今日是丙等粮,明日也是丙等粮,你们留下的粮已经够吃,要那么多钱干嘛?这本来就是朝廷的意思,你们以为朝廷的钱粮都是哪里来的。”
“还敢去长安城告,本官保证你们不能活着回来。”